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关键词]全球化语境;中国传统戏剧;跨文化传播;文化融合
[论文摘要]在全球化语境下,巾国传统戏剧如何走出国门,为西方观众所欣赏和接受,成为跨文化工作者面临的研究课题之一。在中国传统戏剧的跨文化传播方面,应该进行更多的尝试和探索,促进文化融合,将中国传统戏剧打造成为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
戏剧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也是人类文明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戏剧的历史悠久,早在文字形成之前,其雏形就已经出现。然而纵观戏剧发展史,在很长时间内,东西方并不存在任何形式的交流。直到18世纪,元代杂剧《赵氏孤儿》被法国来华传教士马若瑟译成法文,全文收人法国耶稣会会士杜赫尔德主编的《中国通志》(1735)才宣告了东西戏剧交流的正式开始。这是中国戏曲在西方的首个译本,使对古老的东方怀有神秘感的欧洲人产生了兴趣。
1753至1755年,毕生从事戏剧创作的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人物伏尔泰,根据《中国通志》里马若瑟的译本,从中取材并另赋新意,改编出了《中国孤儿》,并于1755年8月在巴黎法兰西剧院公演。该剧的改编不但把当时欧洲的“中国热”推向新的高潮,而且在18世纪欧洲文艺界和思想界留下了重大影响。欧洲一些国家以演出带有“中国”字样的剧目为时髦,一些名演员、名剧作家争相编演中国戏剧。此后又有《汉宫秋》、《窦娥冤》、《西厢记》等近40部中国元代和明代时期的作品被翻译成法文、英文、德文流传到西方,这股华夏文化的热潮一直持续到19世纪。wWw.lw881.com可惜的是,那个时期的翻译者大都只是被戏剧情节所吸引,对中国戏剧艺术特定的形式和文化内涵并不了解,翻译时一般都将唱段删去。因此,这一时期的西方读者要通过译本去了解中国戏剧艺术的特征和魅力是不大可能的。
20世纪初,近代中国京剧表演的集大成者梅兰芳有意将中国京剧艺术介绍给西方观众,同时也想考察一下西方的戏曲活动。但当时大多数西方人对中国戏剧的偏见很深,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充满怀疑。在这样的背景下,梅兰芳的出国考察肩负着沟通中外文化的历史重任。梅兰芳赴美演出取得巨大成功,无疑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他的成功,将中国京剧艺术引人了世界戏剧艺术之林,对于中西文化艺术的交流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进入21世纪,日益频繁的东西方交流大大拓展了人们的文化视野,跨文化工作者们在将中国传统戏剧推向世界舞台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例如2006年9月,杭州越剧院带着根据易卜生原著《海达·高布乐》改编的越剧《心比天高》,首次登上挪威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演出盛况空前;由白先勇教授领衔改编的青春版昆曲《牡丹亭》,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在美国与欧洲巡演,受到海外观众的激赏,并引发了一阵文化震撼,各大报纸佳评如潮;2009年3月16日,京剧《赤壁》在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上播放,聚焦了全世界的目光,艺术魅力和现场气氛感染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
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戏剧都是有着悠久成长史的舞台表演艺术,经过历史的积淀,带有各自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在学术界东学西渐、西学东渐的大统一的世界风气的感召之下,戏剧界也开始思考中西戏剧的结合问题。那么,中西戏剧为什么要结合?仅仅是为着顺应时代潮流,也给戏剧创造出一个东西方都能接受和欣赏的新形式?还是借着交流的方便,让东西方的观众知道在自己早已习惯的戏剧形式之外还存在着另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戏剧形式?如果是前一种目的,那么显然会有很大的操作难度和实现可能。戏剧不同于文学、绘画等纸上艺术,文学尽管也有着民族地域差异,但它毕竟是一种半成品,不同的读者都会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进行加工,从而得出自己的理解和评价。戏剧一旦演出,就是一个只能让观众去接受的成品,况且东西方戏剧观众多少代积淀下来的欣赏习惯和趣味指向,并不是一两部所谓的戏剧创新作品就能改变的。因此,这种结合在理论上还欠成熟。对于后一种目的,出发点当然是好的,但在把戏剧搬出国门时,必然要考虑到西方观众的接受问题,我们并不指望富含深厚东方文化底蕴的中国戏剧一下子就能被有着完全不同文化背景的西方观众所理解,反之也是一样,因而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结合和修改。