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古建筑古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保护与传承
1、导言
古建筑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城市历史的见证者,它承载着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古文化是一座城市宝贵的精神荟萃,是教育子孙后代的最后教材,它怀揣着这座城市的明天与希望。而就目前来看,我国在古建筑保护方面缺乏有效措施,并且有些国家领导人以及城市规划从业者在古文化保护层面上认识不够,最终导致古建筑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被列入了拆迁的名单
2、古建筑古文化保护的意义
2.1古建筑是历史文化的载体
古建筑承载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可以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见证了一座城市千百年来的沧桑巨变,也是一座城市历史的印記。一旦古建筑遭到破坏,不仅失去了一座城市的见证者,并且也对我国文化遗产造成损失。古建筑存在的意义并不在于它能住多少人,更在于其自身的历史遗迹和内涵。如今在很多城市也出现了一些仿古建筑,而外表建造的如何逼真和神似,也没有历史内涵,只是一个钢筋水泥堆砌成的建筑物,文化内涵永远无法达到古建筑的高度。在研究古建筑时不能仅将关注点放在外在的美学上,更应该重视内在的文化内涵,真正发挥古建筑承载历史文化的作用。
2.2古建筑是民族信心以及民族精神的体现
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而古建筑作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的一抹,记录了中国历史发展的完整过程,同时见证了中国从任人宰割的小国到如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的蜕变,这是任何西方文化无法比拟的,可见古建筑作为独立于西方文化的东方艺术的结晶,它的魅力不仅吸引了国人,更是影响了周边国家的建筑风格。古建筑的存在,就是中华文化的写照,就是民族精神的重现,就是民族信心的展示。
2.3古建筑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而旅游业作为精神文化活动的重心,对于缓解人们工作压力,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具有积极意义。古建筑的存在能够增加一座城市的访问率,各大游客正是冲着古建筑的名牌效应而来的,访问古建筑就相当于重温历史,了解古人的生活方式。因此,古建筑不仅作为现代人们娱乐的场所,更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3、我国古典建筑保护工作面临的重要难题
3.1古典建筑本身风化严重
现阶段,古建筑群面临着自身风化严重的威胁,随着时代的变革,大自然对古建筑的影响较为严重,虽然相关专家学者倾向于保护和维修古建筑群,但是其中一部分学者与另一部分学者的观点和意见不统一,导致维修和保护的方式和力度也不尽相同。因此,古典建筑的石件和砖体的保护维修工作的效果并不显著。
3.2建筑的消失文化的消亡
近期,笔者作了一项关于西安市古建筑古文化保护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42%的民众对西安古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非常感兴趣,58%的民众有一些兴趣,有70%的民众表示会经常注意保护古建筑。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城镇在发展和建设中对传统和特色建筑保护力度不够,陕西省一些极具历史文化风貌的建筑被破坏,体现地方传统特色的名镇名村逐渐消失,特别是不少见证现当代发展的优秀建筑遗存被拆除。三年前,位于西安市城南的兴教寺拆迁事件,曾一度引起社会及新闻媒体的轩然大波。西安兴教寺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因为埋葬着玄奘灵骨,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7月,由于兴教寺因历史深厚、影响深远,同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小雁塔等五处遗产点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丝绸之路中国段首批申遗名单”。然而,正是因为申遗的需要面临大规模拆迁。以下为西安古建筑图
4、古建筑古文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保护与传承
4.1发展中保护,保护中发展
首先要提高认识。“提高认识,领导是关键。”城市主政者、基层领导者必须深刻认识古建筑保护、文化传承的意义和价值,还要学文化、懂文化,用“文化”来管理文化。其次要建章立制。“建章立制,法规是依据。”城市古建筑的保护,必须依赖法律法规的保障。于1982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我国文化领域内的第一部专门法律,该法对我国的文物保护工作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后经修订首次确立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陕西省2013年年底出台的《陕西建筑保护条例》,提出要对古建筑实行保护与开发并重,同时规定了法律责任。有了法规依据,就该依法遵循。第三要健全机制。“健全机构,组织是保障。”古建筑古文化保护,是一项长期的艰难的工作,因此需要健全的机构和完善的机制,职权分明,保护发展才有推力。
4.2合理科学的进行城市规划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速度较快,为了避免各地古典建筑遭到破坏,各级地方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保护古建筑方案,其中的一个方案就是城市规划即百年大计,所以,合理科学的进行城市规划对顺利开展古建筑保护工作具有积极的影响。另外,还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方案,即在参照原始建筑的情况下,避开古建筑,在旁建设与之相协调的现代建筑。
4.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制定古建筑保护管理制度
相关法律的约束,对古建筑的保护起到重要作用,有关部门需要完善法律机制,对存在破坏古建筑行为的人员,需要追究其法律责任与刑事责任。使法律为古建筑的保护保驾护航。在古建筑保护的规定范围内,要建立严格的古建筑保护管理制度,要形成绝对有力的约束力,确保古建筑的保护工作,能够在社会中形成一种有效的社会机制,为古建筑保护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利用刑法,为古建筑保护机制树立威信,使得古建筑在历史的长河中能够继续发光发热。
4.4做好对古建筑修复工作
