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谱牒文献的起源、沿革及发展

2015-11-12 10:4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谱牒文献是我国悠久历史的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从周代到今天,编修谱牒绵亘数千年,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当谱牒文献发展到当代,也具有不同于传统谱牒的特点。
论文关键词:谱牒,家谱
  一、谱牒的起源
  中国是拥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献典籍浩如烟海,谱牒的产生和沿革也源远流长。谱牒产生的具体时间,历代和各界都说法不一,大致可概括为五种观点,即原始社会起源说、殷商起源说、周代起源说、战国秦汉起源说、宋代起源说。
  人类进入父系社会后,逐渐形成近至父子、母子,远至民族的血亲集团,规模从家族、宗族、民族不等,为了血统的纯净,防止乱宗,记录血缘关系和血统世系的家谱或谱牒就应运而生了。口述谱牒是文字产生前的一种已知最古老的谱牒,它通过人们的口传心授将宗族的世代谱系传承下来,我国古籍文献中记载的上古传说时代的家族世系,例如《史记》中记载黄帝各支系的《五帝本纪》等,就是口述谱牒。然而,既然谱牒是伴随着家族制度而来的记录家族血缘关系的家族档案文献,那么它就“并非是自人类出现就同时诞生的社会现象和物质实体,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文明产物。”①它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前提:一是家族制度已经形成,需要谱牒来记录它内部的血缘关系;二是文字已经产生,并且有了简单的书写工具。因此,“原始社会起源说”中的以口述形式传播和以结绳方式记录的所谓谱牒,只能称之为史前时期的谱牒或谱牒的前身。
  文字产生后,商代开始出现了谱牒的雏形,即收录于《库、方二氏藏甲骨卜辞》中,序号为1506的商代甲骨档案,距今大约三千两百余年。这件谱牒一共记录了“儿氏”家族13个人名,其中父子关系的11人,兄弟关系的2人。也就是说,这件谱牒共记录了这个家族11代的世系。另外,在现存的商代末年的青铜器中,还有几件上刻有专门记载商人家族世系的谱牒的铭文,如现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的三件同时出土于易州(今河北易县)的青铜戈,它的铭文中便记载了同一个家族世系的谱牒。
  到了周代,国家开始设立专官负责全国所有贵族族谱的记载与管理,族谱或谱牒成为统治者推行政治制度的工具。周代的政治制度是世袭宗法制,是建立在血缘亲疏远近的基础上的,而族谱作为血缘关系的记载,便成为世袭制的依据和基础。“周家小史,定系世,辨昭穆,则亦史之职也。” 这句话说明,周代王朝设立了“史官”,其职责是专管修谱并撰有《世本·帝系篇》。今清人所辑的《世本》汇集了中国自黄帝到春秋各代天子、诸侯、卿大夫的世族谱系,是一部对前代和当代各血缘集团系谱进行综合、总结的全国性总谱。它虽是“中国家谱的开山之作”②,但已经是较为完备、成熟的谱牒了。
  因此可以认为,殷商时期的甲骨谱牒和金石谱牒,是有实物可考的谱牒雏形。而周代的《世本》,则是后世中国谱牒的真正起源。
  二、谱牒的沿革
  历经三千多年的发展,谱牒及其编撰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繁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缘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笔者将以此为界线将谱牒文献的沿革分为两个大时期,即从周代至1949年的传统谱牒时期和从1949年至今的现代谱牒时期。
  (一)传统谱牒
  谱牒自周代始,经历了漫长的君主制封建王朝时代。这个时期的谱牒以纸质为主,主要可分为官修谱牒为主和私修谱牒为主的两个阶段。
  1)官修为主的阶段
  周代之后,宗法制度经过春秋战国的战火,“礼崩乐坏”,趋于瓦解。秦统一天下,王侯将相失去原有的势力,宗族组织由兴到衰,由破坏到重建,到东汉时已由世族和宗族代替了。所以,两汉的谱牒功能是为恢复、复建宗族和形成、巩固世族的统治服务。
