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康德哲学改造精神初探论文(共3篇)

2023-12-06 19:3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牟宗三对康德哲学的改造


  一、契结中西的时代背景


  当代大儒,台湾已故著名学者牟宗三先生作为第二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其对中国哲学的世界化无疑起着重要的贡献作用。邓晓芒说牟宗三是对康德哲学的大大的误读,支持或者类似于这样的观点的人比比皆是;然而,也有人指出,如成中英指出:牟宗三哲学对康德哲学的“误读”是西方文明与东亚文明争夺话语权的必然结果。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近代以来,以英法为代表的欧罗巴的坚船利炮敲碎了“中央之国”的美梦,五千年的文明帝国遭受着一阵阵的屈辱。觉悟了的中国人把这一切切的屈辱都归罪于儒家、孔教,从“五四”时期的“打倒孔家店”再到“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等等之类,中华古文明饱受摧残。作为中华文明之主流之儒家思想无疑也是众矢之的。以上这些主要是指的中国大陆的情况,港台由于政治因素的原因,在这里出现了儒学的复兴。在新儒家的四期里,牟宗三可谓是最具原创性以及对世界哲学最有影响力的人物。经其原因何在,无非是由于康德。牟宗三试图利用康德来建立中华文明(以儒学为主体。含慑佛道两家)与西方文明之间的对话。当今社会,谁的实力最强,谁就掌握着话语权。近代以来的西风压倒东风的局面在渐渐的改变。牟宗三对康德哲学的改造就是东方、中国回应西方中国无哲学响亮的一击。


  前面说到的牟宗三对康德哲学的“误读”是争夺话语权的一种尝试。哲学的基本元素是范畴,最重要的东西也是范畴。同样一个范畴,同样多的一个名词,谁最先提出来的,谁最先定义的,这个范畴就对谁的哲学有利,这是无需置疑的。“物自身”作为康德哲学最基本最重要的范畴,牟宗三首先拿这一概念开刀。


  二、“物自身”的定义及其在康德哲学中的作用


  “物自身”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在此书中,“现象”与“物自身”是个先验的区分,其主要含义是知识论的。按照康德的理解,人们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而不能认识事物之自身。人们可以藉助时间空间来认识事物的现象,除去时间和空间人们无法认识事物之自身。其意思是我们只能认识事物的属性而不能认识事物之本身。我们本以为认识是物之本质,实然是事物之属性。“物自身”的意义只是从侧面即通过没有时空因素的形式来彰显其的作用的,康德显然区分了“现象”与“物自身”,在“现象”与“物自身”之间产成了“有限”与“无限”的分歧。换句话说,事物的本质只有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维度内,才可以被人类所理解,人类所理解的本以为是事物之本质的一些东西(声音、气味、大小等属性)只是事物在时间和空间要素中所表现出的一些现象。人类对于物自身的知识是基于人类的感官所产生的感性知识所获得的。当然这种知识的获得是必须要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里,人类所认识事物的现象,只能从现象获得物自身的知识,而永不可能认识物自身。


  为何会如此?因为康德不承认人类有上帝一样的智的直觉,故此不可能认识到物自身,而只能认识到物自身的现象。康德认为物自身是上帝多创造的恶,上帝创造物自身的时候也就规定了它的特殊性。它不是经验知识的对象,也不是认识到对象。康德认为只有上帝才拥有智的直觉,只有上帝才能感觉物自身的存在。问题是上帝感觉到物自身的存在,到底是物自身本来就存在哪里还是上帝意识到它应该存在而使它产生呢?康德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这也使得物自身这一个概念游离不定,到底物自身十一等同于无限的全知全能的上帝的存在呢,还是一个比上帝低的存在呢?康德的回答不很明确,物自身是有利于有限与无线之间的一个概念。这就是康德物自身概念的一个不可避免的矛盾。因为在西方的基督教的传统中,康德不可能把人等同于上帝的无线的全知全能,故此人不能可有智的直觉。所以人对物自身的理解只能是知识的意义上的量的积累,而这种量的积累永远不可能达到事物的本质,永远不可能触摸到物自身。


