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原始艺术对现代艺术的风格价值影响因素探讨

2015-07-16 11: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也是人类文明发源的第一阶段。原始艺术是人类祖先在和自然界进行的艰苦斗争中,思维得到不断发展提高,才有了创造艺术的活动。直到19世纪上半叶,随着地质学、生物学、考古学、民族学、人类学的大发展后,人们才逐渐加深对原始艺术的认识。原始艺术的非理性意识是非常强烈的,曾成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艺术家赖以创新的“范本”。本文的原始艺术主要是指与现代文明社会并行发展的原始部落艺术,主要分部在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原始艺术具有天真无邪、朴素无华的特点,体现了人类早期对生命力的追求和早期简单的思想,与当时的世界特别是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物质社会是相反的,体现了当时欧洲社会的浮华暴躁。随着大量原始艺术品的涌入,极大地影响了欧洲艺术的变革。
  一、图式结构
  马蒂斯用优美封闭的轮廓来丰富画面;毕加索用支离破碎的结构来体现形式;莫迪利亚尼用流畅优美的线条和韵律感形式来明确流利的轮廓;康定斯基用音乐版的符号来分解这个喧闹浮华的社会。这些现代艺术的先驱们着迷于原始,用自己独特的艺术手段找到可新的“陌生”的艺术形式,试图忘却“现代”,试图抛弃常规。乔舒亚·雷诺兹爵士(Sir Joshua Reynolds)在他的《谈话集》中这样描述:“我禁不住怀疑在这点上古人们要比现代人做得更早。很可能他们能够忘却的东西很少或者没有。他们的作风几乎就接近这种令人向往的简化朴素;而现代艺术家,在他们能够看见事物的真实之列被迫要去揭开时代的风尚借以遮住这种真实的面纱。”①
  原始艺术没有具体的纵深空间观念,与此同时原始艺术家充分发挥自我意识。如著名的赫德森实验,“谁离人近?是大象还是水羚?这个试验曾在非洲许多地方向试验人员询问过。天真的部落根本看不到这幅画及其他类似画幅中的深度,他们认为大象比水羚离猎人更近一些。他们几乎没有透视习惯。”②现代艺术正是吸收了原始主义的平面化特点,抛弃了从古希腊时期到19世纪的注重模仿自然的理论。在欧洲,印象派还保留了相对的体积空间感,而表现情感的野兽派和立体主义完全背离模仿自然,突破了欧洲传统艺术的在线性绘画的禁区,画面平面装饰和象征性强烈。野兽派色彩响亮,笔触粗狂凝重,具有追求原始的冲动,不少作品中有强烈的非洲雕刻的神秘主义和宗教感,并追求事物本质的特性。马蒂斯一生艺术风格多变,其中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就是非洲艺术,作品“《斜卧的裸体》和《蓝色的裸体》可以说是马蒂斯艺术的一个决定转折点”③。“马蒂斯对这两件作品的人物姿势的苦心构造,表明他不仅想创造一个现代的维纳斯,更重要的是创造一个非洲维纳斯”④,这两件作品是根据他对非洲雕刻的记忆作的。这两件作品较大的头部、圆润的胸部和肥硕的臀部充分体现了非洲雕刻的特点:身体各部分的整体感和不协调的比例关系。马蒂斯的艺术一直保持着简化的装饰性的特点,强烈地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悟。
  二、表现主体语言的营养
  “只要人体是艺术创作的客体,那么表现对象强烈地偏离自然,自然现象是原始民族艺术最引人注目的现象”,施洛塞尔把这种任意偏离正确尺度为“信号主义”⑤,并把“信号主义”分为“初级主义”(如表现好和易于身体的强调气的激烈因素)和“功能信号主义”(强调正在从事一种活动的人体特点)。原始艺术中表现人的画面明显地体现了这种信号主义。拉文特文化的岩画艺术在表现人物时,人的躯体拉长,整体成剪影形,具有强烈的线状运动形。造型上具有写实和装饰互相结合的特点,且画面构图将复杂化与平面化有机结合。而现代主义的雕塑也带有浓厚的信号主义。贾科梅蒂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作品中创造了艺术十分相似的图解形式。人物比例扩大、突出瘦长躯体的下腹,强调整体感。雕塑《行走的人》,表现了艺术家人生具有深刻的孤独感和对生命的深刻思考。“他塑造的人物都是形如枯槁脆调、形影相吊,体现了生命的无助和孤独的处境。”艺术家塑造出一个个十分枯瘦的形象,一切具体生命的特征都被艺术家一一抛弃,只剩下许多支撑他的活动的骨骼,只剩下行尸走肉,盲目地生存在这个孤独的灵魂。他的素描和速写作品构图简洁,也体现了现代人类的孤寂。代表作有《狗》《艺术家的母子》《蒂亚哥》等。贾科梅蒂的艺术与拉文特艺术有许多相似性。
