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统配器法由于其历史起源与发展状况使得它与其他创作技法或者现代配器法有所区别,体现在音乐作品中的织体层次、音色编配以及音乐平衡等问题上。电脑音乐制作的特点则是可用音色范围的扩展、噪音层的出现以及“空间—立体感”这三个方面。即便它们各有特点,传统配器法却仍然能从织体层次的编配、音色的编配和音乐音响的平衡这三个方面来影响并应用到电脑音乐制作中去。
关键词:传统配器法;电脑音乐制作;应用
传统配器法历史是悠久的。在长期发展中,作曲家们一直不断的进行着对它的研究,以获得更贴切的表现音乐的方法。从柏辽兹出版的第一部系统的配器法专著之后,它从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数字化时代的电脑音乐是音乐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仅从创作过程上来说电脑音乐与传统音乐就有着很大的区别,作为一直服务于传统音乐创作的配器法在电脑音乐中的应用自然也就不那么得心应手、搬来即用了。结合电脑音乐的特点,传统配器法在其中的应用更多的是一种对于其音乐创作技巧的总体把握。
一、织体层次的编配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应用
在电脑音乐创作中,由于受到其特点的限制,歌曲的创作远远多于乐曲的创作,所以织体层次的编配也常在前期的歌曲伴奏编配中使用。一般把音乐分为以下几个最基本的织体层次:旋律层、和声层、低音层、打击乐节奏层。电脑音乐由于有了特殊音色的使用,打击乐器与特殊音色被归于同一层次之中,噪音层成为取代打击乐节奏层的新的织体层次。
当然,对歌曲编配时要针对歌曲的风格去运用配器的功能,也就是说在传统配器法中涉及的四个层次并不一定同时具备,也许只有和声,也许只有旋律,也可能是它们的任意结合,这就要具体作品具体对待了。
在进行歌曲编配中,主旋律是音乐作品中不可缺少的旋律线,在歌曲伴奏中,它是歌唱者唱的旋律。那么从音响角度上来说,在编配伴奏时就尽可能的少出现歌曲的主旋律。当然前奏、间奏在编配时可以用主要旋律去表现。副旋律是音乐配器功能中表现音乐形象的又一重要功能。它是以原始素材为基础,通过各种手法发展来的新的旋律,同原始的素材一致,并同原始的旋律形成对比,是对主旋律的补充,通常出现在主旋律的句尾长音或节奏较为宽广疏松的位置上。高音区的副旋律能够增强主旋律明亮与辉煌的音响效果;中音区的副旋律好像同主旋律对话一样,具有亲切的抒情性;低音区的副旋律具有平稳、沉着和坚定性。
和声层在歌曲伴奏的编配中充当的是大背景的角色,这个层次一般力度比较弱,但是它却贯穿伴奏的始末。在编配伴奏时多用弦乐组、合成弦乐组、合唱、管风琴等作为和声层,能为更好地表达音乐形象而服务。另一种是运用竖琴、钢琴等形成一种流动的和声层。在构思和声层时,我们常需要从纵横两方面考虑,纵向方面考虑不同乐器、不同色彩怎样搭配和声织体;横向方面还要考虑同类乐器或者同一件乐器怎样最好地表达所需要的和声效果。?
