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浅析中国现代视觉设计需求

2015-07-09 09:2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内容摘要: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发现以往在视觉设计中运用的法则正逐渐被打破,现代视觉设计作为一种现代视觉语言的传递方式,其特点就是不断创新和求变。只有将未来的设计着眼于多种因素的互动设计之上,注重现代视觉设计的发展需求,才能设计出高品质的、多元的,具有中国文化风格的设计作品。

  关 键 词:视觉艺术 需求 设计
  
  现代平面设计艺术作为视觉传达艺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经历了从工业化社会到信息化社会的转变。而中国的平面设计艺术在观念上、功能上、语意和形式表现上,都备受东西方文化思潮和艺术风格的影响。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大趋势下,我们发现以往在视觉设计中运用的法则正逐渐被打破,固有的符号现象被解构,人类在跨越世纪的里程中力求找到合理化的视觉空间,中国现代视觉设计的发展形成了新的设计需求。
  
  一、独创性设计需求
  
  视觉设计作为一种艺术活动,同其他艺术活动一样,它的设计与制作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这种创造性劳动往往源于设计者的主观因素(文化底蕴),以绘画艺术为例来说,古往今来,画竹的画家很多,唯郑板桥最富有独创性。其文化底蕴深厚因为他诗、书、画皆工,时人称为“三绝”。他“追求通过绘画传自我之神”。他笔下的竹,乱中求正,密中见疏,或潇洒、或憔悴、或挺拔、或清瘦,千姿百态、各具精神。他把“眼中之竹”独创地画成了“胸中之竹”,“画到神情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这真魂就是出自他胸中的独创性。
  作为一名有创新意识的设计师,不能一味追求传统或西化,而应努力争取自己的风格。Www.133229.COM我们看到视觉传达设计师创作独立性变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在个人面对社会需求和创作需求上的转换。视觉设计有很多可能性,完全不必拘泥于一种形式上的表现。在实际设计中视觉设计师很容易从专业形式上去思考,有时会让视野变窄,也会变得盲目。从个人创作时期发展到合作创作时期,大都是因为技术上的不足,以及人生积累缺乏导致;当设计师们在积累了足够的基础后,便又从合作创作时期转换到主控创作时期,这个转换意味着处于这一时期的设计师们已经将他们的目的转为对设计创作的主控性以及设计创作乐趣上的追求。目的性可以作为一个坐标,如同文化有回归和超越的同种动机一样,独立性的变化更多是一种超越。例如佐藤晃一作品的色彩可以说大都具有这一品质,造成分离感和张力,具有戏剧性。在色彩、形体与光三者的关系中寻求平衡,既不完全归入西方古典的光线照射法,也不归入东方传统的几乎抛尽光源,只求色彩与体积的表现法,而是把装饰色彩、变形形体和折中了古典派与印象派的光表现在色渐变手法中融为一体。色渐变的隐隐约约依然清晰肯定的形体、弱化了的明暗和相对强化了的色彩,构成了佐藤晃一作品的基本特征,三者融而合一,自然和谐,独树一帜,开出了一块融合东西方的新天地。
  
  二、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
  
  由各种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设计图像的结合,到进入各国的交流活动,引领了更具融合性的年轻一代。在平面设计领域,图形是其视觉语言,它给人们的感受是共同的,它的最大特点是追求国际视野,使设计具备一流品质。而全球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对图形的创造、思考角度、大众理解等方面提出了合理化的认知观。在全球化的前提下,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构思和表现在现代平面设计语言的表述上基本是一致的。简练、达意、巧妙、智慧……综观世界现代设计的走势,研究现代社会对平面设计的影响,对保持敏锐的设计思维和使作品与现代世界设计接轨显得尤为重要。
  
