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浅谈爱心教育的艺术

2015-07-03 11:57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关键词]爱心 滋润 心田
  [论文摘要]围绕用爱心教育学生在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首先陈述了关爱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更是教师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然后就目前的学生状况例举两、三个例子说明用爱心教育学生还是有一定成效的。
  
  关心爱护学生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也是教师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高尔基说:“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的事。可是善于教育他们,这就是国家的一桩大事了。”
  老师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尤其体现在具体的工作中,对于那些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孩子,总是认为不好管。但笔者认为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学生总是不愿意向老师说心里话,或生性内向,或有逆反心理,或是因为意外打击,这样的情况并不鲜见。说实在的,有的时候也真是棘手,上课工作难以开展。有这么几例:
  周同学,来自农村,家境贫寒。性格相当内向。上课从不举手答问,老师点名叫他回答问题他也不愿意开口,下课更是不和老师说一句话,和同学之间也没话说。有一次,物理老师因他上课拒不回答老师提问而大发雷霆,告状到了我这里。
  罗同学,是一位胆子比较大甚至有些泼辣的女孩子。但有一次违反寝室纪律,就寝后还边吃瓜子,边大声说话,并辱骂同学。但老师找她,她就支吾其词。
  刘同学,中专三年级时丧父,对他的打击特别大。从那以后,成天闷闷不乐,心事重重的样子。wwW.133229.Com与同学没话讲。老师找他做了一些工作,他也都是保持沉默。
  ……
  面对这样的情况,如果大发雷霆或者置之不理,都不能解决问题。笔者认为:分析原因是前提,因人而异是原则,对症下药是办法,爱生之心是润滑剂。
  
  一、对性格内向的学生
  
  1.正确认识自卑,帮助学生克服自卑的心理。自卑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也是性格内向的重要原因。自卑的本质就是自我评价过低,以至个人自信心不足。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应认识到自卑的积极作用。当一个人在一定目标激励下引起了某种焦虑感和失落感,又得不到及时矫正的时候,才有可能日渐演变成为一种压抑和自卑的心理。因此,自卑往往是在努力向上中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具有推动个人进行某种活动的作用。当然,我们更要做好以下的工作:引导学生进行恰当的自我评价,及时修正自我理想,确立合乎实际的近期目标,努力改变可以改变的因素从而进行恰当的补偿,保持达观、乐观的态度等等。
  如前面提到的周同学,笔者坚持每个星期找他谈一次话,反复地开导他,肯定了他的自卑是一种积极上进的表现,但这种心理负担过重就会适得其反。笔者说:作为一名农村学生,家境也不太好,这些东西都不可能很快得到改变,能改变这一切的只能是自己的不懈努力。这也不是什么丑事,老一辈革命家、现在好多的成功人士都是这样的。关键是自身要有个正确的乐观的心态。谈了几次之后,他也有所触动,进步比较明显。
  2.大胆鼓励他们,诚心关心他们。自卑的学生,并不是他们本身就有多大问题,而往往是由于老师对学生衡量标准不恰当所造成的,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受到别人的歧视,得不到鼓励而产生的,是对别人的消极期待产生的消极认同。因此,他们特别需要老师和同学对他们有一个正确的看待。首先要关心他们,不仅仅是关心学习问题、心理问题。生活问题其实有时候比学习问题更重要。老师从这些方面去关心他们,他们的内心更能产生强烈的震撼,他们觉得老师对他的关心才是真正的无微不至的,老师不仅是老师,更是兄长、朋友。
  另外,要为这些学生积极参加班团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活动开始的时候,充分的做好工作,激发他们的兴趣,克服他们的羞怯心理,给他们以自信和胆量,让他们勇敢地走向前台。有一次野炊分组,要求同学们让他担任一个组的组长,此时对于他绝对是一个考验。笔者就自始至终地跟他这个组,和他们一起劳动,一起做饭做菜。结果,这个组的活动开展得非常成功,他也从中尝到了甜头。当然,我对他的注意和鼓励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使他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种体验对于他们的一生都是非常宝贵的,能够让他们拾起信心,昂首面对人生道路上的每一个困难。有了这样的体验之后,他们往往会有出色的表现。