  魏晋南北朝时, 门阀势力盛行,谱牒成为门阀豪族势力维持其政治经济特权的重要工具,谱牒编撰为官方垄断。“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历代并有图谱局,置郎、令史以掌之,仍用博通古今之儒知撰谱事。凡百官族姓之有家状者,则上之官,为考定翔实,藏于秘阁,副在左右。若私书有滥,则纠之以官籍;官籍不及,则稽之以私书。此近古之制,以绳天下。使贵有常尊,贱有等威者也。所以人尚谱系之学,家藏谱系之书。”③这段话充分说明了魏晋南北朝时,谱牒编撰得到充分的重视,国家专设“图谱局”,任用“郎令史”之官专门负责“谱事”。官僚的任命,婚姻的选配,贵贱的划分,都根据“簿状”或“家状”,即谱牒。谱牒是“考定详实”的依据,得到官方正式认可。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修谱之风盛行,谱牒学应运而生,出现了贾希敬、路敬淳等谱牒学家,而且还形成了几代传承的谱学世家,其中最著名的是贾家,谱牒进入一个鼎盛时期。
  隋唐时期,修谱继续为官方掌握。“唐太宗命诸儒撰《氏族志》一百卷”,重新排定姓氏等级,将全国姓氏分为9 等,293姓,1651人家,李姓列为一等,外戚列为二等。武则天在位时,改《氏族志》为《姓氏录》,其中共收235姓,2287人家,将武姓列为一等,对原来的士族、庶族作了重新调整,打击了原有士族的势力。唐中后期,民族大融合,门第更替,私家修谱开始逐渐流行,如《唐书·艺文志》中就载有《司马氏世家》二卷、王方庆《王氏家牒》十五卷、《颜氏家谱》一卷等谱牒类十七家三十九部一千六百一十七卷。
  五代十国时期,兵荒马乱,百姓颠沛流离,名门望族衰败,谱牒散佚,谱学也随之没落。
  2)私修为主的阶段
  宋代是谱牒的转折时期,中国谱牒的功能由以往的“别选举,定婚姻、明贵贱”转变为“尊祖、敬宗、睦族”的本族伦理教化作用。在这一时期,私家修谱进一步发展,取代官方修谱,成为主要的编撰方式。这里必须提到欧阳修和苏洵,他们综合前人修谱经验,结合前人修谱体例,自创谱法,分别修纂的《欧阳氏谱图》和《苏氏族谱》,为后人所仿效,奠定了后世修谱的基本体例。
  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私家修谱蔚然成风。在农村中,可以说既没有无谱之族,也没有无谱之人。在苏浙皖等经济相对发达地区,几乎家家藏谱,且有些谱牒一修再修,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连续出版物(如今存世的大多是这一时期的谱牒)。清代康熙、雍正号召修家谱,随着活字印刷的广泛流行,在我国东南及安徽、湖南、四川等地的民间,出现了专门替别人排修谱牒的“谱师”、“谱匠”。由于这些人的出发点多是以金钱为目的,且自身的学识也不高,因此,他们所修的家谱大多良莠不齐,其中甚至有冒宗乱祖、妄加攀附的现象。同时少数民族也仿效修谱,修谱成全民性的一项文化活动。
  (二)现代谱牒
  清末民初的中国在政治上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从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封建制度灭亡,几千年来的宗法制度失去了存在的根基。新的政治观念、经济因素和文化思想在一些开明的家族中引起了新的思索,他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谱牒.将更多新时代的精神引入谱牒当中。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谱牒被作为封建残余受到人们的唾弃,大量的家谱被焚烧,致使这一段时期谱牒事业处于衰退状态。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文化氛围的日渐宽松,人们认识到谱牒作为一种家族文化的载体,成了不少人对家庭情感的深厚的寄托,民间修谱牒持续升温已成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现代学术也越来越重视谱牒的研究、开发与利用。


  在全新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下,也开创了谱牒文化发展的全新时期,现代谱牒的发展具有不同于传统谱牒时期的新特点。
  1)现代谱牒被赋予新的内涵
  现代谱牒,去除了传统谱牒中关于封建礼教方面的糟粕,如摒弃传统谱牒中“女不入谱”所体现的男权意识,奉行男女平等,女子不仅入谱,并且被纳入排行字辈中,凡子女及其配偶,女子婚嫁后的后裔(不论男女),因血缘关系和准血缘关系,均同时载入家谱世系,其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业绩,一律同等对待,维护妇女在家庭中的合法权益。
