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中国近代史发展创新思考教学内容与方法论文(共6篇)

2023-12-09 20:1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浅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创新


  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对于真实中国近代历史,反思中国近代社会为十分重要。改革开放前后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近代史研究更具创新性,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也更加科学客观。


  1.中国近代史研究主题创新探究


  随着历史学科对中国近代史的逐渐客观认识,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的主题也更加科学客观,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的主题也随着价值观念的逐渐变化而逐渐创新。现代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主题有两个,即中国近代史的反帝反封建过程与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研究。中国近代史的反帝反封建过程一直是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的主要内容。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十分屈辱的一段过程,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一直受人们的名族情绪影响,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近代史都将反帝反封建作为其研究的主题,随着人们对这段历史的逐渐接受及人们对历史发展的逐渐理解,人们开始正视中国历史中这段屈辱的过程,并积极以更加客观的思想及角度与研究中国近代史。随着历史研究意义的不断深入,中国近代史开始围绕中国现代化对中国近代史进行研究。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中中国现代化研究这一主题是从历史文化及政治经济整体发展的角度来思考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过程,研究中国近代史过程中,中国政治、文化及经济发展的过程与规律。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指的是以工业化道发展为核心的发展过程,即现代化研究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主题是分析中国近代史发展过程中,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过程并研究工业化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规律。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的主题的创新也说明我国对近代中国的主要人物有了新的认识。近代中国面临者西方列强与传统封建思想的双重压迫,因此近代中国也肩负着两个重要的任务,一是如何反抗西方列强的压迫,成为一个政治经济独立自主的国家。另外一个是如何通过思想文化及经济的革新,让中国走向工业化近代化的局面,帮助中国经济文化重新繁盛。在历史发展中,近代化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近代与古代及现代的实质区别是什么。古代与现代的最本质区别是工业化,近代最为两者的过度阶段,近代中国所具有的独特特点也是工业化。因此,随着中国近代史研究主题的不断创新,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有了新的原则。第一,中国近代史应该本着实事求是与客观的态度研究中国近代问题,即中国近代所经历的磨难都是中国摆脱陈旧思想,走向工业化现代化的必然趋势。第二,中国近代化的发展需要根据中国近代实际情况选择适应中国发展的道路,即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是经过中国近代历史选择的,其是适应我国历史发展需要的。第三,中国近代化向现代化的发展必须要在独立自主的政治领导权利及完整的领土基础之上,因此中国近代的首要任务是推翻西方帝国对中国政治经济及领土的剥削与压迫。


  2.中国近代史研究内容的创新探究


  随着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主题的不断创新,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内容也随之革新。中国近代史学科的传统研究内容以三次高潮与八大事件作为近代史研究的主要体系,而现代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内容增加了各个事件相互联系的研究。随着现代社会对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思想的不断进步,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更加注重于全面客观的考虑,更加着重于对中国近代史的整体发展研究,因此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内容不在局限于历史事件本身的研究,其更加重视这些历史事件产生原因及产生的历史背景的研究,以及各个历史必然事件之间的相互联系及相互影响,甚至是更加深层次的历史事件发生之后对近代中国政治、经济及文化发展的影响。对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的这种追本溯源的研究精神及方法使得中国近代史研究逐渐由表及里,逐渐深化意义,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也更加客观,意义更加丰富。


  3.中国近代史研究方法的创新探究


  在改革开放之前,中国近代史的研究由于思想的限制,其研究方法局限于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的研究体系,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思想及经济都全面开放,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方法也不再局限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限制。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体系也逐渐综合各种思想体系,不断拓展并创新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方式,以历史宏观发展的角度对待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并根据中国的发展情况采取更加客观的方法对中国近代史进行研究。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近代史研究方式由传统的中国封闭研究体系逐渐向国内外历史比较的研究方式。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依据也有中国单一的历史文献拓展至国外对中国近代史的记录。并对中国部分野史所讲述的内容进行考核。此外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凡是也有传统的文献记录研究拓展至当事人访问采集,历史遗迹考证等。中国近代史研究方式的不断创新使得中国近代历史事件的研究更加透彻,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也更加清晰明朗。


  4.结束语


  中国近代史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段过程,中国近代史学科的研究有利于中国近代史问题及发展的更好研究,其对中国历史发展规律的研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从研究主题到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都有很大的创新性,积极分析改革开放之后,中国近代史学科研究的创新性,对于中国近代史学科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义。


  作者:申飞

  第2篇: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堂互动教学探析


  前言


  互动教学模式注重教师与学生,还有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教师通过教学场景的设定,合理利用课堂教学中的多项要素,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教学过程,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发散学生的思维,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形成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1]。互动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差异性,通过教学课堂的转换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个性化发展平台,从而提升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是为了更好地完善高校学生的德育教育,本文主要结合课程内容,并充分利用教师引导、学生主体、师生互动以及传统考评方式改革的条件优势,创设出合理的教学模式。