  再者,康德的物自身不是认识的对象。上帝创造物自身时它就不受因果律的支配,物自身是自由的。自由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价值的概念。这样,物自身的概念也就通向了价值的恶概念。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里设定物自身这一概念,完全是为了在《实践理性批判》里实现道德的非功利性。依据康德的推论,物自身既然不能作为认识的对象,但可作为价值的对象。通过物自身的概念我们可以获及自由的概念。但终归物自身的定义在康德那里没有给以确切的含义,无法摆脱其游离之性。在其知识论的体系里“物自身”是个事实概念,而在其伦理学体系里,它则表示出价值之概念的韵味。


  三、牟宗三对康德哲学的“物自身”的吸收与改造


  木宗三先生以其惊人的智慧,通晓中西方哲学史,尤其精通康德哲学以及德国古典哲学。对于康德哲学的改造,牟先生站在中国儒释道三家的立场上予以批判的吸收,他是发展了康德哲学而不是照着讲康德哲学,这是他的初衷。所以在本文前面所提到的,邓晓芒以及诸西哲之专家若是本着康德哲学的原意理解牟先生之作品时,肯定会不知所措,认为其是误读了康德哲学。这种误读不等同于失误,不等于翻译的错误,而是一种人为之故意。历史上的佛教的典籍在古代中国传播时也是会适合国情民风给予适当的改造的,牟先生所做的,就是利用康德哲学对中国哲学的改造,在改造的同时也是发展了康德哲学,同时康德哲学之一些康德以及康德以后之西方学者没有解决或者是在西方的文化传统的背景下无法解决的问题,牟先生重新做了很好的论证。依然试着举物自身的例子如下,探究牟先生对康德哲学的发展以及建立中西哲学之汇通。


  牟宗三在《智的直觉与中国哲学》一书中,区分了智识与知识的内涵。中国哲学重视智识,心性之学发达;西方哲学重视知识,故自然科学发达但缺少类似于中国的心性之学。在康德那里不敢承认的人类所具有的智的直觉,牟先生从儒释道三家找到了相类的的东西。,但在中国哲学中,儒丶释丶道三教为了依实践的进路体证人类所具的无限心(儒家底本心良知丶道家底道心丶佛家底真常心),必然承认人类有智的直觉。牟先生依据中国佛学的“一心开二门”的思维方法,把康德哲学中对立的现象与物自身整合起来,建立起两层存有论即执的存有论和无执的存有论(现象界的存有论和本体的存有论)。不同于一般学者的把物自身理解为一个事实概念(知识论范畴),牟先生认为“物之在其自己”的概念是一个有价值意味的概念,把康德没有明确表示的话,牟先生明确化了。针对上述所说的康德的“物自身”概念的价值之韵味,牟宗三先生继承并扩展之。相对于知识论路径的事实概念,中国哲学里面也包括牟先生更重视的是伦理学上的价值论的概念。这一点是符合中国哲学的传统的。或者换一点说,牟先生借康德哲学之知识论体系支撑了中国哲学尤其是儒家的心性之学,从而建立了中国哲学的道德的形而上学。


  作者:李敏

  第2篇:试说康德哲学对人类创造精神的张扬


  在阅读康德《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一书时,强烈地体会到一种贯穿全书的勃勃的创造精神。本文试从综合判断、人创造了“物自体”、“人为自然立法”、创设“理念”等四个方面分析、探究。


  一、综合判断


  康德为建立科学形而上学而对人类理性进行了考察。在对人类理性进行考察过程中,他极力推举综合判断。如“经验判断永远是综合判断的”[1]、“数学判断全都是综合判断”[1]、“真正的形而上学判断全都是综合判断”[1]等论断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那么什么是综合判断呢?


  康德按照判断的内容不同,将判断分为两种,“按其内容,它们或者仅仅是解释性的,对知识的内容毫无增加;或者是扩展性的,对已有的知识有所增加。前者可以称之为分析判断,后者可以称之为综合判断”[1]。可见,康德所谓的综合判断,从内容角度讲是“扩展性”的,意即必须是增加了新知识,主项和谓项创造出了新知识。


  如在《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一书中,康德曾以7+5=12这个命题为例。他指出,“‘十二’这一概念是决不能仅仅由于我想到‘七’与‘五’之和而能想出来的,不管我把我关于像这样的一个可能的和数的概念分析多久,我也找不出‘十二’来。我们必须超出这些概念,借助相当于这两个数目之一的直观,比如说,用五个指头,或者(像塞格纳在他的《算学》里所用的那样)用五个点,把直观所给的‘五’的各个单位一个、一个地加到‘七’的概念上去。这样我们就通过7+5=12这个命题实际上扩大了我们的概念,并且在第一个概念上加上了一个新的概念,而这个新的概念是在第一个概念里所没有想到过的……无论我们把我们的概念翻转多少遍,如果不借助于直观而只是一个劲儿地把我们的概念分析来分析去,我们是一辈子也得不到和数的。”[1]


