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艺术原理改革思考及应用论文(共3篇)

2023-12-06 12: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与改革思考


  《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是园林专业的专业主干课,同时也是专业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园林专业的学科构架,理解园林艺术的基本原理,学习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为以后的园林规划设计方向其它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和设计基础。笔者通过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模式进行初步探讨。


  1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1教学内容设置存在不足


  首先,教学内容陈旧。目前,多数高校《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材选用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过元烱编著的《园林艺术》一书,该书1996年出版至今已近20年,虽然经过多次重印,但内容并没有改版。然而,近些年园林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的园林设计理念和思潮不断涌现,新信息、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方法层出不穷,对园林从业者的知识结构要求也越来越高,该教材的许多内容由于未能及时更新,某些观点和案例现在看来已经太过陈旧,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而且,该书实例古典园林偏多、现代园林较少,对于当今园林的热点问题也未能及时收录。因此,该教材不能完全适应当前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和现在园林艺术教学的需要。


  其次,课程间衔接不当、内容重复。《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涉及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和园林专业的多门课程内容有紧密的关联和交叉。在各课程的任课教师未能及时沟通的情况下,容易出现课程间衔接不恰当、教学内容相似或重复的情况。例如,园林发展史内容与《中外园林史》内容重复;园林建筑及小品相关内容与《园林工程》、《环境小品设计》等课程的部分内容重复;对园林要素的介绍及运用上,与《风景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设计》等课程中有相似的内容;植物造景相关内容《园林花卉学》、《园林树木学》、《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等课程内容重复。相同内容的重复授课不仅牺牲了一部分专业知识的教授时间,而且还易导致学生在听课时产生厌倦和反感的情绪。


  1.2传统教学方式存在不足


  目前,多数高校都开始采用多媒体设备教学,在教学硬件上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教学模式上仍然沿用传统的方式,即每学期初教师提交教学日历,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与要求。因此,教师多数采用章节式教学方式来讲解具体的教学内容,这导致教学内容往往是相互独立的,无法形成连贯的体系。学生最终往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1.3重理论轻实践,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不足


  《园林艺术原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应包括3部分:课堂理论教学、实验课程与实习。然而,目前多数高校存在压缩课程学时、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教学计划中缺少设计型、创新型和综合性等方面的实践教学内容。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园林专业的《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计划仅有40学时,且全部为理论学时,没有实验课程和教学实习,缺乏技能训练过程。这导致学生仅仅注重被动的接收和死记硬背理论,应用能力不足,无法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更谈不上在实践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1.4考核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园林艺术原理》课程多采用传统考核方式,即将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赋予不同的比重,最终核算成总成绩。这种考核体系无法对教学效果起到应有的评价、督促与引导作用。由于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难以客观评价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由此,必须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才能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做到充分有效地利用上课时间,达到从全方位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目的,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园林设计人才。


  2教学改革内容


  加强课程教学改革,制订正确的教学策略,采用适宜的教学手段,是规范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前提。通过以上分析,结合我校园林设计方向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计划,《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主要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


  2.1探索模块化项目式的教学模式


  《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授的主要内容包括园林艺术特征、园林构图艺术、园林风景艺术、园林色彩艺术、园林山水地形艺术、园林建筑艺术、园林种植艺术和园林小品艺术等。将课程分为园林艺术概念、园林艺术基础和园林艺术实践三个模块[1],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课程分为山水、植物、建筑、小品、园路广场等五大项目[2]。针对每一个模块和项目性质,设计教学载体和教学形式,每一项目设计重点、难点突出实践特色,在项目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科的发展,课程的实用性和实践性。


  2.2经典案例分析,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园林艺术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在园林艺术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案例教学法的应用。针对不同模块和项目的讲授过程中,以具体案例为基础,通过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场景进行案例分析,发现规律,提炼理论,将相关知识融会贯通。


