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苏轼诗歌的雨意象研究

2015-11-16 12:5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论文摘要:雨意象在苏轼诗歌中出现的次数多,频率高,涵义丰富。以写雨为主题的诗歌中,雨意象的运用寄托着苏轼悯农、爱民的思想。在雨主要起烘托作用的诗篇中,雨意象姿态万千,意韵悠长,一方面充分体现了苏轼“随物赋形”的创作主张,另一方面,表现了苏轼百折不饶、乐天知命、闲适恬淡的性格特点。总的来说,苏轼对雨意象的钟爱,与他崇尚老庄乐天知命的人生哲学息息相关。
论文关键词:苏轼,诗歌,雨意象
  “雨”这个词在苏轼诗歌中俯拾皆是,纯粹写雨的诗篇主题鲜明,有的单从题目就可以看出作者的拳拳爱民之心、忠君之义,比如《七月二十四日,以久不雨出祷溪》、《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次韵孔毅父久旱已而甚雨三首》等等。在以写雨为主题的诗篇中,《吴中田妇叹》最为有名,此诗对现实的揭示和批判相当尖锐,足可管窥作者在政治上遇事则发的正直性格。在更多写雨的诗篇中,雨意象只是作为背景,起烘托作用,但在苏轼的妙笔生花下,却显示出千姿百态,意味幽深。在他手中,雨是活生生的,跳跃的,生动的。那在松风亭下盛开的梅花,初次相见,在丝丝细雨的侵袭下是“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再次相见,则是“岂知流落复相见,蛮风蜒雨愁黄昏”;从“细雨”到“蜒雨”,前后的心情变化对比,显得后一首诗中的雨愁绪更深沉了。同是一处梅花,不同的时候写出不同的姿态和心情,随着心情的变化,滴落到梅花上的雨意象也改变了,这种变化的细微体现了苏轼“随物赋形”的创作特点。雨是常见的,而在苏轼的眼中,雨随着他人生际遇的起落和人事的变更具有了不同的格调。有时,他看到的是烟雨:“江上有微径,深榛烟雨埋”,小雨:“西湖小雨晴,滟滟春蕖长”,晚雨:“朝曦迎客艳重冈,晚雨留人入醉乡”,积雨:“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细雨:“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飞雨:“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有时,他看到的是雨雹:“夜来雨雹如李梅,红残绿暗吁可哀”,雨露:“凄凉雨露三年后,仿佛尘埃数字余”,雨昏:“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有时,他看到的是天雨:“醉中眼缬自斑斓,天雨曼陀照玉盘”,法雨:“神光出宝髻,法雨洗尘埃”,凄雨:“乱叶和凄雨,投空如散丝”,黄梅雨:“三旬已过黄梅雨,万里出来艇棹风”,怪雨:“蛮珍还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坐寒”。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这种种雨,屏除一事一地的具体历史时空的考虑,从整合的角度来说,充分体现了苏轼百折不挠、乐天知命、闲适恬淡的性格特点。
  一
  苏轼以雨为主题的诗歌大部分是与祷雨有关的,当面临旱灾的时候,作为一个中华传统文化孕育出来的士子文人,苏轼从儒家忠君爱民的思想出发,理所当然要对受灾地区表示关心和爱护。受当时科学水平和个人能力的限制,他能做到的最直接的援助方法是,运用传统的方法去祷告上天,求降甘霖。为此,产生了一批诗文,其中著名的有《喜雨亭记》。