  二、对有逆反心理的学生
  
  逆反心理有不同情况:有的是学生由于对老师缺乏信任而对其教育内容产生逆反行为,有的是言行不一,有的是对老师的人格道德品质的不信任甚至鄙弃;还有的是由于老师教育方式的不当而使学生感到自主性受到威胁时产生的逆反行为。在与学生的接触中,老师态度专横、自以为是、好为人师、不容分辩、咄咄逼人、颐指气使、过分自负、不懂装懂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大概很多老师都不喜欢逆反的学生,但我们也要看到其中的一些有益成分,比如批判性思维、好胜心、求异思维、渴望美与崇高,还有自尊心、自信心、渴望独立等正常的心理成分,这些我们都是可以引导和鼓励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老师应有高尚的人品。孔子就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除了老师加强修养、提高素质,任课老师注意采用适当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如前面提到的罗同学,通过了解,她的这种性格主要是因为逆反心理造成的。和她谈话后,我就交给她一个任务,从她的每个任课老师和同寝室的同学身上找出三个优点,并作为一个中专生,她当然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这么做。这时候,再来做工作,已是“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之后,她的逆反心理也就不那么强烈了。
  和这种学生交流,学会倾听也是非常重要的。有两点是要引起注意的:一是对学生的态度要亲切、诚恳,一定要采取一种亲切、诚恳、相互信任、相互尊重的态度,创造一种既交流思想,又保持人格独立的恰当的心理氛围。学生在这种心理氛围中,才能放下包袱、消除敌视和戒备的心理,能够发表自己的真实想法,也能够听取父母、老师的观点、意见。老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心理的变化,倾听学生的说明、辩解。哪怕不尽正确,我们也要耐心地听他讲完。千万不要把谈话变成训斥、谴责,否则,会激起学生的自卫心理,甚至会引起他们的抗拒心理和对抗行为,使谈话难以精心下去。二是谈话要有明确的目的。表面上象是闲谈,似乎没有准备,没有中心,不拘内容,不拘形式,而老师恰恰要利用这种“无中心”的特点来体现中心,实现在闲谈中了解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
  
  三、对遭受了意外打击的学生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应该想方设法锻炼学生的挫折耐受力。在心理学上,挫折耐受力指个体遭受挫折情境时,能摆脱其困扰而避免心理与行为失常的能力,亦即个体经得起打击或挫折的能力。学校应当与家长联系、沟通,共同创造条件,给学生更多的锻炼机会,以便通过锻炼,提高他们的挫折耐受力。当然,在挫折教育中,训练要有梯度;所要克服的困难,制定的学习计划必须是经过孩子们的努力可以达到的。如果学生遇到了天灾人祸,是他们稚嫩的双肩所无法承受的困难,这时候就特别需要老师和同学向他们伸出援助的双手了。一是要进行立志教育。二是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办法、出点子,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如前面提到刘同学,在得知他的父亲去世的噩耗他回家奔丧之时,班上就召开了一次班会,请大家献计献策,怎样才能帮助他摆脱困境,走出阴影。结果大家积极捐款,场面十分感人。笔者也捐了100元,多数同学还写了信安慰他、鼓励他,星期天又有一些同学自发地去他家吊唁,带去了全班同学的一片心意。这位同学很受感动。他回学校后,我和他进行了一次长谈,给他冷静的分析了形势,表达了我们一定会不遗余力地帮助他完成学业的愿望。后来,我又向学校反映了这个情况,为他争取了勤工俭学的机会。这位同学后来性格有了较大的转变,学习成绩原来也不是挺拔尖,但此后有两次站到了全班第一。
  在对学生的教育中,爱心是贯穿始终的。教师要用爱心教育学生,即使学生有一些不良行为,即使他再不愿意开口,我们就应该从自己身上去找问题,那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没有做到家。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他的《教育与美好生活》中说过:“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或自由地发展。”教师要用爱心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旭.新时期青年学生素质教育[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2]朱光潜.文艺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
  [3]张志建.王国维学术思想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