  教学案例的选取应以教学目的和具体教学内容为根据。既要包含经典园林案例,又要体现园林专业发展的新趋势。利用典型设计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设计思维。通过对中外著名园林如北京园明圆、承德避暑山庄及法国凡尔赛宫苑等经典园林兴建的历史背景、建园目的、设计理念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对造园艺术影响的分析和引导,使学生分析比较经典园林的差异,活学活用所学知识,达到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人文精神融入园林设计中[3]。针对新理念、新技术、新材料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应该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涌现的优秀园林作品或是身边熟知的园林案例进行分析。例如,组织学生对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与2010上海世博园的建筑、水景、植物造景等的分析讨论,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在课程教学中,利用网络信息的及时性和便利性,密切关注园林专业发展的新状况,及时更新相应的教学内容。通过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力求使课程的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同时,建立课程网站,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课程网站的建立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在线自主学习环境,对课堂教学起到了补充和拓展的作用。网络教学资源有助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学,利用在线交流栏目可实时或异步进行学生作业布置、答疑、讨论等教学活动,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参与性。


  2.3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


  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够重视实践教学,教学计划中实践课的教学时数不足。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必须加大实践课的教学时数。首先,增设实验课程,建议课时数为24学时。实验课程主要目的是强化技能培训,其技能培训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环节。而手绘训练则是技能培训的关键环节,可以直接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技能培训环节使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真正应用到设计中去,能充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其次,增设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建议增加为期5天的实践教学周。在实践教学内容设计上可分三步进行:基本实践能力培养、专业社会岗位能力培养和相关专业综合能力素质培养[4]。通过该培养体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岗位能力和适应社会工作需求的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园林艺术实践教学中,从培养学(下转第196页)(上接第176页)生基本实践能力入手,要求学生必须认真分析某一园林景观的功能分区,了解其园林要素特别是山体、水体、植物等的运用情况,重点分析其园林景观的艺术手法和产生的艺术效果;组织学生到园林工程施工现场参加施工,利用学校附近的专业公司和企事业单位的现场施工来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及学生的社会岗位能力;请从事园林工程项目管理的前校友来校指导学生的学习。


  2.4考核方法改革


  多样化的考核形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传统的闭卷考试方式不能全面、客观反应学生的学习成果和专业能力。在园林艺术教学中建立作业评分标准体系和实习报告评分标准体系,增强评分的客观性。将考核分为3部分:平时考核、实践考核和期末考试,具体内容包括课堂讨论、平时作业、实习以及基本知识的掌握等。注重平时成绩和实践环节的考核,减少期末考试成绩的比重,把考核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中,使考核方法更具有评价的系统性、动态性、连续性和多样性,能更加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比较符合创新教育评价体系的基本要求[5]。


  3结语


  园林艺术是园林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园林艺术课程改革,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的改革和调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随时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教学目的。


  作者:刘旭

  第2篇:“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一、课程简介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是研究风景园林艺术理论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的学科。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场地、视景、空间和风景园林发展历史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外部空间设计意识和独立的设计研究能力,为学习风景园林设计课程打基础、做准备。它是风景园林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课程内容全、理论广、基础深,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也是专业核心课程。


  二、“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课程为64学时的理论课,多以传统园林艺术为开篇,从东西方传统园林美学的差异比较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园林艺术。在此基础上介绍传统造景艺术的观赏及造景手法、园林空间及园林意境,仅用8学时介绍当代风景园林艺术。因此,该门课程的教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缺乏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1.理论与实践脱节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课程以理论鉴赏及手法介绍为主,着重介绍中国传统造景手法以及意境,但对于如何使用这些造景手法来达到某种意境,则无详细介绍。学生仅通过图片、文字及视频来想象和理解,没有实际动手能力,对传统造园要素较为陌生,无法合理地运用风景园林传统造园要素来造园。


  “相地”是造园的重要环节,没有前期充分的“相地”,后期园林建设也无从谈起。而在现有的课程教学中,学生对“相地”较为陌生,仅知相地的必要性及“相”的内容,对于如何“相”却无实际操练,等后续课程需要运用时,“相地”变得印象模糊,无从下手,或人云亦云。


  2.传统与现代脱节


  课程多以介绍中国传统造园艺术为主,当代风景园林艺术介绍得较少,且两者之间的联结较弱,呈现较为分离的两个时代。学生可通过传统造园手法来进行中国古典园林的营造,但对于如何将传统手法运用于当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却没有学习运用的机会。


