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战争,为了和平》对于路翎其人及对于文学史

2015-11-18 10:1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导读::的意义,但在路翎的创作中往往被人们忽视。
论文关键词:《战争,为了和平》,断裂说,衰减说

  《战争,为了和平》原名《朝鲜的战争与和平》,是路翎在五十年代创作的一部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长篇小说,这部小说对于路翎的创作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往往被史论家和批评家所忽略,人们在论述路翎五十年代的创作时往往只提及《初雪》、《洼地上的“战役”》、《战士的心》、《你的永远忠实的朋友》等几篇,似乎是,路翎在创作完这些短篇小说之后,就因胡风集团的问题而失去创作机会,直到八十年代初开始晚年创作。人们愿意把《洼地上的“战役”》作为路翎五十年代,甚至是一生中“天鹅的绝唱”,其实在被捕前,路翎的长篇小说《战争,为了和平》已基本写成。胡风在《胡风三十万言书》中说:“初稿已经写完;正在写第二遍,四十多万字” [1];又据《江南》1981年第2期《群峰顶端的雕像——<战争,为了和平>[第一部]》编者按:“本刊连载的这部小说是路翎同志1954年8月写成的,全文50万字…..遗憾的是失散了第一章和第二章;更为遗憾的是作者目前尚无可能对此作任何程度的弥补。”[2]而另一知情者冀汸回忆:“那时我担任了《江南》文学季刊编辑,知道你在灾祸降临前夕完成了你的第三部长篇小说《战争,为了和平》,并听说稿子在安娥同志手中,但她已屈死于‘文革’期间。稿子便下落不明了。我试着给绿原挂了一个长途电话,询问稿子的着落。欣喜的是,稿子找回来了文学艺术论文,却又令人遗憾地缺少了第一二两章……我选了几章,把题目改为《群峰顶端的雕像》,从《江南》1981年第2期起连载。”[3]从这几则信息中,我们至少可以推断出:
  第一,《战争,为了和平》在路翎被捕前已基本创作完成,它应该纳入路翎
  第二,由于手稿在路翎被捕时即被收缴,且“文革”后索回时路翎已无法进行补写,这就是说明了该稿保存的是原貌,不是“地下写作”或“潜在写作”,也不是路翎在新时期的“重写”,它应该属于“十七年”文学创作之列,但考虑到它没有及时出版,没有在“十七年”文学中产生影响这一事实,怎样对其给予时间分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张业松认为,路翎《战争,为了和平》这部长篇小说,“无论创作意图抑或实际效果,这部作品都堪称集作者‘朝鲜经验’之大成的巅峰之作。这个‘巅峰’,指的是作家创作的巅峰状态。在这里,路翎的生命激情和艺术能力无疑都达到了他一生中辉煌的顶点,其创作才华由此奔兢而下,所呈现出的也就势必是一个席卷一切,熔铸万有的大气势。《战争,为了和平》是路翎奉献给‘抗美援朝’的一部‘史诗’……但这又是一部怎样的‘史诗’呢、路翎将他全部的生命激情和艺术才华投注到一场高度意识形态化的战争中去,为之穷智竭虑,所得到的也必然是一个站在今天的立场看来惊人‘单面’的文本。这样的作品的‘艺术成就’应该如何加以估定,对于一个已将‘革命时代’的知识话语抛弃殆尽,‘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文学环境而言,可谓真正的难题;而且,路翎何以会在朝鲜战地沉溺得如此之深,而这种沉溺在极大地调动了他的生命激情和创作才华的同时,又分明使他变成了一个彻底的意识形态化存在,以至其后半生几乎完全为由此得来的虚幻的意识形态经验所笼罩,陷身于价值歧义的围困之中,由一位创作前景深不可测的‘天才作家’变成了晚年的‘与风车作战’的唐吉可德,也是牵系着20世纪中国新文学和新文化的总体发展路向的大问题。”[4]张业松是路翎研究专家,尤其对建国后路翎的研究颇有建树文学艺术论文,他的这一段话对如何认识路翎及其创作的长篇史诗小说《战争,为了和平》及其重要,但是同时又令人遗憾地是长期以来对晚年路翎创作有意无意的遮蔽和忽视使批评家忽视了张业松的这段话。
  路翎的长篇小说《战争,为了和平》单行本于1985年12月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首印5400册,此后没有重印,也几乎没有引起过什么样的反响。倘若说,这部作品在1950年代能够出版,那么结果会是什么样呢?至少会被纳入到文学史的考察对象之中,这部作品,是在五十年代创作发表的反映抗美援朝题材的最长的长篇小说,它要比杨朔的十几万字的《三千里江山》多三倍的篇幅,所采用的视角,无疑借鉴了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路翎一生最为看重的是长篇小说创作,这部小说对路翎在建国后的创作无疑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是集成功与失败的经验于一体的“集大成”之作。在八十年代及其以后阅读这部长篇会觉得“意识形态经验”太强,这是因为论者是站在八九十年代的文学立场上来看问题的,如若用五十年代的话语来评价这部作品,是“成功”还是“失败”,也说不定就属于“成功”的作品之列,只是可惜时间没有给路翎这样的机会,即使在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也是把他五十年代的创作归之于“异端”的尝试。