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专题教学模式在“中国哲学史”课程中的运用

2016-05-14 13:5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中国哲学史”(以下简称“中哲”)课程在普通高校通常被作为选修课开设。“中哲”课的目的在于使学习者对中国哲学的发展有一个较完整的把握,为人格塑造和素养提高奠定文化和理论的积淀。“中哲”课程在人文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由于课程抽象、生僻,对思维的逻辑性、思辨性要求较高,多涉及古文阅读,导致这门课程并不受欢迎。同时,由于选修课学时限制,为了在短时间内完成课程教学任务,课堂以讲授为主,缺少与学生的讨论交流,使得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如何使“中哲”课程成为对大学生成长有帮助、学生真正喜爱的优秀课程,是任课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专题教学的特点

  

  “专题教学”是指教师打破教材原有章、节、目的设置,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现实问题,有选择地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形成若干专题进行深人讲授的教学方式。专题教学改变传统照本宣科的教法,在问题意识的引导下,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需要结合起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锻炼他们进行哲学式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收集、阅读、分析资料的能力。

  

  1. 从教学内容上看,专题教学有利于知识的整合与集中。“中哲”课程涉及范围广阔,内容庞杂。同时,又因为选修课学时的限制,如果依据教材逐章进行讲授,各个时期、流派及代表人物都讲,容易导致每个问题都讲不透,学生学习如同走马观花,没有实际效果。而专题教学则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通过设置专题将相互关联的知识整合起来,突出教学重点o

  

  2. 从教学操作上看,专题教学符合选修课程的特点。选修课是对基础课程内容的拓展与深化,是为扩大学生知识面、发展兴趣与爱好而设置的,具有专题性研究的特点。在“中哲”课上使用专题教学,无疑契合了课程属性,使其在操作上更具可能性与必然性。

  

  3. 从教学效果上看,专题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实际效果。实行专题教学,可以在设计每一个专题时巧妙地把哲学理论与现实问题联系在一起。这样,既可以赋予抽象的理论知识以更具体、更丰富的时政内容,又可以对现实问题从哲学的角度进行更深入和理性的分析,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教会他们运用哲学思维理解现实问题。

  

  4. 从教学特点上看,专题教学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特征,能够充分发挥教师所长,做到教研相长。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研究方向,围绕自己擅长的领域设置专题,也可以灵活地根据授课需要对专题做出调整和改变。这一过程不但能增加备课新意,还能锻炼教师提炼教学内容、深化理论研究的能力,有效提高教师教研水平。

  

  二、“中哲”课程专题教学模式设计

  

  1. 教学大纲设计。我校开设的“中哲”课程共计32学时,在规定的学时内势必无法对所有知识点进行系统讲解。因此,我们只选择基础性知识和代表性思想,以点带面,通过对重点知识的讲述将中国哲学的发展线索串联起来。为此,我们创造性地将几部教材的内容进行整合,将教学大纲设计成“百家争鸣”、“三教并存”、“理学兴起”、“启蒙思想”、“中西论战”5部分,设计相应的15个子专题。这会在保证课程体系完整性的同时,更加凸显了教学的重点。

  

  2. 教学内容设计。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设计,突出现实性和热点性。传统哲学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对经典文献进行解读,这对缺乏相关知识背景的学生,特别是非哲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这也背离了哲学的初衷。哲学是思辨性的思维,是对现象、问题进行反思和批判,而不是对既有知识和观点做简单的重复、记诵。所以,我们要打破教材刻板化、程式化的内容设置,让每一个专题围绕现实性或热点性问题展开,使学生不再是僵硬地接受某种固定的知识框架,而是带着问题去阅读更多的信息,并进行思考,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3. 教学方法设计。哲学课堂是一个真正需要教学相长的平台,其教学也必须通过更丰富、更灵活的方法来实现。我们根据专题的需要,设计并尝试使用包括课堂辩论、读书会、案例分析、小论文等多种教学方法,受到学生的普遍好评,在提高课堂活跃性、调动学生学习参与性上,起到了切实的推动作用。例如,在“百家争鸣”专题中,为了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儒家和墨家哲学思想的差异,我们设计出以“爱有无等差”为主题的课堂辩论。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有助于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单向性教学模式,有助于实现反转课堂,促进师生双向互动。