  1.以教师的“先动”作为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


  课堂教学活动是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能力,促进思维活动发挥作用的重要过程,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找到学习和训练的重难点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有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先动”作用,即通过教师的引导作为互动教学的基础条件。为了确保课堂教学的总有效率,需要对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和知识储备提出更高要求,即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前,教师除了需要了解课堂教学的大纲内容和教学目标以外,还需要广泛收集与课堂相关的教学材料,包括新闻、史实还有重要人物的分析等,以进一步完善互动课堂的教学体系。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二章第三节《维新运动的进行和夭折》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维新变法之所以会失败的原因,以及失败后留下的教训。这一章节内容的学习是关于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教师在前两节内容的教学中,已经对农民群众的斗争形式,以及引发斗争的原因进行合理分析,包括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衰落等方面原因的分析,所以学生需要对这一类问题形成基本的解答思路,因此,教师可以以此作为突破点,让学生结合前期学习内容开展互动、合作学习。学生解决问题形成的思考能力、参与课堂的组织能力均与教师的引导息息相关,只有将学生引进知识的殿堂,才能保证学生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而“维新运动”这一章节内容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维新变法的原因作为课堂讨论重点,开展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在教师的解析和引导下,全面掌握课堂教学内容,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学习能力。


  2.以学生的“主动”作为互动教学的关键因素


  课堂教学活动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教师在与学生互相交流过程中,能够更为全面了解学生学情,进而合理调整自身的教学目标与计划;而学生在与教师交流和互动过程中,对自身的解题思路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并在逐步探索中,形成自身解题思路,而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学生在活动教学课堂上的“主动”是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决定教师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判定标准之一[2]。所以,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让学生的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并拥有足够大的空间发挥自身主管能力型,给予学生发挥自身才能的平台,可以确保学生学习的质量。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第一节《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學生理解和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思想潮流的特点,了解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如何在中国传播,以及五四运动兴起的历史意义等内容,从大的层面上看,是要求学生深刻理解在新时期革命的思想路线抉择中,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要选择马克思,之后发生了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中国革命的胜利,给我们国家的命运带来了哪些影响。这一些学习均需要学生主动去理解和体会才能真正掌握,所以在互动教学课堂上,教师应该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即抛出问题,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前期所学知识,并主动查找相关材料进行验证和解决,让学生在收集材料、合作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下,逐渐掌握综合分析题的解决技巧,并能够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中,获得学习能力的提升。因此,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动地位,协助和参与课堂活动的开展与组织,是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3.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为教学重点


  互动教学课堂开展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互动”,即教师与学生保持良好沟通关系的基础上,促进课堂的良好互动性,教师与学生之间开展学术性交流,包括问题的探讨,知识的传播和接受,或者是情感上的交流与触碰等,均是良好的教学课堂互动性表现[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融合思想政治知识与历史知识两大模块的内容,大部分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常处于尴尬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教师枯燥地讲课,长篇大论地讲述课程内容,不关心学生的接受情况,无课堂交流,导致学生出现听课倦怠情况,甚至对这一门课产生厌恶心理,不利教师与学生建立友好关系,也不利于互动教学课堂的开展,所以教师有必要积极开展并坚持“互动性”教学课堂的关系组织。


  如《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第二节《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这一部分内容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国民党政权所特有的阶级性质,在其统治下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特点;中国发展战略重心发生转移的原因和特点,最后是中国革命新道路开辟等方面,在重难点的教学任务设定中,则要求学生着重理解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深刻内涵。政治理论性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了解其引发的历史原因和根源,并以全局观念看待问题发生的本质,才能真正做到理解、掌握和应用。所以,教师在开展互动式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多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应用,包括问题提问、问题解析还有合作课堂讨论等形式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与学生的问题交流与竞争,不仅能够起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的目的,而且可以让学生在互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更多思想上提升,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教学任务。


  4.以“研讨”形式作为互动教学课堂考评标准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的传统课程考评方式上,主要是取40%的平时成绩和60%的闭卷考核成绩,虽然给予了学生一定的自我发挥空间,但仍然缺乏科学合理性,且平时成绩的分数考核中,大部分由教师个人评定,一定程度上不能真实反映学生学习能力,而“研讨”形式的考评方式,则是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展开研讨会,并根据学生的研讨结果,结合平时课堂表现,作为课程结束后的考评标准,其中研讨分数的评定由其他小组成员和教师共同评定,以确保分数的合理性[4]。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主要包含反对侵略的斗争史、新革命道路的发现与探索还有新中国成立后的曲折发展,要求当代大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能够理解到国家发展和繁荣昌盛的原因,以及自身所担负的历史责任感,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生活中主动为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承担责任。所以在整个课程的研讨内容中,教师需要精心挑选题目,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每一组的成员为5到6个人为宜,每一份小组均共同合作完成一道题目,并通过PPT来讲解研讨内容,其他小组则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评分,最后结合教师的评分结果实行综合评定。如研讨题目“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中国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等,需要提及的内容则需要包括真理标准问题的探讨,还有相应的实践作用,并突出表现理论的正确性和价值性。


