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音乐舞蹈论文

李斯特三首钢琴改编曲演奏探讨——以舒伯特艺术歌曲《纺车旁的玛格丽特》《水上吟》《小夜曲》的钢琴改编曲为例

2024-02-06 17:2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笔者通过音乐本体分析可以发现,李斯特在对这三首作品进行改编时,充分尊重了舒伯特创作的内在要求,在曲式结构方面改变不大,三首作品均以小调开始,具有一定暗淡、忧郁的色彩,之后进行调性的转换,最后结束在本调或同音名大调上,增加了明亮的情绪。

第一章李斯特钢琴改编曲概述

第二节李斯特钢琴改编曲

一、钢琴改编曲定义

改编曲17是将一首音乐作品由本人或他人从原来的声乐、器乐的演出形式改编为其他演出形式的乐曲。而钢琴改编曲则是由其他演出形式改编为钢琴演奏的乐曲,是在原旋律的基础上进行音乐结构、和声织体、音响效果的二次创作。

二、李斯特改编曲来历

李斯特在钢琴改编曲创作方面硕果累累,他的一生总共创作了700多首钢琴改编曲,除去一些耳熟能详的佳作外还有很多公众并不熟悉的作品,譬如贝多芬和柏辽兹的交响曲、巴赫的赋格、瓦格纳的歌剧等。在当时的音乐环境下,李斯特经常将这些改编曲搬上自己的音乐会舞台。他用改编曲这样的方式弹奏曾经的经典,一方面能够让这些音乐作品重新活跃在历史舞台上,另一方面更是将音乐作品以崭新的方式展出在世人面前,让更多的观众有机会欣赏到作曲家们的不同音乐作品和风格。

第二章李斯特钢琴改编曲音乐本体分析

第一节曲式结构分析

通过三首作品的曲式结构分析,对乐段、乐句进行细致的划分,对进一步把握作品的结构与内容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第三章的演奏分析奠定基础。

一、《纺车旁的玛格丽特》

《纺车旁的玛格丽特》是一首典型的带有尾声的平行二段体分节歌形式,整个乐曲的音乐十分优美,洋溢着深邃的诗情画意,结构形式较为简洁,其中乐曲的曲式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A部分(1-68小节):两小节的引子部分,上方声部运用了主和弦分解的十六分音符,下方声部运用了音程和单音式的织体,两个音乐要素的组合,使得音乐有一种悲伤沉重的感觉。随后的a乐句是乐曲音乐材料的根源,并且全曲所有的音乐材料都由此主题发展而来。a乐句进入后,在上方声部多加入一个声部,以悠长的四分音符、附点四分音符进行为主,这样声部的加入像是一个伤心欲绝的少女在纺车旁轻轻的诉说着内心的苦闷。而在随后的音乐发展中引子部分变成了乐曲中的连接部分,a1、a2乐句仅仅在音乐材料上与主题a乐句进行对比。

第三章三首改编曲演奏技巧分析

第一节多声部织体中的旋律演奏

由于三首作品均由艺术歌曲改编而来,所以演奏时最不可忽略的就是旋律的歌唱性与连贯性,那么如何在演奏过程中突出旋律是重点也是难点,我们首先需要分析旋律中音色的层次与变化。其次,演奏者触键方式的准确性与灵活性也直接影响着旋律的整体效果。多声部织体可分为主调织体和复调织体两大类型。

一、主调织体中的旋律弹奏

将旋律声部与伴奏声部,按照一定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所形成的多声部结构叫做主调音乐织体。在主调织体中,旋律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声部则是作为伴奏出现,为主旋律声部服务。

如《纺车旁的玛格丽特》(谱例3-1)中,旋律在右手的高声部吟唱,演奏时主旋律不易突出,容易被其他伴奏声部的旋律所干扰。为了使其清晰地表现出来,演奏旋律声部时,建议用手指前端的位置比较多肉的指腹进行慢触键,同时注意触键要深,特别是双音出现时,力量应往右手的5指倾斜,并尽量保持旋律的连贯性。在第10小节,右手标注了重音,此处应该使用5指慢下键并保持。

