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多,我国涌现出许多优秀的钢琴理论家和钢琴教育家。他们将西洋的学术理论与中国的国情相结合,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创作出了大量高质量的中国钢琴作品,中国的钢琴艺术也正在阔步迈向世界。
关 键 词:钢琴 钢琴音乐创作 民族特性
纵观欧洲钢琴音乐表现手法在不同时期的特征,我们可以看到西方音乐世界里巴洛克、古典、浪漫、印象等各个时期的不同乐派,终未超脱出和声与调式调性的创新发展,直到20世纪初,现代派才开始追求新的音乐色彩。当钢琴音乐在中国萌芽之后,作曲家们在探寻民族和声的同时,有一些作曲家先后进行了用钢琴模仿中国民族乐器的特有色彩、表现中国传统的特色内容和特殊音乐结构等方面的探索。正是这种探索,产生了西洋钢琴音乐特色中所没有的浓厚的中国民族传统艺术特色,这些特色既体现在作曲技术上,也体现在钢琴演奏技术上,它推动了钢琴创作技术与演奏特色技术的发展。
一、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
中国钢琴艺术的早期,源自赵元任于1913年留学美国时曾将传统乐曲《花八板与湘江浪》改编为风琴曲,并于1915年在《科学杂志》第一期上发表中国第一首钢琴曲。1919年他又创作了钢琴曲《和平进行曲》,同年又创作了钢琴曲《小朋友进行曲》等。这些构思简单、曲式短小的钢琴曲标志着中国钢琴音乐的诞生。
二、 抗战时期钢琴音乐创作的初步形成及发展
至20世纪30年代,又有一些中国作曲家的钢琴作品问世,如贺绿汀的《牧童短笛》、刘雪庵的《中国组曲》等。WWw.133229.cOm随着歌曲艺术的发展,钢琴伴奏逐渐成为歌曲艺术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发挥了钢琴多声部、多思维的特点。1934年贺绿汀创作了完全成熟的第一首中国钢琴曲《牧童短笛》,并在日本出版,成为蜚声国内外的优秀钢琴作品。乐曲成功地将中国民族调式与西洋技法相结合,其优美清新的曲调极具中国民族特色。这一阶段由于受抗战等客观条件的制约,钢琴艺术在创作、演奏和教育方面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三、解放战争时期钢琴音乐创作逐步成熟
解放战争时期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钢琴音乐的创作虽然数量不多,但作品的质量逐渐成熟。钢琴家丁善德在1945年创作了他的第一部钢琴组曲《春之旅》,乐曲在心理刻画上非常成功。1948年他在法国留学时又创作了《序曲三首》和《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作品表现出了对中国民间音乐风格的创造性的突破,同时也成功地汲取了西方音乐的经验。
四、解放后钢琴音乐创作取得新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作曲家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他们为使中国音乐的传统与现代作曲技巧完美结合,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同时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创作出了许多具有中国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中国钢琴曲。
中国的传统音乐,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运用自己的民族音乐语言创造与积累下来的,是具有中华民族特定音乐形态特征、审美情趣和思维规律的本土音乐,它产生并发展于“单纯的中国文化土壤和社会环境下的全部古典及民间的中国音乐。”①
这些由传统器乐曲改编的钢琴作品,大多由中国传统器乐的经典之作改编而成,其音乐素材和表现内容,皆为中国民众所了解与熟悉,人们就比较容易从中感受并领悟钢琴演奏所表现的艺术趣味与内涵,从而顺利地进入欣赏和体验状态。关于这点,作曲家储望华曾说:“从多年的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改编曲是普及中国钢琴作品的一条必经之路……并以此为起点,进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的钢琴创作。”②张前也说到:“这已经为群众音乐生活的实践所证实。”③由中国传统器乐曲改编的钢琴作品为中国钢琴音乐在世界钢琴音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向世界推介中国民族音乐做出了巨大贡献。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丁善德的《儿童组曲》《民歌主题变奏曲》,陈培勋的《卖杂货》《思春》《双飞蝴蝶》,瞿维的《花鼓》《主题及变奏曲》,朱践耳的《流水》,刘庄的《变奏曲》《三六》,黎英海的《夕阳箫鼓》《阳关三叠》,汪立三的《兰花花》《东山魁夷画意》,刘诗昆与潘一鸣、孙亦林的《青年协奏曲》,殷承宗和储望华的《黄河协奏曲》,杜鸣心的《序曲》《红色娘子军组曲》,桑桐的《东蒙民歌小曲七首》,蒋祖馨的《庙会》以及周广仁的《陕北民歌主题变奏》等。新时期有汪立三的组曲《东山魁夷画意》、蒋祖馨的《第一奏鸣曲》、杜鸣心的《钢琴协奏曲“春之采”》、赵晓生的《太极》、陈铭志的《钢琴复调小曲8首》、陈怡的《多耶》和谭盾的组曲《忆》等。
五、保持民族特性是钢琴音乐创作的源泉
世界各国的音乐艺术,都在自己的民族里产生、发展并互相渗透。④随着时代的进步,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融合也日益加速,音乐艺术存在的价值在于它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运用钢琴这件西洋乐器较好地表现了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作品,创作出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新的钢琴音乐,从而丰富了世界的钢琴曲库。与个人风格以及地域风格相比,民族风格的差异更多体现在律制、调式、音阶、“音乐惯用语”、特定节奏型及音乐整体结构等方面。
通过钢琴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作曲家向世界推介了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作品,展示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的独特艺术魅力。中国传统器乐的钢琴改编曲创造了新的表现手法和表现方式,为钢琴创作打开了新的思路。钢琴音乐风格的改革与创新不能仅仅局限于西方的传统各乐派和现代派的各种创作方式,应与世界各地丰富多彩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相结合,从而走出一片广阔的创作新天地。在当今世界,人们都已经认识到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多彩性和传承窘迫性,“拯救民族传统音乐、挖掘民族传统艺术、发展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了人们的普遍共识,“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注释:
①魏廷格《从中国钢琴曲看传统音乐与当代音乐创作的关系》,原载于《中国音乐学》[j].1987年第3期,第79页
②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m].华乐出版社,1996年8月版,第166—167页、第178—180页
③张前《为了发展中国的钢琴音乐——储望华钢琴创作交谈录》,原载于《中央音乐学院学报》[j].1982年第1期,第62页
④《歌曲钢琴伴奏的写作》[m].于苏贤编,人民音乐出版社,198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