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艺术理论与美学理论是相互关联的。一方面,艺术理论深受哲学和美学基本理论的影响,形成艺术话语言说的哲学化和美学化倾向,这在西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理论中比较普遍,并且对中国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深刻影响。另一方面,是美学理论深受源于现实人生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影响。美学理论的形成来源于现实人生中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经验,艺术范围的拓展、艺术实践的变更和艺术理论的变革对美学研究对象范围、美学话语言说方式、美学范畴的拓展以及美学理论的变更产生重要影响,这在中国传统艺术和美学理论以及西方当代艺术和美学理论中有明显体现。
关键词:艺术理论美学化倾向美学理论艺术实践根基
艺术理论主要涉及艺术起源、本质、特征、功能,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等文化系统的关联,艺术创作、艺术鉴赏、艺术风格流派、艺术范畴、各门类艺术及其特征等基本理论问题,美学基本理论问题主要包括美学的对象、范围,美学的方法、美的本质、审美活动、审美对象、审美经验、审美价值、审美教育等。艺术理论与美学基本理论问题一直以来有着复杂的关联,厘清两者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艺术学和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的理解。
一、艺术话语言说的哲学化和美学化倾向
艺术理论与美学基本问题的相互关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艺术理论深受哲学和美学基本理论的影响,形成艺术话语言说的哲学化和美学化倾向。这种情况在西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理论中比较普遍,并且对中国现代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深刻影响。西方对艺术问题的思考自古以来就有一种浓重的哲学化、美学化、理性化、科学化的传统,往往从哲学和美学思想中来探讨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这种传统从柏拉图时代就开始,这与西方自古以来的哲学主义传统和理性主义传统密切相关。而美学是哲学的分支学科,美学理论的发展也深受哲学思潮的影响。西方哲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古代本体论到近代认识论再到现代语言论三个阶段,正如罗蒂在《哲学和自然之境》中所说的:“关心事物的古代和中世纪哲学,关心观念的17世纪到19世纪的哲学,以及关心语词的现代开明的哲学舞台等所组成的这幅图画,似乎是极其言之成理的。”[1]古代本体论哲学主要关注的是世界的本源和本体问题,这是古代哲学的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围绕着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唯物和唯心等派别,主观派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存在于人的心灵和精神意识之中,客观派认为物质或某种现实存在的实体是世界的本源。古代哲学家尽管在世界的本体问题上意见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世界的本体问题是哲学首先要回答、要解决的第一个重要的问题,他们都认为存在一个使世界万事万物得以存在的共同的本源,这就是世界的本质和客观规律,这个本质是客观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西方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认为,这个本质就是理念,理念就是使事物之所以成为事物的那个共同的本质规定,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真实性、可靠性和永恒性,它是最高的真实,最高的理性,最高的真理,也是最高的美。他把整个世界分为理念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三部分,三者由高到低呈金字塔型的结构,理念世界是第一性的,是最真实、最可靠的世界,是超越时空的,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也是最高的真理,最美的世界;现实世界源于理念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现实世界中的万事万物具有时间性和空间性,易逝性和短暂性,不如理念世界那样真实可靠;艺术世界源于现实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对理念世界的模仿的模仿,与理念隔了三层,是最远离真理的,也是最不真实不可靠的。在对美学和艺术基本理论的认识上,柏拉图也是从他的哲学观念出发来探讨。