  

  4. 教学工具设计。我们尝试在教学工具上创新,希望借助现代化工具,使“中哲”课变得更加新颖、生动。在课堂教学上,除了传统的板书以外,多媒体教学是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抬头率”,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最丰富的感性背景材料,帮助学生获得对问题的直观性认识。除此之外,我们还启用了微信教学平台,实现了教学“走下”课堂和教学日常化、时时化。离开了课堂环境,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会更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问题更加个性化。微信平台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

  

  5. 课程考核体系设计。“中哲”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其在对学生学习考核中使用闭卷考试,而死记硬脅是无法体现哲学对思维能力的要求的。在设计课程考核这一环节时,我们摒弃了以结课考试论成败的传统办法,实施专题分次考核,将每次考核分数相加的结果作为最终课程成绩。并且,分次考核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或布置作业,或进行小测验,或进行材料分析,或结合问题写论文。这既可以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懈怠,也能够帮助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匀情况,从而对学生的学刁结果做出公正的评判。

  

  三、"中哲”课程实行专题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专题教学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思维活跃性上具有独特优势。同时,专题教学的学术性和专业性较之传统教法明显增强,对任课教师来讲,是促进其自身学术能力提高、激发研究热情的很好动力。在实际操作中,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注意。

  

  1.对专题进行认真筛选,做到精益求精。在内容的设置上,突出教学内容的重点,有所取舍,着重把握中国哲学史的发展主线,把握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主流思想、中国哲学主要流派及其代表人物。同时,专题的选择还应注重联系学生实际,多发掘学生感兴趣、有亲切感,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有所认识的话题。此外,应注意对专题方向的把握,避免在专题内容上出现交叉和重复。

  

  2. 教师要自觉将教学工作与科研工作结合起来,做到教研相长。专题教学要求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底、较高的教学能力外,还要具备开阔的眼界及高度概括和整理能力,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独到的分析能力。教师在备课时,不应约束于单一的教材中,要广泛收集资料,特别是那些新观点、新知识,将专题讲得深刻,讲得到位,讲得灵活。另外,教师还应积极掌握现代工具,在提高教学能力的同时,注重教学的艺术性。

  

  3. 建立课程长效机制,尤其要重视对过程的控制和后期效果的反馈。传统的教学模式养成教师“到点上课,下课走人”的习惯,课上讲完相应内容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在实施专题教学后,学生对专题内容的兴趣会持续,这就需要在师生之间搭建一个可以随时互动的平台,方便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同时,学生可以借助这一平台对教学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教师在日后的课程实践中不断地充实和完善。

  

  4. 教研室应积极创造良好的硬件设施,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满足教师备课、研究的需要。专题教学除了需要教师投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外,还需要一个良好的教研环境做支撑。院系、教研室应在教学资源上给予充分保障,除了有集体备课和研讨的场地,坯应提供包括图书资料、报刊杂志、电子工具等硬件条件。

  

  四、“中哲”课程实行专题教学的几点思考

  

  首先,尝试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中哲”课程的资源整合,最大化地将优势资源充实到专题教学中。专题主讲教师不应局限于本学院内部,按照内容的设计和需要,可以从院外聘请学术深厚、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某一专题的讲课任务,实现跨院系合作,整合全.校优势资源,提升专题水平。

  

  其次,尝试将“中哲”课程的教学工作融入校人文素质基地的建设中。借助学校影响,从校外聘请“中哲”领域有较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开办讲座,或是与学校其他职能部门合作,举办灵活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高“中哲”课程在大学中的教育地位,在这个意义上扭转对“中哲”课程庸俗、狭溢的实用主义观点,真正发挥其在成智成人上的功能。

  

  总之,在“中哲”课程中实行专题教学,需要组织者精心设计、认真准备,重视沟通和弓丨导。但仍应注意的是,不论教学方式如何改革,都应紧紧围绕教书育人这一核心。教育的目的是要让知识进入学生头脑,使学生通过学习最终实现知识与修养、书本与实践相统一的成才目标。


作者简介:晋槲1983-,女(汉族),山西沁源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