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J8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30-0089-02
音乐剧是一个舶来品,在西方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而中国音乐剧的滥觞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在1987年中央歌剧院搬演了一部美国音乐剧《乐器推销员》从而拉开了中国音乐剧发展的帷幕,当时人们对这种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即新奇又陌生,时至今日,音乐剧在中国虽然遍地开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处于“初级阶段”,比起戏剧、戏曲、音乐、舞蹈等这些成熟的艺术形式,仍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比如直到现在仍有人无法区分音乐剧与歌剧,将二者混为一谈。其实,音乐剧是一种综合了音乐、舞蹈、戏剧、表演等多种艺术成分的综合艺术,它通过歌曲、台词、肢体动作来表现戏剧冲突,演绎人物情感,与歌剧中主要以宣叙调、咏叹调来叙述剧情表达情感有着很大的不同。
音乐剧在中国的发展可以说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90年代,我国也尝试着创作一些本土的音乐剧,如《夜半歌魂》、《十五的月亮》、《西施》、《巴黎的火炬》、《山野的游戏》等在中国各大剧院纷纷上演,但总体来说效果差强人意,并没有取得成功,反倒是引进的国外成熟的音乐剧如《西区故事》、《悲惨世界》、《猫》、《音乐之声》、《歌剧魅影》等盛况空前,表明了音乐剧作为一种西方泊来艺术遭遇本土化的一些尴尬,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三:首先是西艺东迁,水土不服。由于东西方在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差异还是相当明显的,导致了音乐剧在迁移的过程当中由于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而形成的“文化贴现”。造成了人们在文化接受方面的隔阂,让人感觉这种艺术不伦不类,所以,如何将外来艺术“本土化”是我们面临的一道门槛。其次是从艺人员素养不高。音乐剧作为当时的新兴艺术,没有深厚的人才积淀,而很多从事中国传统戏剧艺术的从业者照猫画虎,后果可想而知。当然这也是任何一门艺术发展初期都要经历的过程,时至今日,人才培养和积淀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音乐剧发展的软肋之一。最后是我国目前还没有培育出完善的音乐剧市场。一个艺术市场的培育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受众的培养过程,毕竟音乐剧彼时刚进入中国,人们对其还不甚了解,在创作演出上还显得十分稚嫩,亦是艺术发展初期必然经历的阶段。
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的音乐剧获得了空前的发展,2007年本土音乐剧《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部音乐剧投资近5000万元人民币,整合了国内一流的艺术家群体,对经典名著《梁祝》进行了全新的诠释,为中国音乐剧树立了新的标杆,同时也为中国音乐剧向产业化方向迈出了第一步。2010年8月著名导演孟京辉的音乐剧《三个橘子的爱情》在上海搬上舞台,亦获得巨大的成功和高度的评价,他将源于意大利的童话故事进行了本土的改编,耐人寻味、感人肺腑;2013年三宝导演的原创音乐剧《钢的琴》以及周映辰导演的大型民族原创音乐剧《大红灯笼》都以完整的剧情故事,完美的团队制作博得了观众们的一致好评,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由此可见,中国音乐剧已经走上了发展之路,摸索出适合中国发展的音乐剧产业之路。由此,总结成功与失败,对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我们大致总结出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一、坚持民族化道路
中国音乐剧的发展是有着广阔市场前景的,近年来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几个剧作如《三毛流浪记》、《向左走,向右走》、《妈妈咪呀》等都证实了这一论断。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音乐剧是一门泊来艺术,有着天然的非本土性,早年一些剧作演出的失败也证明不伦不类,不“接地气”地演出并不适合中国的土壤,若要音乐剧在中国落地生根,必须将其“本土化”。而“本土化”的概念绝非简单地将外来剧中人名地名换成中国名,而是一种创作观念、审美方式的“本土化”,形成中国音乐剧特有的格局。中国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题材空间,从这些成功的剧作上我们也不难看出本土题材对人们巨大的吸引力,而这些丰厚的题材原本应该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但目前原创剧本的匮乏却成了制约我国音乐剧发展的瓶颈。而那些对外国名剧简单的移植改编是源于对本民族文化的一种不自信,所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就是从内容上激活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形式上借鉴西方先进的表现方式,没有深度的照搬只有死路一条,音乐剧的发展没有一条固定的“国际模式”,只有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才能放眼世界,将中国的音乐剧发扬光大。
