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回答中国问题

2023-12-10 05:0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2017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建院四十周年时强调,希望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的重要论断,为我们做好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回答中国问题

  中国共产党领导发展起来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有着优良的传统,那就是不断回答中国的问题,用新的理论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引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

  中国近代的落后,很大程度上是与封建落后文化有关,中国封建的农耕文明抵御不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工业文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研究中国问题,回答了要进行什么样的革命、如何进行革命等重大问题,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逐步发展起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文化得以建立。这些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文化,引領和推动中国革命取得了伟大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中国的发展进步打下了制度基础。在前苏联暴露社会主义建设的问题后,又探索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提出了一些符合中国实际的理论和观点,为后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邓小平理论。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以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创立科学发展观,在新的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研究回答治党治国治军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等等,全面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伴随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的演进,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也逐步发展起来。回顾这一历程可以看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靠的是回答中国问题,而对中国问题的科学回答,又推动着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发展。


  新形势下,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还面临很多需要回答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国际发展环境深刻变化的新形势,如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如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的新形势,如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软实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面对全面从严治党进入重要阶段、党面临的风险和考验集中显现的新形势,如何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这五个方面的“面对”、“如何”和“迫切需要”,提出了中国共产党人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指明了努力方向。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他论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马克思主义为自己的指导思想,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为自己的奋斗目标。90多年来,一方面,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人人平等、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观,始终为人民谋利益的根本政治立场。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


  1978年前,中国的社会主义基本上是从前苏联学过来的,经济方面是单一公有制、单一计划经济、单一按劳分配、单一农业集体经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逐步发生了改变,认为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的,所以纯而又纯,而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落后基础上的,无法实行那样的社会主义。中国长时间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主要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此,就要允许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建立和发展市场经济,允许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并存,允许农业以家庭为单位经营,还要学习借鉴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生产力的先进经验。


  中国实行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中国国情和新的时代特征,赋予了许多中国特色。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背弃马克思主义,而是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没有背弃社会主义,而是更好地发展了社会主义。中国人民从实践的比较中欢迎这样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也赢得了良好声誉。


  反观已经垮台的前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他们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教条地僵化地对待马克思主义。20世纪50年代以后,马克思主义在前苏东地区没有发展,表面上很坚持,但是教条式的僵化的坚持,坚持的都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百多年以前的说法,没有发展,跟现实的某些方面对不上号了。比如说,马克思当年讲资本主义,每个毛孔都充满了血和肮脏的东西,工人阶级不光有相对贫困化,还有绝对贫困化,工人阶级也没有民主权利。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覆盖面很宽,保障水平很高,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明显缓解。还有,社会主义也跟马克思说的不一样。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是建立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基础上的,是纯而又纯的理想状态。但包括前苏联、中国在内的大部分社会主义国家都没有那样的基础,只有落后的基础,实践中又走了弯路,没有哪个国家有马克思说的那么理想。这样,过去关于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一些说法与现实发生了较大的反差,一种理论连现实都解释不清楚,怎么指导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成功。习近平总书记总结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经验时指出:“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结合新的实践不断作出新的理论创造,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的奥妙所在。”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不断研究新问题,得出新结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总结中国的实践经验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加强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加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等领域的分析研究,加强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研究阐释,提炼出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出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总书记提出的这些要求成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着力点、着重点。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多年间,中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走过了有些国家用一百多年甚至更长时间走过的现代化历程。经济高速发展,政治社会稳定,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大幅度跃升,这种局面不仅在中国历史上难得,在世界范围内也少见。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很值得总结。

  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温饱问题迅速解决,城镇居民也得到了丰富的农副产品供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用市场配置资源,让中国在很短时间内告别了短缺经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使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在经济总量、纳税额、就业人口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对外开放带来了外国的资金、技术、先进设备、先进的管理理念,还带来了一些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例如,现行的公务员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股票、基金等,都是从其他国家学来并丰富和发展的。开放还带来了国外的资源能源,带来巨大的国际市场份额。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广泛吸纳人类文明共同成果的社会主义,没有这样的吸纳,绝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


  在发展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表现出明显优势。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各党派为了国家发展、人民福祉共同协商。中国共产党实行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即重要决策由各级党委集体做出,然后由政府、人大、政协等有关各方具体实施。这样的政党制度和领导体制,能够有效避免政治上的争拗和内耗,保持政治稳定和政策连续性,还有决策的高效性和很强的执行力。中国共产党实行党管干部的原则,干部的选拔、管理等都由党来负责,这就容易保证党的团结统一。选拔干部强调政绩和多岗位锻炼,既能积累干部的经验,又能增强他们的能力和素质。单一制的国家结构,能保持国家的团结统一,能集中力量办大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使中国的民主真实普遍。


  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系统总结,并使之上升到规律性的认识,一定可以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這样的总结,有助于党员干部和群众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有助于国外人士对中国和中国共产党多一些理解和尊重,也能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只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就一定能够大有作为,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

  (选自2017年第6期《党建》杂志作者系中央党校教务部主任、教授)

  来源:学习活页文选 2017年23期

  作者:谢春涛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