  5.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堂中开展互动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通过激发和鼓励等方式,增强学生在教学课堂上主体地位的确立。为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技能,则需要在师生友好关系的基础上,成立完善的互动教学体系,即教师设定出合理的教学目标、适宜的教学情境,提出有意义的合作探究话题,让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查阅相关资料,并在与教师保持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学习和探究过程中,深刻理解和掌握我国近代史的发展历程和历史意义。同时,为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互动式教学氛围,教师还有必要实行考评方式的改革。


  作者:李卓等

  第3篇:浅析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脉络


  随着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使得封建地主阶级和人民大众、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1851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太平天国运动是以洪秀全为代表的农民阶级领导的,为了巩固其统治,在1853年冬,太平天国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它是以解决农民土地问题为中心的纲领性文献,可以说,《天朝田亩制度》是农民运动发展的历史产物。它作为封建土地制度的对立面,具有强烈的革命性。但由于其阶级的局限,注定它不可能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1864年,太平天国倒在血泊中,救国救民的任务落到了下一个阶级,地主阶级的洋务派。


  洋务运动在19世纪60年代的兴起不是偶然的,当时,清政府已受到西方列强两次鸦片战争的严重打击,又受到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的严重威胁,正是在这種内外交困的形势下,洋务运动应运而生。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强化和巩固清王朝的统治。从发展过程上说,洋务运动先后提出“自强”和“求富”的口号,此外,还创办了一批新式学堂,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等。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但是就其本质看洋务运动是为巩固清王朝政权服务的,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双重目的均无法实现。它既不可能使中国“自强”,也不可能使中国“求富”。1895年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既然单单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那么既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又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会怎样的呢?1895年,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提出一系列主张,使其维新变法的思想理论发展成为直接的政治运动。但是维新变法是由民族资产阶级兴起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产生过程一直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的夹缝中艰难地挣扎、缓慢地生长,可谓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这使得他拥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经历了103天的维新变法运动如同昙花一现,最后夭折了。由此我们可以断定,由民族资产积极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必定会失败。的确,他虽然提出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式的政权机构的设想,但又不要求打破旧的封建官僚统治机器,也不触及封建的社会经济基础,只是希望通过自上而下的改良来实现资产阶级改良主义在政权问题上的理想与理论。它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走不通。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指导了中国革命,促进了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组织和干部基础。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革命面貌焕然一新。1919至1922年间,中国已经形成了一支马克思主义队伍。他们在不同地区、不同的具体环境中,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在同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中,实现了自己世界观的转变,确定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和“走俄国人的路”的共同结论。


  在大革命失败后,在国共两党之间逐渐形成一个代表小资产阶级的政治集团,即第三党,其主要代表人物是邓演达和谭平山。他们企图在国民党的反革命道路与共产党的革命道路之间,为中国寻求一条新的出路,即第三条道路。他们的建国方案以“平民政权”为核心,目的是要“完成孙中山主义革命的使命,使中国民族完全解放,人民直接掌握政权。”[1]第三党的政治主张基本上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和一般劳动群众的利益和参政愿望,对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第三党没有认识到小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是不可能有独立的‘路线’的”,所以其政治主张也必然是动摇的。列宁指出“小资产阶级所处的经济地位及其生活条件使她不能欺骗自己,并且必然不自觉地时而倾向资产阶级,时而倾向无产阶级。”[2]由此可见,第三党企图在国共两党之处开辟“第三条道路”,幻想发动平民群众“自动去召开国民会议”,“以推翻军阀官僚的统治,形成人民自己的政权”,是根本行不通的。


  “八七会议”对大革命的失败作了总结,结束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使中国革命转入了以土地革命为中心的新的发展阶段,使党大进了一步。在总结斗争经验的过程中,毛泽东先后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在这些著作中,他科学地论证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长期存在的条件,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这一道理的提出鲜明地体现了“中国式”的革命道路思想,具有中国特色。同时他严肃地指出“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国情”。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中国革命道路的提出,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的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武装夺取政权理论的重大发展。


