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中国哲学论文

宋明理学对中国哲学的启示

2016-05-08 11:3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目前,宋明理学已经成为了历史,融入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中。但是,对宋明理学的发展的历史进行总结,可以发现其对于当代的中国哲学的重要作用。文化的重要作用之一是历史传承性,历史传承是将过去、现在与未来连接在一起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民族进行交流,人民团结从而形成民族凝聚力。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是哲学,哲学是文化的源泉,是文化的精髓。哲学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自身的更新过程。每过一段时间,哲学就开始探索自己的新形态。中国是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思维的方式凝结成为文字,转化为人们的文字成果,从而为人们开创历史文明。春秋战国时期,每个思想家在天道、人事以及思维方面都负有盛名,使得中国哲学越来越成熟。在秦汉之交的社会变革过程中,道学以及儒学的发展将中国哲学的成就推到了一定的高度。随后,因为佛学的影响,儒、道两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融入佛学,佛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成了我国道学、儒学的精神家园。这种理论成为此后封建帝国成立的重要精神力量。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中国哲学在全球化背景下何去何从,这不仅是国内如何融合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问题,同时还是中国哲学如何面临世界哲学的重要课题。笔者重点阐述了宋明理学的发展阶段,希望为今后中国哲学发展提供一种较为正确的认识。

  

  一、宋明理学发展历史

  

  在中国思想历史发展过程中,宋明理学的发展十分重要。不管是儒学发展三期论,还是儒学发展四期论,都存在一定的相同之处。但是宋明理学有不同之处:首先,同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学存在不同之处,同董仲舒为代表的汉代儒学也存在不同之处。这三种学说都是中国后期封建社会中存在的基础性理论。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已经经历了六百多年,其中关键性的人物有周敦颐、邵雍、程颢、程颐等。宋明理学一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中,一大批思想家从事思想、复兴文化的运动。在该过程中,这些思想家开始整理先秦典籍,创立各种学派,成立各家书院。这些人的成就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宋明理学的发展。总而言之,宋明理学的发展一共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舍传求经、疑经改经、六经注我三个历史阶段。

  

  (一)第一个历史阶段

  

  宋明理学学派的创始人较为关注先秦典籍,尤其是先秦儒学方面,X对又唐时代的传、注并不十分关注。其关注的典籍有《大学》《中庸》《论语》等,在为这些典籍注释的过程中,X对这些典籍中所描述的思想进行简要阐述。但是不管怎么对这些典籍进行解释,都无法正确理解孔子和孟子。运用以往的理论解决现在存在的社会现实问题存在一定的难度。

  

  (二)第二个历史阶段

  

  经过第一个阶段,宋明理学开始进入第二个阶段,该阶段是“疑经改经”阶段。在该阶段,思想家们开始对先秦经典的著作者产生怀疑,认为这些经典不一定是先秦人所做。比如欧阳修就曾经怀疑《易经》是由孔子所创;X寸于《孟子》的作者,司马光也觉得存在可疑之处;苏轼对《尚书》的思想也存在鄙夷。虽然这些典籍都是以往古人的智慧,要将这些典籍同现在的生活相互联系起来有不协调之处。于是,人们开始提出修改经典的建议。从而形成了第二个阶段:疑经改经。

  

  (三)第三个阶段

  

  在理学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人们开始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语录的方式对一些经典进行阐述,从而形成自己独立的观点。因此,这个阶段又称之为“六经注我”阶段。这个阶段的典籍,由于是通过每个学者智慧地思考,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宋明理学的真理进行阐述,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其中,较为知名的著作有《朱子语类》《传习录》《玉山讲义》等。在这个阶段,思想家们开始总结各种社会实践经验,对那些已经存在的理论成果进行探讨,时常有创新之处,为宋明理学的成熟奠定了基础。

  

  二、宋明理学对现代中国哲学发展阶段的启示

  

  (一)全面理解各派学说

  

  儒、道、佛三教一直以来在中国社会的发展都处于一种渗透的状态。当时,中国知识分子对这三种学说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张载认为,周敦颐当时将太极等概念作为一种框架,是道教中“无”的本质,而佛教中的“空”也是其中真实的内容。在该基础上,形成了气一元论哲学。目前,我国要建立中国传统哲学,应在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的基础上,吸纳各家长处,成为新型的中国哲学。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对哲学理论的精神实质有所了解,在准确理解的基础之上才能融会贯通。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无法将中西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相互联系起来,也就无法进行充分创新。融合创新中西马哲学观点中较有难度的部分是对西方哲学的理解。20世纪40年代,曾有学者明确指出,要对文化进行创新,其中最为关键的部位是对西洋文化的了解与把握。而在学习西方哲学的过程中,可以先从西方哲学的外表入手分析,然后再探究其精神实质。

  

  (二)敢于怀疑,提出问题

  

  在学习经典的过程中,不能对经典过于迷信。要对前人的言论有所怀疑,提出质疑才能为宋明理学的发展提供创新机遇。在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不断整合儒、道、佛三家的基本概念,并对其中十分有价值的部分予以吸收,深刻把握佛教的精神实质“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学习中国哲学的过程中,可以把握该精神实质,在整个治学生涯中予以研究。正如著名学者朱熹的名言“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终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朱熹这种读书方式,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揭示读书的规律。在古典文化复兴以及对外来文化接受的过程中,首先,要做到“未知有疑”,随后在实践运用的过程中,能够“渐渐有疑”“节节是疑”。有疑问之后,通过学问的融汇贯通,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创新。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一种对前人学说的怀疑贯通始终。

  

  在此基础上,要对中国哲学进行创新。目前,中国哲学创新性的缺乏,在世界哲学之林中十分明显。正如著名学者德里达指出的,中国不存在哲学,只存在思想,认为中国如果能对本国文化进行积极怀疑、批判等,中国会拥有自己的哲学。

  

  (三)中国哲学概念体系的建立


    宋明理学与先前儒学的不同在于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对三教的问题进行融合。儒家的“天”、道教的“无”以及佛教的“空”被称为其中较为根本的内容。在三教统一的过程中,周敦颐等学者在太极的基础上将三者进行统一。之后,又遭到了张载的批判,他创立了气一元论,这一理论在之后研究上也得到了发展。程颢、程颐除了运用“气”,还注重“理”的运行。朱熹则认为,“理”是世界的最高本体以及最本原的事物。宋明理学概念体系的建立使儒、道、佛三教能够在最大层面上融合,从而形成宋明理学的各种概念与意识形态。

  

  宋明理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形成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十分重要。在全球化体系之下,应对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三者进行融合,形成特定的概念体系。目前,还没有人进行整理工作,这会是一个较为又艰难的过程,需要每位中国哲学学者付出努力。


  三、结语

  

  哲学的发展不仅能为时代精神的发展提供力量,还能为新时代的带来展望。如果一国具有哲学头脑,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对民族的昌盛起到预示作用。正如同欧洲文艺复兴为欧洲近代发展带来契机,宋明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也曾经给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带来成就。因此,中国哲学的发展,将成为将来中国繁荣昌盛的有力保证。


董 萍(陕西师范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思想政治教育部,陕西西安 71006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