正如存在一个共同的世界的本质一样,他认为,美和艺术也存在一个共同的本质,这个本质说明了美之所以为美、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共同的原因,这个本质具有普遍性和永恒性。美的本质是理念,理念是最高的美,也是最高的真和善,1d938c56969222ff5431733f1a3908e4f7b25fa4b213a636a34bc8564a9ab2fc是真善美合一的最高的真理;艺术的本质是理念的体现,是对理念的模仿的模仿。从柏拉图开始,西方形成了一股崇尚哲学、贬低艺术、崇尚理性、贬低感性的哲学主义和理性主义传统。在这种传统中,他们一方面认为美学、艺术关注的是人的感觉、感受、感知等感性活动,另一方面,又认为这种感性活动是低层次的美,是不真实的,它们之所以美是因为附着于理性而美。从柏拉图开始,西方思想家形成了一股从哲学美学出发探讨艺术问题的传统。西方中世纪美学认为美在上帝,上帝是美的本体,万事万物的美是由于分享了神的美,只有摒弃世俗的一切欲望才能接近神灵,通达与上帝共在的美的世界,因此,中世纪艺术秉持一种禁欲主义的艺术观念,认为艺术不应该表现世俗生活和人的情感欲望,艺术的本质就是对神的表现,由此形成了西方宗教艺术的一时盛行。黑格尔也是从他的哲学和美学理论出发来探讨艺术问题的,他的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是“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把他的美学理论套用到对艺术的阐释中,他认为,艺术也必然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根据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不同形态,他把整个艺术史分为古典型艺术、象征型艺术、浪漫型艺术三个阶段。此外,科林伍德的艺术即直觉论、萨特的艺术是对人的存在和自由的揭示、艺术介入社会生活的观点、海德格尔的艺术是真理在作品中的自行置入、杜夫海纳的艺术是灿烂的感性等艺术观念,也都与他们的哲学和美学理论息息相关。也是从柏拉图开始,在西方形成了一股寻求艺术的共同本质,建立普遍永恒的艺术概念的传统。
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对世界的认识能力问题,他们认为,人类是有理性的动物,是万物的灵长,宇宙的精华,人类凭借知识和理性能够认识世界,能够控制和征服自然。认识论哲学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认识能力,强调知识和理性的力量。西方近代认识论哲学从对客观世界和宇宙本体的关注,转向对人类的认识能力、人的主观世界和人的主体性问题的关注,深受这一哲学思潮的影响,西方近代美学呈现出一种浓重的认识论、理性化和主体化倾向。“美学之父”鲍姆嘉通就把美学限定为一门关于认识论的学科。他认为美学就是研究感性认识的,美是感性认识的完善,所谓的完善就是对感性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原初的模糊的感受是不可靠的,這实际上是对感性活动的理性化要求。康德对美的阐释也具有浓重的认识论色彩,他把审美称为判断力,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审美感受的那种原初的活生生的感性色彩。深受近代认识论美学的影响,西方近现代艺术也高扬人的认识能力和主体性,以及艺术对人生自由的重要意义。浪漫主义艺术主张艺术就是人的情感和个性的表现;表现主义艺术强调艺术就是直觉和表现,强调人的想象力的重要作用;康德强调艺术是天才的创造,艺术要有独特性,艺术的价值在于其纯粹的形式所引起的愉悦感和自由感;贝尔认为艺术是“有意味的形式”,有某种形而上意义的昭示,阿多诺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否定,对异化世界的批判和救赎。近代认识论美学秉持理性与感性、艺术与生活、心灵与身体二元对立的立场,并且认为前者高于后者,在这种观念影响下,他们认为艺术应该是远离生活、高于生活、与生活保持距离的,艺术应该是凭借美的形式给人带来审美愉悦的高雅艺术,通俗艺术因为其实用目的,因为其与现实生活、与身体的密切关联而被排除在艺术范围之外,艺术欣赏主要凭借视觉和听觉对艺术作品进行无功利的审美静观,西方现代自律艺术理论由此形成。
西方现代语言論哲学主要关注的是人类如何认识世界、通过什么方式认识世界的问题,其中,语言符号被认为是重要的方式。因此,符号阐释和语言分析成为现代哲学、美学主要关注的问题,这在现代符号美学和分析美学对美和艺术的阐释中有明显体现。卡西尔认为,人是符号的动物,科学、哲学、宗教等都是人类借以认识世界的不同的符号,艺术当然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符号形式。卡西尔的学生苏珊·朗格进一步强调,艺术符号与人类其他符号形式的区别在于,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艺术是表现情感的,由此,她把艺术界定为“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艺术品是人类情感的表现形式,艺术活动就在于创造表现人类情感和生命的符号形式。分析美学家比尔兹利的艺术意图理论、古德曼的艺术语言是有密度的语言的观点、丹托的艺术关于意义以及由艺术界的理论阐释赋予、迪基的艺术惯例论等,都从对艺术的语言分析来探讨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
