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善田歌是浙江地方音乐文化中极具地方特色的乐种之一,目前已被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从历史渊源来看,它属于江南吴歌的一个分支,在江浙两省交界的古吴越地区的农村传唱已有数百年的历史,保存也比较完好。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传统的农村生态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嘉善田歌的生存也面临着危机。在地方政府以及浙江音乐界的支持和关注下,嘉善田歌的保护与传承虽面临困境,但依旧鲜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有着新的发展,这其中的原因是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外历史上产生过许多曾经兴盛一时的音乐品种,但没有任何一种音乐可以保持永恒的兴盛,从哲学的意义上看,任何事物都要经历萌芽、兴盛和衰亡的过程,音乐也不能例外。但是衰亡的结果却可以不同,那些不能适应时代变迁的音乐品种最终走向“死亡”成为标本;某些音乐的发展成果或传统通过转化,在新兴的音乐种类中继续存活;还有一些音乐则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去适应新时代的变化,以新的面貌继续鲜活地“生存”下去,而嘉善田歌正是这样的音乐品种,就与其不断创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如果把对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看作是一场文化遗产与历史变迁的对抗赛,创新恰如主动出击,本身就是最好的防守——保护与传承的手段。对于浙江地区的艺术高校来说,将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嘉善田歌的保护传承与高校的创作实践结合起来,事实上是一个既能丰富艺术高校创作成果,又能起到保护传承非遗作用的举措。
一、文献综述
为进行这一课题的研究,笔者对嘉善田歌和与其相关的一些学术研究成果、创作成果等相关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和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包括:采风视频约一个半小时,通过知网搜索的有关嘉善田歌研究的学术期刊论文9篇,以及《亲亲水乡人——金梅创作歌曲选》。下面对这些文献资料做一综述。
笔者收集到的10篇有关嘉善田歌的学术期刊论文从文章论述的内容上来看,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关于嘉善田歌的音乐本体研究的论文3篇。
一篇是《吴越文化的宝贵音乐遗产——嘉善田歌》,该篇论文1992年发表于《中国音乐》,作者是在江南田歌尤其是嘉善田歌研究领域非常权威的金梅。按作者在文中所述,这虽然是一篇介绍嘉善田歌的文章,但事实上文章内容涵盖了嘉善田歌的历史、歌唱风格和内容、音乐旋律本体的分析以及生存现状的思考等内容,其中对音乐本体的分析部分在全文中占有较大的比重。笔者认为,嘉善田歌的曲调几十种……主要有“滴落声”“羊灶头”“大花名”“大头歌”“急急歌”等,而“滴落声”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其显著的特征是三连音、羽调式色彩和句尾旋律下滑并落音在徵,这些特征与嘉善方言的句尾下滑表示说话终了的特点是紧密相连的。除“滴落声”外,作者还较详细地分析了“大花名”和“急急歌”的旋律特征。之后,作者也分析了嘉善田歌的生存现状不容乐观的状况,并呼吁广大音乐工作者要“抢救和挖掘祖先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遗产”。这篇论文虽然写作年代较早,但因作者谙熟嘉善田歌的田野调查和改编创作,因此从民族音乐学和音乐形态学的角度出发,全面分析了嘉善田歌的历史与现状以及音乐旋律风格,至今对于嘉善田歌的学术研究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另一篇是《江南民歌中的一支奇葩——嘉善田歌结构及音乐特点分析》,发表于1997年的《音乐学习与研究》,作者是浙江艺术职业学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施王伟。