  三、课程建设目标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课程主要通过规划设计过程中对理论知识的需求,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将理论课程讲授介入设计课程中,使学生能真正带着问题去主动学习,同时也促使理论课程的授课教师更好地理解专业需求,提高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课程的建设以培养创新型的风景园林人才为目标,以理论教学为核心,通过对风景园林艺术原理内容、方法与手段和评价体系的改革与探索,建立完整的“风景园林艺术原理”的教学体系,使学生打好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后面的设计课程做好准备,以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


  四、课程改革与实践


  基于近年来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课程组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内容的重组、教学模式的创新以及考试方法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教学内容的重组


  传统的教学内容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因此教学内容上由传统的64学时理论课改为48学时的理论课加16学时的实践课。理论学习结束后进行一次深入的基址分析,即“相地”作业,让学生在进入场地设计之前,对场地有深入的认识,能运用现代的方法达到传统“相地”的目的。实践课要求学生对基址内及基址外进行充分调查,从基址的区位入手,调查周边用地及交通组织,调查基址历史人文及社会经济条件,地形、土壤、水体、气象、植被等地理地质情况,各项基础设施分布及使用情况,并进行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感官分析,深入观察并记录使用者与现状场地的关系,做出SWOT分析表。在此基础上对基址进行概念规划,在概念规划的过程中找出前期分析的不足,并将前期数据补充完整。


  48学时理论课的内容进行精简和重组,将国内外园林发展史的内容进行精简,增加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的内容,将理论部分改为上、下两篇,上篇以风景园林艺术简介、造景艺术、场地、空间、意境为主要内容;下篇以地形、理水、园路、植景、园林建筑、户外设施等风景园林设计要素的介绍及设计运用为主要内容。重组了教学内容后,学生能理解如何在充分“相地”的基础上,合理运用风景园林要素,以传统造园手法来营造园林空间及意境,并进行“相地”的实践练习。


  2.教学模式的创新


  在教学模式上,理论课的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在理论中穿插案例的讲解,让学生用案例来理解和记住理论知识,但效果并不好。在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由单纯的教师讲授理论及案例变为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教师讲授仍然以理论和案例为主,学生的自主学习分为个人学习与小组学习两个部分,个人学习以自主案例分析及创新思维训练为主,小组学习以基址调查及汇报为主(如下图)。


  改变教学模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部分,使得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相结合;增加学生实践部分,使得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创新思维及图纸绘制,使得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汇报说明,使学生动脑与动口相结合。教学模式的创新达到较为明显的效果。


  3.改革考试方法


  (1)加强学习过程的考核。加强学习过程的考核,课程总成绩不单纯由期末成绩组成,平时的作业、实验情况都按比例计入总分作为总成绩的组成部分。课程成绩的复杂化,使得学生对学习过程更为关注,不放松每一次的练习和锻炼机会。


  (2)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采用理论考试与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理论考试采用期末闭卷考试的方式,占到期末总成绩的60%,实践考核采用综合作业的方式,从给定场地的基址分析到概念设计、绘制完整的图册,占期末总成绩的40%。这种方式既考查了学生的理论知识点,又考查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情况,使得总成绩更加客观公正,同时也使学生从课程开始到结束能全程关注。


  (3)提供考试大纲。编写考试大纲,建立课程题库,并及时将课程考试大纲提供给学生,让学生知道考什么、如何考,做到心中有数,复习时能有的放矢。


  利用考试的导向作用,尽量避免学生“平时学习不努力,期末搞突击”的现象,使其学习扎扎实实,日积月累而逐成丰厚的知识底蕴。


  4.教学资源网络化


  建设课程网站,建立纸质、声音、电子、网络等多种媒体构成的立体化教学载体,实现下列课程内容的网络资源共享,如:课程教学大纲、教案、习题;课程讲授的多媒体课件;为学生自学服务的多媒体课件;试题库、优秀案例作品;优秀设计网站链接等。给学生建设、提供良好的自学平台,营造多元的学习环境。


