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文化产业也在不断进步,国际影响力逐渐扩大。在动画产业中,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动画作品数量也正在日益增加,通过不断地与国际交流,国内动画片产业深受国外优秀动画的影响且同时又深刻的影响着世界动画产业。结合国外优秀动画片,分析现阶段我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的发展现状,有助于创作者们更好地探索分析我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片。
关键词:动画片;国外;改编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62-1
一、国产动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动画内容对于受众过于单一
首先中国的动画片就存在风格低龄化的倾向,大多数的动画都是定位在14岁以下的儿童阶段,使得它缺乏市场。对于许多14岁以上的青年人来说,诸如《蓝猫淘气3000问》这种将角色全部设定为天真、善良,明显地缺乏悬念和生动性,因此不会被大多数的青年和中老年人所接受。中国的许多动画片都是用这种善良天真的角色来营造出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但是现在的时代决定了还在们早在婴儿时期就度过了这个阶段,所以更多的孩子不再喜欢类似的幼稚的动画片。此外,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说,营造出这样一个虚拟的童话世界并不利于孩子以后的成长和身心健康发展,相比之下,真实的世界和社会才是他们所需要的。低龄化的倾向就导致了动画片失去了巨大的市场,毋庸置疑,这种不被大众接受的动画片很快就会退出历史舞台。
(二)动画人物刻画较为呆板
中国动画片中的许多人物的形象显得比较保守、陈旧和呆板,这种形象难以给观众留下好的印象。动画中的坏人永远是尖嘴猴腮的一副表情,好人看上去都是四四方方的,不具备生动性。而实际上,这与现实社会恰恰是相反的,许多坏人都是比较善于伪装的,好人不一定就是一脸和气的表情,坏人也不一定就是凶恶的表情。在动画片中,创作者需要将人物塑造的更加漂亮,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而通过各个人物所设定的言谈举止来分析人物的好坏。
(三)动画思想缺乏深度与广度
国产的动画片中很多的是一味的对经典的改编,缺乏新的题材的创新,且其中内容缺乏思想深度。比如《西游记》几乎都是一种单纯的叙事,在表现人物情感和思想表现方面相当欠缺,除了降妖服魔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元素了。然而国外的一些优秀动画片,是由多个元素交织在一起的,通过不同的情节或是相同情节的不同角度来体现人物和故事的。这种方式不仅使剧情显得更加充实,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而且还合乎了大众的需求和兴趣。
(四)动画片整理缺乏招牌特色
中国的动画片在设计中没有自己的特色。很多都是既有儿童画风格也有脸谱般的画风,这就无法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点国外就做的很好,像唐老鸭、米老鼠等角色就像是一个招牌,其卡通形象被大众所熟知,这就说明在动画创作中角色风格形象十分重要。
二、国外优秀动画片对我国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的借鉴意义
(一)加强对动画产业的重视力度
首先,需要政府对动画产业建设高度重视,并且给予一定的政策上的和经济上的帮助。对中国动画产业的帮助和扶持,不仅要在经济上提供帮助,还要对动画产业教育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这些可以借鉴韩国、日本的成功经验。在加大对国内高校的政策资金投入的同时,扶持建设国内动画专业的重点学科,培养相应的人才,从根本上带动动画专业的发展。
(二)从根本上转变传统观念,突破动画创作瓶颈
在中国的动画片中,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形式,许多情况下,动画片的娱乐意义被淡化了,希望在动画片中注入一种“教化”的思想。许多国产动画片中心思想是宣扬一种正义,宏大的脸面,旨在教育观众,失去了童趣味。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了大人不屑看,小孩不爱看的结果。因此,需要创作者们从根本上改变这一观念,需要影片既能起到教育意义,更能体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审美,且让观众感受到轻松和娱乐。
(三)加强动画人才培养机制建设
好的动画作品需要动画创作者的非凡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动画片不仅要针对儿童还需要针对成年人,而成年人的思维观念和少年儿童的思维观念是不一样的。这就需要作为动画创作者的成年人必须突破成年人的思维模式,根据不同观众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创造出适合观众并被他们喜爱和接受的动画作品。
三、结束语
21世纪,中国传统题材的动画片走入了一个误区,反映了国产动画片在选材方面存在着盲目性,同时对传统文化的运用和解读也存在着缺乏相应的深度和技巧的现象。这就需要创作者能够改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创作出好的作品。在中国动画产业化发展的今天,充分运用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激发艺术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对中国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产生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孙珊珊.谈动画创作中对传统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创新.美术大观,2007,(03).
夏光富,魏波.国外动画研究透析.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6).
曹阳.浅谈中国动画形象与衍生品研究.湖北工业大学,2012.
杨礼嘉.国产动画与国外动画差距及完善浅谈.科技信息,2009,(23).
作者简介:
穆可才,山东禹城人,安徽淮南联合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文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