  毛泽东说过“在抗战时期,我们才制定了合乎情况的党的总路线和一整套具体政策。这时候中国民主革命这个必然王国才被我们认识,我们才有了自由。”[3]抗日战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成熟阶段,许多正确的战略思想得以形成。毛泽东等领导人针对中国的局势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全国各族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一切力量以不同形式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中国特色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在统一战线中最值得人称道的是对资产阶级一分为二的态度,即又联合又斗争的政治路线、民族资产阶级是革命力量之一,也是无产阶级联合的对象,但对他们的动摇性则必须予以适当的说服或批评,当他们离开统一战线时,既要敢于同他们斗争,又要继续争取他们的同情或中立。


  在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历程中,各个阶级在不同阶段都登上了历史舞台,但是最后共产党所领导的无产阶级带领人民走向了光明,这不仅仅是时代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作者简介:吕海霞

  第4篇:从全球化角度看中国近代史前期知识体系的构建


  全球化是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自然的历史迸程。它开始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及确立本身就是一个全球化的过程。世界上的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不管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打上自己的烙印。19世纪以来资本主义各国对中国的侵略,则属于西方的全球化,对中国人民来讲,近代100多年来被迫卷入了全球化的进程。由此可见,全球化在近代中国则体现为近代化即资本主义化的过程。


  近代化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适应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演变;二是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演变;三是政治由封建专制向资本主义民主共和演变;四是思想观念由封建愚昧向民主自由与科学演变。如果中国近代前期历史的发展按照这种变化来构划其轨迹,那么近代中国前期的历史(1840——1919)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一、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1.世纪初开始,世界近代历史发展进入蒸汽机时代。这一时期资本主义的机器大生产逐步取代了手工劳动,工厂取代了手工工场,人类社会开始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逐步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征服世界的活动也空前加剧,从野蛮掠夺的形式发展到抢占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的形式,大批亚、非国家和地区被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体系。由此可见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不仅改造了国内的社会,还按照自己的意愿改造了世界的面貌。正是在这样一种世界背景之下,中国被迫开始了近代化的进程。


  1.世纪中期英法等国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连续发动了对中国的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把中国逐渐卷入了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伴随着西方国家势力的入侵,近代资本主义的因素开始在中国出现,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利用其获得的特权,在中国办洋行、开银行、经营轮船公司、设工厂,从此中国开始出现了近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着国门的洞开,近代新思想开始萌发:林则徐、魏源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虽然这一时期出现的资本主义企业不是本民族的,但毕竟在黑暗封闭的中国透进了一丝近代化的曙光。


  进入60、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体系初步形成,资本主义国家对外经济侵略也进一步加剧,中国可谓首当其冲。在抗争的过程中,中国近代化开始了缓慢的起步。首先,政治上,60年代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进行了第一次大规模的近代化的实践一一洋务运动,先后创办了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近代的海军和近代教育。这些措施在客观上产生了一些积极进步的影响:教育上引进并传播了近代科技,创办了新式学堂,严重地冲击了封建科举制;经济上使中国从封建的手工生产开始了近代化的机器大生产;军事上近代陆海军的创立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其最深远的影响是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从而在整体上促进了民主革命和中国近代化的进程。其次,经济上,在外国势力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诱导下,19世纪60、70年代,中国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尽管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由于产生的条件不充分,具有“先天不足”性;部门结构和地区分布的不平稳而具有“后天畸形”性,但是它毕竟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新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为中国社会向近代化演进提供了新的动力。再次,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反映到思想上,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从洋务派中分离出来的早期的维新派,他们主张在经济上发展工商业,文化上举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虽然他们的思想还没有形成体系,但是反映了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也为后来的维新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


  这一时期的中国近代化处于刚刚起步阶段。从内容上看,近代化仅处于物质技术的层面上,核心是学习西方的科技;从领导阶层看,地主阶级处于领导地位。虽然这一时期近代化的水平较低,但封闭落后的中国毕竟开始了向近代化的迈进,这是中国历史的一大进步。


  二、从甲午甲日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近代历史的发展进入第三阶段即资本主义的电气化时代。经济上资本主义国家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经济飞速发展,以科技为基础,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手段,以垄断为组织形式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逐渐形成;政治上,形成了以公民自由,政党政治,相对完善的民主代议制为特征的资本主义政治模式: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国家更加疯狂地进行殖民扩张,更加迫切地需要对外进行资本输出和商品输出,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将世界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整个世界也进一步资本主义近代化。资本主义扩张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同时客观上又促使殖民地国家向近代化社会演进,体现了殖民扩张破坏性与建设性并存的待点。进入90年代,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进一步加剧,先是日本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甲日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为摆脱民族危机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抗争和探索,正是这种抗争和探索不断地推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经济上,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初步发展:资本的投资进一步增加,地域范围扩大,行业增多。虽然这一时期的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仍困难重重,但却为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注入了新的社会力量,从而把民族资产阶级推上了历史舞台。政治上,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和领导了戊戍变法运动,力图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发展资本主义,摆脱民族危机。变法虽然失败,但是维新派提倡西学,兴民权,冲击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具有思想解放的启蒙作用。维新变法失败后,中国近代化的任务依然沉重,清政府镇压变法和义和团及签订《辛丑条约》后,腐朽反动的本质日益暴露,因此用革命的手段推翻封建统治,实现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成为当时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必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用暴力革命推翻了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中国近代化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里程碑。思想上,先后出现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以孙中山等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这些思想的广泛传播并在社会上形成思潮,一方面冲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和传统观念,另一方面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中国不少的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转变成为具有近代意识的知识分子。