  5.加强与后续课程的衔接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教学强调课程间的连续性,良好的连续性能保证每门课的知识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及运用。因此,在课程改革中一门课程的改革基于系列课程的改革,而“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课程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类课程的先导课程,在选取实践场地时,直接采用后续课程的实践场地,对该场地做详尽的基址分析,在对基址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由后续课程继续对该场地进行规划设计,可以加深对场地的认识,对后续设计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风景园林艺术原理”课程修改了教学大纲,增加了实践环节,从教学内容的重组到教学模式的创新,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以适应独立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从教学资源的网络化到考试方式的改革,更加强调学生的自学能力,并将考核贯穿于教学的整个过程中,避免突击学习,以提高学习效果。在强调系列课程衔接的基础上,做好先导课程的教学改革工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系列课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作者:曾艳

  第3篇:船舶交融性设计艺术原理及应用


  引言


  近年来,我国造船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造船完工量已稳居世界前列。但船舶设计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产业发展极不匹配。特别在开发高审美、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方面严重滞后,急需通过设计创新提升船舶设计水平。造船业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命脉产业,如何通过设计创新补足高端船舶开发的产业短板,成为船舶设计艺术研究的重要命题。


  船舶作为水域装备的主要形式,不仅要实现水上客运、货运等任务,还需满足乘员生活所需。特别是邮轮、游艇、游船等高端船舶,往往涉及船舶工程技术、环境设计艺术、现代造型艺术等多项内容,是船舶工程与设计艺术高度融合的结晶。因此,船舶设计本身就具备极高的学科交融特征,这为船舶交融性设计研究提供了契机。探索船舶交融性设计原理与方法,可结合项目设计与教学实践,使之具有实际的应用性。“项目驱动型”教学是指围绕设计项目展开设计教学,具有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研-体化”特征。以船舶交融『生原理指导邮轮游艇设计教学对推动船舶设计创新,推动交叉学科发展,培养船舶设计的新一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船舶设计艺术的交融性特征辨识


  “交融”即交汇融合,是指不同元素之间的接触、混合、融合在一起。对于船舶设计而言,具体可从船舶物理结构、船舶设计理论及设计应用等多个层面进行解读,其中,学科交融与技术交融构成了其主要特征。


  1.多学科的交叉性特征


  船舶设计艺术的交融性特征首先体现在其多学科的交叉性,它需要多个学科多项技术的共同支撑。船舶设计首先需要“运载工程技术领域”中的船舶工程学的相关知识来构筑其基本框架。其次,船舶的上层建筑与结构设计须参考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另外,船舶的电器设备、操纵系统需有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的支撑。更为重要的是,需要由艺术设计学科的设计师通过工业设计创新来整合提升船舶美学价值、完善舱室空间布局、增加其设计附加值。以上几个方面相互联系,形成不可分割的交叉状态。在代表性的邮轮、游艇设计实际教学中,必须通过实践型项目方可使学生对船舶创新获得整体认知,这也为“项目驱动型”教学提供了多层面的理论支撑。


  2.多技术的共融性特征


  以邮轮、游艇为代表的高端船舶作为大型或超大型的多功能水上交通工具,其设计具有明显的系统性特征。具有艺术设计背景的船舶设计者,也必须对船舶工程及相关技术有一定了解,这样才不至于在设计实践中违背船舶设计的基本原则。船舶设计不是单线单向型推进,而是往往需要多领域、多项技术交叉协同进行。例如,在邮轮与游艇设计中,往往一项技术的革新会带动多处设计调整以迎合新的工程突破,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项目驱动型”邮轮游艇设计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从功能整合、功能延展、船舶结构、新能源及新材料应用等多技术角度展开创意,触发创新思维。


  如图1所示,在船舶设计实践中,艺术设计起到了联接用户的各项功能需求与船舶工程技术构成的重要作用,成为二者统一的不可缺少的共享界面;同时,功能需求的拓展与新能源、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的引入也为船舶设计提供了不竭的创新源泉。


  二、船舶交融性设计艺术原理解析


  设计艺术在船舶设计共融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船舶交融性设计具有系统性的多层面内涵,它是指在船舶设计过程中,不是单一解决某方面的问题,而是通过创造性手段,使船舶在形态、空间、功能、构造、艺术审美、社会文化价值等多个方面获得综合优化,从而提升船舶附加值。船舶交融性设计艺术原理具体体现在:形态与功能的交融、型线与空间的交融、空间与环境的交融、艺术与设计的交融等多个方面。现结合“项目驱动型”邮轮游艇设计教学的相关成果案例进行分析与归纳。


