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气”与“音乐”看似非同,却可从其二者之含义的外延和内涵中寻出关联。说到“气”同“音乐”之关,都包含着“精”“静”“动”“神”等等范畴。《乐记》中提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音乐中成功的境界(即乐心合一之境界)往往也是一种气练,因此在二者相辅相成的关系中可使得音乐之美熠熠生辉!
关键词:气;音乐;音乐美;气功;精;神;动;静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气功这门养生艺术可谓之一颗璀璨的明珠,它也是助于人类强身健体、陶冶性情的生命科学的分支。而音乐的产生之说则可引自《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毛,谓之乐。”从此段话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心”之感在音乐中所起到的作用,而此“心”之感无论在音乐的创作、表演亦或音乐的欣赏过程中都处于主要的地位,而论气也必得谈“心”。当我们论及气功时很少有人将其与音乐联系到一起,而谈论音乐亦是如此。却未想二者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可使音乐之美增添无限的魅力!
一 、气之名义
气:本指云气,引申为一切气体的通称。
在《辞海》中对“气”有大约15种释义,而较之,与音乐相关联之释义有以下几种:
1 呼吸,气息。“意引气,气引乐”,表演中气息的掌控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声乐的演唱或器乐的演奏中气息调控着声音(尤其是声乐),通过气息的运载音、声发于外。
2 通常指一种极细微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本原。北宋张载认为:“太虚不能无气,气不能不聚而为万物。”东汉王充提出:“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论衡自然》)从这层含义中我们也可将其论之曰“音乐之本源”。
3 指一种精神状态、道德境界。舒曼说:“道德的法则也就是艺术的法则。”(《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这也正可说明音乐中的“真、善、美”之境,由“气”运载,音乐指真、之善、之美更得以放射出光彩。
二、气功与音乐
气功即“意、气”之修炼。具有着虚实相生,意与境谐、深邃幽远的审美特征,在音乐表演或欣赏中常可使人想象和联想,如身入其境(音乐意念之境),在思想上受到感染。将“意、气”(气功)结合在音乐中,便可使音乐往往能情景、意境相交融,塑造鲜明生动的音乐形象,从而使音乐活灵活现,为音乐承受者带去美的享受和强烈的感染力。
除“意、气”之范畴,气功中还讲“精气”之修炼。在音乐中叶讲求“精”之所在,如创作者作曲时的“精”(一种精神的活动)。东汉王充说:“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古代的思想家一般都把精气看作一种构成人生命和精神的东西,直至今日,在音乐审美的运作过程中,其依然可以运用之。气功通过内求法,将“精、气、神”凝存于人体之内,使人的意识与肌体完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松静无为,顺其自然。这种状态正是音乐中所求之“态”,也可以说“精、气、神”不仅是气功之核心所在,亦是音乐之存在。
当我们在一片花海的世界中时,嗅着花的芬芳则使我们将一种“美”之气传入全身,遍及身心,在音乐的世界里亦是如此。音乐的芬芳随气之载汇入我们的各个脉中,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幻境,似思想暂离本体而“游”于这音乐的世界中而忘记现实的世界,进入到一种似我非我、亦非亦真的梦幻乐园中。这正可谓之音乐运气之态。
在音乐创作中,顿悟灵感、看似突然,往往就是当前的信息与相关的信息积累撞击所激起的火花。从意识进入到无意识,即需修心养性,达到无功利性追求的境界,即所谓“无心是道”,“无心”也就是无功利心的心态,正可谓是自由的心态,也即适应于创造美的心态,也就是一种气功态。
在音乐表演中,身体各气凝存于大脑皮层中的细胞之中,合理运气后可使得表演者在表演的过程中有一种无牵无挂、超然物外的精神状态,而神气既是表演者将自己的灵魂注入音乐作品的体现,使作品便活——拥有“生命”。例如我们常会在欣赏一幅绘画时说这幅画栩栩如生,很有神之类,而在音乐作品的欣赏中,好的表演者在其演奏或唱的过程中叶可让欣赏者感受到音乐的灵魂,而若表演者未用心、(在演奏或唱中)没有将自己的灵魂注入作品里,则无法让人从丛内心感受到音乐美的震撼之力,因此在习乐过程中,丛外在讲应注重音乐的表现形式(技术、技巧),而练“气”则更是为了一种内在的修炼,有了这种修炼我们才可使自己的“内心活”(音乐内心)也即将音乐注入心灵,则音心对映、才可使音乐熠熠生辉!
