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拉赫玛尼诺夫是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的音乐创作涉及各种体裁,丰富多彩,在世界音乐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钢琴协奏曲是拉赫玛尼诺夫音乐创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拉赫玛尼诺夫曾写过四部钢琴协奏曲,其中以第二部(c小调)最为著名。这部作品的成功,不仅确立了他作为作曲家的地位,而且也标志着他生活上的一个转折点。这部作品是一部结合传统的音乐形式和当代的作曲技法,并融合俄罗斯传统音乐语言为一体的经典之作。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 第二钢琴协奏曲 钢琴演奏 作曲家主题
一、拉赫玛尼诺夫简介
谢尔盖•瓦西里耶维奇•拉赫玛尼诺夫,1873年4月1日-1943年3月28日)是一位出生于俄罗斯的作曲家、指挥家及钢琴演奏家,1943年临终前入美国籍;他的作品甚富有俄国色彩,充满激情,且旋律优美,其钢琴作品更是以难度见称,纳入于不少钢琴演奏家的表演曲目中;被誉为20世纪最著名的俄罗斯作曲家、钢琴家兼指挥,俄罗斯浪漫主义传统的最后一位伟大倡导者。
二、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背景与风格特征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创作开始于1899年,这一年刚好是拉赫玛尼诺夫从英国回国之后,在这一段时间里,拉赫玛尼诺夫开始构思并创作《第二钢琴协奏曲》,并在1899年到1901年这三年时间里完成了这部宏篇巨著的写作。这是作者经历过若干年艰难的创作危机之后又聚起新的创作力量的开始,同时也是作者个人生活中因结婚而来的幸福转机之前的产物,所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很可能影响了这首作品的总的特点。WWW.133229.cOM一般说来,这里的基调是明朗的,充满着欢乐的情绪和温柔、恳挚的抒情诗色彩;在这里,很明显地又可以感觉得到“大风景”前夕的那种情绪,作为日益高涨的革命浪潮的反映,这是对光明和革新的追求,是乐观的英雄性表现,因此抒情的音流特别饱满、强壮而有力。
在他的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中,拉赫玛尼诺夫一方面以深沉的音调抒发他内心的忧郁与悲伤,另一方面也通过气势磅礴的高潮来表达他满腔的激愤,这从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拉赫玛尼诺夫在这一创作阶段作品的主要风格和创作特征上总结了“协奏曲”所暗含的精神气质;另有一些文论中将全曲的风格定位于“浪漫俄罗斯经典忧伤风格 ”。还可以认为这是作曲家一种心理上的苦闷、悲哀的宣泄,因为音乐毕竟有暗淡、有起伏、有高潮,同时,这些有关音乐表现力上的形容词或者说用于音乐分析上的某些词汇在这里变为了一种对于音乐风格特征、音乐情绪特征的概括;同时,作曲是一个非常主观意义上的行为动作,在今天我们分析这部作品当然应当站在一个历史、宏观综合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并试图从分析中获取作曲家的创作思维与意图。
三 、《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作品分析
《第二钢琴协奏曲》的艺术形象特别丰富,它兼备严峻的戏剧性和明朗而奋激的抒情性,这种对比用两组不同的音乐形象来体现:其中一个是充满意志力的主题,它的节奏明晰,但饰有阴暗而严厉的色调,另一个则是情绪激昂、宽广自由地流转的歌曲性旋律。
第一乐章中板,c小调,2/2拍子,奏鸣曲形式。开头,主奏钢琴弹出八小节像是钟声一样灰暗而沉重的和弦。之后,出现管弦乐的充满力量的c小调第一主题。在中提琴的引导之下,出现了由钢琴主奏的降e大调第二主题,这一主题充满了甜美的伤感,被认为是“最有拉赫玛尼诺夫特色”的旋律之一。从一段简短的引子开始。这段引子相当特别,它尽是一些和弦,由钢琴独奏奏出,它的音响从倍弱一直发展到倍强,像喑哑沉闷的钟声一般,缓慢均匀而庄严,具有号召性的力量,这段引子为乐章第一主题的出现充分做好了准备。现在,钢琴以其沸腾般的波浪音型充作背景,这时候出现的第一主题,旋律进行从容不迫,从中可以感到傲然的欢呼、史诗般刚毅的性格、不可战胜的力量和奋激的热潮:它有时带有严峻的气质,有时又像抑郁的沉思一般。这支旋律气息宽广,开头的音调有着充足而丰富的发展,但在这里歌唱性的发挥又完全服从于坚定、权威的节奏,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颂歌和进行曲的色彩,它那巨大的步伐几乎全部交由乐队加以体现。
这个主题虽然不是俄罗斯民歌曲直接引用,但它却深具民族特点,其旋律与和声同俄罗斯典礼音乐有着密切的联系。不久音乐的色彩逐渐地转趋明朗,节奏重音也减弱了,随后充溢着光辉、明朗的抒情性的第二主题也呈现了。同前一主题一样,这第二主题也是歌唱性的,其中同样可以感觉得到俄罗斯的平原之辽阔,但是性格却有所不同:这里有抒情的温柔,有奋激的热情,也有淡淡的幻想和倦怠之态,略具东方的色彩。这个主题开始时单独由钢琴奏出,接着乐队才用轻淡柔和的乐句伴随着它。第二主题的这一抒情形象在这一乐章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它甚至统御着整个乐章的发展。呈乐部近结束时,第一主题开头的动机重又出现,但这时显得平静而安详,它同钢琴声部的一些典雅的音型诙谐地相对置。乐章的发展部比较简短,它的力度不停顿地径直发展着。这里出现一个新的主题,它的音调显然是从第二主题派生出来的,而它那清晰明快的节奏又迹近于第一主题,这个主题同样具有独立的作用,也可以叫做第三主题,它成为发展部的基础。
在这发展部中,钢琴声部特别丰富;这里还常可看到一些衬腔的交织、作为旋律进行背景的喁喁私语的音型、高音区中尖刺般的音响以及沉重的和弦。音乐从稍带不安的情绪逐渐转化为悲壮的激情,并在进入再现部前形成高潮。这时,钢琴声部上的第三主题同乐队演奏的第一主题交织在一起,音乐具有胜利狂欢的进行曲特点。但是这力度的高潮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这胜利行列的匀整而有力的步调停息下来了,最后只有钢琴以其柔和的音响结束第一主题的咏唱。乐章的第二主题再现时也有很大变化,它的节奏放宽,并改由法国号轻声奏出,它的音调委婉、感情温暖。乐章的尾声相当扩展,它从第二主题(在乐队)的简洁陈述开始,随后是第三主题(在独奏钢琴上),这两个主题的进行速度放慢,节奏流畅,情调平和,很像一幅带有淡淡的哀愁色调的风景画。只是在乐章结束时,第一主题开头的动机突然爆发出新的力量,才使人又记起那傲然决断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