  1.船舶形态与功能的交融协同性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工业设计发展迅速,新技术层出不穷,但设计师们仍然在不懈探寻更多、更佳的功能和形态的交融方式,以期更大程度地满足人的需求。“形”与“用”的交融与协同是设计界的永恒主题,也是船舶设计需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通过创新设计,形与用往往可获得协同提升。例如,瑞典邮轮公司斯特纳(stena)曾设计了“5tenaAirmax”船模进行气垫船底减阻实验。该设计于船底挖开一个空间,形似倒置的浴缸,船下水后该空间充满压缩气体,从而隔绝船身与水的接触面,以此减少航行阻力与油耗。此案例利用压缩气体减阻,其功能的实现可推动船体造型的改变,但这种改变也可能会带来强度降低等其它问题。这既印证了路易斯沙利文提出的“形式服从功能”。又说明了单项技术革新可能导致多部位的设计需重新调整,从而带动多技术突破,这也体现出了船舶设计的交融性规律。


  船舶功能、空间形态与工程技术三者间是有机的整体,在理论研究时可单独分析,但在设计实践中则需协同设计,才能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船舶所需实现的功能具有多样性,空间形态基于此种多样性可形成无穷变化,然而船舶工程技术却对其有着种种限制。例如,玻璃钢游艇,其舱室内部空间必须满足高端消费需求,而这种高端需求又要受到船体空间大小的限制。船舶性能与结构工艺直接制约了船舶外观设计而舱室布局又受外观设计的限制。要使三者间实现平衡,避免短板效应,必须进行协同设计,方可使其结构合理、造型美观的同时,内部空间也能够得到高效利用。


  2.船体型线与舱室空间的交融互补性


  船舶作为水域交通工具,往往需要具备“轻、快、巧”等有利于运行的特征;而船舶舱室作为乘员的居旅生活空间,其用户需求却往往是“大、宜、全”;这就凸显了船舶设计的难度。如何使两者相互协调是船舶设计创新要考虑的重要内容。


  船体上层建筑的层高、形态、尺度等要素一旦确定,既意味着内部空间的大小、形状的确立。形态与空间形成了完全互补的两个船舶设计要素。以游艇设计为例,围壁、舷窗和天窗是游艇外立面的主要结构,也是其造型设计的重要着力点;艇后部的轮机室则通常为封闭式设计,以减震降噪音并保证船体的坚固性;游艇前端一般设置驾驶舱并在船艏部休闲设施。在游艇外部形态的限定下,其舱室设计可采用一体式玻璃以增强室内采光,确保空间的通透性,同时使用明亮的色调与灯光来弥补狭小空间的局促感。大型游艇的船体内部功能分区明确,各层甲板的层级关系反过来又决定了游艇外观造型的诸多特点,在外观上形成了线条的节奏美。现代游艇的设计模式往往依据其内部空间的划分关系,与外观造型同步生成,充分体现出了船体型线与舱室空间的交融互补性。如图2所示为大型游艇外观造型与舱室空间设计案例,体现出了游艇的船体型线、外部造型与舱室空间三者间的交融互补性关系。


  以上原理也适用于大型邮轮的设计。邮轮往往拥有多层甲板和大量拥有独立阳台的客舱,可容纳成百上千位乘客。邮轮上有餐厅、商店、剧院等商业区、休闲区,具有丰富的空间功能。为满足这些场所的功能设置需要,邮轮的形态设计有了更多的限制,发挥的空间较小。其设计规律体现在邮轮顶部与艉部甲板等开放式空间的造型变化丰富,而主船体设计往往单纯简练,通常为多层甲板整齐排列,造型的起伏变化较小。与游艇的精致优雅不同,邮轮的大体量特点已奠定了造型基调,其磅礴气势如同大型移动建筑和水上都市。如图3所示为大型邮轮造型与顶层甲板空间设计,也体现出了邮轮船体型线、外部造型与空间的交融互补性关系。


