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朱德同志军事辩证法思想形成的必然性
朱德同志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产生并非偶然,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20世纪中前期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各种矛盾日益加剧,中国革命与敌对势力的武装斗争异常激烈,是朱德同志军事辩证法思想产生、形成的时代背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近现代军事思想和德国、苏联等国家的军事理论著作,是朱德同志军事思想的主要理论来源。关于朱德同志的军事实践基础则应该是从他考入陆军讲武堂那个时期开始的学习。1909年的学习只是一个开端,后来又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双重实践,则逐渐形成了自成一家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二、朱德同志军事辩证法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在20世纪前中期,革命与战争成为了世界性的话题。马列主义思想开始传入中国,是在俄国进行了十月革命之后。在马列主义的先进思想的启发下,以及当时中国工人运动的爆发,产生了一个伟大的党派,中国共产党。马列主义的许多先进思想,尤其是里面的社会革命思想和阶级斗争的普遍性,这让朱德同志的军事辩证法似乎在茫茫黑夜中遇到了一盏明灯。为朱德同志提供了可靠的理论基础。“革命是不能‘制造出来’的,革命是发展起来的,是一步步从客观上的历史危机和转折中逐步壮大起来的。”在中国近代史上,革命的爆发是必然的,一是由于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造成的,还有一点就是长期积累的社会基本矛盾日渐激烈导致的。马列主义军事辩证思想是朱德同志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主要理论渊源之一。在当时的中国,如果共产党和无产阶级想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没有武力的保护,那根本就是一纸空谈,跟别说什么完成历史使命了。
在中国大革命时期,所有共产党的成功失败都和当时的武装革命脱不开干系。经验教训都是在武力斗争中总结出来的。正是由于当时的形势所迫,我党不得不全心全意的去研究军事,我们党已经意识到只有强大的军队才能保证我们革命的成功。在一段很长的革命时期内,经过大量的战争的洗礼,我党星姐经验,吸取教训,对军事的掌握可以说是炉火纯青,在当时也涌现出来一大批善于行军打仗的革命军事人才。这为以后夺取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所以那时的中国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对于军事辩证法那是如饥似渴。我们党也迫切需要了解革命战争的规律性,以期取得胜利。而在此时一大批军事人才的成功实践充分证明了军事辩证法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三、朱德同志军事辩证法形成的理论来源
自从人类社会出现军事活动以来,军事就是按照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辩证规律发展的。由于战争的胜负,直接关系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死存亡,所以人们远在军事辩证法这个概念出现之前,就已经早早辩证地思考军事问题。
失败的辛亥革命,让这个革命战士百思不得其解。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论,陷入一团迷雾当中,看不到前方的出路。犹如在黑暗中,始终看不到一丝光明。此后,当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消息传来时,朱德同志又站起来了,五四运动的爆发,让这个战士的心中的圣火又被点燃。他似乎又看到了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的方向。自此他开始开拓自己的视野,大量接触新思想,新文化。更是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为了更好地研究共产主义,1922年,朱德同志来到了德国。通过在国外对马列主义的进一步研究,他开始逐渐形成了自己研究军事科学理论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这就为朱德同志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形成造就了良好的基础。“客观的认清了历史滚动的规律,还加上我自身的研究和认识,我就看清了我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新途径和正确的方法。”1925年7月4日,朱德同志由柏林前往苏联。在进一步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政治经济学等理论的同时,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马克思主义中军事学思想。加之之前朱德同志的实战经验,特别是游击战类型,所以当他研究苏联内战时的战术时,对于游击战的领会可以说是更深刻,更清晰。这进一步让他看重游击战。
除了以上的理论来源,可以说朱德同志的军事辩证法思想还少不了中国古代战争理论的影响。更可以说他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军事辩证法的内涵和精华。从《孙子兵法》,到《武经总要》,可以说中国古人给我们后世子孙留下了一笔巨大地军事财富。都是他们长期总结出来的军事思想,其中更是包含着深刻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大小小的战争数不胜数,智慧的祖先当然不忘后世子孙,特意留下这么多宝贵的财产。让我们在遭遇战争时,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这些莅临深深的影响着每一个华夏儿女。可以说,朱德同志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是继承和发扬了祖先的军事理论。也是一个重要来源。
四、朱德同志军事辩证法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在1911年8月,朱德同志从云南陆军讲武堂的特别班毕业,顺利完成了学业的不久之后,他就毅然的加入了云南起义。并成为主要领导之一。从这时起,朱德同志开始获取实战中的丰富经验。在当时的起义时,朱德同志勇敢的带兵攻占敌人的要害,总督衙门。并且顺利捕获当时的总督头目李经羲。到了11月,他又参加了支援川军斗争。在援川战斗的庆功会上,朱德同志凭借自己的卓越战功和指挥得当,顺利升为少校。转眼两年时间过去了,在1913年夏,一纸调令传来,朱德同志被派到云南陆军第一师第三旅步兵第二团第一营,担任营长。之后朱德同志又随军来到气候条件恶劣,匪徒成患的滇南边境,负责驻守在蒙自、个旧一带。面对当时的复杂情况,无论是敌人还是环境,都是复杂险恶的。朱德同志通过对之前战斗经验的总结和教训的吸取,在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军事辩证法理论,制定了适合当地情况的战术,这个战术的灵活性和机动性可以说是创造性的。所以所向披靡,取得了多次胜利,当地的匪患也基本被清理干净。