低音是音乐作品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是托起整个音乐的基石,歌曲伴奏的编配也一样。如果旋律在低音出现,那么不需要再进行设计低音了,因为旋律取代了低音层。低音设计要服从于歌曲的结构,服从和声的节奏,要照顾和声合理进行的,同时使它具有一定的旋律性。低音设计的形式一般有节奏性的低音、旋律性的低音、固定的低音。低音旋律与高音旋律可以构成同向、斜向和反向三种进行,反向进行往往对音乐情绪变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作为噪音层部分的打击乐器对奠定音乐风格、渲染音乐气氛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电脑音乐领域中,我们拥有比任何配置的乐队都丰富的打击乐器种类——民族的、西洋的、电声的应有尽有。我们在配器时需要安排合理、应用节制,否则会造成风格相悖、杂乱无章的不良效果。?而特殊音色主要是应景而用,适合音乐风格。特殊音色大都非常“出彩”,因此更不可滥用,否则就会显得突兀而毫无章法。
二、音色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应用
在音乐创作过程中,音色的配合与使用也是配器技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传统音乐配器往往要在创作前期就要完成这一过程,而电脑音乐由于音色编辑软件的出现,音色选择出现了多样性与便捷性的特点。因此,我们更多地把这一编配过程放到了后期制作当中。
不同乐器的结合产生的复合音色是缺少个性特点而具有融合性的。而相同乐器的组合音色则是单纯和富有特色的,具有更多对比变化的可能性。
(一)同一乐器组内的乐器组合
同一乐器组内的乐器组合可以分弦乐器、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三个方面。这样的组合,音色往往是相似并且融合性比较强的。
弦乐器的常用结合方式:第一小提琴与第二小提琴、小提琴与中提琴、小提琴与大提琴、中提琴与大提琴、小提琴加中提琴和大提琴等。小提琴与大提琴同度结合时音响丰满而厚实,大提琴的音色占优势,具有美丽的共鸣,奔放而且热情,十分动人。而在八度结合时,则在较低的音区使用时音响丰满;当小提琴在中音区以上时,会让人觉得十分热情。电脑音乐制作中对弦乐器组合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非常常见。以副旋律的写作为例,小提琴与大提琴常常作为两个不同音区的副旋律同时出现,有使音响效果更加丰满、音乐层次鲜明的作用。
木管乐器的常用结合方式:长笛与双簧管、长笛与单簧管、长笛与大管、双簧管与单簧管、长笛加双簧管和单簧管等。双簧管与单簧管的组合在传统音乐创作中非常常见,它的同度结合音响丰满,在低音区双簧管的音色比较占优势,在高音区则与之相反;而八度结合则音色温暖而厚实,在编配中却使用不多。在电脑音乐制作中木管乐器之间的结合是比较困难的,由于其音色的特殊性,使得它们同时出现时的融合性较差,使用之后还需要在后期做音头与音尾的音响,使音乐更加自然。
铜管乐器的结合:在铜管乐器的编配中,常使用同一乐器的同度结合,由几只铜管乐器同度齐奏旋律,可以发出洪大而丰满的音响,富有力度与激情,使人感到宏伟、庄严、肃穆,有时又会令人觉得威严、可怖。在电脑音乐制作中演奏同一旋律只需要一件乐器,通过后期制作模拟出多个乐器齐奏的效果。
(二)不同乐器组的乐器组合
在乐队编配中,同样也不能缺少不同乐器组之间某些乐器的结合。如像木管乐器与弦乐器的结合,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的结合等。这些
不同乐器组的乐器结合,产生出各不相同的复合音色,增加了力度使音响更加丰厚,在色彩的变化及音乐表现中是很有意义的。
弦乐器与木管乐器的结合,是乐队编配中常用的,一般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弦乐与木管的同度结合不但加强了音量,还增加了弦乐的共鸣,同时还使木管的声音变得柔和。音乐编配中常用下述的各种结合:小提琴加长笛、小提琴加双簧管、小提琴加单簧管;中提琴加双簧管、中提琴加单簧管、中提琴加大管;大提琴加单簧管、大提琴加大管等。
木管乐器与铜管乐器的同度结合,能够产生很有共鸣的复合音色,增强音量铜管占有优势,木管的音色则稍稍变得柔软而且甜美。常用的同度结合是双簧管与小号、单簧管与小号、或者是长笛与小号。
弦乐器很少单独与铜管乐器相结合,它们的音色不易融合。如果需要作弦乐与铜管的结合时应适当加入木管乐器,以起到调和的作用。加入木管一方面可以软化铜管,另一方面又使弦乐的共鸣更浓。木管、铜管、弦乐乐器结合在一起齐奏时,其音响融合、丰满、嘹亮。