在音乐欣赏中,主体(欣赏者)与客体(音乐作品)间是一种综合运动的复杂过程,欣赏者往往在欣赏中通过对音乐的感知而联系到自身的人生经历,感情体验、想象实践之中,而当欣赏者阅历及审美能力趋于一种高阶段时,他对音乐的理解能力随之升华便可进入到其精神创造出的音乐意境之中,这正是气功之修炼之境,即可谓一种幻梦,似真似假的恍惚之世界,而这种审美的境界也将音乐愈显得精美、愈显得生动。
三、气与“心声”
“无声胜有声”此所谓“无声”真谓之没有声音吗?不见得,此“无声”在我看来更像是音乐家心中之“有声”也即“心声”。说“气”也正是这种感觉,说其“无”其似“无”,说其“有”可谓之其“有”,即可谓之“无”也可谓之“有”,在“有、无”之境中,音乐如气一般游离着。此所谓“无”并非绝对的空无,而是所谓有中生无、无中生有。“有”与“无”互为存在的前提。音乐也是如此,常存于“有”“无”之中。禅宗讲的“观照”靠的是“心眼”、“慧眼”、“心声”、“慧声”,心耳既用心来“听”、“心声”即用心“唱”、用心“演奏”,如此,则有助于我们在音乐学习中的音乐感觉。而气功之练也正是一种“心练”,这种与音乐近似的心练之法,使二者紧密连接起来,将这二种近似的“心之练”浓缩为一体,则可将音乐在我们的心中开出灿烂的花朵!
四、气功在音乐中的作用
音乐表演者久久无法释怀的问题之一便是临场时心理紧张的问题,如何才能将这种怯场心理有效调节呢?在贾纪文先生《气功与音乐表演》一文中说道:“运用气功中的‘意念’导引方法(心法)即让意识(思想)与一种和演奏、演唱毫不相涉的想法(物象)结合,比如心内可默念诗词、数字、人名、地名;回味
昔日生活中愉快、难忘的事情;遐想所至的名山大川的秀姿雄态;近视厅内选调的彩灯和伫立的雕塑等,并伴随着深吸缓呼或鼻吸咀呼的腹式呼吸(息发),以意念为先导,引气沉落‘丹田’或体内某一穴位,意守相应的时间。这样,气息不仅会趋向平稳、畅顺,得到调整,而且心情也会因此转向安静、缓和(心、息两法会融)。使演奏、演唱者的紧张心理得到改善。”通过此种方法使音乐表演中的紧张、怯场的心理得以改善,则可使演奏(唱)者更好的发挥、音乐也才能随之更美。
除了心理的调控外,气功的修炼还可使音乐学习者们身心健康。因为在习乐过程中我常常可看到或听到一些演奏(唱)者或因错误方法练琴太久、或因疲劳等等原因致使患职业病,甚至有些人也常会因体力不支而无法独自开音乐会等现象,而气功的练习正可以有效的改善我们的身体健康,从而治愈痼疾,增强体质。
五、总结
近几年来,对音乐表演、音乐欣赏、音乐创作于气功的关系的研究渐渐增多,我认为这是可喜的现象,将此二者结合研究之,无论在音乐学界亦或医学养生界都可产生深远的影响和重要的作用。因对此二者的兴趣,我变不惴冒昧而作此文,试述自己所思所想,望习乐之人、爱乐之人指正、赐教!
参考文献:
《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 音序∕夏征农主编 辞海编辑委员会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06年11月重印 第1321页
《气功与音乐表演》(摘自《天人乐舞》)贾纪文
敦煌文艺出版社 1999年11月 第565页
《音乐审美中的气功态》(摘自《天人乐舞》)贾纪文 敦煌文艺出版社 1999年11月 第571页
《乐记》 吉联抗译注 阴法鲁校订 人民音乐出版社 1980年3月 第1页
《未完成音乐美学》 茅原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8年9月 第3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