  并且康德还在该书第26页指出:“不单纯根据概念,同时也根据直观,来产生先天知识,以及最后,当然是在哲学知识上,产生先天综合命题,这才做成形而上学的基本内容。”


  当然康德哲学推崇综合判断,有折中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动机,但从以上分析,我们的的确确看到了康德所谓的主项、谓项借助于直观创造出主项谓项中所不包含的新概念,体现了人类理性的创造精神。康德的这种综合判断的创造性,在康德本人看来,是靠先天逻辑生成的。而事实上,这只不过是人类实践活动在人的认识中的反映。但康德的贡献在于,超越了朴素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反映论的,肯定了主体在认识活动中的巨大的能动作用。


  二、人创造了“物自体”的现象


  现象一词在康德哲学中的含义不同于传统唯物主义哲学对它的认识。传统唯物主义主张,现象是物自体本身所具有的外部状态,也就是说现象是属于物自体本身,并非人类创造出来的。在康德哲学中则不同于此观点。康德哲学主张在“物自体”、“刺激”主体之前,不存在“现象”,当然也就更没有“物自体”的“现象”了。只有当物自体“刺激”了主体,主体状态在时间、空间这两种感性直观形式“帮助”下,才形成感性直观,即现象,也称表象。


  也就是说,在康德哲学中,物自体仅仅是物自体本身,不具有现象,只有当物自体“刺激”我们感官时,感官才在时间、空间形式中形成了现象。


  康德哲学指出,感觉并不反映物自体的特性,而只是“一种只与主体有关的主体状态的变状”[2],康德哲学进一步指出,“现象之为现象,仅仅在于它们的连结是在经验里的连结”[2],空间“和时间一样,在一切知觉或经验之先出现给我们作为我们的感性的纯粹形式使一切感性直观,从而也使一切现象成为可能”、“纯粹数学,特别是纯粹几何学,只有在涉及感官对象的条件下,才有其客观性”[2]。也就是说,“主体状态的变状”—感觉—再经过主观形式的安排整理才形成现象。由此过程我们可以看到,现象之为现象,能成为具有客观实在性的现象,非为“自在之物”之作用,实为人类理性之功德,实为人类理性创造力之功德。


  康德哲学指出,实际上是人—认识的主体—产生、创造了世界上原本不存在的现象,这种观点在传统唯物主义看来是违背科学的,但在当时这种观点所表现出来的人类理性的惊天动地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精神却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科学发展证明,人类确实不能认识自在之物。物理学“测不准”理论告诉我们,当我们认识对象时,就已经避不可免地“改变”了对象。物自体理论,表达了人类认识的真实情况。并且,这种观点反映的物自体与现象、与人类认识的不同质性,为马克思认识论提供了理论准备。使认识成为关于实践的理论。帮助哲学家们走出了禁锢人类数千年的意识内在性,开创了现代实践论哲学、生存论哲学、语言分析哲学。


  三、“人为自然界立法”


  一读到这种论断,就能感到康德哲学那种创造世界的豪迈气魄。


  康德在《任何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一书的第三十六节《自然界本身是怎样可能的?》的论述中提出了连他自己也估计“初听起来当然会令人奇怪”的“如此大胆的命题”。康德指出“理智(先天)法则不是理智从自然界得来的,而是理智给自然界规定的,这话初看起来当然会令人奇怪,然而却是千真万确的”[1]。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中也曾有过类似的惊人之语:“给我物质,我就用它造出一个宇宙来。”[3]


  在康德哲学中,人不再是封建主皮鞭下被动生存的农奴,而是充满了创造精神能够创造宇宙、能够为自然界立法的主宰者!并且,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思想,并不是善良的愿望,而是有一定的认识论根据。这还是人在对象性认识活动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当然,康德的这一思想中存在着夸大人的主观力量、忽视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倾向,是我们必须注意批判的。


  四、创设“理念世界”