为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并且保卫辛亥革命的成果,朱德同志毅然决定远赴他乡,去参加护国和护法战争。尤其值得被称赞的是,朱德同志在在护国战争中的英勇表现。足智多谋,勇敢坚强,每次都冲在最前面。并且军事指挥能力发挥的极高。所以很快就升为少将旅长,成为当时被人们夸赞的战争名将。1926年,朱德同志刚刚从苏联回国,就又立即投入到北伐战争的战火之中。在此次战争中又表现突出,并且积累了大量在军队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和统战工作的宝贵经验。所以朱德同志在1927年1月转到南昌工作,在南昌工作期间,他亲自主板均馆教育班,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军官人才。在此期间,朱德同志还深刻了解了军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当时,农民运动已经和党的武装力量成功结合,所以创造性的游击战和运动战结合的战争模式,顺利取得了坪石大捷。在此期间,朱德同志撰写了《怎样创造铁的红军》、《谈几个战术的基本原则》、《黄陂东陂两次战役伟大胜利的经过与教训》等文章,这些文章中都包含了朱德同志的深刻的军事思想。而且还体现出朱德同志从实践战争中总结出来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同志担任八路军总司令,在数次成功指挥人民军队对日作战的军事实践中,他进一步完善了自己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在1937年8月11日召开的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座谈会上,朱德同志完整的讲述了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其中已经蕴含着军事辩证法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丰富内容。在当时他指出,抗日战争实际上是一场持久战,更是防御战,但是在战术上,我们要采取攻势。在战争中政府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游击战争只是八路军第一次取得的胜利,可是在实际上却有深远的意义。极大的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鼓舞了我党的气势。之后在1938年,朱德同志又开始深思,总结之前的战争经验和教训,然后具体的指出了游击战和运动战的五条基本原则,同时还具体指出了16条对日作战的战术原则。在此时期,朱德同志还发表了多篇关于游击战争的著作,其中以《论抗日游击战争》比较突出。
总体来说,朱德同志的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建立,离不开中国革命战争的军事实践,更是对马列主义的成功运用,用来解决中国实际战争问题,这是长期总结出来的经验教训,从而概括出的伟大理论成果。
五、朱德军事辩证法是马列主义军事理论在中国革命战争中的具体运用和发展
朱德同志不仅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贡献不仅是简单的改进,而是对马列主义的进一步扩充。朱德在中国和世界上对马列主义作出的最为杰出的贡献之一就是创造性的提出了人民战争辩证法,与此同时结合人民战争特点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战争观和方法论将游击战从战术等级提升到了战略等级,深刻剖析了马列主义军事辩证观,为中国的革命战略作出了理论性的指导,故而,他的论著也同样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如,他对待战术与战略上辩证的态度,提出战略上对敌方的藐视和战术上对敌方的重视,在弱势的情况下积极防御,而不让己方处于劣势的主动进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持久战术。他不仅将中国的运动战思想体系推向科学化,同时融入游击战中取得的经验,建立了完整的游击战理论,借助马克思理论的精髓--辩证法,探索出游击战与正规战的辩证关系,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开创了新的篇章。
综上所述,朱德同志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是在长期指挥领导中国革命战争的实践中,逐步总结形成的,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军事理论与中国革命战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奇迹,同时还是毛泽东同志军事思想的重要的组成,更是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汲取和发扬,该思想成为日后中国人民战争胜利和军队建设的成功基石。该思想更是对马列军事理论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充实、丰富和发展。可以说,朱德同志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在人类军事思想发展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北京:人民出版.1995.
[2]朱德选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3]斯大林选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4]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选(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5]韦尔斯.朱德的一生.上海:三联书店.1960.
[6]袁伟,吴殿尧.朱德军事活动纪事.北京:解放军出版社出版.1996.
[7]王真.我眼中的朱德.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2.
[8]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克劳塞维茨.战争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10]列宁选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11]中共文献研究室编.朱德年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2]吕星斗.朱德和他的事业.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