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飘”在美国

2015-11-12 10:4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内容摘要】《飘》中女主人公的爱尔兰父亲杰拉尔德·奥哈拉是美国1820年前后爱尔兰移民的代表。他怀揣梦想离开家乡来到美国,成为当地一名出色的庄园主。在事业成功的同时,他也实现了自我身份的认同,既积极融入到美国主流社会中,也保留了自己的爱尔兰身份。
论文关键词:《飘》,爱尔兰移民,身份认同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终身大作《飘》享誉中外,引起国内外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其关注范围据笔者观察大致分布在对作品的内容及其影响,主题和思想倾向,人物形象和性格,女性批评,版本、译介研究这几个方面,而从移民角度考察的论文寥寥无几。本文即从移民的角度出发,分析以《飘》女主人公的父亲杰拉尔德·奥哈拉为代表的爱尔兰移民在美国的生存状况,旨在重读经典的过程中悟出新意,为《飘》这部作品提供新的研究角度。
  移民分为国内移民和国际移民两种,本文涉及的是后者,即国家或洲际之间的人口迁移。在全球化的今天,移民已成为当今社会的关键词之一。而在历史长河中,美国和爱尔兰两国都与移民息息相关。美国作为“大熔炉”从欧洲移民拓殖至今吸引了世界各国的移民,是当之无愧的迁入大国;相对应的,由于历史和政治原因,爱尔兰成为欧洲典型的迁出国,尤以向美国输出移民为主。有数据表明,从1820年到1830年,35.8%的美国移民来自爱尔兰。(Roger 129) 爱尔兰移民在美国这片新大陆上追逐着自己美国梦的同时也在实现着自我的身份认同。
  二、 离乡寻梦
  《飘》这部作品涉及到美国两个时期的爱尔兰移民。第一个时期即以杰拉尔德为代表于1820年前后移民美国的爱尔兰移民,第二个时期是在美国南北战争左右,也是爱尔兰人移民美国的高峰期之一。移民迁移是各种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包括迁入国的“拉力”和迁出国的“推力”两方面。就迁入国美国而言,在许多欧洲人眼中这个较年轻的国家,自由民主,充满机会,与封建动荡的欧洲相比,美国自然成了他们向往的乐土。而且“19世纪20年代起,为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美国实行自由放任的移民政策。…实际上,早在20年代,东部各州就开始颁布法律吸引外来移民。”(林广 21) 再加上航线的开辟,有纽约、波士顿、费城三个登陆口岸,为移民提供了交通上的便利。除此之外,移民亲友的宣传也刺激了爱尔兰移民数量的增长。在《飘》这部小说里,杰拉尔德的兄长先移民美国,他们的成功鼓励他最终选择美国作为移民国。宽松的环境,开明的政策,交通的可行性以及亲友的宣传使迁入国美国极富诱惑力。与之相反的是,英国人对爱尔兰人长期实行专制统治,经济上没收农民土地,政治上剥夺天主教徒的选举权,宗教上迫害天主教徒,使爱尔兰人处于屈从和贫困的状态中;而从1800年起连绵不断的自然灾害使本已贫困的爱尔兰人的生活雪上加霜,爱尔兰不时出现农业歉收和灾荒,致使越来越多的爱尔兰人向国外移民。“1821 —1822 年发生的马铃薯晚疫病使大批爱尔兰人涌向国外 ,尤以美国为最。”(王寅) 《飘》里的杰拉尔德赴美主要就是为了躲避政治迫害,因为他杀害了一个“不在地方的收租人”(米切尔 35),受到英国政府的通缉逃命到美国的,从而“摆脱了他离开的那个国家所加的两重危险――在爱尔兰,一是苛捐杂税叫人倾家荡产,二是置业随时都会遭到突然没收。”(米切尔 38) 当然,杰拉尔德最后选择在佐治亚州定居还和他的个人偏好分不开――对土地的情有独钟。对他来说,“‘土地是天底下最值钱的东西啊’ !”(米切尔 30) 其实很多受到严重剥削的爱尔兰移民对土地产生了不信任,或者不适应美国的大土地农业生产方式,往往移民到美国后选择在登陆的东部各州沿海城市生活,但杰拉尔德则把他当庄园主拥有自己土地的梦想带到异国他乡的美国来实现了。事实上,从当时爱尔兰移民的实际情况来看,杰拉尔德的这一选择未免不是明智之举。首先,“…爱尔兰移民中农民占主要成份,他们在母国从事的职业是农业”(林广 71),来自农业国的爱尔兰移民具有的城市异质性和他们普遍低下的文化素质决定了他们适应并融入城市生活的困难程度,他们“…就业受到影响,只能在建筑工地、码头等地干一些非熟练工作(既艰苦又危险,既不稳定又收入低微)”(林广 64)。再者,就佐治亚州当时的情况来看,杰拉尔德已意识到“社会上最瞧不起那些‘生意人’”( 米切尔 38),而位于美国东南部的佐治亚州又有着得天独厚的农业生产条件――“这是一片原始的红土地,…是世界上最好的种棉地。”(米切尔 5) 对于年轻的杰拉尔德来说,成为这片土地的庄园主便可实现他的雄心和报负。