任何东西都经不住时间的洗礼,经历数年、数十年、数百年的古建筑同样会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如果没有专业管理人员发现并及时做到修复,古建筑的损坏可能就发展到了无法修复的阶段。而在修复中存在着许多学问,我們不能盲目修复,而是首先要发现损坏的关键结构,并通过科学技术,利用有机材料,及时修复变形损坏的结构,尽量恢复古建筑的原貌。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古建筑破坏严重的现状,了解其保护意义并掌握其保护措施对于弘扬中华历史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做好古建筑的保护工作,对提高民族凝聚力、团结民族内部力量,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保护它们是我们中华儿女共同的责任和义务,每个人都应该为之付出努力,妥善处理城市建设和古典建筑保护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它们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优化,为和谐城市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林美华
第2篇:浅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
古建筑文物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也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探索古代智慧的重要依据。然而这些古建筑文物伴随着岁月的流逝,古建筑文物中很多精美的建筑形态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其中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因此保护古建筑文物一直被广为重视,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推进及社会观念的变化,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工作越来越受重视。接下来笔者将从存在的问题、成因和相应的对策的逻辑顺序来剖析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
一、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方面的问题
为了全面而准确地了解当前形势下我国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进行了长达数年的实践调研和走访,根据笔者归纳整理的治疗反馈,目前我国的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接下来笔者将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大众的保护意识淡薄
大众对于古建筑文物的保护问题意识淡薄的问题一直都存在。我国人口众多再加上知识文化水平、意识观念的差异,导致了国民的素质参差不齐,每年都有很多国内游客破坏古建筑文物的新闻见诸报端,可以说目前大众对于古建筑文物保护意识淡薄的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单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总体来说,大众的保护意识淡薄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国家相关单位所开展的古建筑文物保护举措关注热情较低。我国不少城市每年都会举办规模不一的文物保护宣传活动,这些宣传本意是想要唤起大家对于古建筑文物的关注和保护意识,然而根据活动的结果反馈,群众对于这些宣传活动参与热情不高、反应比较冷漠,所以很多文物保护宣传活动最终也不了了之,没有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
另一方面群众的破坏古建筑文物的行为逐年增多。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文化旅游成为旅游热点,我国不少城市地区的古建筑迎来了来自祖国天南海北的游客,尤其是赶上节假日,我国很多以古建筑文物著称的城市人满为患。其实从实质上来说,文化旅游可以增进人们对古建筑的认知和了解,充分发挥了古建筑文物的教育价值。但是与这一商机相伴相随的就是一些开发商、经营者对古建筑文物的大肆开发和破坏,另外还有游客对古建筑文物的破坏。所描述的这些种种现象都说明了民众保护意识的淡薄。所以要想做好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就一定要重视大众的意识淡薄问题。
(二)古建筑文物保护方法相对落后
建筑文物的保護方法上,目前我国不少地区做的并不理想。诚然,为了顺应城市的发展要求,一些破旧受损的古建筑,比如街道、具体的文物、景观等都要进行适当的修缮和保护。但目前我们所采用的修缮和保护方法有悖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保护规律和初衷,很多受损的古建筑在被修缮和保护中变了样子,没有能够完整地保留古建筑文物的“原汁原味”,这种古建筑文物保护方式也是不值得提倡的。
(三)古建筑文物的整体性遭破坏
近年来城市的发展和改造速度明显加快,我国不少地区的城市在没有充分结合自身城市的特点、基本情况的前提下,大肆进行城市改造,不少珍贵的古建筑文物就在这样的城市改造建设过程中被破坏和损毁。有些古建筑文物虽然没有被损坏,但古建筑文物周围的环境已经发生变化,古建筑文物与周围的环境原本是一个和谐的整体,所以当周围的建筑、规划被改变之后,古建筑文物失去了它原本的整体和谐美感,这对于古建筑文物来说是一大损失。也有一些城市在进行城区改造的时候,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但这些微小的措施依然无法弥补整体建筑环境的改变。所以说,在大规模的城市改造大背景下,古建筑文物的保护也失去了其本质的意义。
二、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中问题的成因
任何事物的发展和变化都存在着因果联系,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也有它的成因。之所以产生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的问题,是有着多方面的复杂原因。接下来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和调研结果,同时根据我国古建筑文物的现状,总结出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一)“整旧”的观念不科学
在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工作中,有两种观念近年来备受关注,那就是“整旧如旧”和“整旧如新”的两种相互矛盾理论,对于这理论,我国古代建筑研究和保护领域的权威专家梁思成先生曾经做了专门论断。整旧如旧是在保留古建筑文物的原本形态、样貌的基础上对受损的古建筑文物部分结构,按照古建筑文物原本的形态或者当时历史时期的建筑文物特点来进行修缮。