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持好结合的度,既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原有戏剧的本质内涵,又能使观众相对轻松地接受外来的戏剧形式。在这一点上,南京大学解玉峰教授认为,形而上的部分不可兼容,形而下的部分可以借鉴。意思是东西方戏剧都有着使其之所以存在的内在本质特征,对东方戏剧而言是角色制,对西方戏剧而言是情节的戏剧性,这一部分是改变不得的,否则它便失去了自我;要结合我们只能尝试在戏剧的物质层面上做出努力,比如说从灯光、舞美、服装等方面下手,这部分不牵涉到各自的本质特征,是可行的。
在表演时,演员与观众之间会产生一种客观存在的相互作用,它类似于物理学上的磁场,能够产生奇妙的效应。当这种效应作用于演员时,演员必然会按照“场”的作用力调整自己的演出。当年梅兰芳先生访美演出时,学贯中西的张彭春应梅兰芳的恳请,以梅剧团的总导演、总顾问和发言人的身份,用谈话、文字的形式,在各种招待会和首演等重要社交场合,向媒体、艺术界、学术界发表大量演说,介绍中国京剧的特点,为演出大力宣传造势,这些铺垫对于梅剧团的成功演出是很有助益的。除此而外,为了京剧能够走向世界,张彭春按照西方人的审美习惯做出表演上的一些改变,要求演员按照导演构思塑造艺术典型。这种做法看似刻意迁就,其实是尊重了艺术创作的规律。对于中国戏曲的调整以及梅兰芳回国后的革新,正显示出一种文化与另一种异质文化相遇时,必然会在对方的作用力下发生一定的变异。
与小说、散文、诗歌等样式有所不同,戏剧的跨文化传播除了文本传播之外,更多的则要依赖舞台传播来进行。在跨文化语境中进行的舞台传播,则因语言的阻隔和观众的异质文化背景而面临更多的困难。因此,观众群的培养就显得非常重要。白先勇和青春版团队在跨国演出之前,就在美国开设昆曲讲座、开设昆曲公共选修课、举办演员和观众见面会,为青春版的上演造势。讲座普及了昆曲知识、扫除了观赏障碍、激发了观赏兴趣、强化了观赏能力,同时又为即将上演的青春版作了宣传,形成观赏期待。这一系列借助社会运作所实现的预热活动,让更多的异域观众了解昆曲、喜爱昆曲,为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传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杭州越剧院将易卜生的经典名剧《海达·高布乐》的时空场景转移到了中国古代。改编的越剧《心比天高》,讲述了女主人公海达为欲望所困,最终走向毁灭的心路历程。该剧导演支涛认为,剧本必须遵循易卜生的原著的精神内核,而演出必须还原我们越剧的文化本体与本土特色,充分体现越剧艺术魅力的文化元素。以西方戏剧与中国传统戏曲相结合,寻找其中的内容和形式的契合点,既让中国观众从西方经典原著中感受到人性的矛盾冲突,又要让外国人充分领略到中国传统戏曲美轮美奥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心比天高》这部中西合璧的精品,在追求文化品质过程中努力体现戏曲的本体文化,把故事寓于人物的性格表现之中,使传统的戏曲形式与现代的戏剧表现手法有机结合,产生了良好的艺术效果,展现了中国传统戏曲独特的艺术魅力。
现代京剧《赤壁》,是国家大剧院2008年度最受欢迎的演出剧目,创下了中国京剧票房奇迹:上座率高达98%,票房收人570多万元人民币。同时,这出戏还登上了纽约时代广场的大屏幕。字正腔圆的唱腔,浪漫的史诗风格,浓浓的“中国味儿”,《赤壁》第一次把中国传统艺术带到了“世界的十字路口”。在舞美设计上,《赤壁》的舞美总监高广建一反常规,用非常具象的方式表达传统戏剧过去惯用的写意空间。在有限的空间里将草船借箭的场景具象化,从高空坠落的万箭齐发的场景让现场观众大感惊讶,传统的唱段与科技的结合将草船借箭一幕表现得极富震撼力。而另一个借东风的场景,舞台后共竖立了近100面大旗,用旗子飘动方向的改变表示风向的变化,具象的舞台场景让人们更容易理解所要表现内容。这样的舞美设计,不仅让年轻人对京剧产生了兴趣,也使对中国历史缺乏了解的外国人更容易理解京戏。
当然,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应重视对包括戏剧在内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但若认为没有变化的才是纯洁的,甚或去维护一种缺乏活力、没有发展的状况,实则有损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存与创新发展。保护中国的戏剧传统,并不意味着闭关自守而失去与各国戏剧交流的机会。中西戏剧的相互交融,最终中国戏剧不会变成西方戏剧,同样西方戏剧也不会变成中国戏剧,交融的结晶只会使彼此更加了解对方,更好地欣赏对方。
只有民族的,才能成为世界的。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戏剧文化,我们要积极将中国戏剧的经典作品传播出去,让中国传统戏剧通过各种方式被更多世界观众所见所知,由见知到理解,由理解到喜欢,从而使中国传统戏剧进人世界主流艺术界并获得认可。在全球化语境下,我们要积极探索消除文化隔膜、实现文化融合的方法,将中国传统戏剧打造成为全世界人民共享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