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初,舞蹈进入学校教育体系后,西方许多工业化国家十分重视舞蹈艺术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因而创造了许多有效的儿童舞蹈教育方法。中国儿童基础舞蹈教育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符合中国儿童特点和中国文化传统的舞蹈教育体系.但近年来,中国舞蹈界和教育界已形成共识:完整的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的教育必须重视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塑造全面和谐健康人格的必要手段,其中舞蹈教育是艺术教育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同样怀着这种教育理想,于1992年开始了极富意义的儿童基础舞蹈教育改革与实验。
一、中国儿童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教育虽然十分强调儿童的艺术教育,儿童舞蹈也做了许多努力和探索。其实,从人类本性和自身构造上来说,舞蹈是人类再自然不过的人性与潜能的表现和流露。但不少儿童舞蹈教育工作者对舞蹈的本质领会不够,教学与训练方法不当,教学效果不明显,有的甚至压抑了儿童的舞蹈兴趣,因而使儿童失去了对舞蹈的追求与热爱。
分祈H前屮H儿童舞蹈的现状,我认为行如下JL个方面的问题;
1、没冇把舞蹈教育(甚至艺术教旮)真止视为全面发展教倉•的有机部分,因而许多中小学没有把舞蹈列入学校的正式课程。
2、舞蹈教育只是那些有特殊天份儿童的事,舞蹈课只作为部分学生的选修课,好象在培养选拔人材一样,因而许多儿童对舞蹈望而生畏,觉得离己太遥远。殊不知,舞蹈是人类再自然不过的动作,是人本性的一部分。这一舞蹈教育的“误区”带来许多不良结果o
3、常常把舞蹈看作一种经过儿童刻苦练习而取得的技能,不是将其真正视为一门艺术。我认为,舞蹈绝不仅仅是身体练习所意味的东西,而是通过舞蹈的手段,发现自己是个感情丰富并且善于表现的个体,期间,他运用并协调自己所有的能力和资质,展示自己内心的认识,因而是个性的创造过程。我们目前的儿童舞蹈教育仍没有达到这一境界。
4、舞蹈教学常常把各种动作分解后,作为单项的技能去简单重复,反复训练,因而使舞蹈与感情割裂,丧失了舞蹈的艺术性,使儿童无休止地接受他人强加于己的东西,动作不再是来自儿童内心或外部印象的第一反应,变得机械枯燥,难以实现舞蹈教育的目标。
5、舞蹈教学缺乏与其他艺术教学的横向沟通,如与音乐教育、语言教育、文学美术鉴赏等。各种艺术手段的交互使用往往会增强艺术教育的效果,割裂使用某一种艺术教育与训练手段都会掩饰艺术教育的真谛。
二、创造性地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原则
认识到中国儿童基础舞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后,我于1992年在深圳市南山区一所幼儿园和一所小学中决定开始一项极富革新意义的探索与实验。奥尔夫音乐教学原则成了该项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特别是奥尔夫“通过音乐教育培养人造就人,发掘人创造精神”和“人声(语言、歌唱)、动作(舞蹈表演)与演奏的统一,人们必须亲自参与的音乐”这两项基本思想原则令我的改革与实验充满新意与创造价值。这一探索使舞蹈真正成为儿童个性的展示和创造能力的发挥,同时也使舞蹈成为每个儿童的艺术表现。
奥尔夫音乐教学原则只有与中国本土文化和中国儿童的身心特点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三年来的改革与实验我们主要做了如下几方面的探索:在学校教育的范畴定义舞蹈教育目标。
艺术中的舞蹈尽管与教育中的舞蹈不可相互分离,但就其目标的追求上却不完全一致。艺术中的舞蹈是一种专业化的追求,而学校教育中的舞蹈,尽管也不排除为少数舞蹈尖子将来成为专业舞蹈工作者奠定基础,但其更電要的目标在于培养人、造就人,使其具有健全和谐的人格。
2、以生动、形象和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儿童的舞蹈兴趣,培养儿童的舞蹈技能。
奥尔夫音乐教学强调“一切从兴趣出发”,舞蹈教育同样如此。在练习中,我们一反传统的苦练,杜绝强制性,采取生动、形象、多变的教学方法开展儿童舞蹈教学,整个课堂始终充满快乐、和谐的气氛,儿童一直保持良好的注意力和浓厚的兴趣。具体方法如r:
(1)形象仿生法。使舞蹈动作形象化,体现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原始性”原则,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例如,舞蹈中开软度训练是艰难而必须接受的一个环节。而克服儿童的畏惧感、枯燥体验,激发和保持学习兴趣,我将“向前团身”称为“小鸡蛋”,“地面双掖腿下后腰”称为“小青蛙”,“习指开合”称为“花儿醒来了”,“压腿”称为“小动物冬眠”。每当儿童听到我说“冬天来了,小动物开始冬眠”,孩子们就会将身体紧紧贴住双腿,在音乐进行中一动不动。而当听到“春天来了,动物们醒来了”,孩子们便立起身体。这时虽然他们已汗流满面,很苦很累,但从他们的眼光里我感到了发自内心的愉快和完成动作的自豪。
(2) 暗示联想法。通过音乐、美术和文学作品的展示,激发儿童的想象力。这一点与奥尔夫“即兴奏乐,发挥幻想性”的教学原则相一致。只有给儿童以想象的空间,才有利于他们创造才能的发挥,也才有利于各种舞蹈动作的掌握。例如,在排练舞蹈《小白船》时,通过听音乐、看美术和文学作品等形式,暗示儿童尽快进入角色。孩子们告诉我如果能象舞蹈中的小朋友那样,在弯弯的月儿上荡秋千,该多好啊!”