整旧如新的理论观点在古代比较流行,它是基于封建时代修缮者的考虑。但在古代,古建筑文物在那个历史时期还不能被称之为文物。整旧如新的理论基本观点是认为在对受损的古建筑文物进行修缮的过程中按照现代的眼光和设想进行全面的翻新,这样修整完毕的古建筑文物虽然焕然一新但也失去了古建筑文物原有的韵味,变得不伦不类。其实从根源上来说,在对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时候之所以会出现追求焕然一新的情况,主要是人们对古建筑文物的真正存在价值缺乏正确的认知,在具体的修缮和保护行为上也没有十分重视,因此我国不少古建筑文物在被修缮与保护过程中失去了其原本的历史印记。
(二)保护的概念不明确
古建筑文物记录了当时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和生活风貌,展现着当时时代的特征,是我们祖先留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且不可再生的物质文化遗产。它不仅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更是我们探究古代社会的物质基础,因此做好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然而当今社会,广大民众对于古建筑文物的保护意识还不是特别明确,没有深刻认识到古建筑文物的存在价值,对于国家相关部门所进行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宣传活动也是态度冷漠。这种心态对于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极为不利。
(三)修复的技法不理想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成因,除了上述笔者所分析的整旧观念和保护认知原因之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修复技术的水平问题。科技的进步为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带来了新的手段,但同时目前的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又走上另外一个极端,那就是过度地运用现代化的科技产品,借助于科技来修缮和保护古建筑文物。这样的做法将直接导致我国大量的珍贵古建筑文物失去了原本的模样和形态,最终无法在大众面前展示其原本的风姿。
相关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除了过度利用现代化的科技产品来修缮和保护古建筑文物之外,更有甚者只做表面文章,针对受损大修复的古建筑文物,一些单位只从受损文物表面来进行修复,而对于古建筑文物内部的受损情况熟视无睹或者稍微修饰一番。如此这般的修复理念,对于受损待修的古建筑文物来说不仅不是一种保护,更是一种极大的破坏。
三、当前古建筑文物的修缮与保护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提升民众的保护意识
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归根结底来说,不是个人的事情。单靠一个人或者一个部门根本无法起到强有力的古建筑文物修缮和保护作用。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要想做好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最大程度地降低古建筑文物的受损概率,就需要相关古建筑文物保护部门或者组织加强对社会民众观念和意识的引导,唤起广大人民群对古建筑文物的正确认知,打造人人参与、人人保护古建筑文物的社会氛围。
为了更好地做好针对大众的古建筑文物保护宣传,我们应当借助于各大媒介形式来进行宣传,比如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或者经常性地举办一些以古建筑文物为主题的系列趣味活动并融入奖励机制,来充分调动民众的参与热情,让他们随时随地通过手机、电脑或者实际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接触古建筑文物相关修缮、保护知识和理念,并将其自觉地转化为实际行动配合各个文物保护部门,来共同做好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工作。
(二)打造科学的保护方法
科学合理的修复方法是最切实际的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手段。因此在针对古建筑文物的实际修缮和保护工作中,相关的文物管理部门一定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文物保护方法。具体需要从几下几点来着手:首先,相关文物管理部门要更新传统观念,秉承“整旧如故、以存其真”的理念,在修缮和保护中充分尊重古建筑文物的原本形态,让古建筑文物于不改变其整体性和原真性的基础上,在修缮和保护中得以长久存世。
其次文物管理部门需要隔离规划,从整体性和系统性着眼,来保护古建筑文物的历史性和发展性。最后,我们充分发掘古建筑文物的价值,让古建筑文物充分发挥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三)强化专业人员的培养
在对古建筑文物保护的过程中,人的作用很重要。因此提升专业的人员的业务技能和水平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古建筑文物的保护。针对当前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中存在的专业人员缺乏的情况,一方面我们可以加强学校教育、在職人员的培训等,另一方面加强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反思工作,增强文物修缮和保护综合能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古建筑文物的修缮和保护工作是一个牵涉面广、程序复杂的过程,其中有很多细节都关系到整个古建筑文物修缮和保护工作的成败,因此广大业界同行一定要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地认真做好关于古建筑文物的民众宣传、修缮与保护的方式方法,将古建筑文物修缮与保护工作落到实处,让珍贵的古建筑文物得以在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发挥其独一无二的价值。
作者:李东杰
第3篇:浅析古建筑木构件与木质文物的保护方法
在西藏有许多的园林建筑,而在藏语中,园林被称作“林卡”,这些地方大都是过去僧侣和达官贵人夏日休闲娱乐的地方。而罗布林卡作为西藏的一个(一座)重要的皇家园林建筑,也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其坐落在西藏拉萨城的西郊。罗布林卡是西藏人造园林中面积最大、风景秀丽、古迹众多的一座园林。其建筑布局和设计主要为园林建筑和生态环境相结合,在高处建立亭台楼阁,在低洼处挖池引泉,依托各种自然景观造景。在绿林深处还有湖心宫、龙王宫和金色林卡等,这些建筑都非常具有藏式建筑风格,而且其在密林之中若隐若现,幽婉动人。园林建筑主要是依托自然景观而建立,所以其中又蕴含着藏式园林特有的一种自然气息。
