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论艺术教育对塑造健康和谐人格的作用

2015-07-03 11:51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 :21世纪对人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世界教育改革的核心就是“素质教育”,在普通高校美术教育的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既符合教改精神,也切合年轻人的情感特点。文章从美术教育实践,以及对普通高校美术教育现状的调查了解,提出通过艺术欣赏过程中艺术作品的带领与宣泄作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健康和谐人格的形成;通过艺术表现过程中自由表达的作用,能让学生体验快乐、培养自信,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

关键词 :艺术教育素质教育健康和谐人格
  
  我国提倡美育的先驱首推蔡元培先生,他早在1917年即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他历任教育总长、北大校长时,大力倡导美育,其影响之大,可说是美育史上的盛事。
  原国家教委何东昌同志在1986年也提出“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全的教育”。美育是我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方针中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美育的任务不应看作是培养几名艺术家,或者创作几件艺术作品,而是要造就新的1代有敏锐的认识美、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综合能力,并能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事物和建造美好世界。
  在普通高校开展艺术教育,目的不在于培养设计师、画家或者音乐家,更重要的是要担负起培养“和谐健康的人”(艺术工作者)这1重要任务。美术课程是对美育具有实施意义与实践效果的重要艺术课程之1,所以在普通高校的课程中,开设美术课(公共艺术选修课),对非艺术专业的大学生进行美术教育,是符合教改精神的,也符合年轻人的情感特点。
  
  1、通过艺术的带领与宣泄作用,促进健康和谐人格的形成
  
  我们只要随手翻开报纸,就能看到1则则关于学生情绪失控、行为变态的报道:清华大学1学生危害动物,广州1些高校1年中有多名大学生、研究生自杀……这些类似的报道不断给我们敲响警钟:在高校中,孤独、抑郁、狂暴、易怒、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正困扰着“天之骄子”。Www.133229.COM究其原因,很大程度是由于精神世界的贫乏、单调造成了心理的变态扭曲,各方面的压力与脆弱心灵的矛盾而导致内向——孤僻——冷漠——封闭,使有的学生缺乏热情与激情,从而不能产生对更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的动力。
  美术教育的开展,比较简单易行,简单到1张纸1支笔或者仅仅是看看展览、看看画册等,都可以实施美术教育的功能。下面从美术欣赏和美术表现这两种艺术活动探讨美术教育的作用。
  首先,美术作品对欣赏者具有“情感带领作用”。欣赏1件美术作品,其形式美感对欣赏者有非常直接的情绪感染作用。美术作品的形式美感能直接传递出情感的因素,譬如那些色彩灿烂鲜明、对比强烈的画面,能使欣赏者情绪沸腾、精神振奋;色彩轻快、淡雅的冷色调画面,能使人轻松愉悦,有潇洒飘逸之感。反之,1幅枝叶错落弯曲、小鸟孤独高傲的八大山人的“水墨荷花小鸟”会让你心境深沉、愁肠郁积。那些生动、优美的画面线条节奏韵律或绘画形象,能够深深地吸引人、感染人,画面带给学生“知音”般的感受,情感情绪自然被艺术作品所带领,从而改善与调整人的情绪,消除和缓解外界社会及内在心理因素对人造成的紧张状态,获得1种轻松、愉悦的心境。此外,美术作品对欣赏者具有思想感情因素的带领作用。众所周知,我们读文学作品,会被作者的观点、主题思想所感染,而且有时候这种影响还非常根深蒂固。同样,美术作品的“思想、情感带领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许多美术作品,虽然现在看起来似乎是“比较政治的题材”,但是,在那个特殊的时代它是如何去表达人与人之间朴素真实的感情、如何鼓舞人们的斗志、如何激起无限的爱国情怀的?那些美术作品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而且是积极向上的意义。且看当今的学校,1些日本漫画充斥着学生们的生活,不仅仅那些日本卡通漫画特有的“美的形式”成为学生某种审美的追求,更严重的是画面表现的人物思想、性格、价值趋向等直接影响了学生。这些漫画里的许多消极的、对抗的、早熟的、带有不良价值趋向的影响已经引起了国内有关教育专家的重视。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急切地重视美术作品的这种“思想、情感的带领作用”,充分、及时地给我们的被教育者更多具有积极、健康思想与人格导向的美术作品,能对学生的思想、情绪产生明显的影响与调节作用。
  其次,美术表现过程对于表现者来说具有“情感宣泄作用”。学习过心理学的人都会明白1种现象,那就是我们经常会在情绪烦躁的时候无意识地拿起笔,在纸上漫无目的地画1些杂乱的线条,或胡乱圈画1些宣泄的字眼,或涂画1些杂乱的形象等等。这1行为具有明显的“宣泄作用”。“正确的宣泄”是健康人格的1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在当今社会里,信息快速传达与更新、生活与工作节奏特别快,有1个合适的宣泄渠道是非常重要的。诚然,美术表现是提供个人宣泄非常好的方式之1,历史上的八大山人就是发挥了绘画的宣泄作用的典型之1。他在明朝灭亡之后的极其痛苦无奈的日子里,充分地利用了自己的艺术表现,使心中压抑、怀旧、抗争、无奈、不满与憎恶等思想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伟大的革命家廖承志同志也是利用绘画艺术的宣泄与调侃让自己度过了艰难的监狱生活的。在欣赏我国台湾著名的漫画家几米的作品的时候,我们也无不在感慨这优美的艺术魅力的同时,感慨艺术对生命的健康与生存的积极意义。
  美术教育的开展,还能为学生提供健康的娱乐与消遣。大学生有相当的闲暇时间,如何度过这些闲暇时间,对学生情感状态与心理健康颇为重要。如果他们能在课余参与1些带娱乐与审美趣味的美术实践活动,往往能消除大脑及身体的疲劳,减轻精神的压力。这样,将会大大有益于学生的精神放松,并使他们的性情得到健康、和谐自由的发展。所以,我们当今的艺术工作者,必须充分把握艺术这1精神工具,为塑造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做长期的努力,因为艺术的这种影响作用是连贯性地实施的。