(3) 语言节奏法,语言节奏法初叫“朗诵法”。奥尔夫认为,语言是音乐的根。于是我也从“朗诵入手”,让儿童在自己语言节奏的气氛中“翩翩起舞”,其效果很奸。例如,fr:一次教授儿奄«本舞蹈动作时,我选用了《小松树》的歌词与音乐,把教学分为三步:第一步让学生学会朗诵歌词;第二步将歌词在节拍上变化;
小松树快长大改变节拍:小松树快长大第三步将动作与朗诵结合起来:小松树快长大语言节奏法的运用使以前从未接触过舞蹈的儿童都能准确地踩出舞步。所以从朗诵入手,结合一些音乐,儿童会做到口到、耳到、眼到、身到,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4) 音乐节奏法。奥尔夫认为,音乐中节奏是比旋律更为基础的因素。而作为音乐元素的节奏在舞蹈中具有核心作用。可以说,节奏是舞蹈的灵魂。培养孩子的正确音乐时值概念和节奏感尤其重要。于是我选择了节奏中三个基本要素之一的速度开始训练,并从爷爷、爸爸和小朋友三个人物走路节奏的快慢来作形象的比喻,练习分两步进行:第一步让学生聆听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爷爷、爸爸和小朋友三个不同人物的音乐形象和走路节奏。第二步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扮演这三个不同的角色,并让他们随着音乐时而模仿爷爷走路的形态,时而模仿爸爸,时而又模仿小朋友走路的形态。孩子们在音乐进行中变换不同的角色,在角色变换中体验节奏的快慢交替。玩中学,学中玩,轻松自如地形成了节奏的概念,而且印象深刻。与此同时,我还运用中国民族舞蹈作为训练节奏的手段,如藏族“踢踏舞”、朝鲜族“古格里”、维吾尔族“赛乃姆”等这些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典型节奏,都为训练儿童的舞蹈节奏起到积极作用。
(5) 自我表现法。自我表现在舞蹈教育屮极K東要。在我的教学中采取“舞蹈游戏”和“舞台表演”两种自我表现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当学生注意力开始分散,感到疲倦时,我便采用“舞蹈游戏”来调节气氛,再次唤起儿童的注意,保持他们的兴趣。如“小小模特儿”、“森林联欢会”、“采蘑菇”等舞蹈游戏,都为学生所喜欢。
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舞蹈的热情,我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演出机会,通过演出比赛使学生发现自我、表现自我、了解自我。在舞蹈教室里我开辟了一个小小的舞台(用教室的一角),每当学生学好一个组合或舞蹈,就可以先在这进行试演,有时还假设一些虚拟的观众,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虽说是在教室的“小舞台”上,有的学生第一次走上“小舞台”还直打哆嗦,经过多次实践,他们的自信心与表现力大大增强。学生们非常渴望着演出,渴望着从“小舞台”走向大舞台。
三、三年改革实验初见成效
应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开展中国儿童基础舞蹈教育的改革和实验,三年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实验班的孩子们一方面接受了舞蹈艺术的启蒙教育,另一方面也极大地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培养了良好的品质。
三年来,舞蹈教学成果丰富,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先后为学生创作排练了《秋趣》《农田乐》《拾豆豆》《剪花花捞虾虾》等节目。各种演出实践使学生日趋成熟,还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精神。
回顾过去几年来我的儿童舞蹈教育教学经历,我深刻地认识到舞蹈教育在儿童全面健康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中国儿童基础舞蹈教育中的应用是成功的,我将在今后的儿童舞蹈教育中继续作出探索,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儿童舞蹈教育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