一、影响木质文物保护的因素
影响木质文物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生物损害、物理损害和化学损害这三个方面。罗布林卡作为西藏的一个大型皇家园林圣地,被称为“达赖夏宫”。其建筑风格主要是把园林和宫廷建筑风格很好地结合到了一起。而且在每年“雪顿节”的时候,也是藏戏和各种歌舞表演的重要场所。在园林中,古木茂盛、楼台亭榭错落有致,而在宫殿之中坐落着各种金铜佛像,庄严肃穆,而墙壁上也是各种精美绝伦的壁画,其中汇集了18世纪以来西藏名师、工匠在绘画、雕刻和建筑等多方面的艺术成就。所以就现在的罗布林卡来说,有着非常高的历史、科学、文化和艺术价值。
但是在这样各种历史木质文物和植被树木存在的地方,很容易受到破坏。首先就是生物的破坏,这里有飞禽走兽可能对其古树木和木质建筑造成破坏,而随着过去文化遗产的不重视,势必也会造成人类的一些破坏,再者因为时代的久远和木料本身的特点,像蛀水害虫等会在许多树木或者木质文物进行筑巢或者产卵等,这样都会对其造成大量的损坏。有时因为一些木构件或者木质建筑因为其本身的水分,以及受到温度的影响,而生长出了菌类植物,这样大大地危害到了这些文物的保护。其次就是物理损害。主要就是指气候、声音和光线等因素对木材造成的影响,一般对古木建筑和木构件造成危害的时候,是和生物和化学危害结合到一起,而产生危害结果的。比如光线改变木材的性质和硬度等,而其中的含水率,也会影响到木材的性质,如果对其不进行有效的保护,因为木质含水率的变化而造成其中细胞组织间的损害,是很难进行修复的。而化学危害主要就是一些酸性气体和金属等都会对木材造成影响。比如碱、酸溶液会对树种造成影响,而一些酸性溶液还会造成木材膨胀,从而造成木材多糖出现水解,造成其力学强度降低,最终破坏木质文物的结构。
二、关于对罗布林卡的维修和保护
(一)生物进行防治
在进行生物防治的时候,所采用的方法主要就是面对一些虫蛀的危害,而通过采用一些生物技术对害虫的危害进行抑制,从而在进行有效治虫的时候,也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罗布林卡作为一个观光性的园林,在采用这样的技术后,也不会影响游客到这里游览,而且对这里的古建筑木结构和木构件做到了很好的保护。但是在现代我国应用这样的方法还不是太多,经试验后,像杀灭菊酯、三氯杀虫酯和氯菊酯等对灭虫有一定的效果。因为罗布林卡内部的湿度比较大,所以其建筑中的木构件受到虫蛀的危害非常严重。所在对罗布林卡进行维修和保护的时候,要重点对椽子、梁和柱子等木構件进行有效的修复和更换,同时要对地面的阿嘎土加以保护。另外也要对壁画和外围墙做到全面的整修和保护,做好相应的预防性工作,在进行修葺工作的时候,要以“最小干预文物本体”为原则。
(二)对罗布林卡场景的保护和修葺
在罗布林卡之中,对场景进行维护的时候,应该拆除一些现代的铁栅栏,恢复园林本来的风貌。因为现代的一些建筑和陈设显然和园林本身的风格格格不入。同时也要对园林中的湖泊做到有效的管理,通过这些场景修复,可以很好地优化周围的环境,也让周围的古建筑得到了保护。在罗布林卡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壁画,因为时间的久远和周围环境的影响,造成了壁画出现大量的损坏。壁画本身的的材料因为自然的特性,也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同时在人们早期对壁画修复和保护的时候,因为没有选择好适当的修复材料,增加了近些年来壁画修复的难度。所以现代在对壁画进行保护和修复的时候,首先通过环境的治理有效地减轻自然环境对壁画的破坏力度,然后再采用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修补。比如在对壁画进行修葺的时候,首先要把壁画清理干净,再向起甲的壁画中注入丙酮及相关的染料软化,这时快速把一些粘结材料注入到起甲壁画的后部从而来对其进行加固。待水分挥发之后,再对起甲的壁画进行轻轻滚压,使其平整,然后对整个壁画在进行有效的修复,从而保证修复的质量。
(三)物理防腐技术的应用
在对一些古木质文物和木构件进行保护和修葺的时候,因为其本身存在的一定情况,所以对修葺工作有一定的限制。这时候就可以采用物理处理的方法,这样也可以对木质文物上的害虫进行有效的消灭,从而确保对木质文物起到保护的作用。采用物理处理的方法,主要就是通过采用离子化能对木质文物进行照射,从而灭杀其中的害虫。因为这样的物理处理方法没有污染、没有毒,同时也不会对文物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在将来的发展中,这样的技术有着非常好的应用前景。在采用的离子化能中,主要有γ-射线、微波、X-射线和红外线等。不同的射线消灭害虫的效果也有着很大的差别。比如γ射线可以把木材中不同生长阶段的害虫杀死。这样的射线主要的作用就是可以让害虫的新陈代谢出现紊乱的状况,从而促使它们死亡。而X射线因为木材本身对其具有阻挡和过滤的作用,所以在采用这样的射线的时候,其就不能很好地杀死木材中的害虫。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技术的提高,高频的电磁波和超声波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三、采用化学处理方法进行保护
(一)采用熏蒸剂的方法对木材进行处理
熏蒸剂主要就是采用一种低沸点的药剂,采用熏蒸的方法,就是在一个密封的环境下放出有毒的气体,从而起到杀虫的效果。因为每种木材都有自己的特性,所以在采用这样的方法对木材进行除虫之后,还应该采用一些防虫和防腐的处理办法,从而保证木质文物不受这些因素的侵害。现在采用的熏蒸的处理方法主要就是一种化学处理的方法。在对一些重要的木质文物进行除虫的时候,主要采用的就是这样的方法进行处理,因为这样的方法对木质文物的影响最小。在采用这种方法的时候,主要采用的熏蒸剂有溴甲烷、环氧乙烷等,在采用这种处理方法,需要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只有保证足够的气体浓度才可以做到很好的除虫效果。而且在采用这种处理方法的时候,还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造。一方面就是通过往熏蒸剂中加入增效剂,从而减少对熏蒸剂的使用剂量。另一方面就是,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对熏蒸条件进行有效的优化,从而提高这种处理方法的成效。比如采用减压熏蒸法、真空熏蒸法和混合气体熏蒸法等。最近这些年来,这样的熏蒸方法成为了我们对一些大型木质文物进行保护的最为有效的一种方法。
(二)化学加固的处理方法
在现代的古木质建筑保护的方法中,还可以采用化学加固的方法对木质进行有效的保护。从而促使木材避免受到虫、菌等因素的危害,从而有效地提高木材的防腐和抗虫能力。化学加固技术在古建筑的木质文物和木构件的保护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里的加固剂主要是有机和无机两大类。其中无机物主要是一些易溶于水的盐类,主要是对湿材进行保护,其中主要有铝化物、硅化物和明矾等。而有机药物主要就是有高分子和低分子的化合物。其中主要是对潮湿的木材进行有效的保护,控制好纤维中的含水率。通过这样的方法对木质文物进行有效的保护。
四、总结