  三、地域本土化设计需求
  
  本土化设计所指的是设计师在本土所处的环境下通过思考而逐渐形成的设计思想。地域、思维、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设计风格,本土的文化对其设计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设计师所处地域成长决定了他对设计的认知观。设计师若能立足于本土文化来完成平面设计作品,其创作的图像就带有本民族的思想理念及独立的表达能力,从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本土化设计的“化”字包含了由一种性质或状态转变为另外一种性质或状态的可能性与能动性,本土化设计首先在字面上就传达出其所具有的某种拔擢而出的精神。其实这也可以说就是自我设置一个他者的立场,从这个他者立场或者第三者立场再来反观我们自身文化中由来已久的某些思维特征和事物特征,我们的态度就会愈加的客观,思想也会愈加的辩证明晰。
  我们知道,现代视觉设计的诸多流派均来源于印象主义、立体主义、构成主义等现代绘画风格,而这些西方近现代派绘画在其启蒙时或多或少地受了东方艺术的影响,特别是中国传统绘画所强调的散点透视,虚实疏密、留白等形式和形态上的处理方法,对于它们的启示是不容置疑的。通过这样的梳理,应该说找到旧有造型元素与现代设计的契合点并对前者的改良更应是顺理成章的。对于具有中国地域特色旧有造型元素其形态上的改造,则使元素不仅传递了现代设计观念,更使旧有元素能够真正传递载体的现代信息,符合现代设计的功用,从而摆脱元素在使用上的局限与语意上的偏差。对本土设计师来说,守一方水土研究自成体系的平面设计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四、以人为本的设计需求
  
  设计“以人为本”,这一现代设计的哲学基础和思想原则在当代社会日益深入人心,它不仅是设计界所热衷的论题,而且已成为一句响亮的口号为大众耳熟能详。设计“以人为本”是“人为衡量万物之标准”的人本主义思想原则在设计中的体现,它充分肯定人和人的主导作用,强调设计为人而存在,设计因人的需要而显现其自身价值。
  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有机生成论和时空一体化动态模式的宇宙观,对于古代的设计文化和传统造物观有着深刻的影响。天——人——物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物质变换的关系,是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季节气候、地理环境、材料的自然美感、人工的巧作这四个因素相结合,才能创造出精良的器物。天时、地气、材美、工巧这四者的相合,就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相合,这就是人与自然共生的设计思想。例如,包豪斯的创始人格洛皮厄斯主张艺术与技术统一、实践能力与理论素养并重,强调设计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等思想,就是源于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的精神。现代设计讲的“以人为本”,就是古希腊哲学强调的“人本主义”,更是源于中国古典哲学老庄的“天人合一、以人为贵”的思想。艺术与技术的统一、实践与理论的结合,更是古希腊——罗马文化与艺术唯美、求实、创新精神的体现。包豪斯的这种立校精神的确为现代主义运动开了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科学技术融合的先河。
  著名工艺美术史论家田自秉先生一贯主张设计应该“经济、实用、美观”。实际上还是讲的“以人为本”的原则问题,“实用”对于设计来说非常重要,尤其是消费者更看重设计的实用性。老百姓从来不知道何谓“节约型设计”,但民间的“设计师”们关注生活,更懂得“设计为人”的道理,早在没有“工业设计”概念的时候,就已经在生活中使用了,很多优秀的设计往往来自于我们所忽视的“民间”,并被广大消费者认可,而且,我们会在民间发现许多巧妙的设计,它的巧妙之处有很多确实是现代人所想象不到的。我们的祖先为我们积淀了太多优秀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值得我们深入挖掘并运用到现代设计中去。将“以人为本”作为我们设计的原则,去学习它、领会它,会产生更多更符合中国国情的优秀现代设计。
  现阶段,世界发展趋势呈现出一种竞争、融合、多元的格局,现代视觉设计作为一种现代视觉语言的传递方式,其特点就是不断创新和求变。在经历了分解与重构的现代视觉设计艺术,未来的设计将着眼于多种因素的互动设计之上,其关系必然是相连的、内在的、互动的、广义的。在现代视觉设计的发展中,只有准确把握独创性设计需求,符合国际化与多元化的设计需求,贴近地域本土化设计需求,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需求,我们才能设计出高品质的、多元的,具有中国文化风格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张娜.传统文化符号的设计学意义[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109.
  [2]孙俐.浅谈中国本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c].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3]胡平.中国设计文化的创造性转化[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4]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