  这些诗基本都是用写实的手法完成的。虽然作者对雨的形象并没有过多的描述,但从作者对祷雨过程中种种细节的陈诉,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雨的渴求和对民生疾苦的忧惧具体而明朗。譬如,《真兴阁祷雨》叙述了苏轼亲自为民请雨的情景:“太守亲从千骑祷,神翁远借一杯清。云阴黯黯将嘘遍,雨意昏昏欲酿成。已觉微风吹袂冷,不堪残日傍山明。今年秋熟君知否,应向江南饱食梗。”该诗写得很质朴,没有用新巧的典故和华丽的辞藻,只是就事论事,却让人感受到踏实。祷雨是否成功,对百姓的生存至关重要。诗写了残日,可见祷告仪式是进行了一段不短的时间的,直到日落西山了,诗人还没有离开,一心希望雨可以快点下来,这样,稻麦才可以正常成熟,百姓才不至于忍饥挨饿。这里的雨,寄托着作者一种善良的愿望,而打动人的,在于诗中的真情。
  在《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中,苏轼站在普通老百姓的立场,抨击了盐官不惜民力、劳民伤财的行径:“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如实控诉官吏为了私利动用农村劳动力,伤害农业的行为。“天雨助官政”,雨意象在这里充满了讽刺意味,雨的出现让劳苦不堪的人们雪上加霜。
  苏轼一生经历了多次外任,即调离朝廷,这无意中成为他远离朝廷党争的避祸之法,也是他踏踏实实为百姓作贡献的契机。在杭州(第一次)制服不可一世的高丽使者,在密州抵抗蝗灾、常山求雨、整肃流贼,在徐州抗洪涝、与民共患难,在杭州(第二次)赈救饥民、作病坊,在颖州治理水患、捕捉为害多年的盗贼,在定州治理军政。几乎每到一个地方,都作出了清正为民的好事,赢得了民众的爱戴。离开朝廷到地方,从官场的角度说是降职了,对此,苏轼很坦然。著名的《吴中田妇叹》是他到杭州后写就的,诗中写到的雨同样是苦雨,雨造成了天灾,百姓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威胁。“今年梗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霜风来时雨如泻,抱头出镰生衣。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卧青泥。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以田妇的口吻说出了天灾的无情和官吏的冷酷,对变法中出现的黑暗面做出了如实的反映。可以说,苏轼对变法,是从百姓的角度考虑,对事不对人,哪里有黑暗面,只要看到了,就要写出来。这里的雨,是绝望的雨,夹杂着百姓绝望的心声。所谓“诗可证史”,此诗的雨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过的,如今读来,依然力透纸背。


  雨意象印证着一个事实:为避祸而外任的苏轼是个心系百姓的好官。与农业农民息息相关的雨,一直是他念念不忘的关心对象。《立秋日祷雨,宿灵隐寺,同周、徐二令》表明了他的心迹:“崎岖世味尝难遍,寂寞山栖老渐便。惟有悯农心尚在,起占云汉更茫然。”他一生主持了无数场祈雨,求雨成功时兴高采烈地写诗《次韵章传道喜雨》:“去年夏旱秋不雨,海畔居民饮咸苦……陋邦一雨何足道,吾君胜德九州普”,诗中爱君爱民的思想跃然纸上。《和李邦直沂山祈雨有应》写道:“蛟龙睡足亦解惭,二麦枯时雨如洗。不知雨从何处来,但闻吕梁百步声如雷……半年步雨坐龙慵,坐怨天公不怨尤。”构思巧妙,想象蛟龙沉睡则天下旱灾,蛟龙醒则天降甘霖,这龙与雨的关系,其实就像官与民的关系。为官不清醒则百姓遭殃,为官清廉则造福于民。
  当雨水过多,对农耕造成威胁时,苏轼就祷晴。可见,雨也不是时时刻刻越多越好的。《和孙同年卞山龙洞祷晴》写道:“吴兴连月雨,釜甑生鱼蛙……雨师少弭节,雷师少停捶。积水得反壑,稻苗出泥沙。农夫免菜色,龙亦饱豚。看君拥黄,高卧放晚衙。”雨其实是没有感情的,有感情的是诗人,雨多雨少影响百姓生活,诗人担忧,希望雨停天晴是一种善良的愿望。
  苏轼主题写雨的诗歌风格平实,主要目的是纪实,某些诗篇直接就是祷雨的巫文,如仿古的《太白词》:“风为幄,云为盖。满堂烂,神既至。纷醉饱,锡以雨。百川溢,施沟渠,歌且舞兮。”相比之下,在一些不专门写雨的诗篇中,雨只是其中的一个意象,具体的韵味更丰富,技巧更高明,感情也更丰富了。
  二