中间声部模仿的是纺车转动的声音,手指进行快速的弹奏但由于音符较多,难于控制其音量和跑动的均匀性,那么在演奏时,要将整个手型呈半圆状同时压低手腕,尽量减小动作幅度,使音色变得柔和,而触键采用半触键的方式即可。为区分两声部不同的音色,可将两个声部的音分开练习,突出旋律声部的同时弱化非旋律声部。而左手的上方声部,笔者认为这里应该用1指轻触琴键,使用轻巧地跳奏更为合适。这个乐句的处理方式极大的模仿了声乐作品,建议演奏者在练习过程中要多演唱旋律,把握声乐作品中乐句断句的感觉,并且将此感觉运用到钢琴表演中。

第二节八度与和弦

八度、和弦技巧是钢琴演奏中不可或缺的演奏技巧,也是难度较大的技巧之一,它极大地丰富了钢琴的音响效果和表现力。作品中,运用了多种不同形式的八度与和弦,如旋律八度、分解八度以及八度和弦等,这对于演奏者来说是技术与耐力的双重考验。

一、旋律八度

八度的运用可以丰富旋律声部的层次,在作品《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中,李斯特为了让旋律声部的层次更加丰满,加入了大量的八度,让听众获得丰富的听觉感受。为了能够完美演绎,演奏者需要在层次中明确主旋律的所在并清晰的弹奏,此外,由众多八度连接而成的旋律线条需要连贯的弹奏出来,使之形成一个整体。

第24-26小节中(谱例3-4),李斯特通过把旋律线条转化为八度的方式加厚了旋律。在弹奏此处时,演奏者需要保持1指和5指的稳定,手型支撑,手腕不要上下晃动,而是要用大臂的力量带动手掌向移动方向前进。在八度与八度的连接处,要时刻将它们看做一个整体,即使中间有伴奏部分,但乐句整体的连贯感不能被打破。由于中声部跑动较快需要用到2、3、4指,手指要尽量贴键,手腕保持柔韧性,同时控制好力度,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为保持旋律的进行不被切断,要利用踏板连接起来,从而游刃有余的在八度和八度之间行进。

结论

钢琴改编曲《纺车旁的玛格丽特》《水上吟》《小夜曲》是由李斯特根据舒伯特艺术歌曲改编而成。本文主要是从李斯特、舒伯特的生平出发,对李斯特钢琴改编曲的定义、来历以及创作缘由进行阐述,同时在曲式结构、调式调性等方面进行音乐本体分析,从多声部旋律演奏、八度与和弦以及踏板三个方面进行较为详尽、深入的演奏研究。

舒伯特在艺术歌曲上的创作上,既融合了古典主义的色彩,同时也融入了浪漫主义以及幻想主义的创作风格,展现了艺术歌曲的艺术魅力以及文学价值。与之同一时期的李斯特也经历了古典主义及浪漫主义的思潮,在音乐创作以及演奏上都有极高的造诣,为钢琴艺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二人的艺术成就在改编曲中完美的展现,给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通过音乐本体分析可以发现,李斯特在对这三首作品进行改编时,充分尊重了舒伯特创作的内在要求,在曲式结构方面改变不大,三首作品均以小调开始,具有一定暗淡、忧郁的色彩,之后进行调性的转换,最后结束在本调或同音名大调上,增加了明亮的情绪。在演奏分析部分,由于三首作品源自艺术歌曲,因此如何在多声部下突出旋律的歌唱性与连贯性是较难掌握的,通过不同的触键方法、力度与音色的把握等,从而达到期望的音响效果。李斯特还加入大量的炫技技术,特别是不同形式八度的出现,给演奏者增加了难度,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练习。

参考文献(略)

(本文摘自网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