综上所述,罗布林卡古建筑具有非常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所以人们在对其进行修复和保护的时候要做到慎之又慎。一定要先进行相关的实验,才可以将处理方法适用到文物的保护上。在木质文物进行保护过程中,因为各种木质都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在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做到区别对待。相关的文化保护工作者不但要有深厚的历史知识,同时也要有相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从而做好文物的保护工作。
作者:泽金
第4篇:中国古建筑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0引言
追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泉,遵循古代沿袭的文化传统,木结构房屋便是中国古代建筑的遗产。木结构房屋的基本结构大致分为二种——框架结构、重木结构。由于木结构房屋的许多优良特性,并以其独立的结构体系,成为东方建筑文化的巨龙,使在中国停滞了近半个世纪的木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我国是个地震多发的国家,各种震害的触目惊心让我们深思。本文主要对木结构古建筑的抗震性能分析和研究的发展进行讨论,并对木结构将来在中国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中国传统木结构的节点通常采用具有半刚性并可以消解外力的榫卯进行连接,使其有一定的抗拉压、抗弯以及抗扭能力[1]。在地震发生之初,地震的颠簸使榫、卯之间相互挤压,来回错动,使刚节转化成铰接点,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以柔克刚,从而,更大地减轻了地震对结构的损害。
同时,斗拱结构的巨大作用在中国古建筑减震工程中也是举足轻重的,斗拱比榫卯连接具有更强的减震作用。斗拱在柱子和上部结构之间,起着承接的作用,地震的破坏力通过斗拱,穿枋等多个接点进行消解[2]。斗拱的柔性随着地震的巨大推动力发挥着独到的作用,并且对结构抗震非常有利。
1木结构房屋的特点
古建筑中木结构的承重构件是木构架,围墙等附属结构在木结构建筑中只起到围护和隔断作用。由于木结构的所有构件都由榫卯进行连接,榫卯连接的柔性和变形是结构耗能减震的主要原因,所以抗震性能特别好。
木结构房屋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①木结构具有抗震优势。
1)木材的弹性模量低,材质轻,韧性大,所以有很强的弹性恢复能力,对于突然荷载和周期性荷载的来袭有很强的抵抗能力。
2)木框架结构有多根杆件和榫卯节点:通过各杆件和节点吸收地震能量,并有多种路径可以释放地震能。
②木结构房屋既节能又保温:木材的保温效果比混凝土和钢材都好很多,木材的孔隙就是最好的隔热体,所以具有很好的保温性能。建造木结构房屋就比用混凝土和钢材节省材料和空间,要具有同样的保温效果,木材的厚度需要混凝土的1/15,而仅需要钢材的1/400[3]。
③恢复性好、木材资源可回收重复利用,取材方便并容易适应各地的气候条件。
④施工工期短且施工技术简便,设计灵活,维修方便。
⑤建造成本低,耐久性好。
2木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在地震的震动过程中榫卯节点结构从刚性转化为柔性,从而使刚节点变为铰接点,破坏力即从地基开始向上传递,通过木框架结构的很多构件和节点等多个辅助荷载通道来缓冲地震能量,当破坏力传到屋顶时,地震能基本已经被下部构件吸收掉,所以产生很小的破坏。
湖南大学的黄曙,尚守平[1]通过对湖南西部农村地区典型木结构房屋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得出了如果结构自振频率较低,自振周期较长,说明该试验模型由于木材的延性、榫卯等节点的作用使结构整体刚度较小,柔性较大,因此可减小地震作用和加速度。
谷军明,缪升等[4]针对云南穿斗结构房屋的特点和穿斗式木构架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穿斗木屋架和穿斗木结构围护墙体的抗震措施。
高大峰、赵鸿铁等[5]对木结构古建筑中斗拱与榫卯节点的抗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斗拱结构模型的试验结果显示,在地震反复作用下,榫卯节点发生滑移变形和弹塑性变形,榫、卯连接由于徐变的松动,使刚度退化而减轻了结构承受的地震作用,而斗拱本来就是起到减震耗能的作用其原因是当地震来袭并连续不断的振动下,是铺作(即斗拱)结构层发生弹性变形和摩擦滑移。
何玲等[6]对云南省近几十年历次大地震中村镇木结构房屋的震害进行总结并提出了对于构件强度不足的,穿枋應贯通木构架的每根柱子并且柱子不宜有接长(如图1)。节点连接弱,需要加强榫的连接,并且檩条的平榫改为燕尾榫相连或交错搭接(如图2)。对于结构不稳定的体系只需增加斜撑,设置穿枋增加横向稳定就可以解决等相应的抗震技术措施。
以上为前人提出关于木结构抗震特点及相关解决措施,对于这些抗震性能的研究,他们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同时也有很多不足,笔者认为木结构体系在地震的反复作用下,榫卯节点的晃动使卯孔增大,从而减小了榫卯之间的摩擦力,榫卯之间失去了相互的挤压,使榫头拔出,丧失了结构的稳定致使结构倒塌。所以在加强榫卯连接的同时,要既保持它的刚性,又要保持它的柔性,意大利研究人员[6]通过试验得知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大柔度的结构比刚性结构更有利于抵抗地震,所以在设计木结构建筑时应尽量保证刚柔并进,使榫卯节点的变刚性连接达到最佳效果。
3木结构房屋抗震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由于木材易糟朽,而古建筑中木结构建造已年代久远,所以这些已建造完的木结构房屋的抗震性能受很多因素影响。对于古建筑木结构房屋现大多是历史遗产,需要重点保护并要延长其使用年限以做历史的见证。为此,我们的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分析和调查,最终得出以下结论:
3.1木结构房屋存在问题
①据统计,在地震中发生破坏的木结构,木柱的高度都高于3米,而规范中早有规定,木柱木梁中的房屋高度不宜超过3米。
②由于地震的上下左右颠簸,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大部分木结构古建筑的维护墙体产生徐变引起开裂。
③由于年久失修和相应的锚固措施没有做好,部分建筑局部榫卯拔出,所以柱脚应采用铁件或其他措施与基础锚固。
④瓦面破坏和建筑物局部装饰物有破坏。
3.2木结构发展趋势
自然健康和舒适放松是现代人们一直追求的,而木结构正是人们所最需要的生存环境,并且木结构房屋是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形式之一,对于未来木结构的发展将继续围绕小城镇建设,但由于我国森林资源匮乏,相关研究人员不足等原因,造成我国木结构发展缓慢。伴着木结构建筑在我国的再度兴起和曾经的辉煌,研究人员的不断深入,抗震措施等一步步跟进,木结构建筑将会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又一片绿洲。经过多年的修复,我国森林面积已居世界第五位,扩大森林面积不仅是为了改善生态环境,同时也要培育优良树种,提高木材质量,并合理采伐,使木材用到实处,达到可持续发展的效益。宝贵的森林资源应良好利用,使之成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这样木结构建筑一定会得到广泛的应用。