  这一时期的中国近代化与前一时期相比,层次和水平都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从以学习西方技术为主要内容发展为以学习西方的社会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从地主阶级处于领导地位发展为民族资产阶级处于领导地位,反映了中国社会向近代化演进的螺旋式的前进发展趋势。


  三、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时期


  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斗争和冲突进一步激化,并最终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期间帝国主义集中精力应付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迎来了一个短暂的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首先在经济方面,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步的发展。从1912—1919年中国的新增投资超过了过去半个多世纪投资的总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所谓的“黄全时代”。其次在政治方面,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亦随之壮大,这为中国政治近代化进一步奠定了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后资产阶级力图维护和进一步完善共和体制,先后领导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的斗争和护法运动。这一系列的斗争,使帝制在中国终成历史,但政权仍然掌握在北洋军阀手中,而使中国陷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民主共和并没有真正的确立起来,反映了近代化进程的艰难性和曲折性。再者思想方面,资产阶级在维护民主共和的同时,还把目光投向思想文化领域,对国民精神进行几近全盘西化的改造。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发起和领导了新文化运动。他们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力图用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取代中国封建文化,通过对国民精神思想的全盘的改造,努力使国民形成和具有近代的思想意识,进而来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的进程。这次文化启蒙运动虽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它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接受了一定民主与科学的洗礼,思想观念得到空前的解放。


  从辛亥革命到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中国近代化,是以提倡民主与科学的启蒙运动阶段,它把中国近代化从原先的改造社会制度层面推进到改造国民精神意识的文化最深层面。


  从中国近代化的进程来看,可谓艰难曲折,中国最终并没有实现近代化。究其原因,近代西方国家的侵略是中国不能近代化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西方国家的侵略促使中国的封建经济走向解体,给中国的近代化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和可能;另一方面,西方国家入侵的根本目的是要变中国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是要破坏中国资本主义,阻止中国实现近代化。其次本国腐朽的封建统治也是中国不能近代化的主要原因。陈腐的观念阻碍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封建的上层建筑束缚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顽固势力的阻碍和破坏也影响了中国近代化。由此可见,中国近代面临着两个问题:一是如何摆脱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二是使中国近代化,两者密切相关。民族独立从根本上说要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近代化从根本上说是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因此,只有先解决民族独立问题(反帝),才能谈得到近代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建设(反封建)。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中国近代化没有成功,就是因为没有把反帝和反封建两者在机的紧密的结合起来,失败也就成为必然。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教师要及时地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从历史教学的角度讲,历史教师首先要完成从教历史书到用历史书去教学生如何去学习历史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村的内容进行重组。从全球化角度来构建近代史(前斯)的知识体系,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考虑。这种体系的构建,首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以往的历史教学大多是从西方国家的侵华和中国人民的抗争这两个角度来讲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的,这种教学带来的一个缺憾就是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形成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全貌,而从全球化、近代化角度来重组教材的内容,引导学生变换原有的角度和视野,从全新的角度来把握近代中国社会的整体演进,这显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国际意识。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国际意识,这就要求我们的历史教学必需具有国际内容和全球的视野。从全球化角度来构建中国近代史知识体系,能把世界历史的发展和中国近代史知识体系有机的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从两者的学习和比较中找出差距,从而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参与国际活动和国际竞争的意识。再次,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近代前期中国的历史。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结构对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放在给构中的知识是不容易遗忘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和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通过这种联系把零散的知识变成知识板块和知识群,最终形成整体知识。以全球为视野、以近代化为内容,以近代中国社会的演进为主线,既可以把中国近代史(前期)上发生的重大的事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又能客观地反映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基本规律,从而形成较为完整的科学的中国近代史的知识体系。这种体系的建立既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作者:常雪勇