  三、找寻自我
  “移民经常觉得自己处于一个必须处理多重认同的位置,这些认同来自他们原初的文化和现在多数人或‘移居’社会的文化。”(Crisp&Turner 30) “在两种认同间转换的人,将既不被其出身群体承认,又不被主流群体承认,他们会潜在性地引发两个群体的消极反应。”(Crisp&Turner 31) 因此合理处理多重认同对于移民实现自我身份认同至关重要。
  美国化包括自然的和强制性的美国化。“移民自然的美国化,即同化,是指不相同的事物逐渐变得接近或相同。”(林广 226) 作为美国移民,不论群体还是个人,要想在这片新大陆上生活并取得成功,就必须尽快学会美国的语言,适应美国的生活方式,了解美国的历史,遵守美国的条例法规,认同美国的文化,真正地融入到美国社会中。杰拉尔德这个外乡人初来美国时,邻里对他并不友好,出于生存的需要和寻求互动的渴望,杰拉尔德努力拓展人脉,为自己在陌生环境下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基础。“杰拉尔德跟县里的其他人家都和睦相处,…有的还很亲密。”(米切尔 42) 除此之外,他还关心并积极参与美国政治,内战期间他甚至要加入南方军。“一个移民群体要想真正在经济上获得平等的权利,就必须积极主动参与政治。”(林广 74) 正是爱尔兰移民的参政意识使得爱尔兰人成为19世纪中叶以后美国政治舞台上一支显赫的政治力量。总之,“…南方人的观念和风俗习惯,一经他理解,他就采纳,并变成自己的了。”(米切尔 37) 杰拉尔德主动融入到周围生活环境中,大大加快了他同化于美国社会的进程。
  杰拉尔德不仅与移居社会共享一种认同,也保持了自己最初的认同感。这一点从杰拉尔德给他心爱的庄园塔拉所起的名字可见一斑。塔拉得名于爱尔兰米斯郡的一座低山即塔拉山,相传是古代爱尔兰帝王的所在地。尽管杰拉尔德年纪轻轻就离开故土,但爱尔兰的记忆仍然留存,即使只是在想象中。他常教育女儿“‘对每一个流着爱尔兰血液的人来说,他们生活的土地就是他们的母亲’ 。”(米切尔 30) 塔拉这片充满爱尔兰记忆的土地就是他们的母亲,他们的根。《飘》里描绘的塔拉至始至终都保留着田园乡村的气息,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就与农业国爱尔兰保持着天然联系。这一点在小说女主人公思嘉――爱尔兰第二代移民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每当她疲惫或受挫时都会从城市回到塔拉,等到汲取了养分,得到了净化后再重整待发,迎接下一个人生挑战。从某种角度看,塔拉更像是思嘉和杰拉尔德的精神家园。除了塔拉,宗教也是杰拉尔德维持自己最初认同感的途径之一。

杰拉尔德是虔诚的天主教徒,而美国的主流社会是由WASP白人盎格鲁-撒克逊裔的新教徒构成的,杰拉尔德通过信仰天主教实现其爱尔兰天主教徒身份的认同感。
  四、结束语
  爱尔兰移民背井离乡,远渡重洋,冒葬身鱼腹的危险去美国寻找乐土,而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文化背景、态度价值观的迥异决定了迁移的难度。但不论如何,正如爱尔兰流放作家乔伊斯所说的,漂流也是一种美学。对以杰拉尔德为代表的美国爱尔兰移民而言,家园的求索,奋斗的体验和成功的快乐大概就是漂流美国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Crisp Richard&Turner Rhiannon:《社会心理学精要》,赵德雷,高明华译。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林广:《移民与纽约城市发展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米切尔:《飘》,蒋洪新,刘超先,曹勇宏译。海口:南方出版社,2003年。
Roger Daniels. Coming to America .Harper Perennial, New York, 1990, p129.
王寅:“爱尔兰移民在美国社会的崛起与融合”,《世界民族》4(2003):39-49。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