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

2015-07-16 11:1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形态,有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其中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底蕴,更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时代、实践回应,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与归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关键词:和谐社会;中国传统文化;唯物史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需要坚苦奋斗与不懈努力。从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今,我们党关于和谐社会的理论渐趋成熟,我们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正顺利展开。然而,当下的我国社会所呈现的前现代、现代、后现代特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们的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给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带来了现实的困难,所以,从思想上厘清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仍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问题。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时代、实践回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思想为底蕴,以唯物史观为主要哲学基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印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和谐社会有着深厚的中国哲学底蕴,是对中国传统“和”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儒学“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升华。
  西周末期,周幽王的太史伯阳父(史伯)提出了“和实生物”的思想。《国语·郑语》记载史伯与担任司徒的郑桓公纵论当时局势时,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之谓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
  这里的“和”是说不同性质的事物、因素在一起互补互济、吸纳融合才能产生新事物,才能促进事物的不断发展;而“同”则是说同质的事物在一起的量的加减是不会产物新事物,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结果就是“尽乃弃矣”。
  孔子进一步发展了“和”的思想,他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第十三》)的主张。如果说这还是以人事伦理关系为主要论及对象,那么子思则对“和”的范畴的哲学化进行了初步的尝试: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
  在这里,“中和”被提升到了“大本”、“达道”的高度,即本体论的高度,认为君子如果修养能达到“中和”的境界,就可以与“天”合一,参赞万物的化育,这就是《中庸》中说的“至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到汉代董仲舒时则发展成为完整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强调天人相通,“以类合一”。其意义在于“人只有在顺应(既认识又遵循)这个图式中才能获得自由,才能使个体和社会得以保持其存在、变化和发展。……国家和个体要在外在活动和行为中与自然、社会相适应、合拍、协调和同一。”①“天人合一”的思想经后世的阐发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体现了中国哲学独特的重人事伦理的一面。
  这种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与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密切联系的,是农业社会中对自然的高度依赖状况的一种反映,同时还是为统治阶级的统治服务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对这一思想的现代升华,它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就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来说,从农业社会经工业社会而进入现在的后工业时代,从传统的人与自然的朴素的统一经人与自然的对立再到今天的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如何利用后发展的优势而克服后发展的不利影响,是一个重大课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突破后发展劣势,以社会和谐来化解改革开放我国经济迅速发展而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是解决当前我国社会前现代、现代和后现代并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最佳选择,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和”、“天人合一”思想的当代回应。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
  和谐社会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要使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处于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时代、实践回应。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伟大发现,它以人类社会为研究对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正如恩格斯所说:“这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破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都应当归功于马克思。由于这些发现,社会主义已经变成了科学。”②但是马克思的唯物史观是一种大唯物史观,是以一种宏大的视野来关注人、自然和社会的辩证发展过程的唯物史观,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唯物史观。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以实践为基础考察了人、自然、社会三者关系的辩证发展过程,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经过人的异化状态并且最终克服这种异化状态,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共产主义。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而且知道自己就是这种解答。”③这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共产主义的经典表述,也是对和谐社会思想的经典论述,包含了丰富的内容。
  首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设想的当代回应,二者有着共同的价值取向。马克思论述的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实现了人对自己本质的占有,实现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这也是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的终极关怀,是马克思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思想正是以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为核心的,是扬弃了私有制和异化的自由 人联合体——“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④在这样的自由人联合体中,社会关系也不再是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个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关系的和谐成为相辅相成的互动过程,一方面,社会关系的和谐将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成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从而使每一个个人更充分地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只有全面发展的个人。才能成为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动力。
  其次,共产主义是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社会。“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在马克思看来,人是自然界的产物,自然界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作为自然的产物本来与自然就是一体的,是和谐统一的。马克思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不断交往的、人的身体。所谓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也就等于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⑤人就是自然,对自然的无限制破坏,也就是对人自身的伤害。所以说:“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⑥可见,和谐社会的人与自然应是一脉相承的、持续协调的。我们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这是对马克思关于社会和谐思想的实践回应。
  最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都必须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为根本条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在经历了三十年改革开放、生产力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而得出的必然结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和历史教训的总结。建国六十余年来,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从毛主席时代的美好社会理想经邓小平同志的“发展是硬道理”到今天的和谐社会,这正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反、合的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仅要以生产力的高速发展为条件,而且仍以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去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地实现社会和谐。
  马克思思考了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实现人的解放的路径,指出了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终解放自己,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实现人类的解放而奋斗。不仅如此,马克思还从更深刻的哲学层面思考人的解放问题,指出异化和异化的扬弃走的是同一条道路,这就是生产力的发展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从而使人从物的奴役状态下解放出来,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实现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真正的自由王国,只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在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之后,在物质生产结束的地方才是真正人类社会的开始”。可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自由人联合体的实现都以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为前提条件。
  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矛盾辩证法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要寻求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和谐统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统一,是动态的和谐,是于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中更注重矛盾统一性的发展模式。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没有矛盾的社会。认识社会矛盾、善于协调和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使社会的各种利益主体和各种思想意识处于和而不同的社会,就是我们所要建设的设的具体的和现实的和谐社会。和谐社会作为社会进步的理想状态,在矛盾运动上的表现就是社会矛盾的同一性。和谐社会就是社会矛盾的同一性方面,指的就是社会矛盾体系中的诸方面、诸要素之间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依存、相互贯通、彼此共生的稳定状态,它是矛盾同一性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完美体现。我们构建社会主义社会,是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展完善的持续过程,也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等方面相互协调地和谐发展的过程。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由改革开放时代向后改革开放时代转变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呈现出前现代、现代、后现代这一历时性的现象并存的局面,发展的黄金机遇期与社会矛盾凸显期共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社会发展的现实,党和政府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局的发展理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基于马克思关于社会和谐思想,在准确把握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而提出的社会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发展规律的实践唯物主义的把握,是我们在当今时代自觉地遵循社会发展方向和趋势的重要表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凸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和谐的理论视域,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它将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起共同见证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与伟大复兴。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也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宽广宏大的空间,使马克思主义重现勃勃生机。
  
①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3.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66页
③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0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0---731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95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22页。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