笔者希望可以借鉴现存的木结构资料,回顾国内外木结构古建筑的优点,并深入研究将木结构建筑发展开来,为中国建筑事业增添一抹光彩。
4结语
通过对木结构房屋的调查及研究,发现木结构建筑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榫卯是传统木结构理论研究的关键,其节点性能和节点假设对传统木结构稳定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木结构建筑在大地震中吸收的地震力小,可以有效的减轻地震带来的灾害,由于木材有很强的弹性恢复力,可以抵抗各种冲击荷载和疲劳破坏。相信木结构建筑将来会在中国建筑领域占主导地位,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
作者:李凌旭
第5篇:浅析古建筑和古园林保护与修缮的施工技术
1古建筑和古园林修缮维护的施工技术控制的质量标准
为了保护人类社会的共同财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世界最突出的历史文化景观风景园林评为《世界遗产》,编成《世界遗产名录》。我国已有多处景观名列其中。例如,故宫、承德避暑山庄、武当山古建筑群、西藏的布达拉宫、平遥古城、苏州古典园林、明清皇陵庐山风景名胜区等等,有的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侵蚀和自然灾害的破坏,以及人为的践踏等等,不同程度都有一定的外形和结构的损伤。在开发历史旅游资源,发展地方经济大形势下,很多没有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建筑、古园林,规模或大或小,建筑特点各具特色,都亟待维修加固,重整旗鼓。因此,要在保护和开发过程中,确保施工质量,要把握相应的技术要求。
一是古建筑的完整性。就是建筑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美,针对城镇乡村、街道社区等整体发展规划,进行必要的地形地貌的形态梳理。
二是修缮加固的适度性[1]。在进行修缮和加固过程中,不能围绕现代景区的建设需要,对古建筑、古园林进行大幅度的改建,更不能因为修改景区,而对原来古建筑质量较好的部位进行拆除破坏。
三是维护古建筑的原真性[2]。对古建筑的修复和加固,要在考古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不能随意改动,以免造成遗憾。例如山西五台山的晴天雨帘可谓一大胜景,由于修缮加固时,对建筑结构不了解,历史建筑资料参考不到位,把建筑物的空心瓦全部浇筑实在,从而使这一胜景就此绝迹,造成难以挽回的遗憾。
四是把握古园林的动态性。一定历史时期的建筑,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在修缮加固中要注重动态的把握,进行必要的研究、取舍和挖掘,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
2古园林和古建筑加固修缮的准备措施
2.1施工现场的技术交接
施工单位根据修缮加固施工设计方案,对施工现场进行勘查,对施工的各控制点、标高和控制线认真复核,重新测量,确定施工需要的料场、通道和利用能源的条件。
2.2建筑材料的准备
按照设计标准和施工原则,配备合适的建筑材料,力求在形体和外观上的颜色、结构等基本保持原来的风貌[3]。建筑材料的质量控制标准就是根据建设单位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建筑修缮的经济效益来确定,兼顾经济和质量标准相适应。
2.3选用合适的机械设备
对古建筑的修缮加固施工,一般人工操作较多,对确实需要机械设备的情况,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控制机械型的种类和规模,以适用为标准。
2.4确定相应的施工技术
根据古园林轴、转、台、承等布局手段,结合形态上的疏、密、直等特征,参照设计图纸,制定施工方案和质量标准控制措施。理顺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入场顺序,搞好建筑材料的质量保管,采取安全生产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和生态文明建设不矛盾。
2.5开展施工队伍培训
古建筑的修修补补跟现代建筑施工还不一样,施工规模小,结构复杂,项目零散,因此,要对施工队伍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尤其是古人精湛的建筑艺术,要进行研究、挖掘和继承,不能轻易简单否定,以免造成景观遗憾。
3具体的修缮加固施工技术和措施
3.1注重保护,适当修复
古建筑和古园林的修缮加固,就是防止建筑物的严重破坏,造成倒塌报废,因此,施工的质量技术控制措施,就是加固和保护。
3.2本体完整,合理变更
施工过程中,有详细的史料的根据历史建筑特点,进行修复,力求原来本体的完整保持不变。采取合适的加固保护措施和必要的修复,对形体和结构的变更要坚决控制。
3.3尊重历史,保持原貌
一般的景观建筑和历史园林其建筑过程在地方历史文献中都有详细的记载,所以,对古建筑的维修施工,要充分研究历史文献资料,掌握古代建筑技术、技能和技巧,崇尚古人的历史成就和施工艺术,把修缮加固的重点,放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就能修缮成功[4-5]。
3.4整体规划,维护为主
每一历史时期的古建筑、古园林的建设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一个相应的群体,比如、西湖、雷峰塔、断桥等等,所以,在修缮加固中,要注重整体规划,群体维护,按照历史建筑风格,制定完善的整体保护规划措施,以维护为主。
4结束语
在发展旅游经济,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各地不断加大了对古建筑、古园林的修复开发力度,实现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因此,对古建筑的修缮加固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作者:徐欢
第6篇:儒家鬼神思想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
一直以来,学界提到儒家思想对中国古建筑的影响,总是言及儒家的礼制思想、“三纲五常”、“仁”、“爱”等。但殊不知,实际上儒家的鬼神思想对我国古代建筑的影响更为深远。
1古建筑中的忧患意识
早在意识混沌时期,为维护个体的生存与生活,人类的潜在思维中就逐渐产生了忧患意识。正是因为人的思维永远存在未知,因此对于未知的理解人们往往借助“鬼神先验”的存在来开启。一旦出现异象,人们就会将之笼统地用这一意象来固定,从中寻得安慰与解脱。可以说当时的鬼神思想并无实质结构与质料可言,起初只能算是功能性、关系性的存在。为固定这种非可见可闻的存在,建筑就成了一个别样的载体,去沿承其所带来的忧患意识。
