[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党的历史任务的变化,提高党性修养、加强理论学习,建设学习型政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已经成为党内外的一致共识。新时期提高党性修养能力,关键在于增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培养哲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哲学用哲学的实践能力。
[关键词]党性修养;哲学;理论学习
一、加强哲学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能力是我党的光荣传统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80余年的峥嵘岁月和新中国成立的60年的风雨历程以及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我们不无感慨地看到,提高党性修养能力、加强哲学理论学习、促进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自觉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是我党一贯的优良传统和突出特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因为它天生地具备运用哲学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与实践结合推动哲学现实化。这一优良传统经过中国共产党人四代领导集体的发展和创新,到今天已经形成了一套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这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其中具有一般性、普遍性的基本思想、观点和结论则更应该提升到哲学高度来加以系统地、全面地学习和把握。
第一,“实事求是”的基本态度是毛泽东的首创,这也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能否做到这一点,就成为划分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基本标准,因为它关系到认识世界的逻辑起点这一元问题。对于“实事求是”的理解,毛泽东是这样看的:“‘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而恰恰相反,那些主观主义者、教条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们,不是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个人意愿、从书本、从思辨的大脑出发,从而导致实践环节的失败。“实事求是”既是认识论的基本要求,也是方法论的体现,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诉求;它还关系到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能否正确地认识党情、国情、世情;关系到能否正确地领会、贯彻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最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第二,“解放思想”是邓小平的发明。能否做到“解放思想”是区分思想僵化与思想革新的重要标志。它能反映出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是以守旧的、僵化的、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思想和立场看问题,还是以变革的、灵活的、运动的、联系的和全面的思想和立场看问题。而建国以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长时期停留于思想固化状态;在改革开放的重大举措面前,对真理也需要接受检验发出质疑;而在新的历史时期又跟不上时代步伐,一步落后步步落后。这势必严重影响党的建设和中国社会发展。针对这种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思想状态,邓小平认为,“现在我们是搞建设,干部已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办好学校,培养干部,才是最基本的建设。”[2]这就是说干部教育和学习已经成为解除思想禁锢和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的任务。对于处于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的领导干部们则更要带头破除迷信、突破旧思想、旧框框的束缚,因此“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3]前怕狼后怕虎,不敢干、放不开,“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4]既然“实事求是”已经解决了出发点和归宿问题、“解放思想”解决了思想固化问题,那么紧接着就要求主观与变化了的客观实际相符,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第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当今时代的最主要的特征,是我党与时俱进、乃至于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和思想状况的集中反映。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继往开来,以开拓创新的姿态投入到现代化、世界和平与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中去,它要求时不我待,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要敢于想前人不敢想、干前人未能干的事业。而新时期,“创新”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一个普世性诉求,它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是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因此唯有“创新”,才能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唯有“创新”,才能引领时代跳动的脉搏;唯有“创新”,才能不断地推动党的建设这个新的伟大工程。
从以上可知,“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已经成为我党一个优良传统而继承和发展着,是指导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准则,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灵魂所在。它们与马克思主义是一般、特殊的关系,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与中国实际结合催生出的具有中国风格和特征的哲学思想,因而可以也应该上升到哲学一般性的高度加以把握,从而成为党领导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行动指针,成为富有中国特色的认识论、方法论。
二、新时期提高党性修养能力,加强哲学理论学习的必要性
新时期提高党性修养能力,加强哲学理论学习具有十分的必要性。学习持续时间要长、力度要大、涉及面要广。对此,党的历代领导人都有深刻认识。毛泽东认为“我们要建设大党,我们的干部非学习不可。”尽管我们取得了革命的胜利,但“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新语》)而“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5]所以告诫领导干部们要牢记“两个务必”,其语重心长可见一斑。这一要求已经涉及到和平建设时期如何继续保持党的性质、贯彻党的宗旨、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等诸多问题,因此不能不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主要的政治任务来抓好、抓实。同样的,邓小平也认为长期以来党的一个失误在“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所以要“再重新进行一次学习,”他号召“全党同志一定要学习,善于学习”,即学习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培养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知识经济时代,江泽民认为21世纪的中国要致力于“构筑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学习型社会”和学习型政党。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指出“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然而当前的理论学习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忽视理论学习,学用脱钩,对党的信念有所动摇,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缺乏信心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而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在党政领导干部中的“空场”诱发的,这样的严峻形势凸显了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任务的艰巨性、重要性和紧迫性。