  3.船舶空间与外部环境的交融呼应性


  船舶的外观造型与舱室空间环境相比,后者占据的比重可能更为重要。对于游艇用户而言,舱室内部空间才是他们生活、娱乐、休闲的场所。所以,游艇等高端船舶的购买者关注的焦点之一既是是内部空间布置,如内装风格、奢华程度以及从游艇内部望向海面时的通透度等。与陆地建筑相比,游艇的魅力体现在——它把人们的生活带入了一个流动变化的自然环境之中。既可享受科技文明之便利,又能欣赏大海及沿岸美景。因此,为实现与外部空间的交互性,游艇空间设计还包括有飞桥甲板区、船艏部、艉阱区、游泳平台等多处半开放空间。如图4所示为太阳能双体游艇设计,其艉阱区与游泳平台成为船舱与外部环境空间相交融的重要组成部分。


  船体结构与内外空间环境亦具有交融性特征。如游艇飞桥甲板上的雷达架通常作为工程结构而存在,经巧妙利用却可将空间分割,让人产生画框观景的感觉,使原来的连续性空间产成了错落有致的韵律感,而紧凑的空间布局,更是能造成“移步换景”的效果。由于船上的各项活动都是以海为背景,如何将海景“借”到舱室中来是设计者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会让人身处舱室而感自然之美唾手可得。在虚实相生的空间中,自然光与人造光源交相辉映,舱室空间与外部景观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交融。船体造型与外部空间的交融性呼应关系还体现在游艇的多个部位。例如,在大型游艇设计中,冲浪池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往往在游艇整体造型中扮演着点睛之笔的角色。从功能及空间上来看,冲浪池处于开阔环境中,使用者在享受沐浴及阳光的同时可远眺海平面。为分散结构承重荷载,单体泳池往往布置在大艇的中轴线上。在中小型游艇设计中,船体结构与内外空间环境的交融性体现的更为灵活,如图中小艇的艉阱区,栏杆从船头延伸至此,并巧妙构成两个独立座椅,同时满足了乘坐需要的功能性和设计的趣味性。使造型与功能完美统一,并成为舱室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5所示)


  4.船舶艺术与设计理念的交融统一性


  优秀艺术作品往往被形容为“形神兼备”,包括“形态”和“神态”两方面内容。“形态”是物体的物理属性,“神态”则是该事物带给人的心理感受。以此类比,船舶产品一旦具备了“形态”,也必具备了相应的“神情”。船舶作为大型水域交通工具,需要体现本土化风貌,以实现其内在价值。船舶造型虽然具有相通的视觉语言,但不同船型的整体气质则大不相同。在特定社会文化价值观念背景下,船舶设计都体现出“形神交融”的规律与特性。国内船舶设计往往“重形轻神”,注重功能形态而忽视船舶的艺术气质。例如国内的一些旅游船设计试图体现出中式风格的意韵,但大多只是在现代船只的结构上加上传统造型,再沿用民族图案加以装饰,试图用某类固定的传统符号将现代与过去加以联接,显得较为生硬,在民族精神的现代演绎与传达上缺乏深层次思考。


  设计的社会文化价值,体现在挖掘出本土当代地域文化之“神态”,而不是反复沿袭传统之“形态”。现代设计的回归溯源与未来发展,在于对传统的深度思考和面向未来的创造,设计者应对本土精神进行现代演绎,文化才有望获得涅槃重生的意义,并成为当前时代的代表而被后世所传承。船舶设计应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之精髓,把“师法自然”的思想融入现代设计,这种设计创新的理念与艺术理念也具有交融统一的共性特征。例如图6双体概念游艇设计把海洋生物的形体特征与大海波浪的自然形态融为一体,赋予现代船舶设计以自然化的流畅形态,突破了传统双体船船型局限,给游艇赋予了前瞻性的形式美感与艺术化的气质。


  三、结语


  通过对船舶交融性设计艺术特征与原理的解析,可明确船舶设计需要面向用户需求,进行多学科交叉、多技术共融,提供能够解决实际设计问题的方案。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挖掘其审美内涵与社会文化艺术价值。在设计教学中,倡导“项目驱动型”的设计教学实践模式,有意识的遵循交融性原理,积累吸收多学科知识,并触类旁通,以激发艺术设计的创造力,通过学研一体化模式催生船舶设计创新成果。


  作者:郑刚强  高溪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