一般说来,在传统配器法中较为常见的乐器组合形式,在电脑音乐创作中都可以使用。但是电脑音乐毕竟不同于交响乐队,其组合的音响效果也不一样。尝试不同乐器音色组合的效果,在音乐创作中去合理运用才能达到较理想的目的。
(三)传统打击乐器在噪音层中的使用
?噪音层由一些非乐音成分组成,如打击乐、风声、鸟鸣声等。它们虽然在乐曲中不是主导地位,但对于音乐风格的展现和个性的表达却起到了不可抹煞的作用。打击乐器家族成员众多,音色各异,可以分为有调打击乐器与无调打击乐器两类。常用的有调打击乐器有定音鼓、木琴等;无调打击乐器有小鼓、大鼓、三角铁、锣、铃鼓、响板、砂槌、钹、编钟、木鱼等。与以往音乐创作不同的是,传统打击乐器在电脑音乐中并不单独成一个层次,而是与其它的特殊音色组合而成为噪音层。它还包括如风声、海浪声、鸟鸣、掌声等特殊音色。除此之外,电脑音乐制作中还更多的使用了民族打击乐器和现代电声乐队打击乐音色等。比起传统音乐创作来,打击乐器的增多,使得它们之间的组合形式越来越多变,越来越丰富多彩。
三、音乐的平衡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运用
传统配器法中的音乐平衡主要是从力度的角度来谈的,它需要考虑的是在音乐进行的每一瞬间的音响纵断面中各个音区的音响力度是否适当,以便得到一个完整的音响效果,这就是音乐平衡中的音量平衡。而电脑音乐由于其特殊性,在传统配器法中不需要人为控制的声相平衡调节却显得相当重要。
(一)音量的平衡
音量平衡在配器法中指的是各音区音响力度平衡。而在电脑音乐中它则是指在制作过程中,通过模拟调音台对乐曲各声部进行音量的强弱控制,以达到声音大小对比均衡。电脑音乐要达到传统音乐创作的最终目的——成为一首完整的乐曲,与过去的创作过程是大大不同的,在音量平衡问题上也是如此。电脑音乐中的音量平衡主要是通过后期慢慢调整的,制作中也只要达到体现作品的作用就行了。创作中声部的声音是变化的,不同阶段的音量有时也要作出不同的调整,以符合乐曲的要求。当我们制作一首歌曲的前奏、间奏时,主旋律应该格外突出,其他声部起陪衬的作用。但是当歌曲进入主题部分,主旋律减弱,甚至可以不用,从而突出歌唱旋律。主旋律的音量是在乐曲的发展中变化的,同时又在变化中达到了平衡。
(二)声相的平衡
把声相放到传统音乐作品中其实指的就是舞台位置。传统配器法在进行各种乐队编配时各乐器都有着固定的舞台位置,作品创作一完成,音乐便天然形成一个“场”。而在电脑音乐制作中要体现这种位置就必须通过声相的平衡来达到目的。
在电脑音乐制作中声相表示音轨中所选乐器的虚拟舞台位置。声相平衡是对乐曲中各声部所选乐器的调控,虚构一个最佳的舞台位置,以求给听者带来一个真实的听觉效果。乐队在演出时一般呈扇形或一字形分布,所以声相值对应的位置是从左到右依次排开。合理分配电脑音乐中各声部所对应的乐器的声相位置,直接影响到了虚拟乐队舞台位置感的真实性。通常,我们把弦乐组中的小提琴放在舞台的最左边,对应声相值在0-30;木管类的乐器则介于小提琴和舞台中线的中间位置,对应声相值在30-60;中音提琴、大提琴在舞台的最右侧,对应声相值在90-127;铜管类乐器介于舞台中线和中、大提琴的中间位置,对应声相值在70-90。打击乐器和低音乐器一般安排在中间位置,对应的声相值在60-70。这里要特别指出的是,60-70这个声相值表示的是一个特别的舞台位置,它的区域是舞台的中后侧。这样的声相分配是模拟了交响乐队的舞台配置,以使电脑音乐作品更能符合人们的审美观与习惯思维。因此,声相的平衡从总体上来说还是要依附传统音乐创作中的音响效果的。
从上面我们可以发现,传统配器法在电脑音乐制作中的应用并不仅仅体现在前期编配当中,在后期调制、甚至是音频录制当中也会涉及到它的技法。电脑音乐作为音乐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在制作中运用传统配器法的技法、技巧必然也需要依据自身的特点做出相应的改变。重要的是在掌握传统配器法的技法之上,再把握住电脑音乐的特点,在两者之间做出好的结合,让流传数百年的音乐创作技法为已所用,并在电脑音乐制作中勇敢的尝试,才能让音乐艺术更加灿烂辉煌。
参考文献:
匡勇胜.电脑音乐配器与制作教学思路及教材编写.人民音乐,2001. 11
高鸿祥.配器法基础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3
张馨洁.略论电脑音乐配器.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王丞.浅谈电脑音乐中的音色运用.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
中国音色在线.电脑音乐——MIDI交响乐配器法.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