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会主义中国实行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主党派作为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共同缔造了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参与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在民主党派的发展史上有两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历史性转变,本文将对这两次历史性转变进行深入的原因分析,以?/p>
关键词:民主党派;历史性转变;原因分析
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促使中国社会形成中国共产党、国民党、民主党派三支支撑中国政治格局的政治力量。毛泽东在分析中国的社会力量、阶级状况时,指出:中国是一个两头小、中间大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党派就是代表中间力量的政治派别。民主党派产生的政治基础是反帝爱国、要求民主。
一.民主党派发展进程中的两次历史性转变
(一)从坚持中间立场的资产阶级政党到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政党。
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向何处去的历史性选择,民主党派主张建立一个国共两党之间折衷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抗战结束到1948年解放战争进人战略反攻这一段时期,随着国民党一幕幕镇压民主的惨案的上演,民盟被迫解散。民主党派放弃第三条道路,表达与共产党合作的愿望和要求。民主党派的发展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在《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中发出“各民主党派、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纷纷发出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号召的通电。至此,在中国,以新政协的召开为标志,一个暂新的政权建立起来,一个全新的政党格局随之形成,民主党派自身实现了第一次政治跃进。
(二)从阶级联盟性质的新民主主义政党到政治联盟性质的社会主义政党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需要尽快恢复国民经济。民主党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恢复国民经济,彻底的完成了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并积极贯彻中共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投身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中。1956年,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民主党派脱胎换骨,割断了与资本主义的联系。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这部宪法既代表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兼顾民族资产阶级、民主党派、民主人士的合理要求和利益。以此开始,民主党派开始了政治领域的转变。
二.民主党派两次历史性转变的原因分析
(一)外因分析
1.民主党派转变的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俄国多党合作的实践为中国民主党派的转变提供了参考系。在俄国革命过程中,社会革命党、孟什维克与布尔什维克既有分歧,又进行过良好的合作,走过了一条“分离一合作一分裂”的曲折发展道路。
第二、反对帝国主义取得彻底胜利,民主党派要继续发展,必须寻找新的政治生长点。
第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遭到覆灭的命运。打破了民盟对国民党的最后幻想,丢掉幻想,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共公开合作,走上彻底反帝反封的革命道路,成为民主党派的唯一选择。
第四、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保障了新生的政权以及各阶级、阶层的利益。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是人民民主专政政权的组成部分,因此民主党派的转变已经具备了政治条件。
第五、社会主要矛盾是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动力。这要求民主党派做出巨大的转变,以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
2.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力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有力量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者,是中国社会历史上最进步的阶级,具有大公无私、组织性、纪律性、革命性强等特点,是最革命的阶级。党领导的有力量对民主党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作用。
第二、尊重并保护民主党派的利益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抗日民主政权实行三三制原则,充分保障了民主党派的利益。1948年中共中央发布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表明党尊重各民主党派的诚意。1949年,新政协召开,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以雄辩的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切实保护并尊重民主党派的利益。
(二)民主党派的内因分析
1、民主党派及其阶级基础是革命的进步的。
原来是以民族资产阶级、城市小资产阶以及同这些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人物为主体的,包括一定数量的革命知识分子和极少共产党人在内的阶级联盟。这些进步力量有好多是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物,他们对民主党派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导向作用。
2、民主党派的政治纲领具有模糊性、不明晰性。
民主党派所代表阶级力量在经济上的软弱性,导致在政治上的动摇性、妥协性、不坚定性,表现在政治纲领上具有不明晰性、折衷性。因此,在外界有政治力量能提出并帮助民主党派实现其民主目标时,民主党派就可能发生转变与之联合,为共同的奋斗目标携手并进。
3、民主党派“第三者”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为其转变留下空间。
随着实践的发展,国共两党的阶级力量出现“一方吃掉另一方”的情况。民主党派作为第三者的地位也就随之消失,必须重新调整政策,决定取舍。民主党派的转变是矛盾对立统一规律运作的必然结果。
总之,如果说民主党派转变有两个推动力的话,其自身的进步发展是第一推动力,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作用是第二推动力。二者的合力在具备一定的历史条件时,民主党派的转变就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历史资料选编》,民革中央宣传部编印.
[2]《民主革命时期的民主党派》,高军、王林、杨树标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中国民主党派史纲》张癸华 ,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