  根据康德自己的理论,先天理智概念仅仅限于经验的运用上,不允许超验的使用,否则,将会产生错误。但理性如果仅仅认识了自然界从而也创造了自然界,理性是得不到满足的。它一定要认识客体。“这个问题不解决,理性本身就永远得不到满足。把纯粹离职限制到经验使用上去,这并不是理性本身固有的全部目的。每一个个别经验不过是经验领域的全部范围的一部分,而全部可能经验的绝对的整体本身并不是一个经验,不过这个问题却是理性必然要管的一个问题;仅仅为了表现这个问题,就要求一些和纯粹理智概念完全不同的概念。”[1]为了既使理性得到满足,又不对理智概念做超验的使用,康德运用先天知识对“全部可能经验的绝对整体”进行了设想,创造性的提出了理性概念。


  对无法认识的“全部可能经验的绝对整体”在其对象不能在任何经验中表现出来的情况下,康德哲学仅仅依据几个先天概念进行了想象,提出了理念。以想象手段表现了人类理性的创造精神。所以康德说,形而上学是人类的天然倾向。这就是人类对自由的追求,就是实践理性。当然在康德哲学中,实践给窄化为道德实践,经黑格尔、马克思改造后,实践被真实地表征为改变世界的物质力量。只有实践才能打破自然链条,才能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自由、幸福。


  理性的创造精神如果仅仅表现到如此地步,已足以令人赞叹了,然而人类理性的创造精神是永不知足的。理性在创设出理念之后,又创造出了康德所说的辩证的假象,企图要推翻康德已建立起来的论断,再创造新的形而上学,导致了“二律背反”。“幸好”被康德巧妙地运用其“二元论”化解了这一“不稳定因素”。“二律背反”这一纯粹理智超验使用产生的令人惊讶的结果正强烈地彰显了人类理性永不枯竭的创造精神。


  从以上几个例子,我们可以认识到,理性的认识目的就在于认识整个世界,而每一步的认识行动,就是一次创造性行动,均体现了强烈的创造精神。


  康德哲学自然也要反映那个时代追求个性自由、解放的时代精神,康德哲学正是通过人的人类理性在认识领域中的充满创造精神的行动来体现这一时代精神的。


  康德哲学中的创造精神也蕴藏着极具活力的辩证法因素。


  最后,我们还须再次指出,康德哲学在对纯粹理性的批判中将人类的理性几乎推崇到造物主的至高地位,并伴随着二元论、唯心主义、先天观念等思想,都是不科学的,但这些并不能否定它对人类理性旺盛的创造精神的赞美、推崇及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意义。它启示我们,要推动创造精神,必须有宽容精神,允许、甚至是鼓励人们为创造新生活而“合理犯错误”的精神。


  作者:赵异

  第3篇:康德哲学中想象力理论初探


  在西方哲学史上,想象力作为一种认知能力,一直处于一个很重要的地位。由于西方传统哲学偏重理性,轻感性经验,此时的哲学家把想象看作是一种低级的认识。


  柏拉图是古希腊最早引入想象力概念的哲学家。他曾说:“一个连模仿性的艺术都要拒绝的绝对理念论者,想象对其也没有什么真实性。”柏拉图认为艺术只不过是一种模仿,想象力即是我们对现实的模仿。康德则把柏拉图哲学视为想象力产生的根源,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把柏拉图哲学比喻为“身轻的鸽子,惬意地翱翔在空中,而当它感觉到空气的阻力时,就可能想象在真空里飞行必定更为容易”可见,康德仍受到了柏拉图的启发,把想象力视为一种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创造性的认识能力。


  如果说想象在柏拉图那里被认为是一种低级的鄙视的认识,那么在希腊美学家亚里士多德那里则初次得到了重视。亚里士多德是哲学上第一个对想象理论有所建树的哲学家。他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承认他所模仿的世界是真实可靠的,他认为的模仿不是柏拉图所说的对自然的纯粹抄袭,而是对模仿自然的创造。亚里士多德将想象跟模仿作了很大的区别,他曾说:“一切感觉都是真实的,而许多想象则是虚假的。”他认为想象是感觉的继续,是萎褪了的感觉,想象是依赖于感觉的,感觉是真实的,想象则有可能具有欺骗性。亚里士多德把想象看作是对不在场事物进行重新表象的一种能力,这种观点不仅仅是对柏拉图想象理论的超越,更是为康德想象力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7、18世纪,以培根、霍布斯为代表的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对康德思想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培根将想象和虚构看作是诗歌的主要特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霍布斯则将想象力与判断力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且他将想象力分为简单的想象力和复合的想象力。简单的想象力即为一种正在衰退的感觉,是一种记忆;而复合式想象则是一种心灵的虚构。霍布斯这种对想象力观点的划分无疑对康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与康德观点中将想象力分为创制性想象和复制性想象相似。