作者在文章开头阐述的主要观点是:嘉善田歌与一般的二句体和四句体山歌相比更加丰富,以节奏自由散唱、旋律悠长、行腔柔婉为特征。主要有七种唱调:包括多人接唱的“落秧歌”“埭头歌”“羊搔头”“嗨罗调”以及独唱的“滴落声”“急急歌”“平调”。之后作者重点分析了“落秧歌”“埭头歌”和“滴落声”这三种曲调的特征。从作者的分析来看,多人接唱的“落秧歌”“埭头歌”与金梅一文中提到的“大花名”的风格较为接近,而“滴落声”的旋律特征虽在分析过程上与金梅一文不同,但也指出了结束句向下进行到徵音的特征。这篇文章更加细致全面地分析和介绍了嘉善田歌的曲调分类和风格特征,因此成为其他嘉善田歌研究者的重要参考文献。
第三篇文章是以传统嘉善田歌的代表作品《五姑娘》(非后来的音乐剧《五姑娘》)为例,来分析嘉善田歌的音乐形态结构,该文是《嘉善田歌的音乐形态探析——以〈五姑娘〉为范例》,在此不再赘述。
除上述两篇论文是专门分析和介绍嘉善田歌音乐形式特征以外,在其他论文中也有涉及音乐分析的文字,如《嘉善田歌生态现状研究》(作者金美玲,载2013《音乐探索》),但基本上没有超出上述两文的研究成果。
第二类是探讨田歌传承问题的论文3篇,其中有2篇从田歌更广泛的意义上来探讨其传承,但其中也涉及嘉善田歌的创新研究。
《对田歌能否唱下去的若干思考》,该文发表于1999年的《上海艺术家》,作者在开篇通过两个关于嘉善田歌的调查案例,提出的问题是嘉善田歌在年轻人当中几乎失传,由此引发田歌是否能够唱下去的思考。在文章的第二部分作者分析了田歌的“七种转化”,其中的第一、二、三种转化与田歌的创作有关。第一种是创作途径的转化,简言之,解放前为口耳相传,解放后为书面创作,书面创作中部分是旧曲填新词,部分是新曲填新词,后者因转化得不够彻底,因此不够成熟,故难以流传。第二种是田歌创作程式上的转化,简言之,旧田歌在创作上有一定的套路和程式,如“十二月体”,新田歌尽可能个性化,值得提倡,但也存在使原本的乡土气息缺失的问题。第三种是创作题材的转化,传统田歌以劳动和爱情为主,而所谓的爱情是以“私情”为主,反映了底层劳动者对自由爱情的追求,但解放后
随着社会的变化,如何准确把握新时代农民的爱情生活,创作新的田歌成为一个课题。最后作者在第三部分中对新田歌的创作提出了观点,即抓住题材的创新和曲调的创新。所谓题材的创新,笔者根据作者文中所述内容的理解是,要创作符合新时代的年轻人喜爱的题材和内容,而曲调的创新则是在不失韵味的前提下,在旧田歌旋律冗长、衬词多、演唱难度大的基础上,去繁就简创作出符合现代生活节奏的新曲调。笔者认为,作者的观点在新田歌的创作问题上有很多可取之处。
《关于田歌跨世纪传承的思考》,作者侯小生,该文发表于1998年的《上海艺术家》。本文所述田歌的范畴涵盖整个吴语地区的田歌,但嘉善田歌显然也在范围之内。文章探讨了田歌的美学形态、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田歌发展,更为集中地从音乐本体分析探讨了传统音乐元素中可以直接继承的因素、改编发展的尝试以及难以传承的元素等,在文章的最后,作者语重心长地总结陈词,一定程度上也为嘉善田歌的新世纪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思路:“在未来新世纪的田歌传承事业中,如果音乐工作者保持既乐于接纳、理解和吸收后辈人审美情趣的态势,同时又具有善于引导培育后人热爱学习继承民间音乐习惯的工作素质,孜孜以求,不懈努力,那么,未来的田歌新作品自会不断涌现,演唱者也会新人辈出。”
第三类文章是原创音乐剧《五姑娘》,该剧作为入围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初选剧目,获得了众多重要奖项,运用了嘉善田歌代表性的民间文学,并引入大量嘉善田歌的原生态音乐元素,因此对于嘉善田歌的创作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此类文章共3篇:《试论中国原创音乐剧的艺术魅力——以音乐剧五姑娘为例》《试论传统元素在当代音乐剧中的运用——以〈五姑娘〉与〈星〉为例》《乡音·乡情——音乐剧〈五姑娘〉创作感想》,笔者重点谈谈第三篇。