二、坚持市场化方向
艺术与市场在某种情况下是对立的,一个作品的艺术属性和商品属性犹如作品的双翼,缺一不可,没有艺术性的作品不可能成为经典,同样,如果没有市场的认可与接纳,对艺术的发展也是不利的。音乐剧是一种对市场依赖性较强的艺术形式,所以它的运作、演出都要有较为专业的管理经营团队,不是某一个人头脑一热的随时投机,若只靠投机来发展中国的音乐剧必将使中国音乐剧陷入市场冷淡、品格低下的恶性循环。然而门槛高绝非意味着高投入,有些团体在未看清市场、选题不明智地基础上,盲目进行所谓的大投入、大手笔,在舞台、灯光、服装、音效等方面极尽奢华实际上是走入了音乐剧发展的误区。诚然,大投入带来一流的视听效果,能够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视听享受,确实功不可没,然而大投资并非音乐剧的必要条件,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好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关系,这实际上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从近几年票房较好的几个中国原创剧作来看,票房的主要收入来源于北上广等几个一线城市,而就票价而言,定位偏高,以北京演出市场为例,2005年的音乐剧《雪狼湖》票价在380元-2280元之间;2007年的音乐剧《蝶》票价在180元-1200元之间;2011年的音乐剧《三毛流浪记》票价在80元-880元之间;2013年音乐剧《妈妈咪呀》票价在80元-880元之间,应该说票价定位远超中国目前大众的消费能力。虽说音乐剧受众主要集中在一线城市高收入的白领中间,但如果长时间远离大众,高高在上,难免曲高和寡最终产走向终结之路,从中国古典戏曲如昆曲、元杂剧、传奇等戏剧的发展我们不难得出其生存规律。对于一门艺术而言,无论是其票价过高还是入行门槛过高都不利于其发展壮
大。必需使其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才能不断地积累、培养受众和创作人才,只有通过量的积累,最终达到质的变化。
三、做好人才的储备
不可否认,中国音乐剧近几年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引进了一些国外经典的音乐剧来华演出,同时中国原创的音乐剧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如音乐剧《金沙》演出将近3000场,音乐剧《妈妈咪呀》票房收入近2亿元,但从总体上来讲,演出的总量还远远不够,较之欧美音乐剧强国还相去甚远,没有量的积累,就不会有质的飞跃,其中音乐剧人才的储备是发展的本质与核心。音乐剧的人才培养与储备应当是扁平化、链条化的,在整个音乐剧创作的各个环节都要有充足的人才储备,从剧本创作、音乐创作、演员、营销各个环节,均不可少,在今年北京召开的音乐剧研讨会上据说国内100多家艺术类院校都开设或即将开设音乐剧专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每年毕业的音乐剧专业本科生达千人之多,虽然设立音乐剧专业的院校很多,但音乐剧人才仍处于一种极度缺乏的状态,一方面是由于专业设置的雷同,培养人才的单一,再就是实践的机会太少,本来就没有广阔的音乐剧市场,很难有机会让初出茅庐的年轻人担当重任。据音乐剧《妈妈咪呀》的制作经理李婧介绍,当时他们在制作过程当中最早遇到的难题就是招聘“舞台监督”,这个职位在音乐剧制作中举足轻重。最后还是从台湾才找到合适的人选。这说明我们的各艺术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还有盲目和不科学的地方。除此之外,专业高效的营销人才也是制约音乐剧市场的瓶颈,从近几年这几个高票房的音乐剧都系一家团队操作我们不难看出存在的问题。所以,对于人才的培养不是仅仅培养一批能唱能跳的专业演员,而是培养储备一批适应整个音乐剧发展的系列人才库。
应该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人们审美意识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音乐剧目前正处在一个非常好的发展阶段,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都为音乐剧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这一切也为我们音乐人提供了一个大展身手的机会和舞台,只要我们能保持一份拓荒者的心态,保持一份对音乐剧的虔诚和热爱,音乐剧的明天必将繁花似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