1、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而任何思想的快车与现实进程相比都略显迟滞,这就要求广大的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要与时俱进,保持高度的紧迫感、体现敏锐性和洞察力,要善于捕捉时代发展的特征,把这种认识转化为思想动因,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这正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感的表现。
2、这是由我党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政党,它以工农联盟为阶级基础,实行联合专政;它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高不高兴、满不满意、赞不赞成为评价标准,要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更加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它的任务是带领各族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考察人类社会的两个维度,即生产力维度和人本学维度。正是基于这样的前提,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努力学习、自觉学习和善于学习,要有所学、有所不学。而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出现认识的偏差,就是没有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因而总是执迷于一些细枝末节。恰恰相反,拥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础的领导干部在纷繁复杂的现象面前就能够廓清认识、坚定信念、牢记宗旨、鞠躬尽瘁。
3、领导干部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每一个个体都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而当基本需求满足之后,“自我实现”的需求便成为个体所追求的目标。而处于领导岗位的各级领导干部同样的也有自我实现和发展的需要,他们需要获得社会、人民和上级的认同,就需要把内化的知识能力外化为实践行动,但是却在思想认识上陷入误区,在方式、方法上失范。这一点,从哲学层面来看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构建缺失所致。而根据马克思的观点,在人类发展史上,人类先后必然经历人对人的依附状态、人对物的依赖以及建立在人的独立个性和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状态。但是这仅仅表现为纯粹的理论形态,在现实层面,这几种发展形态往往是相互叠加的,而生活于这种状态中的人的需要还不是一种普遍的需要,它仅仅是人出于生存的目的和手段,还不是出于纯粹生活的目的,所以每一个人的发展都是片面的,但仅就这一发展阶段而言,一旦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这种片面性将被全面性所取代。因此只有深化这一认识,才可以避免道德和行为的失范。
三、提高党性修养能力,关键在于增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知,培养哲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哲学用哲学的实践能力
哲学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德国古典哲学理所当然是它的精神家园,而整个人类文明则是它的共同的思想源泉,因而它必定是开放的系统和发展的科学。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能成为工人和无产阶级运动的思想武器,因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adhominem],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adhominem]。[6]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充当了这一彻底批判的武器和彻底的理论,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是一脉相承的,都致力于现实世界的改造和政治解放与人类解放,都要使自身成为现实,尽管历史充满了种种倒退和种种的偶然性,但进步终究会实现。这一点只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能够廓清认识,就不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应当坚信,相信马克思主义的人会越来越多。
在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中,应当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个主要任务来抓。其实对于党员领导干部应当如何学、学什么,习近平副主席在中央党校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就指出,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因此要不断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要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著作,要突出经典;要学习做好领导工作所必备的各种知识书籍,重点是管理科学、哲学;要学习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尤其要多读名家、大师的遗著。同时还要端正学习态度,要求学习有境界,这就是按照王国维所提倡的、习副主席所理解的四重境界:一是要有“望尽天涯路”的志存高远的理论志趣;二是要做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也心甘情愿的执著;三是要做到“众里寻他千百度”,即在学习和实践中反复研究,有所体悟;四是最终“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获知真谛。总之,学习即做人,要立德、立功、立言,这样才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纯粹的人。
上述仅限于学习的普遍性而言,而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一般的哲学思想或曰哲学思维和具体的哲学思想或思维,这就要求广大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新理论成果的学习。为此,既要学习辩证唯物主义,更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既要学习中国哲学,也要学习外国哲学,更要学习科学发展观。这样就能建构起“三位一体”的哲学认知系统和结构,以实践的唯物主义为立足点,从本体论、辩证法和认识论的基本前提出发,深化对我国国情、社会发展状况、国家大政方针的认识,从而认真贯彻和执行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科学,是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一,是我们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强大理论武器,而科学发展观则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表达,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因此,读书、做人、做事是内在的统一,是认识论、价值观、实践论的统一,要把它们统一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要努力培养和更加突出勤做事、做好事、做善事的实践能力。总之,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学哲学、用哲学,培养哲学思维,形成科学的行为方式,从而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作者:陈德玺
[参考文献]
[1] 毛泽东选集[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2] 邓小平文选[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09.
[3][4] 邓小平文选[M].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372.
[5] 毛泽东选集[M].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8.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