建立住宅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人们对自身安全不满足的忧虑;其次在建设的过程中,凭借人类的生活经验,开始逐渐将灾祸的预测防患的措施融入建筑。历史上大部分建筑、城池都是从军事防御的角度出发修建的。如瓮城、望楼、望孔、炮台、吊桥、角楼、水门、马道、垛口等,都是军事防御性的设施。春秋时战乱频繁,早有“居安思危”的意识。《周易》载:“思患而预防之”。孟子也道“生于忧患”。这种忧患意识,实际上是对现实的一种规律性认识,它提醒我们承平之际往往潜伏败亡之因。“患”的内涵实际是儒家鬼神观对于现实或未来的不确定所引发的,即对安全感的不满足。它逐渐成了人们的一种思想体系,一项实际需求。
由于我国古建筑多采木构架结构,因此中国的城市布局不得不注意防火的间距与防火巷的设置。但在多民族聚族而居的过程中,民居建筑密度难免较大,不利防火。于是“马头墙”便应运而生。其主要砌筑在住宅的两山墙顶部,以备平时防火、防风之需。同样为防地震,工匠们在设计构建初期就会故意设置比较特殊的斗拱、榫卯结构,借由斗形木块和弓形短枋木相互消力来抵抗地震。还有如《营造法式》中所说的柱子生起、侧脚等技法也能降低建筑的重心,提高结构的稳定性。
2古建筑中的正名思想
冯天瑜先生指出,儒家的鬼神思想是“介乎有神论与无神论之间的一种‘模糊’哲学”。孔子曾说:“敬鬼神而远之1”,不似一般宗教那般一味亲近鬼神,儒家反而更重视鬼神的现实意义。因此,中国古建筑中多含有一定功利性与实用性精神。尤其在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后,儒家的鬼神观就逐渐成为维护君权的思想统治工具,带有阶级等级特征。其讲求对社会生活方式与价值原则的影响,更看重“因循变化”的实用性。
为体现各阶层名分的差异,古建筑的开间、进深,用材、装修都受到严格规定,以便表示尊卑、贵贱、长幼、亲疏等地位,区分辈份、年龄、性别等差别。从皇帝到士大夫至平民百姓等级森严,不允许擅自僭越者。早在周代《考工记·匠人》就曾载:“王宫门阿之制五雄,宫隅之制七雄,城隅之制九雄。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门阿之制,以为都城之制。宫隅之制,以为诸侯之城制”。可见周代已从建筑物的类型、尺寸等方面加以限制。到东周时期,人们已明确规定了建筑的用色。《礼记》载:“楹(柱),天子丹(红)诸侯黝(黑),大夫(苍),士(黄)”。宋代时,屋宇的构建已有一定的等级规定,古建筑成了“正名”的载体。宋版的《營造法式》载:“凡构屋之质,皆以材为祖。材有八等,度屋之大小,因而用之。各以其材之广,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厚。凡屋宇之”。
《礼记·表记》载:“夏道遵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早在殷周奴隶社会时期,“巫祝”便与“兵权”一起成了权力的极大象征。由此更是造就了一大批神职人员,对鬼神的迷信也逐渐融入社会各个角落(包括建筑)。尤其周代,更是在鬼神思想中加入了“礼”的概念,将其发展得更为具体。孔子曾言“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正谓“正定”,名谓“名分”。正名强调名号,这个“名号”并非单纯的头衔,而是确有作用的。因为注重名分,故对于家族、宗祠的兴造从未断绝。中国特有的祭祀或礼制性建筑主要是坛与庙。其中,宗庙祭祀制度对古建筑文化的影响最为直接。《礼记·王制》规定:“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太祖之庙而三。士一庙。庶人祭于寝”,由此可见强烈的正名等级色彩。
3古建筑中的“天人合一”
与季路探求鬼神之事时,孔子曾言“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可见孔子认为做事应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主张先尽“人事”,而非鬼神。因此对于鬼神这类“飘渺不定”的抽象事物,古建筑里多采用“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的隐藏手法,将其与建筑、环境巧妙地融合而不去对其进行纯粹的附加。古建筑的装饰纹样在与建筑的结合中,一般点缀在瓦当等小件上,不过分突出。“天人合一”要求建筑与自然共生,人与天地融洽无间。故民居建筑中特别强调选址,注意将建筑与自然环境组合,以提高整个自然环境的和谐融洽度,从而尽量避免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这种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思维模式和价值取向,构成了中国古建筑最基本的哲学内涵——“天人合一”。它重视人与自然的亲和,在宫殿、民居、园林、寺观等建筑门类中都有自觉不自觉的体现。尤其是园林文化,无论是追求气势的皇家园林,还是讲究自然的山水园林,都十分注重与天地的相合,将自然人格化,以达到“虽由人作,宛白天开”的审美境界。
因讲究“天人合一”,强调和谐,故中国古建筑的规制与传统长期较为固定,不易改变,这在明清时期体现的尤为明显。“天人和谐”力图使对立双方达成统一、平衡历久不变,永远不超越“中”,永远以“礼”为标准,这就使之成为了一种阻碍事物发展变化的理论,发展到后来,便成为典型的“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守成式和谐论。当时许多建筑样式、规制被官方定死,严格按照原有式样进行建造,古建筑的创新逐渐被遏制;但与此同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形成传统建筑文化体系的超稳定结构有不小影响,也保证了我国古建筑建造的技艺能在悠久的历史中保存。
4古建筑中的风水意识
实际上鬼神等意识形态上的抽象概物,并非对现有事物表象的综合框架,而是一种非可定义、不可琢磨的对象。对于鬼神之事儒家从不单独提及,而是通过某一种具体情境表现出来的。正如张祥龙先生所说:“孔子谈鬼神总以境域化的方式”。在儒家看来鬼神之存在实际上是人意识上的投射,是对生命领悟力与灵性情感的综合。正因为认识到个体力量的不足,故人们习惯于寄托鬼神。《非国语·神降于莘》载:“力足者取乎人,力不足者取乎神”。因此在建造工程之时人们更喜欢将儒家鬼神思想中的风水意识融入其中,以期在居住期间得神灵之庇佑,享先人的福泽。
中国人的风水意识中存在“仙人喜居高楼”的认识,即“神灵”喜欢住在接天的高楼中,以便与天沟通。故中国古建筑更偏好于建高层。比如中国古建筑中的佛塔就不似印度那般矮小“弧穹”,相反,其更喜欢用“高楼”的形式来处理。
儒家鬼神思想在建筑上逐渐具有风水意识。风水意识中的象征主义,多采用融合阴阳五行的儒家鬼神思想,象德、四灵、四季、方向等很早就反映到建筑中。这些东西在建筑设计中运用,不单是为在艺术上取得与风水结合,最基本的目标是为按五行“气运”之说,制定建筑的型制,但限于当时的时代局限,掺入了许多鬼神迷信色彩,然而它在生态学、景观学、规划学、建筑学等方面也存在许多可取之处。如风水中的“生气”,讲究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基本格局。一般要求后高前低,左右环抱,藏风聚气。这些布局对于建筑与城市规划都大有用处。
综上可见,实际上儒家的鬼神思想不仅融入我们的传统文化伦理中,更渗透我国古代建筑的方方面面。这种思想延续着我国古建筑的发展,并赋予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作者:汪敏倩
第7篇:数字虚拟技术在古建筑修复中的探索及发展
