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茶戏,是一种产生于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劳动妇女上山,一边采茶一边唱山歌以鼓舞劳动热情的山歌,而赣粤采茶戏是指流行于江西和广东地区的采茶戏,主要分布的在赣南、赣西和粤北等地区。
随着现代传播手段的迅速发展,流行音乐、通俗音乐占据了采茶戏的阵地,采茶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采茶戏正在逐渐淡出观众的生活,甚至是被遗忘。特别是八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群体,对于采茶戏非常陌生,甚至没有听说过,原汁原味的民间音乐成为现代传播环境中的弱势群体,青年一代不能很好的接受和认同本民族传统的民间音乐。因此,在音乐传播视野下如何保护、传播、发展本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成为亟待解决的课题。
一、音乐传播对弘扬赣粤采茶戏的重要性
采茶戏,从某种意义上说来,两百多年来能够从久远的过去一直流传到今天,主要是借助音乐传播载体而展开的。可以说,我国各民族的一切传统音乐都是传播的,又在不断的传播中持续演变。传播是工具,社会之所以成其为社会全依赖传播这一工具。
在没有电视、电影、网路等现代传播媒介的封建社会,赣粤采茶戏的传承是通过“口传心授”这种自然传播模式,使得其传承能够得到延续。例如据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调查资料记载:早期赣南采茶戏“徐八龙班”中的何中贵,在广东和平演出时,带有王宗财(旦)、郑阿东(旦)、王某(丑)和乐手黄兴为徒;刘璋、夏凤祥组成的三脚班在广东仁化演出时,正式传艺当地人刘溶光,后刘在英德传艺给邓常添,邓学成后又传艺邓水生,邓水生在东乡又收刘吉增(艺名邓亚娣)为徒,刘又传授结广西人刘锦来等。
其次,迁徙成为采茶戏广为流传的另一个因素。赣南是客家先民南迁的第一站,是较早的客家聚集区与扩散地。随着客家人不断地迁徙与扩散,采茶戏也同时带往他乡,这是赣南采茶戏得以流传的重要原因。粤北地区的客家人,由于种种原因,在清乾隆、嘉兴之后,一部分迁徙湖南、广西,而另一部分则又由江西迁入粤北。因而一些民间文学艺术倒来复去或近于类同,很难分清那是产自广东,那是来自湖南、江西或广西。粤赣、湘、桂边界这种种关系,在粤北山歌和采茶戏中也有不少反映。如《倒木歌》:“正月倒木是元宵,郎过江西路远遥。”赣南采茶戏《上广东》,其故事就是叙述江西人到广州“十三行”做生意;其中唱词有:“过了新城是曲江,一根甘蔗八尺长;话了格多不肯信,一根甘蔗熬九斤糖”。《卖杂货》唱词:“人是江西人,物是广东货。”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采茶戏的传承是通过师傅带徒弟,口传心授这种模式进行的,而使它广为流传的传播途径是古老的迁徙方式。
音乐传播是音乐现象得以存在,音乐作品得以实现其功能的人的一种社会行为。“音乐传播是文化传播行为之一,人类音乐历史生活中的每一种传播行为,都对当时音乐文化的发展衍化,变异产生刺激,它是音乐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行为。”赣粤采茶戏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如果不将之传承、传播发展,将会在历史长河中逐步流失。随着商品经济开发的深入,城镇化的加速扩张,年轻人背井离乡、出外打工,民间老艺人不断逝去,以口头传承为主要存在方式的赣粤南采茶戏有逐渐失传承的危险。所以,探索新的思路和途径,从现代传播学的角度切入,对赣粤南采茶戏的传承与发展进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赣粤采茶戏传播现状
在赣粤采茶戏的发展历程中,赣粤采茶戏经历了几次高潮。例如赣南采茶戏明代万历年间石城县崖岭《熊氏六修谱》记载一位熊休甫喜好茶歌的事例:“擅诗词,喜歌舞组唱。……每月夕花晨,座上常满,酒半酣,则率小奚插秧采茶歌,竹自击附和。声鸣鸣然,撼户牖。”可见,采茶歌此时已十分兴盛。而粤北和粤东北地区的采茶戏在清朝康熙年间就已经十分的流行。康熙《连州府志》载:“立春先一日,官府迎春于先农坛,盛列百戏。”康熙《乳源县志》有“迎春花灯,通宵达旦”的记载。《阳山县志》也有“乾隆年间,三脚班大兴”的记载。
清初以后,“赣南城乡三脚班盛极”。出现了乾隆年间“长日演来的三脚戏,采茶歌到试茶天”、嘉庆年间“满脸烟灰十指黑,出年采茶也入魔”和光绪年间“琵琶斜拨日琴张,月下争看窈窕娘”的三个鼎盛时期。