  休谟的想象力观点对康德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休漠强调了想象力在知识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在休谟看来,想象是一种心灵的创造能力,人类还无法解释他。他将想象置于人类一切知识中的基础地位,认为记忆、感官和知性都是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其想象力学说仍带有怀疑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局限性,但是,在那个时期,休谟的怀疑论彻底地惊醒了康德的独断论迷梦,他的将知性建立在想象的基础上这一观点对康德的想象力理论的全面形成指向了一个新的方向。


  一、康德时期想象力理论


  想象力理论在康德时期能够真正的全面的发展,无疑是继承了前人关于想象力知识的概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内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和探讨。接下来,笔者就从哲学认识论以及审美两方面对康德想象力理论进行简单的阐述分析。


  (一)想象力的基本含义


  康德对想象力的概念的阐述中,它把想象力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创制性的想象力”另一种是“复制性的想象力”。康德更注重前一种创制性想象力,在《纯理性批判》中,康德在讨论想象力的基本含义时,继承了休谟的唯心主义观点,认为想象力是人的心灵的直观能力,将想象力当作一种纯粹的认识功能,一种当对象不在场时也能在直观中表象出来的能力。


  (二)康德认识论中想象力含义


  在认识论中,康德将想象力当作一种纯粹的认识功能,并将其分为:感性、知性、理性三部分。他认为想象力不仅要依附于感性和知性,且要介于感性和知性之间。在《纯粹理性批判》第二版中,康德对想象力持一种贬低的态度,因为在哲学上,康德思想以主观唯心主义为主,他一方面承认物自体的存在,另一方面又承认物质世界是经验和感性世界的来源。他害怕自己思想完全陷于主观,因此他要将理性从中挽救出来,从而对感性进行压制。他把感性能力置于认识论中较低级的阶段,想象力也即处于受压抑的地位。正如他在《判断力批判》中写道:“知性不能直观,感性不能思维,只有它们的联合,才能发生认识。”但是,在康德的哲学观点中,感性与知性是相互对立的,两者结合与他的观点相矛盾,因此康德在二者之间加入了想象。康德说:“想象,则是使知性通向感性从而获得客观现实性的桥梁,它就是使知性结合感性的关键和要害。”[7]因此,康德将想象力比作为一座构架感性和知性的桥梁,并将其紧密连接在一起,支配其他事物并发生作用的一种感性活动。


  (三)康德美学中想象力含义


  康德认为审美活动是想象力与知性的自由游戏,是主体能力之间的相互和谐与融洽,知性和想象力的自由协调产生了愉快。康德认为审美判断中的美“是凭借想象力(或者想象力和悟性相结合)连系于主体和它的快感与不快感。”可以说,康德将想象力认为是一种介于知性与理性间的一种思维能力,当想象力与知性相协调时,产生快感,也即是产生一种纯粹美(或自由美);当想象力和知性不协调时,即与理性相结合时,则产生一种依存美,这种依存美也即是康德《判断力批判》中重点分析的崇高。


  康德在书中说:“美的主观的符合目的性见于想象力和知性的和谐合作,崇高的主观的符合目的性则见于想象力遭到“推拒”而理性起来解围。”也就是说,如果说想象力和知性的协和运动导致了审美愉悦的出现,那么想象力和理性的协和运动就导致了崇高感的出现。在崇高中,想象力是作为一个将理性从中牵引出来的桥梁,在这个牵引过程中,想象力发挥着的创造性的作用,并贯穿与康德的哲学中,从感性到知性,再到理性,最终帮助康德完成了他的人类本体论的体系建构。


  二、康德想象力理论意义


  虽然康德的想象力理论在其概念的阐述上没有很清晰,在哲学上的立场以主观唯心主义为主,但是,他的哲学思想仍然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大转折点,在他那里既有理性和信仰,又有经验和想象。他把想象力理论置于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地位,将想象力放置在感性、知性、理性的结构中,并且规定了它的活动范围,想象力是不能超越这一范围而无规律地运动的。想象力在前康德时代有着曲折坎坷的命运,但康德的想象力在哲学中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可以说康德的想象理论是和他的众多前辈们一脉相承的,而他本人无疑是站在巨人肩上的巨人。


  作者:刘晓婵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