  现代谱牒,继承了传统谱牒中仁、义、礼、智、信的儒家文化内涵和尊祖敬宗、忠孝仁义的道德精髓,并赋予现代社会所需求的积极、向上的品德追求和人文精神。现代谱牒对于培养家庭成员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搭建良好的家庭、事业、社会的关系,衍续家的关爱和亲情文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现代谱牒,是对往生者的追忆、对有生者的祝福、对未生者的祈愿。
  从小处,现代谱牒中传承与弘扬的“正心、修身、齐家”的规训对个人及家庭都有勉励及修正作用;揽大处,现代谱牒,不仅是中华灿烂历史和文化的浓缩,也是华夏儿女赖以依存的脉络根源。
  2)现代谱牒的体例和形式革新
  现代谱牒坚持重事实、少评议,详今事、略古人,存精华、去糟粕,求新意、避冗长,力求真实性、客观性、开创性、可读性和视觉性。
  现代谱牒的特色创新在于,依托于现代化的多媒体技术,将当代影像技术,即照片图像、影视动画功能融入到谱牒中,形成图、文、声、影并茂的互动视觉效果。合书、图、声、影、史、表、志为一体,为家族传承提高了一个最直接的环境背景,使谱牒不再局限在文字记录,整体概念也变得鲜明而生动起来。同时让子孙后代不仅能够通过文字了解先辈们的生平情况,同时还能通过照片和影视看见他们的音容笑貌。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化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急速发展,促使一些新的变化产生。“数字化谱牒”出现,使在网络环境下的“虚拟谱牒”和传统纸质的实体谱牒双轨并存;“姓氏网站”不断诞生,使谱牒在网上的“动态更新”和在网上浏览已成为新时尚。由此看来,用计算机网络汇总“炎黄子孙的脉络”不仅有了可能性,还有了可行性。谱牒文献的新时期——数字化时代已然来临。
  3)现代谱牒对于维系祖国统一的特殊意义
  “家之有谱,如木之有本,水之有源”。如今,炎黄子孙遍布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华人超过5500万,近几十年,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和西方的华人社会中,寻根、认宗、组织宗亲会、兴修家谱已成为一股潮流,并且还有不断扩大和深入的迹象,其中尤以台湾最为活跃。据1987年台湾省各姓历史渊源发展研究会出版的《台湾区族谱目录》记载,大约有各种类型的谱牒资料10600余种。
  台湾谱牒文化的繁荣对于增强他们对国家认同感和民族向心力,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华人的宗亲脉络、血缘渊源可以在谱牒中得到证明。
  2005年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回到阔别了50多年的故乡——湘潭县射埠镇巨鱼村,祭拜曾祖父宁炳生、祖父宋德明和祖母文氏的墓地。在宋楚瑜到湘潭之前,湘潭乡亲通过媒体展示了印于1941年的《湘潭昭山宋代族谱》。这一族谱证实宋楚瑜系湘潭昭山宋氏的第三十二代传人。该谱清晰地记载:湘潭昭山宋氏原世居安徽,至元代,始祖宋文学携三子移居湘潭,从此世代相传。祖源炎黄的明确史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谱牒档案在台湾同胞、海外华人华侨回大陆寻根问祖时的独特作用。谱牒维系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家族,更是一个大民族。
  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谱牒,是我国悠久历史的一份重要的文化遗产。从周代到今天,编修谱牒绵亘数千年,贯穿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续修、新修的谱牒,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是研究当时的社会结构、经济制度、人口变迁、民族发展、民情风俗、人物生平、地方史志等良好的档案史料,而且谱牒中的族规家法中所遵从的尊老爱幼、努力进取、睦邻友善的传统美德,也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教材,至今仍有现实意义。
  注释
  ①吴宝康:《档案学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②王鹤鸣:《从家谱看炎黄子孙的寻根情结》,文汇报,2006-2-26第6版
  ③郑樵:《通志·氏族略序》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