总之,西方艺术理论深受西方哲学理论和美学话语的影响,总体上具有一种浓重的哲学化和理性化色彩,他们往往套用哲学、美学的理论话语来对艺术基本问题进行阐释,试图寻找出关于艺术本质的普遍永恒的定义。中国现代美学关于美的本质论争中的三大派:美在主观、美在客观、美在主客观的统一,以及中国现代艺术本质观中的艺术再现论、艺术表现论、艺术反映论等观点的形成,也都深受西方美学和艺术理论思维模式的影响,注重从哲学、美学的理论话语和理性传统中来探讨艺术问题,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艺术的感性特征,以及活生生的现实的艺术实践和艺术审美经验,而这种思维模式又与西方的哲学思维传统和理性主义传统密切相关。
二、美学理论的艺术实践根基
艺术理论与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相互关联的第二个方面的表现是,美学理论深受源于现实人生中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理论的影响。美学理论的形成来源于现实人生中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经验,艺术范围的拓展、艺术实践的变更和艺术理论的变革对美学研究对象范围、美学话语言说方式、美学范畴的拓展以及美学理论的变更等美学基本问题产生重要影响,这在中国传统艺术和美学理论以及西方当代艺术和美学理论当中有明显体现。
西方文化注重主客二分的认识论传统和理性化传统,容易造成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人与世界、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割裂和对立,而中国文化是崇尚天人合一、主客不分、人与自然、艺术与生活融合为一的文化,中国人对美和艺术问题的思考也从来不曾脱离这感性的活生生的现实人生。在中国美学家看来,艺术与人生是水乳交融的,艺术创造源于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感发、感思、感动、感怀、感慨。《礼记·乐记》在阐述音乐艺术起源问题时指出:“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钟嵘《诗品序》中也云:“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艺术的产生是由于人心的感动,而“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人心的感动是由于受到外物的触发。这个“物”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自然景物,如钟嵘《诗品序》中所云“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诸诗者也”;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中所云“物色之动,心亦摇焉”“是以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沈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牵,辞以情发”,陆机所云“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春夏秋冬一年四季不同的景物都会触发艺术家的情怀,由此留下感人的作品。其次是社会现实人生中的种种事物,如钟嵘《诗品序》所云:“楚臣去境,汉妾辞宫;或骨横朔野,魂逐飞蓬;或负戈外戍,杀气雄边;塞客衣单,孀闺泪尽”等等,现实人生中的种种事件也会触发艺术家的情怀,并化作其笔下的作品。在艺术起源的问题上,中国人认为是感于物而生情,因情而生文,艺术是描述社会现实人生,抒发人生之感,“感兴”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理论的重要范畴,并且对中国美学范畴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人在对艺术本质的认识上,主要有诗言志、诗缘情、发愤著书说、文章不朽说、不平则鸣说等观点。诗言志是先秦思想家提出来的观点,强调诗歌是抒发作者的情感、志向和抱负;诗缘情是西晋文学家陆机提出来的观点,强调诗歌由于情感的触发而生成,诗歌是表现情感的;汉代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唐代韩愈的不平则鸣说强调文学艺术源于人生的不得志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需要通过创作来抒发内心的怨愤之情;魏晋曹丕的文章不朽说有感于社会动乱、人生苦短,时逢乱世,生如朝露,脆弱而短暂,而文学是永恒的、不朽的,可以通过文学创作来延续个体短暂的生命,从而使短暂的人生因为文学的永恒而具有意义。上述观点都强调自然景物和人生事件的感发对文学艺术创作的意义。而陆机、司马迁、韩愈等既是思想家,也是著名的文学家,他们的理论来自他们的文学艺术创作实践,而他们的文学创作也跟他们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物感说是中国美学家对美和艺术起源问题的阐释,这个观点来自对中国艺术实践和艺术经验的总结。