如果洪子诚先生能够将《战争,为了和平》纳入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路翎的创作之列,估计他会部分地修正他的看法。当然,几乎在同时,洪子诚先生在“异端”的尝试的标题下,也注意到了在进入五十年代以后,在《初雪》、《战士的心》、《洼地上的“战役”》等作品中路翎在艺术创作上的“衰减”迹象[5],接着洪子诚的论断往下看,《战争,为了和平》几乎是连接路翎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创作的一座“桥梁”,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很难把路翎八九十年代的创作和四五十年代的创作联系起来,在启蒙和受难单一思维的影响下,对于路翎四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创作人们往往喜欢采用“断裂说”,比如冀汸在《哀路翎》中提出“一生二世”的说法,将路翎创作划分为一九二三年——一九五五年和一九五五年——一九九四年两个阶段[6],仿佛是由外在的因素一元地影响了路翎的创作,至于路翎主体性何为,几乎被忽略了。如果在论述路翎从五十年代走向八十年代的创作过程中不提《战争,为了和平》这一作品,即便是洪子诚先生的“衰减说”,也避免不了归之于“断裂说”的框架之中。而注意到《战争文学艺术论文,为了和平》这一部作品,那么对于路翎创作生涯的认识可以出现两种并存的认识结果:衰减说和断裂说。尤其是“衰减说”,它的丰富性在于,在当代文学一体化进程中注意到了创作主体积极调整文学创作来适应这个时代发展和要求的重要性。
  路翎《战争,为了和平》完全是一部按照意识形态和当时批评标准写成的一部工农兵叙述的“史诗”:
  从语言上来说,这部小说已经完完全全是当时主流文学典范的叙述。本书的《引子》就是典型的政治性话语:
  “一九五〇年十月中旬,美帝国主义侵略朝鲜的军队进迫中国边疆核心期刊目录。周总理发表讲话,中国对于美帝国主义侵略行为不能置之不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十月二十五日进入朝鲜,和朝鲜人民军一起反击血腥的美帝国主义…….”,像这样标准的“意识形态”语言在作品中是比较常见的。在人物塑造上,《战争,为了和平》中的人物开始“表里如一”,不再有内心的冲突,如果有,也是按照阶级划分的标准来进行的,比如小说中塑造了一个腐化堕落的副营长王标。王标在解放前参军,由于经历过几场战斗,便处处以功臣自居,解放后和一个不正派的女人相好,一心想结婚。到了朝鲜战场后,一直希望负伤回国休养。他贪生怕死,却好大喜功,最后为了早日负伤回国,临阵脱逃,制造受伤的假象,碰巧被人发现,他为了掩盖真相而开枪射杀战友而被击毙,小说对王标较多地运用了心理描写,但此时的心理描写,已没有了《洼地上的“战役”》中间的“不和谐”,已经具有了“阶级性”,同样在塑造“落后”人物的形象上,作品中烈士巍勇的父亲魏家发不想和大家一起在互助组,想单干,发点小财,结果在一次贩小猪的过程中被猪贩子压价亏了本,被村子里的人嘲笑,包括女儿也嘲笑他思想落后,后来,魏家发在一次次具体实践中,不断受到教育,终于从“落后”人物变成“先进”人物。在写美国侵略者时,重点写了俘虏,美军白人少校杰克迪尔斯,他的腐朽生活是喜欢女人照片文学艺术论文,贪财,酗酒,梦想有朝一日成为总统,作者对他完全采用的是讽刺的描写方法,同样是俘虏,对于志愿军俘虏的另一位美军黑人少尉,路翎则没有采取类似对白人俘虏的讽刺手法,小说中安排了白人俘虏对黑人俘虏的轻视和他们之间的冲突,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对美国侵略者的阶级划分,这点和杨朔《三千里江山》中类似的描写有相似之处。总体上而言,在本书中,凡是先进人物处,必有落后分子做衬托,比如写王标,魏家发就是为了表现志愿军战士的公而忘私、不怕牺牲及国内农民走合作化道路;写侵略者,也是按照“以美国为首”,尤其以“美国白人”为首的原则来叙事。
  可以说,《战争,为了和平》是路翎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它的出现,对于路翎或者当代文学史而言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路翎研究中漏掉了这部作品,会影响到路翎研究的某些论断的,但愿人们对此应该能够重视起来。

参考文献:
[1]胡风,《胡风三十万言书》[M],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316
[2]《江南》[J],1981(2)
[3][6]冀汸,《哀路翎》,《新文学史料》[J],1995(1)
[4]张业松、徐朗编,《路翎晚年作品集》序[M],东方出版中心,1998:4-5
[5]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154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