  苏轼曾经用水“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和“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两种不同的形态,来描述文学创作中的两种不同创作手法和实现方式。其中,随物赋形的写法指表意曲折反复,手法灵活多变。在苏轼诗歌运用雨意象时,大量采用了这种“随物赋形”的写法。
  从苏轼对雨千姿百态的细致描绘中,我们可以发现,首先,他是一个感觉敏锐、感受力丰富的诗人。他的观察细致入微,常常可以结合具体的心境来塑造雨的姿态。雨意象反映着苏轼的生活哲学:百挠不折、乐天知命、闲适恬淡。无论是兴奋、平静还是悲哀,苏轼都能以一种审美的态度,一种释放的心情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哪怕只是平常不过的雨。他的笔下,雨意象是有性格的,有单纯轻快的雨,有忧愁苦闷的雨,有缓慢沉稳的雨,也有清纯温柔的雨。最特别的是,与禅有关的雨,充满了佛性的智慧,可以涤荡受损的心灵,抚平忧伤,引导人走向平静和安详。总之,在雨并不是主题的诗歌中,苏轼把雨人格化了。
  纯粹表现自然美的雨是单纯轻快的雨。如有名的《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诗歌中的雨意象把西湖的美衬托得超凡脱俗,配合西子的比喻,细雨更增添西湖的神秘和妩媚。而雨意象进入生活场景,则常常具有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在自然中带着生活的气息,同时又与人工无涉。如《和文与可洋川园池三十首》中的《书轩》:“雨昏石砚寒云色,风动牙签乱叶声。”书轩中雨和风云是自然的景,而石砚、牙签和乱叶则带着读书人生活的痕迹,活脱脱一副古人生活场景勾画出来,令人感到亲切和新奇。雨意象的出现可以把幽居士人高雅的生活场所描绘得原味本色,如《雨中过舒教授》:“疏疏帘外竹,浏浏竹间雨。窗扉静无尘,几砚寒生雾。”竹丛,飘动的雨,正是雨梳洗着竹丛的灵动和窗扉几砚的寂静构成了对照,幽居生活的淡雅和孤独也就在景物中体现出来了。如果没有雨,一切未免显得太孤清了。
  雨意象与文人的日常交游活动联系起来,使得交游本身充满诗情画意和潇洒情怀。单独的个人出游遇雨,在乐观的人看来不但不是倒霉,反而是件乐事。如《游惠山》:“薄云不遮山,疏雨不湿人。萧萧松径滑,策策芒鞋新。”在稀稀疏疏的雨中欣赏山中薄云,清凉舒适。雨使得山上的泥土变滑,减缓了人的脚步,也使得欣赏的目光更平静、细致。美,常常就是在自然变化中凸现的。雨意象起了引导作用。与友人同行遇雨,感受又不同。如《送刘寺丞赴余姚》:“中和堂后石楠树,与君对床听夜雨。”两个外出的人,对床睡着,也不说话,就听那黑夜中声音显得特别清晰的雨,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人听雨太寂寞,两个人听雨就有了共同欣赏的意味了。诗中的雨意象,是让人宁静地去倾听美好事物。
  忧愁苦闷的雨意象出现在苏轼人生的逆境。此时的雨是萧瑟的,如兄弟别离时的雨。苏轼与苏辙的感情很深,每当分离时,特别是挟祸分离时,场景显得特别凄凉。但苏轼并没有直接地表现心中的苦闷,而是借助雨意象来抒发。如《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亦知人生要有别,但恐岁月去飘忽。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在《送刘寺丞赴余姚》中,对床听夜雨是很浪漫的,而在这里,兄弟分别,诗人独自在寒灯下写诗给远方的亲人,此时的雨,听起来是凄凉的。兄弟别离是如此,友人相别更甚。如《送胡掾》:“乱叶和凄雨,投空如散丝。

流年一如此,游子去何之。节义古所重,艰危方自兹。他年著清德,仍复畏人知。”凄清的雨飘送着落叶,代表着艰危的形势下朋友间的义气,虽然凄凉,却不消沉。雨意象在诗中衬托了人物的萧瑟心情。
