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我们很少讨论艺术理论批评的语言问题,其实要表达好对艺术现象和作家作品的观点识见,理论批评的语言是不能忽视的。其中美学的尺度也是需要我们关注的艺术理论批评语言的基本尺度之一,这与我们研究和评价的特定对象本身相关联。
从美学角度看,艺术理论批评语言可重点关注四个“度”:一是精准度,二是晓畅度,三是温度,四是力度。
“精准度”,要求理论批评要把话说精确、说到位,因为我们表达的主要是观点和思想,一旦表述不精准,就会产生误解,理论批评的效果自然也不可能达到。精准要靶向明确、靶点到位,文字少而效果好,这也是一种理论概括能力的体现,是理论的基本品格。理论是需要高度概括和凝炼的,不能四处开花还没把观点亮清楚。
“晓畅度”,即思想观点要让人明白。现在有些理论批评大量引进西方概念术语,很不接地气。也有一些理论家、批评家,以运用艰涩难懂的西方概念术语为高明,其目的不是为了让人明白其观点,而是借此炫耀其“高深学问”或“前沿学问”。
“温度”,不仅要求美学要有温度,还要求人文科学都应有温度。我们的研究对象是人,因此要有人文关怀。艺术理论批评是研究和评价艺术的,而艺术的中心是人。如果艺术理论批评语言没有温度,理论家批评家不投入感情,就很难体验和把握研究对象的精微之处。那种冷冰冰的科学批评、纯客观批评、纯形式批评等,都是远离艺术自身特点的,很难使我们的理论批评拥有烛照人性的光芒、深度、高度。
“力度”,是在上面几个度的基础上的一种综合力量。好的理论批评深蕴内在力量,它不一定说很多话,文字也可以平实无华,但却有一种情怀,有一种感染力和穿透人心的力量。它把艺术的价值、美丑,准确明白地传达给读者,推动和引领读者精神境界和心灵世界的提升,阅读这样的理论文字,本身就是一种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