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ScientificOutlookonDevelopment)是我党执政过程中提出的符合国情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全面生产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基础,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运用,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之一。研究科学发展观的哲学理论依据,是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规律的前提,是深人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所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科学发展观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经济社会形态”(EconomicSocialForm)是马克思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对人类社会发展做出的宏观性描绘。马克思主义经济社会形态理论认为生产力(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础,其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相关,一定的经济社会形态可以体现出相应的生产力关系。它揭示了社会形态的过渡规律,帮助人们预见一国未来的发展方向,引导人们科学地审视当前国家发展所处的阶段与位置,指出社会历史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本质特征。
(二)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全面生产理论” (All¬roundProductionTheory)是马克思关于人类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研究理论学说,主要包括下述几点:(1)物质生产。“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历史基础;(2)人口生产。“人口生产”是解决人类种族繁衍问题的根本方法;(3)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指道德、思想、意识和观念等的生产;(4)社会关系生产。“社会关系生产”的内容包括家庭、国家和社会关系的运行与生产。复旦大学俞吾金教授指出i“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表现为基础层面、高层层面和中介层面”,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内容的相互渗透性和关联性。
(三)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基于对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做出的具体分析。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和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人”既是人类事业发展和进步的践行主体,也是推动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驱动力,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核心理论,是论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方法和路径的理论学说。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社会发展的缺陷提出了“人的发展趋向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观点,并将其界定为人类活动和生存的一种理想化状态,是共产主义社会的追求。
二、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科学发展观
(一)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深人了解“以人为本”(People-oriented)理念,才能确保科学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全方位贯彻与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是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提出的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科学指导理念,是符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目的的科学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本质为社会生产力的进步。科学发展观提倡以经济建设促进生产力的提高’推进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建设工作•’其次’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是根据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而提出的促进物质生产、人口生产、精神生产和社会
关系生产的科学理论学说。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内容间相互渗透的提炼与运用。
(二)全面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全面发展观”
(CompleteDevelopment)回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发展”的问题。首先,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强国为目标,以富民为己任”,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在坚持发展方向的同时,科学发展观强调围绕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坚持物质和精神的全面发展、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发展内涵并非经济发展,是指社会和经济各方面的发展,是引导人们辩证看待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关系、人口生产的价值依托以及社会关系生产的最终目的,是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的体现;其次,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的目的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运用。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于物质财富创造的基础上,反之,物质财富越多,越利于人的全面发展。
(三)协调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协调发展观”(CoordinatedDevelopment)强调事物的发展为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协调处理好发展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做到统筹兼备。首先协调发展观”强调社会经济发展须坚持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协调发展,经济生活和政治、文化生活的协调发展,以及物质关系和政治、思想关系的协调发展,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形态的宏观性描绘;其次,“协调发展观”突出了社会各方面关系协调发展的目的是社会的全面进步,包括物质生产要素、人口生产要素、精神生产要素和社会关系生产要素的进步,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观念;最后,“协调发展观”强调统筹人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等多方要素的发展,保持各要素间的相互促进与进步,是对马克思主体“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运用。
(四)可持续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观”(SustainableDevelopment)揭7K了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且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本质做出科学解读’最终提出了社会形态顺利发展与自然过渡的观念。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社会发展内容复杂繁多,经济发展仅是一个子项,受到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也影响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忽视“可持续发展”,即便经济发展有了质的飞越,社会发展也会付出沉痛的代价。“可持续发展观”认为社会的发展不应当以牺牲环境等因素为前提,不应当以满足当代人的利用而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原则。“可持续发展观”帮助人们预见发展和科学发展的结果,弓I导人们理性地审时度势,做出高瞻远瞩的发展规划。
三、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科学发展观的当代价值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科学发展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1)科学发展观是对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探索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经济建设的要求、原则和目标;(2)科学发展观既是关于发展的科学世界观,也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揭示了发展的哲学本质、实践性和整体联系性,是指导现阶段中国发展的“活的灵魂”;(3)科学发展观促进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市场经济的理论进步。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对西方国家发展经验的借鉴,更是对我国现阶段国情的仔细研究与斟酌,是符合我国当前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念。
(二)指导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1)和谐社会的构建强调社会经济发展做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灵魂。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骄人成绩,多种文化的碰撞和思想的摩擦使得人民的利益诉求愈发增多,和谐社会的构建着力于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和冲突。然而,只有科学发展才能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实的保障;(2)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契合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本质要求。和谐社会的构建是科学发展观于社会建设领域中的延伸,科学发展观始终贯彻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整个过程,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基本理论依据之一。
(三)促进了人类事业的整体进步。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科学发展观促进了人类事业的整体进步:(1)科学发展观不仅贡献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和谐发展,且为人类的永续发展指明了方向;(2)科学发展观提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旋律,道出了世界各国文明于发展道路上的夙愿与追求,凝聚了人类发展的思想价值;(3)科学发展观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人权宣言'体现了人类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尊严和价值,是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互爱、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
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科学发展观符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求,顺应了社会发展和历史要求,是科学的发展观念。它既是对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总结和探索,也是对中国国情发展特殊规律的洞悉与归纳,既体现出中华民族求真务实、与时倶进的精神,又满足了人类追求和谐发展的夙愿,是顺应世界各国共同创造、发展和繁荣的历史选择。
【作者简介】魏彬(1981-),男,河南鹿邑人,商丘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哲学与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