  有缓慢沉稳的雨意象,在这是经历坎坷的人最能欣赏的一种。苏轼面对了各种考验后,能沉静地对待其他的打击,“他在吸取传统人思想和个人生活体验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从苦难省悟超越的思路”。反映到诗歌中,这一类雨意象其实是诗人人生体悟的表达。《乔太博见和复次韵答之》:“百年三万日,老病常居半。其间互忧乐,歌笑杂悲叹。颠倒不自知,直为神所玩。须臾便堪笑,万事风雨散。”仕途坎坷,老病交加,逆境接而至,诗人却没有一味消沉,只是笑对一切,把人生的挫折看作自然的风雨,坚信困难总会过去,就像风雨总会散逸一样。这里的雨意象,不是真实的雨,是一种人生信念的象征。
  清纯温柔的雨意象出现在一些诗人表现享受生活的诗中。诗人排除杂念,不管生活道路顺畅与否,都保持着品味生活的人生观。如《新城道中》:“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生。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旌钲。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人间歧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在人生困顿、自顾不暇之时,还能从细雨想到茶户的心情,这细雨的意象,对茶户而言,是喜,对暂时超脱了人间烦恼的诗人而言,也是喜。又如“清风来既雨,新稻香可饭。紫蟹应已肥,白酒谁能劝。”“雨过浮萍合,蛙声满四邻。海棠真一梦,梅子欲尝新。”“雨声来不断,睡味清且熟。”在雨中引来了美味的食物、清新的花木和恬静的睡眠,惬意,悠然。雨意象带给人们温暖,在这些诗歌中,雨与美好的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与禅有关的雨意象是宁静安详的,没有客尘的沾染,没有世俗的烦恼。如《是日宿水陆寺,寄北山清顺僧二首》:“草没河堤雨暗村,寺藏修竹不知门。拾薪煮药怜僧病,扫地焚香净客魂。披榛觅路冲泥入,洗足关门听雨眠。”此处的雨纯粹是来自自然,摆脱了名缰利锁,僧人的生活虽然清苦,心中却是一片清凉。
  三
  苏轼对雨意象的钟爱,与他崇尚老庄乐天知命的人生哲学是息息相关的。苏轼曾对他弟弟子由说:“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好人。”林语堂先生以为,这段话用来描写苏轼的性格再好不过,因此,苏轼过得快乐,无所畏惧,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苏轼在中年之后所特别尊奉的老庄哲学,原本是庄子所创立的一套精神归宿问题的人生哲学,是庄子深感当时生存环境之险恶,困迫无奈之下的自处之道。而“乌台诗案”表明,苏轼所生活的年代,文学创作随时有被人罗织牵附、诬陷罪名的危险。
  此外,宋代文人的经济地位更加依赖于专制政权,除了为官取禄,难有自存之道。苏轼一生,为文字惹祸的经历大而有之,但弃绝文字,皈依官场和山门,又是与他兼济天下的人生目标相悖的,所以,在政治上,他接受了远离,坦然接受了地方官场,与朝廷拉开距离,同时又可以造福百姓,而在生活上,他采取了庄子式的隐居。
  在信仰与经济的合力下,由于雨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而又极具欣赏价值、时常可见的事物,在苏轼生活中不可或缺,故苏轼对雨意象情有独钟。
参考文献
1 高云鹏.苏轼随物赋形说新论[J].南京:南京师大学报,2009(3):120
2 王水照.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文化性格[J].北京:文学遗产,1985,(5):89
3 林语堂.《苏东坡传序》[M].张振玉译本.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10):6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