  第5篇:“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内容与方法探析


  一、“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内容


  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过程是按照时间顺序,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讲起,以中国的历史脉络为主,将世界历史发展作为大背景融入到中国历史的背景中介绍,第一个节点鸦片战争。从鸦片战争开始到1911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开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探索发展道路的新篇章,以辛亥革命为第二个历史节点。第三个历史节点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找到最适合中国发展的民主与科学的道路。第四个历史节点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在争取民主的历程中,中国人民有了先锋队的引领,有了主心骨。第五个历史节点从党成立到1927年国民革命时期,国共第一次合作,虽然以失败告终。第六个历史节点为1935年遵义会议的召开,在长征途中召开的这次会议中共第一次脱离了共产国际的控制,开启了中共真正领导的革命斗争。第七个历史节点为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面对国土丧失国民沦陷,中共再次抛出了橄榄枝,与国民党再次合作,以坚持领导权为前提实现全民族共同抗日。第八个历史节点为1945年日本投降,双十协定没有为中国带来和平,内战在几经战火、残破不堪的国土上打响。第九个历史节点为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毛泽东为领导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守住辛苦打下的江山励精图治。第十个历史节点为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失误。第十一个历史节点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


  以这十一个大的历史节点为脉络,构成整个近代史纲要课的主要内容。近代史纲要包括了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各方面的演变过程,是一门综合的知识理论,将庞大的知识都容纳其中。


  二、“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方法


  近代史纲要课的实践教学方法要敢于大胆突破传统课堂,既要在教学大纲正常进行的情况下,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又要在学生接受知识中增加知识的实用性。


  (一)把握整体教学内容突出重点


  近代史纲要课作为高等教育阶段必修课,与中等教学阶段历史课有很大的区别,近代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绝不仅仅应该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也不仅仅应该一味地理解和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培养的是学生的能力,即生存和适应社会的实际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充分的发挥“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生存适应能力,这才是近代史纲要课应该突出的重点教学内容。近代史纲要课教学内容中无外乎一条主线,在讲授时要始终牢牢把握住这一主线,给学生编制一个完整、清晰的知识网络。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将教学内容营造成一部充满探险的游历记,抓住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的思路,置身于历史环境中去学习近代史的教学内容,将知识和经历融为一体,在不自觉中接受知识。近代史教学中还应该注意教学的全部内容有轻重之分,历史中重要的节点就像是人得骨骼一样,支撑着整体的存在,整体脉络清晰明了,再将一般的知识像肉一样填入相应的位置,构成完整的历史。


  (二)“教”“学”并行分清课堂主体


  中国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一直沿袭“教”与“学”并行。在具体教学并行中,完全可以通过主体转化的方式,调整教学重力倾向,调动学生的参与能力,将教师学生的角色转换,由“学生讲,教师评”,“引导”与“灌输”并行,加深学生印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合理分工,收集资料制作课件,以及课堂讲授,在讲授中将遇到的困难、不解提出来,增加课堂的讨论时间,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可以训练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在具体讲授中给与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采取多样的讲授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可以融入话剧、小品、相声等形式,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地位,实现角色的转换,形式多样的课堂吸引眼球的同时,在无形中将知识植入学生脑中,取得的效果会远远超过“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过程与时代承接


  上一秒发生的事都是历史,近代史课程的教学内容正如字面意思一样,不仅包含近代历史还包括了现代的历史,现代的历史还在进行中,因此教学过程中要体现时代性,教学内容与时代相承接,需要不断地充实入新的内容。这一特点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习注重时代性,更要求作为知识引导者的教师,在教学准备工作中,时刻把握时代的走向。虽然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思想方面比较成熟,但是仍然需要正确的引导,在当今学术界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状态下,思想活跃,但是学生需要接受的不能是百家思想,应该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教育思想,这也要求教师与时俱进,正确把握主流观点,弘扬主旋律。现代网络技术发达,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冗杂,弘扬主旋律并不是文化专制,而是在学生思想中先植入正确的价值观,对于学生进一步接触其他理论观点,提供辨别的基础。历史的发展反应的是时代的发展,时代的历史,与时代承接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为历史加入实践性、现实性的特点。


  (四)教学过程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教师与学生之间因为时代的差异,容易出现代沟,难沟通难理解,现代教育技术作为沟通教师与学生的桥梁,增进师生沟通方式和途径。近代史纲要教学实践中不能仅仅依靠黑板、教科书和教师,应该将现代教育技术与近代史纲要课实践教学相结合,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幻灯片、影片等技术,不仅将教师从传统教学方法中解脱出来,而且搞活课堂、赋予学生创造力和活力。将书本知识转化成学生喜闻乐见的短片形式,幻灯片形式与图片相结合。现代教育技术不仅仅是指网络教学方法,还包括实地教学,充分利用地区优势,参观走访结合,贴近生活实际,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真正的在老师的引领下使学生走进知识、吸收知识,将历史化为人生经历一样,融入记忆中。


  三、“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内容与方法相结合的意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实践教学方法的改革,改变传统公共课教师与学生的疏离关系,促进学生培养个人基础素养和气质。内容与方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内容需要好的方法来传递,方法需要与内容相适应。