古建筑受风雨侵蚀、阳光照射、虫蚁侵害等自然原因,也受现代城市建设的拆毁等人为原因,让很多古建筑失去了原有的风貌,无法复原古建筑,所以历史建筑的复原与保护是我们当代义不容辞的责任。不断发展的现代数字技术尤其是数字建模技术可以构建一个与原建筑一样的虚拟环境,为历史建筑资料的保存和复原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古建筑的修复和文化遗产的传承提供很大方便。新时期探讨数字虚拟技术应用于古建筑修复保护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1古建筑修复与保护的重要意义
古建筑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信息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人类文明的艺术瑰宝,保护古建筑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近年来,受旅游业、城市建设、环节污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很多古建筑都不同程度地发生了变形和损坏;古建筑中大多是木质结构,古建筑中的很多考究的工艺细节和工艺元素,受气候影响、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影响,现在是腐蚀损坏非常严重,有的已经是面目全非。而目前掌握精湛工艺的匠人越来越少,其工艺手法渐渐失传,古建筑安全保护与模拟复原是任重道远。有的地方虽然认识到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但受政府财力限制,只对部分著名古建筑进行了保护修缮,大多数古建筑还没有列入保护计划,即使列入了计划也不能得到有效保护,所以保护古建筑是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2数字虚拟技术
虚拟技术是利用电脑和传感器模拟一个和真实环境非常逼真的环境。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计算机构建一个三维数字虚拟环境,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视觉感觉,这就是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由计算机图形学、图像处理、多传感器、网络等技术构成。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等数字技术发达的国家都在广泛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如用数字技术来虚拟复原古建筑。虚拟古建筑需要构建可视三维模型,建立古建筑复原系统,收集详细的古建筑资料,建立数据库。建立可视化三维模型首先是建立古建筑的三维结构;接着是对模型进行贴图、打光、渲染等处理,最后是描述处理物体的运动和行为,这样一座仿真的虚拟古建筑就建成了。
3数字虚拟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修复中的应用探索
3.1古建筑保护修复中的数字化仪器应用
第一,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是不受环境条件限制,能够对建筑物表面进行快速扫描,并测量、获取数据,这些数据量大且精准,是一个庞大的三维坐标点的云数据,能满足保护和修复古建筑的高精度要求。这些云数据具有完整、精确、永久等优点,是保护和修复古建筑的依据。利用这些云数据和一些软件,就能构建出建筑物表面的三维模型,还原已经不存在的古建筑。
第二,全站型电子速测仪。全站型电子速测仪简称全站仪,利用全站仪测得的数据就能够计算出任意观测点的坐标,能够准确测量古建筑的形状、大小和空间位置,还能自动绘制出古建筑的平面、剖面、立体等三种图像。在立面测绘时,免棱鏡全站仪能够选择任意安置点测量古建筑高度,能把所测得的数据准确及时地在草图上标注。
第三,GPS。GPS是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它是由高空中的卫星、地面控制监测系统和用户终端设备三部分组成,具有全天候、全球性、高精度、及时性等特点。在古建筑保护中,应用GPS,通过动态和静态定位方法,能简化摄影测量户外控制工作,测得的数据能够得到及时准确处理。
3.2古建筑保护修复中的数字化保存
古建筑保护修复中使用数字化仪器,不仅提高了测量效率,也提高了数据精度,更为重要的是,这些数据还能够实现数字化保存,科学归类存放古建筑的年代、建筑内外部结构、图形尺寸和纹理等一系列数据。数字化保存能实现高保真度,调取查阅方便,如果日后要对古建筑进行保护、修复、研究,就可以随时调出这些数字信息,最大限度地发挥古建筑数据库的作用,增加数据的利用价值。
3.3古建筑保护修复中的数字化监管
古建筑信息数字化保存后,可以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定期不定期地对前后图像的颜色、形状和纹理等特征进行比较分析,比较出古建筑图像的匹配度,及时发现古建筑中的风化、腐烂或损坏的部位、程度等详细信息,专业人士可以利用图像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对古建筑进行虚拟修复与复原,还其本来面貌,全程实现数字化监管。
3.4古建筑保护修复中的数字化辅助设计
在古建筑保护修复中,可以利用数字化辅助设计系统,对平面图案、三维实体造型进行数字化辅助设计,也可以对已有的典型图案、三维实体进行创新设计,使得更加便利快捷地复原古建筑。可以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借助古建筑原有的测量数据,创建仿制品,准确地复原与再现古建筑。
3.5古建筑保护修复中的数字化展示
利用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构筑虚拟数字博物馆,借助于计算机的虚拟现实技术模拟现实场景,无需一砖一瓦,阅览者通过点点鼠标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内容详尽的历史原貌,让人们产生身临其境感觉,这不仅节省了物质资源,也大大扩展了实体博物馆的展示空间,全方位展示古建筑,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漫游在虚拟而又真实的博物馆中,就能饱览古建筑的艺术风采和人文魅力。
4结语
古建筑保护运用数字技术就可以为人们提供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为古建筑提供数字化保存、监管、辅助设计和展示服务,为实现对古建筑的动态监管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能实现更好地对古建筑进行保护。意大利罗马古城的复原,让世界人们又一次目睹了罗马古城的风采。中国建立圆明园的虚拟影模,让人们又体验了大清盛世时皇家御用园林的磅礴气势。江西建设“南昌明城”,重塑明代繁华。所以说,数字虚拟复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它是将来文化遗产复原和保护的发展方向。
作者:吴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