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书画名门成员本身在技法上都有过人之处,很多人更是开山立派的宗师。而其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也有能力将这些过人的技法进行总结提升,形成一定的论述。我们在对这些论述学习的同时一方面能够帮助我们在笔墨教学的过程更好的促进学生专业技法的发展,学习到笔墨的运用,另一方面也能够从时代背景、述者进行论述的切入点与理论形成过程进一步的理解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书画名门;艺术教育;培养特点
1深厚的文化底蕴
“教”中的文化性。中国画讲究“意境”的营造,而意境相对而言又是比较虚无缥缈的存在,往往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表达到位的,很多时候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的理解作品中的意境,这些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师者就会将书画中体现的韵味以诗词的形式表达。画论是教学中文化性的更深层次表现,作为一种文章形式,本身就需要有很高的文学素养才能写就,并且也只有具备高水准的知识水平才能将实际生活中的绘画技法上升到理论高度。赵孟�作画贵有古意,他曾说“若无古意,虽工无益。……吾所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在书画名门家庭中这些画论不只是自己艺术的经验总结,同时也是传授给下一代书画技法的窍门。他的艺术理论一直影响了赵家五代人,形成了画史上少见的大家族。
“学”中的文化性。学的文化性是与教相对应的,具体表现在学生对文化性知识的理解上,试想如果学生不具备一定水平的文化知识理解能力,那就算老师的诗词再怎么接近画作的意境、写出的画论再怎么精辟都无济于事。并且这种理解不是说看懂了就行还要可以转换成自己的东西,画史有很多画论就是学生对老师艺术的总结。如苏轼的《净因院画记》就是在看完文同画竹以后得出的艺术见解。王原祁在《雨窗漫笔》“论画十则”开篇就说“六法古人论之详矣,但恐后学拘局成见,未发心裁。疑义意揣,翻成邪僻。今将经营位置笔墨设色大意,就先奉常所传及愚见言之。以识甘苦。后有所得,当随笔录出。”说明他后面的这些绘画论点都是根据对家学传承中的思想加上自己所见所闻总结得出的。此外还有山水画论中影响深远的《林泉高致》就是郭思对其父郭熙全部艺术思想的整理。他在序言中说到小时候常与父亲外出观摩山水,郭熙每落笔必曰:“画山水有法,岂得草草。”而郭思每听闻父亲讲解画法就赶紧记下来,最后收集在一起竟多达数十百条,于是整理一番。如果没有郭熙对儿子绘画的教导,如果没有郭思深厚的文化功底,恐怕也不会有这么一本山水理论的集大成之作。
家学传承中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特点也正是书画世家名门区别与一般手工艺人家学传承的关键所在。因为通过文字的记载会更加全面的展现艺术创作的整个过程和需要注意的要点。比如前人在某一学术方面有其独到之处时,一定的文化背景可以使其更好的总结经验,并有能力用文章的形式记载下来,一代代在此基础上传承,保证了第一代家学思想留传的完整性与直接性,同时也有利于后代在这个基础上再去发扬光大。
2不以书画艺术谋生
蜘蛛学习织网是为了能够捕捉蚊虫,老鹰学习飞翔是为了能够追赶猎物,人类学习钻木取火是为了能够取得熟食,这任何的技能都与谋生息息相关。历史和小说中也有很多记载是关于一些书生在落魄的时候是依靠买字画为生,但是这在书画名门中却不会发生,虽然说他们中很多人的书画作品不管是现在还是在当时社会都是价值千金,但是他们却并不以这些书画艺术作为谋生的手段。如“吴兴一家”的文征明,晚年时期画名大盛,向他求画着络绎不绝,曾有一位富豪向他求画,并以一个珍宝作为画得报酬,他却“不启封而还之”。他的这种行为不自觉的就会给下一代的继承者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从小形成书画艺术不是为了谋求更多的金钱而学习的印象,从而形成正确的书画价值观,为后代在书画艺术的品级发展埋下良好的伏笔。不以书画艺术作为谋生手段的特点与其具有的社会及经济地位有一定关系。首先,前文当中说过这写名门家庭大都有人曾经或现在身在朝野之上,在其当官的这段时间本身有一定的俸禄,就算是告老还乡也会有一定的资产足够使这些家庭在地方小有资产,他们并不需要用书画去赚钱。其次,书画艺术在文人的心目中特别是这些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名门之中是一件大雅之事,一旦与金钱挂钩那将是对其书画艺术的一种蔑视,因此也绝不愿拿书画出去买卖。再者,他们在朝为官的经历也不允许他们自己轻易的降低身份去与一般画师为流。
3亲师合一造就的倾囊相授