  (一)提高和塑造学生的能力与品德


  传统公共课以乏味枯燥著称,极少同学感兴趣,而且学生普遍存在着先入为主的思想认为中国近代史纲要不是必须要学好的,与自己本专业无关,尤其是理工科学生,这种思想导致学生对于近代史纲要课开设的认识不足,重要性不清。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严格讲授书本,照本宣科,拉远了学生和历史的关系。通过创新的近代史纲要课教学方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时代相承接,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学生与教师的主次关系,教学内容的编排顺序轻重缓急,都是一门技术,需要进行改革创新,找出适合新时代大学生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充分地吸引学生,走进历史知识,大学生即将迈入社会,历史的启迪作用,可以指导学生做出顺应时代潮流的选择,对大千世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创新“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实践方法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在实践过程中,内容与方法相互配合,针对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例如:在讲解历史重要人物时可以结合人物的生平纪录片,增强既视感;在讲解红色文化时,带领学生参观井冈山红色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等,通过身临其境,增强学生与知识的相容性;在讲解重要历史节点时,可以将重要的历史事件着重提出来,带领学生将历史的碎片通过重要事件线索重新拼接起来,形成完整的历史拼图;在教学中期可以采取研讨会形式,征集学生比较热衷的话题,开展讨论会、辩论会等形式,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具体教学内容相结合,方法因内容而异。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正是发生深刻转变的阶段,教师绝不能一味地沿袭传统,以教为主,一味灌输,而应该投其所好,给学生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机会,只有在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的同时,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才。


  作者:杨曼秋

  第6篇:毛泽东近代史观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研究


  一、毛泽东辩证唯物主义近代史观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在探索中前进的历史,许多青年才子提出了强国的主张并为之努力奋斗。在血雨腥风中经历了一场场运动,在一次次失败中给后人留下了警示。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出现,直到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的应用,中国革命才焕然一新,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毛泽东近代史观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深远而有重大意义的。


  毛泽东非常熟悉中国历史,他的中国近代史观是从社会实践需要出发的,是为了解决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毛泽东曾说:“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应该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这对于指导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的帮助的。”{1}毛泽东通过对历史的思考和研究,认为必须继承历史优秀传统,总结历史经验用来指导新的社会实践。革命要取得胜利,要有革命的理论,要有历史知识,要深刻地理解历史,深刻地认知社会实际情况。毛泽东把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确立了唯物主义的革命史观,从而创建了新民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以自己的革命理论,批判了美帝国主义在中国推行的“和平”与“友谊”的所谓“友好”的伪善性;指出了敌人的表面强大,实际上是纸老虎。


  毛泽东唯物主义史观认为,中国近代还存在阶级斗争,“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近代中国,历史形势错综复杂,不同阶层的人士提出了不同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中国共产党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美国的资助下,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提出了“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开始对中国共产党进行围剿。也有人看不清历史的形势,以唯心史观为指导,妄称中国共产党只会阻碍中国的统一,支持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主张,在舆论上为国民党反动派造势,其中蒋廷黻就是代表之一。改良派反对进行阶级斗争,主张社会的渐进发展,应全面走西化的道路,反对社会主义道路,进而支持国民党反动派。还有中间派,既反对国民党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也反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他们认为应在中国建立一个资本主义共和国,实行联合执政。当中国革命进一步发展,国民党退缩江南之后,他们又主张所谓的“和平”政策,鼓吹“划江而治”。对此,毛泽东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认为必须实现国家和中华民族的统一。毛泽东的近代史观中,认为人民是社会的主体,革命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在革命的生死关头,他更鼓励人民努力向前,“宜可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毛泽东以人民群众为基础,以人民群众为目的,以人民群众为动力的唯物主义史观,改变了中国受压迫受屈辱的命运,人民群众最终创造了历史。


  毛泽东的近代史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他从不孤立地看问题,而是全面的多角度地看待问题。社会的发展也证明了这个观点。中国遭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但在客观上更激发起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共同抗日的精神,激发起中国人勇敢拼搏的精神。毛泽东在中日邦交后会见日本人时也说,没有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人民就不会觉悟,不会团结起来反抗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就不可能取得胜利。同样,也正是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共产党的血腥屠杀,也更激起了人民群众的失望情绪,纷纷参加中国共产党,尤其是1927年的反革命大屠杀。最终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领导下,团结民众,一举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二、毛泽东近代史观的两个重要方面


  毛泽东在革命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吸收了历史学家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中国近代史各个方面的情况做了理论上的阐述。