  非洲雕塑艺术形象生动、富有想象力,有一种朴素无华的气息。在创作中往往与所描绘对象相距甚远,存在些许变形因素。其作品造型都显示出大胆的创新精神,富于强烈的节奏运动感,具有原始巫术宗教特色。还有一些作品造型简练明确、强调材料的完整统一性。非洲的面具艺术的整体形状是用装饰来处理。作者表现实体时可能有两种想法:“一是想要突出表现一切特点;二是变现这个实体在特定时刻的形象。作者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某些示意性的特色上。这些特色极为突出,并具有代表性。而没有代表性或特色不突出的地方就往往弃之不顾,后者的情况是注意到某些特定时刻观察到的现象。仅看到那些吸引人们注意的突出特色。”⑥莫迪里阿尼(1884—1920)的艺术里,这种手法尤为突出。油画作品《仰卧的裸女》充分体现了他的绘画风格:封闭的平面化,画中人物比例拉长,减弱的人体起伏变化,突出了人体的韵律之美。画家追求的是一种原始艺术式的整体性,一种平面化的装饰意味。他的雕塑作品所呈现的风格化,突出体现了非洲雕塑艺术中所获得的营养:强调材料的统一性和造型的整体简洁性。《头像》是其代表作,他是根据石料的局限,发掘其基本形态,五官特色是五官与头发稍作突出,而鼻梁高度是极其突出拉长。头像是夸张而不失优雅的变形,充分显示了线条的柔韧,光滑致密的表面上,圆雕与阴刻的结合很好地表现了石料的美感。此外,立体主义的毕加索也体现了非洲原始雕刻的特性,《亚威农少女》的几何人物形象明显是受非洲雕塑人物的影响。在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原始部落艺术的影子,看到毕加索对非洲雕刻艺术的借鉴。
 三、传统透视的消亡
  在现代艺术中传统的焦点 透视被抛弃。他们学习研究原始艺术平面化的特点,将传统的三维空间转化为二维空间。而在传统的艺术中,透视原理中重要的、次要的一定程度上是同一重要的,而在原始艺术中次要的部分被忽略,削弱十分严重,对对象不经思考,或者有时远处的部分显得高大粗略。现代艺术正是吸收原始艺术的透视特点,在现代艺术中常常忽略次要部分,甚至次要部分被完全忽略都是可能的。现代艺术家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割,使其成为抽象的画面物体,在抽象的环境中被压缩进二维空间中,完全没有空间、没有光影。现代艺术家否定抛弃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的注重空间表现的传统透视法则,把富有立体感的画面变成了一种平面装饰。特别是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不仅是毕加索一生的转折点,也是艺术中的巨大突破,要是没有这幅画,立体主义也许就不会诞生,所以人们称之为现代艺术发展的里程碑”⑦。
  四、结语
  19世纪开始认识的原始艺术的发现探索才二百多年的时间,但它对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现代艺术的发展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它可以称得上西方现代艺术的“范本”。
  注释:
  ①乔舒亚·雷诺兹:《关于艺术的谈话》,转引自沃纳·霍夫曼著、薛华译《现代艺术的激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70页。
  ②曼·科·希勒布雷希特:《现代派艺术心理》,陈钰鹏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22页。
  ③④宋玉成:《西方现代艺术的追本溯源》,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90页。
  ⑤曼·科·希勒布雷希特:《现代派艺术心理》,陈钰鹏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187页。
  ⑥弗朗兹·博厄斯:《原始艺术》,金辉译,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7页。
  ⑦鲍诗度:《西方现代派美术》,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年版,第141页。
  参考文献:
  乔舒亚·雷诺兹.关于艺术的谈话.沃纳·霍夫曼著,薛华译.现代艺术的激变.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曼·科·希勒布雷希特著,陈钰鹏译.现代派艺术心理.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
  宋玉成.西方现代艺术的追本溯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鲍诗度.西方现代派美术.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弗朗兹·博厄斯著,金辉译.原始艺术.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董振金,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