  2、通过艺术自由表达的作用,体验快乐、培养自信,塑造学生健康和谐的人格
  
  对非艺术专业的学生进行美术教育,不应该以“画什么像什么”作为标准和目的,美术作品的表现与创造,其实也没有绝对的标准,那些流行在中国画领域里面的“出自某家某流派”“讲师承”的观点是极其有害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经对学生讲过:“师我者生、肖我者死”;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艺术创作思想,鼓舞和指导出1大批出色的文化艺术大家。艺术表现过程究其本质就是个人修养、思想与情感的表达过程,所以,应该让学生自由快乐地进行自己的艺术表现,而不是得创作出“像某家像某流派”那样的艺术作品才是艺术表现。由此,通过艺术自由表达的作用,学生可体验快乐、培养自信,塑造和谐的人格。
  美术作品作为1种由外至内都体现着自由的艺术形式,不但在其中积淀着美和智,而且也潜藏着真与善。画好1幅画,需要投入时间、细心与耐心。在这1心1意、专心致志的过程中,学生的自制、热忱、坚持、自我驱动、自我鞭策的能力会得到更好的发展。学生投入了情感成功地完成了1个艺术创作,哪怕是稚拙的,也特别有利于自信心的形成。作品创作之后首先欣赏作品的必然是作者本身,只有符合自己创作意愿和思路的作品才能满足自身的感官享受,更重要的是把画之美与他们体验到的美吸收到心灵之中,并且逐渐使自己的心灵、行为变得更为完善,高尚。而学生审美心理的形成,又能改善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美术教育能发挥其不带强制性、功利性的特点,以独特的不同于传统的思想灌输和道德训诫的方法,以审美的方式塑造学生高尚的道德人格,因此它对人的感染力强烈、深入、自然和持久。当我们欣赏到敦煌壁画时,会赞美古代画工的匠心,为祖国文化遗产感到骄傲;当我们欣赏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时,看到圣母抱着小耶稣从云端徐徐降落人间,她那么和蔼可亲,又那么庄严崇高,她把她的爱子贡献给为人类谋求幸福的伟大事业,我们不禁被圣母为人类献出自己最宝贵东西的牺牲精神所感动、所启迪了。此外,美术作品中所表现出的那种超凡脱俗的审美境界,还可以影响和培养人的良好情趣与性格。
  总之,美术教育作为1种特殊的教育手段和途径,能够陶冶人的高尚情操,培养人的道德情感,塑造完美和高尚的道德人格,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和谐健康的发展。
  当然,在实施艺术教育过程中老师的引导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广大的美术工作者也必须紧跟时代的脉搏,不断加强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修养,并不断深入社会以及学生中间进行真切的交流,才能在良好的互动过程中把素质教育推上1个新的层面。
  结语
  众所周知,美术教育也与其他学科1样担负着对学生实施“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道”不仅仅是艺道,“业”也不仅仅是艺业,“惑”也不仅仅是对艺的思索与困惑。自古以来,学艺必先修身,美术教育应该充分运用它独特的教育内容、灵活的教育方式、多渠道的教育途径,紧密结合时代,在提高艺术修养的同时努力促使学生情商及智商的双重提升,使学生获得接受美、排斥丑的心理定势和健康向上的审美意识。美术教育不仅能给人以美的愉快、智的启迪,而且还给人以善的诱导。它如微风细雨,渗透至人的心里、情感、智力各领域,对素质教育的实施起着特殊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
  [1](美)丹尼尔·戈尔曼。情感智商。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吴正斌。南方的风。广西美术出版社。
  [3]张欣武,刘卫华。哈佛女孩刘亦婷。作家出版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