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歌唱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歌唱者只有从歌唱声音,音乐感觉,情感表现,艺术形象等方面去领悟和体会,把所有美的感受倾注在歌唱中。从而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绪,才能使歌唱表演富有生命力,并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歌唱;表演 ;要素
对于初学音乐的人来说,很多人都认识不到歌唱是一门综合艺术。要具备的并不单是声音,笔者认为,歌唱的基本要素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优美的声音
学习歌唱的人,首先要学会运用优美的声音,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形成正确的优美的概念这种概念的形成,依靠长期积累的声音形象,在内心构想出实际的声音形象,并产生一种愉快心里体验,如果单纯靠追求生理方面的感受,歌唱的声音就会缺乏美感,似乎只是一些纯技巧性的肌肉声是一种没有任何表现力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是毫无价值的。是不会打动人心灵的,更不会使听众得到美的感受和享受,因此,歌唱者只有把声乐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美好的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歌声中,他的歌唱才能具有美感,才能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打动听众的心弦。
歌唱者在训练声音的时候,不能仅仅局限于听觉与情感方面,还要进一步从视觉,味觉,触觉等方面去感受和把握声音的美,因为优美的声音不仅要让耳朵听到,似乎还要让眼睛也能看到,让味觉也能尝到,让触觉也能感受到,如通过视觉看到美丽的景色,感觉很好看,进而引发赏心悦目的美感感受和体验,然后在通过歌声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又如你听到了某位歌唱家的演唱后评价:“他的歌声很甜美”或“她的声音很柔和,富有弹性”等,好像是尝到和触到一样。声音美感的构建和培养除了声乐教师的悉心指导外还要通过歌唱者自己的心理感觉去细心体会和领悟,应该充分发挥和调动人体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感受和体验声音的美感。
二、良好的音乐感觉
一个成功的歌唱家和演奏家在演唱演奏时,都会有一种独特而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我们常说的乐感,它不仅能使歌唱者充分表达声乐作品,而且更能打动听众的心灵,并同时唤起听众与歌唱者同样的感受。
歌唱者的乐感除了良好的天资以外,主要表现在长期的音乐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养成,不断提高,对于歌唱者而言,不但要注重音乐的音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基础训练,还要注意体验生活,语调和心理状态,观察动人的景色和美丽的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感,观看著名歌唱家演奏家的艺术表演,倾听美的音乐,从中领略声音与语言的美感,韵味与风格的美感,情感与形象的美感等等。还可以通过阅读小说,朗诵诗歌,观看电影电视等途径,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体验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内在的情感活动,丰富音乐感觉的美感。
三、歌唱中的情感
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在歌唱中,声音的美感是重要的,但歌唱的情感也很重要,二者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歌唱时不但要追求声音的美感,而且要注意声音的情感表现,只有做到声情并茂,才能走到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情感里歌唱艺术的核心,歌唱又是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表现情感,要把情感真切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进入角色,全身心的投入到声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之中,才能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因此,歌唱者一定要挖掘作品的思想内涵把握好歌唱的表现分寸,使歌唱充满真实的情感,从而唤起广大听众的情感共鸣。
四、歌唱的艺术形象塑造
歌唱者在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时,主要是以人为表现主体来塑造歌唱艺术形象,因此在歌唱艺术形象塑造方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要突出歌唱艺术形象的个性特征。这是因为歌唱者所表现的艺术形象个性特征越突出,其艺术魅力和艺术风格就越具有独特性,他所产生的艺术感染力就更加强烈,展现给听众的艺术形象就越动人,人都有喜怒哀乐,但在对待生活中的任何事情中,其内心活动和情感表达方式大不相同,因此,声乐作品的表现,一定要表现人物形象的鲜明个性,要特别注意在对比中突出地刻画不同形象和不同个性。
2.突出歌唱艺术形象的典型性。因为典型的艺术形象比一般形象有着更高的概括性,它反映社会生活更集中,更全面,更深刻,更具有普通型。
3.要突出歌唱艺术形象的独创性,别林斯基认为:“真正的艺术作品里,所有的艺术形象都是新鲜的,独创人,每一个形象都凭自己的独有生命活着”歌唱艺术形象也如此。所以歌唱者在塑造美的歌唱艺术形象时,更具有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和表演意识,善于表现艺术形象的内在活动特点,克服歌唱艺术形象表现的雷同化现象。
4.突出艺术形象的美感性。歌唱者要用美的观念来塑造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依照美的法则进行歌唱表演,运用外形美的艺术形象,揭示形象的内在美,使塑造出来的声乐作品艺术形象符合美感的要求,让听众最终得到美的感受。
总之,歌唱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形式,歌唱者不能只注重一个方面而忽略其它方面的艺术修养。本着对自己负责和对听众负责的 原则,歌唱者一定要对自己严格要求,尽量做到精益求精,这样就对得起自己,也对得起广大听众了。
参考文献:
田丁.论声乐表演艺术的再创造.中国音乐.2002.7.
叶朗.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李晋俫 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东出版社2003.2.
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 2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