《乡音·乡情——音乐剧〈五姑娘〉创作感想》,发表于2003年《人民音乐》,作者是该剧的原创之一——莫凡。作者在文中重点谈论了音乐剧《五姑娘》在音乐创作上的思路,其中就包括如何将嘉善田歌的传统音乐素材融入剧中的创作,如剧中主要人物的主题音乐多与嘉善田歌及其他杭嘉湖地区的民间音乐素材有关:《五姑娘》的主题是嘉善田歌中女性歌手较多运用的“滴落声”;徐阿天则是男生多用的“黄叶飘飘”;杨金远则是平湖钹子书音调,另在“喜堂”场面使用了嘉兴地区婚庆的吹打牌子曲。除了传统元素的运用,莫凡也谈到剧中他对rap与中国曲艺的嫁接,以及流行音乐元素的引入。
二、嘉善新田歌创作是嘉善田歌保护传承的内在联系
通过对有关嘉善田歌研究的文献分析综述,笔者渐渐探寻到新田歌创作与嘉善田歌这个古老汉族民歌的保护传承之间的联系,即在尊重传统田歌的基础上,大力发展适合新时代大众审美情趣的新田歌的多样化创作,丰富嘉善田歌在艺术舞台上的表演形式,才是真正利于促进传统田歌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手段。对于这一结论,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1.从音乐本体看,传统嘉善田歌因局限性使其必然难以适应当今高速发展的新时代。笔者认为,传统嘉善田歌的局限性至少有两点是其关键:一是方言,我国的方言文化博大精深,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据笔者的粗浅研究,我国南方方言的地区差异性要比北方方言大得多,虽然杭州、嘉兴、上海均属于吴语系,但其发音咬字都有着许多细节的不同,因此嘉善田歌因其方言的独特性,使其难以广泛流传;二是传统嘉善田歌中许多冗长的歌唱部分因其音乐发展的节奏较慢,因此与当今的快节奏生活不相符合,恐怕也难以迎合长期受流行音乐文化熏陶的年轻人的审美情趣。这其实也是许多传统音乐艺术的“通病”。当然,不能因为传统田歌有这样一些局限性,就放弃对其的保护传承,任其在时光的波浪中自生自灭,更不是单纯发展新田歌的创作,而抛弃老田歌的成就。而事实上,广大音乐工作者更应发挥自身的特长做好传统田歌的保护,如老田歌的挖掘整理、传承人的培养等。当然,也应当冷静地看到,尽管嘉善田歌近年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当地政府在保护传承方面做了诸多的工作,并且在2006年,嘉善田歌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田歌手的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300多人,至2000年左右减少到40余人,且都年事已高,后继乏人是无法忽视的现实,传统田歌因其生存土壤的不复存在,也许总有一天会变成“标本”,但即使如此,音乐工作者也责无旁贷地要保护这份遗产。
2.嘉善田歌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利用传统音乐元素进行创新,创作出符合新时代审美需求的作品,对于“传承”的意义更为深远。一个乐种的传承,不可能保持僵化不变,势必要适应时代的发展,不断迎合新时代人们的精神需求,但在创新的同时,必须深入挖掘和研究传统音乐文化的精髓。对于传统的嘉善田歌,更多的要从“保护”上入手,做好收集和整理的工作,因为传统田歌由于其固有的局限性,势必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萎缩,但只要后辈人仍旧能够看到真实的传统田歌的原貌,就能够为新田歌文化的发展建立基础。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嘉善田歌的保护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果,而新田歌文化在不断地滋生新的土壤,旧田歌文化的保护和新田歌文化的发展仍旧是当代浙江音乐人的事业。
参考文献:
金梅.吴越文化的宝贵音乐遗产——嘉善田歌.中国音乐,1992(9).
施王伟.江南民歌中的一支奇葩——嘉善田歌结构及音乐特点分析.音乐学习与研究,1997(8).
魏敏.嘉善田歌的音乐形态探析——以《五姑娘》为范例.民族艺术,2012(4).
金美玲.嘉善田歌生态现状研究音乐探索,2013(4).
金天鳞.对田歌能否唱下去的若干思考上海艺术家,1999(6).
侯小生.关于田歌跨世纪传承的思考.上海艺术家,1998(6).
赵浴希.对浙江嘉善田歌传承的思考.黄河之声,2012(7
).
莫凡.乡音·乡情——音乐剧《五姑娘》创作感想人民音乐,2003.
金梅.亲亲水乡人——金梅创作歌曲选.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