相对于师徒制的教育方式而言,亲师合一有一个非常大的优点,就是老师的倾囊相授。因为在古代的坊间流传这样一句话:“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特别是在竞争激烈的手工艺者身上更是如此。各种行会组织和画家工场作坊的建立与发展,促使画家和手工艺者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绘画行帮、工艺行帮之势日趋显露,导致一些画家和师傅产生严重的保密思想。所以大部分师傅在教授徒弟的时候都会将绝活留下,绝不外传。一个画工学徒在学艺时一般要历经三年。开始阶段只负责最不重要的研磨调色等杂务,渐渐熟悉一点师傅的画法之后才能开始练习用笔(线条),等这有一定基础后就可以随师傅一起用界尺(划线直尺)慢慢作画,到此时才能见到画工学习最重要的底样(粉本),得师傅传授听画诀,暗记画诀。但是师傅往往不会将全部的粉本、口诀交出,虽说保持了师傅技艺的独一无二,同时也造成了很多高超工艺失传。
亲师合一的教育方式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只有望子成龙者,没有嫉妒儿子成就的。所以在教自己亲人的时候都会将自己毕生的经验悉数提供,以期能够帮助其在艺术上走的更远。如宋代画家黄荃十分善于画花鸟,《写生珍禽图》就是他的花鸟传世名作。他画这张名品的初衷却不是为了自己出名,完全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儿子黄居宝。《珍禽图》左下角有黄荃自题的一行字“付子居宝习”,从这可以看出这幅作品是黄荃为了让儿子能够领悟画画技法而做的一个临摹教材。作品上的24只珍禽每一个都刻画的非常细致,栩栩如生,尽可能的展现出动物的神态,以期儿子在临摹的时候能够更好的领会到技法的精髓,可以看出里面充满了培养儿子的良苦用心。4重视全面发展
由于书画名门并不是以书画作为其存世的最主要目的,所以在他们进行教育的时候会同时提供多方面的知识供成员学习,纵观历史上从名门中走出的书画家往往都是集多种才能于一身,他们大多数都不只在一个领域都成就,这是与他们家庭培养时候注重全面发展密不可分的。
北宋大书画家苏轼就是一个这样的全才,不仅在诗文方面独树一帜开豪放派之先河,在书、画、词、曲等多方面也多有成就。因为诗词的杰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的成就称为宋四家之一,画作方面将文人画的思想发展到极致。可以说在这几个领域都做到了顶级的位置,给后人带来很大影响,是当之无愧的“大家”。因为知识往往是想通的,苏轼正式具备了道家的宇宙心灵,才能将诗词写出豪迈之感,才能对文同说的竹子之道一点即透。如果限制了他在道家思想的探索,肯定不会出现他画竹的天道神态。
元代画家赵孟�更是一个多发面发展的全才,诗文,经济,书法,绘画,印刻,音律,鉴赏无一不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松雪斋集提要》评价他“然论其才艺,则风流文采冠绝当时,不但翰墨为元代第一,即文章亦揖让与虞、杨、范、揭之间,不出其后也。”这四人为“元诗四大家”,提要中将赵孟�与他们相提并论,足以见得赵的诗文成就。《圭斋文集》中又说他“鉴定古器物、名书画,望而知之,百不失一。”可见其鉴赏功力非同一般。另外他也通晓音律,著有《琴原》《乐原》等关于音乐的文章,史称“得律吕不传之妙”。
5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前提是对学习者资质与本性的清楚认识,而以家庭为单位的传承学习将更能够突显这方面的优势。
首先,家人是伴随着传承者成长的每一步走过来的,他们直接参与传承者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能够能加清楚的认清传承者的特质,再依据他们个人的不同特质在传承时有不同的侧重。这一点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够很好做到的,通常在一般家庭中可能会由于爱屋及乌或护犊的心态不能够正确评价继承者,只有那些真正有学识的人才能做到客观评价。因为他们用知识扩展了眼界,心中容纳的不只是小小的家庭,更多的是关乎社稷、论及历史。在前文中我们论述了书画名门具备的文化、政治背景,从他们具备的这些来看,正是一批具有真知灼见的学者。因此他们在培养传承者时更能够以大局为重去认识传承者,从而培养出的人才不只是书画家,更是一国栋梁。苏轼就是这么一位个性鲜明的书画大家,他的个性作为父亲苏洵认识得非常清楚。与弟弟苏辙相比苏轼的个性更加外露,并且直来直往,虽有才华但是锋芒毕露,苏洵就十分担心这样的个性会给苏轼的发展带来桎梏,教育他的时候多以劝诫人收敛丰华的文章提示他。这对苏轼以后的艺术喜好影响颇大,在后期仕途不顺的时期就常常画最平常的石头来抒发胸中郁结之气。根据苏辙的个性父亲则采取了与苏轼正好的教育策略,苏辙个性含蓄、沉稳,苏洵就以鼓励性的文章教育其多展示才华为国家做贡献。正是这样的因材施教才造就了苏家一门皆名闻天下、名垂青史。
其次,相对于官方或大范围的教学方式,家学传承的学习者更少,也便于教学时灵活的调整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的完成传承过程。尤其是书画学习需要一定的艺术领悟能力,这个差异造成的不同在家庭内部传承中也更便于调整。
总之,中国古代有句名言叫:虎父无犬子。在书画名门中表现的更为集中,以他们的教育作为研究对象也是为了能够弄明白以家庭为单位的教育是怎样保持高水平技术继承的稳定性,怎样更好的促成下一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从而为当代的美术教育提供借鉴的可能。作者:荆芳。本文来自《中国书画》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