建国后,在党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和“三改”(改人、改戏、改制)方针的指引下,赣南采茶戏枯木逢春,得到迅速发展。整理改编的传统剧目《哨妹子》、《补皮鞋》、《钓虫另》、《老少配》历演不衰,成为该剧种的“四小金刚”。
粤北采茶戏在新中国成立后,也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于1957年组建粤北民间艺术团,与此同时,曲江、翁源、南雄、连县等县也建立专业采茶剧团,仁化县文艺宣传队也经常编排采茶戏到农村演出。这些采茶剧团收集整理粤北采茶戏的传统艺术,共得传统剧目200多个,音乐曲调200多首,同时举办演员培训班进行传统艺术的研究革新工作。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文革中遭禁锢十年的采茶戏又得以振兴,重建剧团,招回演员,吸纳新秀,赣南采茶戏得到复兴发展。自1979年《茶童戏主》拍摄成彩色戏曲影片后,《钓虫另》、《补皮鞋》、《试妻》等相继搬上屏幕,新创作的剧目《莲妹子》、《男大当婚》和荣获文化部“文化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的《山歌情》名噪一时,几度晋京献演,饮誉大江南北。
三、当代传播视野中赣粤采茶戏的可持续发展
进入21世纪以来,各种新的音乐传播方式切入人类音乐生活,给赣粤采茶戏带来深远影响。人们音乐观念的变革,各种传播媒介受收视率和市场占有率的驱使,使传统的赣粤采茶戏被社会边缘化,以大众音乐趣味为主体的音乐地位日渐提升。因此,传统的赣粤采茶戏想要获得良好的发展与传承,焕发新的光彩,就要求我们更新观念,多种传播方式并举,发挥各种传播手段优势。笔者认为通过自然传播(原生态传播)、专业教育传播和媒体传播三种方式交互相融、灵活运用,才能保存民间音乐鲜活的生命力,才能在当代获得更广泛的传播和更大的发展。
(一)保护好自然传播方式即以“口传心授”为主的传播方式
长期以来,作为“口头传承符号”和“存活于民族民间”的赣粤采茶戏种类丰富,歌曲浩如烟海。在其长期的发展中,均是依靠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传承。而正是因为这种传承方式,使得赣粤采茶戏没有形成一套自己的固定的理论依据。为了能更好的保护赣粤采茶戏的传统剧目,应当委派专业的采茶戏工作者,对其传统剧目进行整理,形成文字及乐谱的记录,对其演出服装,唱腔的变化以及舞台演出的模式,做好影像资料的备份。关于采茶戏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唱腔训练的方式方法上,编写详细的教材。如此以来,即使民间的老艺人不断去世,采茶戏的传统传承也不会就此中断。
(二)加强专业音乐教育中对赣粤采茶戏的传播
教育则是传统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传统赣粤采茶戏的保存,不能再仅仅依靠以往师徒单传、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应当引入现代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手段,以健全、完善的教育体系和制度来保障赣粤采茶戏的传承,从而引导大众的欣赏趣味,为赣粤采茶戏大众化、通俗化奠定的群众基础;为培养推广普及赣粤采茶戏的传播者、研究发展赣粤采茶戏的生力军储备人才。具体而言,可以从大众的普及教育、中小学的课堂教育、高等院校的专业教育三个层次来开展。
现如今,采茶戏专业的招生,仅存在于少数的几所艺术中专院校当中,例如赣南文艺学校定向培养,即由赣州市各县(市、区)每年选送3至5名学生到赣南文艺学校定向培养,学生毕业后带编制加入赣南采茶戏剧团。然而,这对采茶戏人才的输送远远不够。在新疆自治区,政府为了保护新疆民间音乐木卡姆,从2004年起,启动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乡土音乐教材,分为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三套独立的试行部分,教材中加入了民歌与民族乐器的教学、相关的背景知识。在高等专业教育层面,新疆地方各高校肩负起民族音乐教育传承的重任,自1996年起,新疆一些高校陆续将民间音乐教育引入高等教育,新疆艺术学院于1996年在本科音乐表演专业率先开设了木卡姆表演方向,2008年增设木卡姆麦西来甫研究方向;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开设民族器乐演奏专业,并要求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选修一门新疆民族乐器,学院木卡姆研究中心也于2000年成立,并于2001年起招收以木卡姆为研究方向的硕士研究生;新疆自治区这种保护民族民间音乐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也应当陆续在赣粤地区的各个高校增开采茶戏专业,使采茶戏人才源源不断。
