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关键词人民意识形态和谐
论文内容提要在意识形态的视野下,“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有三种先在的注释:愚民政策说、一声叹惜说及民主精神说。这让“人”和“民”、国家和公民之间的巨大张力充分显露,使得人生在世的有限性结构和意识形态问题的复杂性根源能够有机会得到展示。由区分而来的是一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它是美的,有其普适性,鼓励人们在自己独特的个性生存中不断超越,以通达无限,追梦美好生活。或许,由之我们可以走出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之间的对立。
正如汝信所言,“关于人的学说是
康德则通过区分理性的“公共”使用和“私下”使用,将“人”的理想和“民”的秩序要求加以平衡。所谓理性的“私下”使用,是指“一个人在其所受任的一定公职岗位或者职务上”运用自己的理性;所谓理性的“公共”使用,是指“人作为学者在全部听众面前所能做的那种运用”。这样,一个人就有两种不同的面相:“作为一架机器的一部分”,其理性“往往会被限制得很狭隘”,只能在特定的位置或职务上从事消极的私下使用,“确实不容许有争辩”,秩序与服从是第一位的(“知性”的准则);“作为整个共同体的、乃至于作为世界公民社会的成员”,其理性必须在全体的视角下有自由的公共使用,“绝对可以争辩”(“判断”的准则)。wWW.133229.cOM康德认为,“理性”的准则只能在这一冲撞中被和谐地产生(注:康德给出了启蒙的原则:“1、自己思维;2、在每个别人的地位上思维;3、任何时候都与自己一致地思维。”前二者是知性准则,后一个是判断准则。参阅康德:《 历史 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24-25页;《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36页。)。
同样,在对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的著名分析中,黑格尔指出,个人自由允许得到一种有差异的表达,即特殊性通过 教育 而上升为主体性的辩证法,是永恒向上的,但也是一场确确实实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是让尼采面对一匹老马失声痛哭的真正原因,引领了诸多后 现代 思想者的登场。
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而苏格拉底说,有死的人不可能知道人类真正的样子,只可能说出它像什么。我们这里无需再引用更多的论述,就已经可以强调说:我们既不是上帝,也不是神的使者或卫兵,我们的思维不可能将一切东西看明白,世界是一个光影横斜、明暗交织的场所,人生如梦;但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的人,却因此而必须有足够的勇气与决心,来自己做梦,为过上美好生活而烦心劳神。
这就是我们的历史文本所要遭遇到的。面对西方文化的横行天下,无论是坚决否定儒家文化之现代性者,还是誓死维护儒家文化之主位性者,都将“民主”设为美好生活的前提之一。如此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