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声音概念”即指演唱者对声音的感悟和认知,也就是说,演唱者在头脑中要把抽象的、无形的声音转识为具体的、有形的东西,让声音变的有形象。在学习演唱的过程中,首先要具有明确的“声音概念”,演唱者才能够正确区分声音,以及分析不同声音的个性与共性,从而有效地掌握声音的本质。正确地认识客观的发声方法,努力探索其内在的规律与原则,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对演唱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论文关键词:声音概念,声音形象,主观效果,客观效果,模仿学习
所谓“概念”,是指人们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概念是随着实践和认识的发展,始终处于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的。这种发展的过程是原有概念内容的逐步递增和累积,也是新旧概念的更替和变革。在歌唱艺术中,正确地认识客观的发声方法,努力探索其内在的规律与原则,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对演唱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我国已故声乐教育家沈湘先生曾经说过的:“好的声音概念是非常要紧的。教唱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声音概念。教唱的全过程就是不断改变学生声音概念的过程”。这句话渗透出的意思就是:学生学习声乐,就是通过教师教学和演唱实践,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符合规律的、正确的声音概念。
一、“声音概念”正确与否的重要性
“声音概念”即指演唱者对声音的感悟和认知,也就是说,演唱者在头脑中要把抽象的、无形的声音转识为具体的、有形的东西,让声音变的有形象。树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就是让演唱者对正确规范的声音形象具有审美认知,并对不规范的声音同样具有辨别纠正能力等。比如,对各声部的声音特点,包括音质、音色、声音的走向等等,都要有正确的思维路线,并把这种认知清晰的反映在自己的脑子里。这里所说的正确规范的声音形象只能说是一个相对而言的概念,因为在全世界范围内,无法明确评定哪一位歌唱家的歌唱发声是最优美的,比如我们在讨论美声唱法中花腔女高音优美的声音形象时,会在总结琼·萨瑟兰、爱狄塔·格鲁贝罗娃、迪里拜尔、曹秀美等著名歌唱家的发声特点的基础上,认为美声唱法中花腔女高音的正确规范的歌唱声音形象是运腔自如且行腔轻巧、高音圆润透亮而富有穿透力和弹性的声音。
在学习演唱的过程中,首先要具有明确的“声音概念”,演唱者才能够正确区分声音,以及分析不同声音的个性与共性,从而有效地掌握声音的本质。在现在的声乐教学中,“概念”的运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树立良好正确的声音形象和概念,对学生学习声乐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和积极的辅助作用。确立了正确的声音概念,就等于找到了歌唱前进的方向及明确的目标,学生便也懂得了什么样的声音是美好的,是符合科学歌唱要求的,是自己要努力获取和实现的声音。所以,若想在专业学习上取得好的成绩,除了声乐老师的正确指导和学生自己的刻苦勤奋以外,最主要的就是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声音概念是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建立起来的。学生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建立一个正确的声音概念,对“正确规范的歌唱声音形象的审美认知”和对“科学的歌唱方法和自然发声基本原理的正确理解”,是我们在学唱过程中树立正确声音概念的关键所在。对于演唱者来说,如果声音观念模糊、形象不清晰,那么在追求声音上也就会很盲目,即便具备了好的演唱条件,也不可能得到完美的应用和发挥。“声音概念”对了,在学习的道路上自然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可能会事倍功半。就像有些演唱者,他们不知道什么样的声音是好的,什么样的声音是不好的,那肯定也不知道自己该唱出什么样的声音,在这种模糊的声音状态下,他们的演唱就会或多或少的存在问题,导致歌唱费力不通畅。因此,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对于歌唱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二、“声音概念”之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所谓主观,是指自我意识,它是相对客观而言的。正确的声音概念是对“美好声音”的一种主观反映。由于概念本身是主观对于客观的反映,客观的声音虽然是一样的,但是由于主体的不同,所形成的主观反映也就随之发生了变化。
要想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首先要对歌唱声音有一个科学的认知,也就是要对声音听觉主观和客观辩证统一的理解。歌唱者的声音通常显现两种效果,一种是主观效果,即歌唱者在演唱时,通过自己的耳朵听到的声音效果;另一种是客观效果,即歌唱者在歌唱时,观众所听到的声音效果。这两种效果是有明显差别的。仅凭主观听到的声音来作为判断声音好坏的依据,很可能会出现偏差。比如,有时演唱者在演唱时,主观听觉判断自己的声音很不错,而客观上则分析有问题;反过来,客观上听着很好的声音,演唱者却觉得接受不了。这种现象就是演唱者自身的“声音概念”不够明确造成的。
歌唱的声音是一种抽象的、无形的东西,所以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演唱者只能凭借听觉和想象来判断分辨声音的好坏,但由于声音的主观效果和客观效果有一定的差别,如果过于主观,忽视了客观的反映与评价,就会陷入自我欣赏的误差。所以,要想学好专业,演唱者就必须尊重客观,应在认识声音有主客观区别的基础上,努力将主客观统一起来,以听众的声音审美要求为主,用客观的声音形象来指导歌唱的主观思维。
三、模仿有助于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
在声乐学习的过程中,模仿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尤其在声乐学习的初级阶段,模仿可作为建立和完善正确声音概念的重要途径。在模仿的过程中,演唱者能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一个相对稳定的声音概念,并且在这种状态下熟悉与掌握一些演唱技法。
现在的声乐教学中,教师也引导学生进行模仿学习,通常会让学生多听多看,最好是到现场亲自感受优秀歌唱家高质量的声音,在这样的听与看的过程中,不自觉的积累声音信号,对声音产生一种良好印象,就会树立起一种正确的声音形象。模仿学习可以让演唱者从中受到熏陶,更好的找到正确的歌唱状态。值得注意的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多采用的是示范教学,给学生以直接的声音灌输,就一定要注意范唱的准确性,否则会导致学生最终形成不理想的声音概念。
声音概念在演唱与教学中,是靠人的大脑对声音的识别和判断来逐步建立起来的。每个人的声音概念都有可改变性,可以依据个人的对声音的审美需求有不同的追求。在模仿的过程中,必须将一些正确的声音信息存储在大脑记忆中,用这些信息结合自己掌握的发声技术来演绎属于自己的歌唱。
总之,要想学好歌唱,就必须建立正确的声音概念。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歌唱道路越走越宽,让歌唱艺术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