  (一)关于中国社会的性质与矛盾


  近代中国,外国列强入侵,军阀混战,后来国民党表面上组成了统一政府,实际上各地军阀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各种矛盾互相交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在思想上人们很难统一。1939年毛泽东和在延安的几个同志合写了《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准确地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文章认为外国列强入侵,绝不是要把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资本主义社会,而是通过与封建势力相勾结压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中国社会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因此,中国社会的矛盾也发生了变化,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这些就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乃是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


  (二)关于农民的地位及作用


  我国人口众多,但集中在农村,农村及农民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从以往的历史上看历代封建王朝的更迭多与农民起义有关,从秦代的陈胜吴广起义到近代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都足以说明这一点。毛泽东总结历史,认为农民是革命的动力:“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毛泽东对农民非常重视,他认为农民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民是“革命的先锋”“革命的骨干”,也在有的文章中称农民是“主力军”。而且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的革命实质上是农民革命,现在的抗日,实质上是农民的抗日”。正是由于毛泽东站在农民的立场,看到了农民的重要性,他领导的中国共产党才要解决农民的问题,并赢得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在革命的策略上,他摒弃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军事策略,采取了与苏联不同的斗争方式——“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新的与中国国情相适合的革命策略。最终星星之火,终成燎原之势,率领中国共产党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


  三、毛泽东近代史观的影响及价值


  毛泽东近代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中国化。1919年“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正式开始在中国传播,开始影响中国近代的历史。20世纪早期的思想家们推崇马克思主义思想,这与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唯心史观相对立,已成为当时社会的先锋思想,令人注目。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完全照搬马克思主义思想是行不通的。中国革命在不断探索中曲折前行。毛泽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充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实际上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的近代史观为我国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原则,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做出了典型的范例。


  毛泽东在《新民主义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等著作中,对中国社会现象进行了分析并对中国社会的性质、社会的矛盾、帝国主义特点、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原因等提出了真知灼见的观点,对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些观点,在中国近代革命实践中,帮助中国人民厘清迷雾,认清道路,让人民在革命中看到了光明的前景,从而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也极大地调动了人民努力拼搏的精神。这些观点也被史学研究者所首肯,成为人们的共识,是对中国社会的科学认识。因此,这些观点对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为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毛泽东的论断成为指导中国近代史研究的思想,最终上升为人民所认可的毛泽东思想。“毛泽东制定的指导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给研究中国历史打开了宽广的道路:郭沫若、范文澜的许多工作都是在毛泽东的直接关怀、指示下进行的,毛泽东对他们的贡献都有重要评论。”{3}总之,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近代史的分析,为近代史学家如何更好运用马克思主义思想做了成功的范例。


  毛泽东的近代史观对历史学家也有重要的影响。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以大量的历史资料为依据,全面地分析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发展过程。著作中鲜明的人民大众立场,表现了其正确的历史观。他通过历史事实证明了中国近代史是帝国主义的侵略历史,也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历史。范文澜的《中国近代史》从史学的角度证明了毛泽东近代史观的正确性。他的史学研究受到了毛泽东的影响,也对后来的历史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胡绳在1948年出版了历史著作《帝国主义与中国政治》,以唯物主义史论的方式论证了帝国主义侵略与人民的反抗斗争贯穿了中国近代史。他说:“只有彻底地从帝国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下解放出来,只有彻底打倒作为帝国主义的工具的中国反动阶级,中国才能有真正的国家的统一、人民的民主和民族经济的发展。”{4}他也认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中国的所谓资本主义完成不了,只有中国无产阶级才能完成。这部著作出版后深得人心,不断再版。这两部著作都受到了毛泽东近代史观的影响,也都为后来的历史学研究起到了开拓的作用,开创了中国近代史的新的范式,确立了唯物史观在历史研究中的指导地位,促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近代史学科体系的建立。


  我国的政治历史是一部关注社会现实的政治历史,毛泽东坚持了这一历史传统,通过进一步总结古代社会的历史,分析研究现实中的社会国情,得出了许多经典的结论。1981年,在谈到历史研究时,胡绳提出:要结合现实的需要进行研究,有所侧重,有所创新,既要按照历史本来的面目去说明历史,又要从实际需要出发着重说明那些应该着重说明的问题。20世纪60年代,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史问题》中也明确指出:“研究近代史,就是要通过这个时代的阶级、阶级斗争的具体研究分析,揭示出这个时代的历史发展、阶级斗争规律来为当前斗争服务,满足当前斗争需要。”毛泽东是务实的,他的近代史观是为社会现实、为革命斗争服务的,他以史为鉴,以社会现实为指针,所得出的历史结论很好地指导了社会实践,为最终取得革命的胜利做了理论上的指导。今天,我们探讨毛泽东的近代史观及其影响,也不应仅仅做为学术上的研讨,也要与时俱进,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服务。


  作者:魏志罡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