由于艺术作品、艺术创作与艺术家之人生息息相关,由此,在对艺术风格的阐释中,中国艺术理论往往结合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及其思想、性情、气质对艺术作品进行阐释。艺术创作是为了表达艺术家之情思、情感、志向、情意,而这种种情志是由于“物”之触发,同时,艺术作品中也要通过具体可感的物象来传达内心之情意,因此,情意与物象的关系成为中国艺术的主要问题。好的艺术作品在情意与物象的关系上要做到很好的结合,做到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这就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意境,同时也是美的最高境界。这是衡量艺术作品好坏的主要标准,如王国维《人间词话》所云:“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中国美学家和艺术理论家在对艺术的认识上主要围绕物象、情意、境界这三者及其之间的关系来阐释,强调物象的描绘要逼真、具体而生动,情感的抒发要真实自然,物象与情意要达到完美的融合,如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王夫之所强调的情中景、景中情的营造,最重要的是要有滋味、韵味,有深远的意境,有超出言和象之外的令读者玩味不尽的深层意蕴,即司空图所说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味外之旨,王国维所说的“弦外之响”,并且由此形成富有中国民族特色的美学范畴和命题,如感兴、意境、虚实、含蓄、意象、元气、风骨、理趣、神韵等。这些美学理论的形成主要来自对中国传统文学、书法、园林、绘画、音乐等艺术实践的总结,并且对现实的艺术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人向来围绕人生来阐述艺术起源、本质、作用、目的等问题,艺术中的情意来自于自然和社会人生事物的感发,艺术作品因其情景相生、虚实融合、富于韵味而让艺术欣赏者陶醉其中而流连忘返,在对艺术的沉浸中受到陶冶和感化,精神也因之而升华,艺术对于人的精神具有改造作用,可以陶冶、净化人的心灵,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对于塑造身心健康的健全人格具有重要作用,艺术对于人生是不可或缺的。对于中国人而言,艺术境界是美的境界,是善的境界,同时也是人生的最高境界。由于中国传统艺术理论的形成始终不脱离活生生的艺术实践,并且这种艺术理论对中国美学理论产生重要影响,而中国艺术又始终不脱离感性的现实人生,因此,中国美学家在对美学问题的阐释中始终不脱离现实人生,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与现实人生息息相关的人生论美学传统。正如金雅所说的:“中国美学有着自己深厚的人生论传统,它扎根于中国哲学的人生情怀和中华文化的诗性情韵,自老孔庄等先哲发绪,经20世纪上半叶中国现代美学之理论自觉,初步建构起以审美艺术人生动态统一的大审美观、真善美张力贯通的美情观、物我有无出入诗性交融的审美境界观等为主要标志的中国式美学话语和审美精神。”[2]中国美学在对美学的对象和范围、审美经验的起源、审美活动的性质和特征、审美范畴、审美价值、审美教育、审美境界等美学基本问题和话语的阐释中,都强调其与活生生的现实人生的密切关联,也因此,中国美学理论强调艺术和审美对现实人生的介入和改造作用,对心灵的净化作用,对人格的完善作用,对人生境界的提升作用。
西方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形成了以波普艺术、光效艺术、集合艺术、动能艺术、后绘画抽象主义、极简主义、大地艺术、装置艺术、录像艺术、涂鸦艺术、后媒体艺术、卑贱艺术、语境艺术等为代表的当代艺术实践,它们打破了艺术要表现美、要创造美的形式等观点,打破了艺术与生活、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之间的界限,强调艺术的易逝性、短暂性、观念性,强调艺术没有固定的边界,强调艺术与生活、环境、身体、文化语境的关联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实用价值功能。这些艺术实践引发了当代艺术和美学理论的变革。西方当代艺术和美学理论不再对艺术做对象化、孤立化的阐释,不再强调艺术的形式美、独创性、永恒性、无功利性、等级性等传统自律美学和艺术理论所关注的问题,而是从艺术与日常生活、文化语境、政治、历史、审美、伦理之间的关联,与人类的感性实践和完整生存之间的密切关联来探讨艺术理论问题,强调艺术的生活化、情境化、语境化、身体化特征及其对人类美好生活的积极促进作用。关于这方面的问题,笔者另有专文详述,在此不再赘述。
三、结语
综上所述,艺術理论与美学理论有着复杂的关联。一方面,艺术理论深受哲学和美学理论话语的影响,形成艺术话语言说的美学化倾向;另一方面,美学理论话语的形成也与源于现实人生中的艺术实践和艺术经验有密切的关联。随着当今艺术学理论的独立和美学理论的扩界,在今后的艺术学和美学理论话语体系建构中,我们一方面要在立足于艺术实践和艺术经验的基础上思考和建构当代美学理论,使之能够对现实中的艺术创作和艺术实践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在艺术学话语体系的建构中,我们在参考美学理论话语的同时,也要警惕美学对艺术学的僭越。
(作者简介:何飞雁,女,博士研究生,南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审美文化、文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