(三)充分利用音像、电视、广播以及多媒体出版物等各种传媒对赣粤采茶戏的传播
20世纪以来随着无线电台、唱片、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介的飞速发展,实现了音乐无条件跨越空间的功能,音乐传播打破了地域疆界,突破交通的限制,进行着跨越时空的传播。2001-2005年,赣州市共接待外地文化交流访问团体18个900人次。向国内外出版发行了10余个赣南采茶戏VCD光碟200万张,编辑出版了《客家摇篮赣州》、《赣南客家书画院作品集》。
近年来我国的广播事业有了较大发展,据广电总局介绍,“十二五”期间,将继续大力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一步巩固提高农村地区广播电视覆盖率和农村群众收听收视质量和水平,力争基本实现户户通。在广播栏目和内容上,应以提高大众音乐素质为出发点,重视播出音乐的人文背景,突出民族民间音乐特性,以此达到通过广播实现音乐教育的目的。在此方面,有不少成功案例,例如如中央电视台《民歌·中国》栏目自2004年开播以来,系列化地介绍中国民歌艺术,并大力推动中国民歌的创作和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为展示中国民歌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又如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自设立原生态唱法以来,深受广大观众的厚爱,很多少数民族民间音乐及歌手借大赛平台走向了全国。同时网络音乐传播也成为采茶戏传播在现代技术支持下呈现的新形式,具有其他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优势,使得资源共享变得简单。网络时代的主力军——广大青少年,他们仍热衷于以中外流行音乐为主的网络音乐。根据现状,我们有关部门应考虑的是如何利用网络的特点和优势,在网络音乐中加强民族民间音乐的宣传及资源利用通过潜移默化、细雨润物的方式,使其在青少年中生根发芽、传播开来。
纵观赣粤采茶戏在大众传媒中,地位仍是微乎其微,在以上传播媒介中所占份额远低于现代流行音乐和通俗音乐,因此,赣粤采茶戏想要获得良好的传承和发展,应借助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寻找媒介发展的途径,快速广泛的传播。
赣粤采茶戏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一块瑰宝,它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虽然它现在受到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体传播手段的冲击,但同时也应看到传播经济带来的新契点,应充分利用有效的传播途径和手段,使赣粤采茶戏从传统走向现代,从民族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万小毛,李姿丽.赣南采茶戏传承与发展分析[J].老区建设,2014,(2).
[2]王欣.赣南采茶戏的音乐特征与表演艺术初探[J].武汉音乐学院,2007.
[3]曾田力.中国音乐传播论坛(第一辑)[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56.
[4]中国戏曲志·赣南采茶戏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1995.
[5]饶纪州.漫话粤北采茶戏[J].韶关师专学报,1980,(1).
[6]廖军.赣南采茶戏探究[J].南方文物,2000,(4).
[7]王婷,徐灵.赣南采茶戏的艺术风格与传承创新[J].农业考古,2009,(3).
作者简介:周琪(1977—),男,江西樟树人,白俄罗斯国立文化艺术大学艺术理论博士,现工作于宜春学院音乐舞蹈学院,讲师。
来源:北方音乐 2016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