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完善和发展本民族之艺术

2023-12-06 03:02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本文以丰富的论据探讨了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提出了世界艺术性不等于欧美化的观点,做出了艺术的世界性不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而是处于发展之中的详细阐述。同时也客观地指出了保持艺术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能将民族个性消解。并对“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有意义,离开这个舞台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不复存在”的观点进行了充分地论证。


  关键词:艺术;民族性;世界性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近代文化,外国比我们高,要承认这一点。艺术是不是这样呢?中国在某一点上有独到之处,在另一点上外国比我们高明。……中国文化应该发展……要像外国学习,学来创作中国的东西……我们接受外国的长处,会使我们自己的东西有一个跃进。中国和外国的要有机地结合,而不是套用外国的东西。……外国有用的东西都要学到,用来改进和发展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的东西。创造中国独到的新东西。”


  事实上,我们应当看到的是,西方文化对经济落后的民族有着不可抵御的吸引力,正确认识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对于处在世界各民族联系愈来愈紧密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意义。


  艺术的民族性是指“运用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使文艺作品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具有民族性特点的艺术作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及审美意识,采用传统艺术形式创作,主要表现本民族人民群众的生活、思想感情、愿望和艺术审美情趣。


  艺术的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就艺术而言,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


  由此可见,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既不能等同,也不能截然分开。二者是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一对矛盾的两个方面。


  首先,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不能因为本民族艺术曾滋养过他民族文化而蔑视他民族文化。有阳光照射就会有阴影存在,这是人们早已熟悉的道理。中国水墨画追求无暗面的画面效果,实际上是在表达一种理想的追求,美好的向往,向往着这个世界没有黑暗、没有阴影。可世界上能找到没有明暗对比的事物吗?孔雀开屏时,难免会将它难看的屁股展现无疑。万事万物无不如此。艺术应该保持本民族的独特个性。先贤的荣耀是我们民族的光辉历史,它应该成为我们今天发愤图强的动力。艺术世界的缤纷多彩由无数不同民族,不同艺术个性的艺术家组成。很难想象有一天各民族艺术失去本民族的艺术特色,全人类仅拥有一种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语言,甚至表现内容都一样时,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这一天不仅难以想象而且根本不可能存在。即使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艺术的民族性也会象自然界中的花花草草千枝百媚一样,呈现出一派缤纷的景象,如果仅存在一种世界性的艺术形式、艺术风格、艺术语言,那么这不仅标志着艺术的消亡,也是人类社会的悲哀。花红柳绿相辅相成,世界艺术的繁荣也要求必须保持各民族艺术的个性。


  斯大林同志曾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作为民族特点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标准。那么,是否存在艺术民族性的标准?或者说什么样的作品才称得上是具有民族性的作品?这不是一下子能够回答的。艺术的民族性本身也不是一种样式,而是百花齐放的。这“花”来自艺术家各自对传统的选择,来自个人的生活体验、情感体验,甚至来自艺术家对民族艺术因素独特的吸收,借鉴。正是这些相异性使艺术的民族性本身也是多样的。艺术的民族性相对于艺术家个人创作而言,又是一个共性的概念。艺术家的“个性”是它的基础,没有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也就没有民族艺术。所以,倡导艺术民族性必须同时提倡艺术家的创作个性。


  其次,保持民族性不能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吸收他民族艺术精华也不是将民族个性消解。


  艺术世界性不等于美国化,也不等于欧洲化。艺术的世界性不以某一国,某一地区的艺术样式为标本,而且随着各民族艺术的发展,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处于发展之中,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所说的中西融合,不是将一瓶红墨水、一瓶黑墨水倾注在一起的黑红不分,非此非彼、非驴非马。就艺术而言,这不仅不必要,而且不可能。中西融合之“融合”是为了吸收他民族文化艺术之营养,正如人吃猪肉、羊肉,并不是为了使自己变成猪、羊一样,这种吸收、借鉴,绝不是外表的模仿、复制,而是为我所用以滋养我们的思想,我们的艺术,发展我们的民族艺术。“如同我们对于食物一样,必须经过自己的口腔咀嚼和胃肠运动,……然后排泄其糟粕,吸收其精华”。


  众所周知,西方现代主义艺术吸收了东方乃至非洲原始艺术的精华,但西方艺术没有被东方艺术淹没。我们今天吸收、借鉴他民族的艺术精华,必须具有明确目的,既为了促进本民族艺术的发展。


  在今天这样一个被称为“地球村”的信息时代,若要求一个民族艺术洁身自好,守身如玉,不受他民族艺术的丝毫影响,象牛郎织女隔河相望而又互不倾慕,实在是太难了吧?如果要求艺术家在艺术荟萃的大花园中只采摘本民族艺术之花,而对他民族艺术奇异花草毫不动心,也实在是一件很难的事吧?“物依稀为贵”的那种他民族拥有而本民族缺乏的事物,常常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在不断地喜新厌旧和怀古中,人类创造了今天的文明、今天的艺术。人类也会在新一轮的喜新厌旧和怀古中,创造出明天的新生活和新的艺术。


  事实上,只要各民族间的交往存在,艺术的交流就不可避免地会存在。艺术的民族性只有在与他民族的交往中,在世界艺术的舞台上,展现自己的美丽,并不断改变自己是舞姿,才真正具有魅力。而对待西方艺术、西方文明,既不必咬牙切齿,也不必趋之若鹜。西方各种艺术既不是供水猛兽,也不是济世良药。


  我们不能祈求拥有一种包含一切艺术之优点的艺术,这不仅不可能,而且无意义。我们也不必抱残守缺,孤芳自赏。我们应不断吸取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固有之艺术。同样我们也应看到,有些民族艺术、民间艺术并不具有世界性。我们的民族与世界其他民族一起构成一个大部队,我们不必裹着小脚,拖着长辫在世界文化的行列中行走,任何民族都不必亦步亦趋地跟着其他民族艺术后面接轨。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并不拒绝污泥提供给他的给养,只有站在本民族及他民族前辈两个肩膀上,才能成为当代艺术的巨人。因此,无论是艺术家还是艺术欣赏者,不仅要对本民族的艺术传统进行选择,对他民族的艺术也必须用我们的量规加以规范、选择。我们应提倡创造性的继承吸收,避免奴役性地因袭。


  在世界的大舞台上,民族性才有意义。离开这个舞台,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世界性也不复存在。


  作者:张远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