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浅谈教学设计

2015-10-13 09:15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众所周知,教学设计是每一个教师,从事教学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如同农民想要种庄稼,就必须先拥有土地一样。一个老师要想上好课,要想教好学生,就必须设计好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俗话说得好,只有运筹帷幄,才有取胜的把握。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教学设计也不另外,它的特征是: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教学设计虽然说不上非常难,但是要想搞好也不容易。特别是对那些刚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来说,可能特别想要得到一些帮助。为此,在这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
一、节名称。
    (章节的名称或教学内容名称。)                 
二、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的意义
  现代教学论认为,要实现教学最优化,就必须实现教学目标最优化和教学过程最优化。教材的分析和教法的研究,正是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材分析是教师备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关键,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培养能力需要认识和比较各种知识的能力价值,而知识的能力价值具有隐蔽性,表现为"不思则无,深思则远,远思则宽"。只有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才可能挖掘出教材本身没有写出来的知识的能力价值,以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创造性的劳动。所以,教材分析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和加深对教育理论理解的过程,对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教材分析总的要求
  教材分析总的要求是:深入理解和钻研课程标准,充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熟悉整个教材的基本内容,了解教材的各个部分在整个学科、篇、章或课时中所处的地位;具体分析教材的内容,包括教材的知识结构体系、教材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教材的特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能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和教学原则,按照教学要求,结合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研究如何优化处理教材,如何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克服难点,明确教材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因素,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写出可行的教学方案,通过教材分析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
三、学生情况分析:
  分析学生学习该内容的认知起点、学习障碍、学习难度及将采取的学习策略。
四、确定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教学目标进行描述,注意将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五、分析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内容来分析。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本课教学中所运用的教学模式、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七、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2.老师的教学准备;3.教学环境的设计;4.教学用具的准备。
八、教学过程:
  具体描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力求做到: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注重学生学习实践过程的体验,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主要特征;努力实现学科教学的科学性,关注学习与生活、社会以及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的联系;较好地体现过程性评价对学生发展的作用,体现老师有效的指导;突出教学重点,巧破难点;内容安排合理、有序,容量适当;教学媒体使用适时、适量、适度,体现创新性和可操作性。
九、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运用和设计好板书,对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意义重大。设计好板书,必须遵循以下要求:
  1、明确的目的性
  书写板书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课文的中心内容及知识的结构层次。学生通过板书可以掌握教师讲授的顺序和思维过程,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板书又是学生课下复习的重要依据。因此,书写板书必须做到内容完整,目的明确。切不可过于简单,达不到板书的目的;也不要过于繁杂,喧宾夺主。
  2、周密的计划性
  板书的内容确定之后,什么时候书写,写在什么位置,决不能随心所欲,要根据讲课的方式而定。讲授与板书的前后顺序有以下几种情况:
  其一,先板书后讲授。教师在讲课开始时先把本节要讲的几个分题写在黑板上,然后再一个分题一个分题地进行教学。每个分题要板书的内容随着教学过程写在分题的后边。这种板书比较适合高年级学生或复习课,利于学生对全课内容的概括了解。
  其二,写一个分题讲一个分题。这是最常用的方式。这种板书讲写结合,能较好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便于学生使用教科书。
  其三,讲完一段再板书。在教学改革中,一些发现法或探索法教学,教师先组织学生观察发现或探索,或先进行实验后得出结论,教师再板书,这种板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可加深学生印象。
  其四,全课讲完再板书。有些课教师采用讨论式,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最后老师总结归纳写出板书。有时教师利用电化教学手段,通过电影或录相进行教学,最后发动同学总结出板书内容。这样做,保证了教学活动的完整性或电教内容的连续性。
  总的说来,什么时候写板书, 怎样写,并无定法,教师将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一般说,板书从黑板左侧开始,整个板书约占黑板的1/2或2/3。黑板右侧,是教师根据需要写一些较重要的名词术语,易错的字等内容的地方,这种板书常称做"副板书"。为了强调板书的完整性、系统性,在课堂结束前应把副板书擦去。
  3、高度的概括性
  板书的内容不能过多,既不是课本的搬家又不是教案的缩写。书写过多,教师忙于写板书而减弱了师生的联系;学生也因忙于抄笔记而分散注意力,影响听课效果。过于详细的板书又影响了学生看书用书的积极性。因此,板书必须做到结构严紧,语言精炼,画龙点睛,富于启发性。板书一般应包括课题、分题、中心要点和结论。
  4、较强的针对性
  板书应具有针对性,不同的班级板书内容不尽相同,有的班级可以简单些,有的班级可以详细些。板书内容的繁简是由学生的接受能力,班集体纪律好坏等因素决定的。因此,板书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实际状况。学生接受能力强、课堂纪律好的班,学生注意力集中,板书应简单些、概括性强些。学生接受能力差、课堂纪律差的班,板书可详细些。一方面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因教师书写速度快于学生,可借此时间组织教学。总之,要做到信息量适中。
  板书的针对性还表现在对学生易混淆的知识的特殊处理上。
  5、清晰的条理性
  板书是一节课中教师留给学生的重要学习资料。它是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后写成的,突出了知识的本质和内在联系,使教材内容条理化、系统化。为此,教师在备课时除了备大纲、备教材之外,必须反复推敲板书的结构层次,使其达到条理清晰。板书时切忌边讲边写边擦,使板书失去完整性和条理性。
  6、严谨的科学性
  科学性是指板书的内容要准确无误、结构合理。板书的科学性至关重要,它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凡书写内容时都必须做到知识要正确、内容要完整、用词要准确、书写要工整、字体要清晰。板书除注意防止出现科学性错误外,还应注意专业术语的完整性,如,切不可把新陈代谢简写为"新代"。写字要规范,不写错别字,如有氧呼吸写成有养呼吸。应与语文联系,做到书写、读音规范化,减少或消灭科学性错误。另一方面,板书中各种文字、符号、图表还要按一定的形式结构组合起来,做到结构合理、简明扼要、形象直观。
  7、一定的启发性
  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运用语言、教具等手段进行启发外,充分运用富有启发性的板书,也不失为一种重要的方法和不可忽视的途径。
  如何设计出富有启发性的板书呢?板书的启发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板书内容设计要有启发性,二是板书的形式和布局要有启发性。
  8、较强的美感性
  板书要做到不空不繁,不错不杂,纲目层次清楚,内容准确无误,形式结构合理,文字工整流畅,图像符号清晰美观,布局匀称得体,大小颜色适度(适当用彩色粉笔书写)。所有这些都是板书美感的重要内容。好的板书使学生产生一种羡慕的情感,从而激发起模仿、学习的欲望。相反,那种条理不清、板面设计紊乱、内容繁杂、残缺不全的板书,必然使学生产生学习上的厌烦心理,从而失去板书在教学中应起的积极作用。
十、作业设计:
  作业在教学中起着不可小视的作用:
  第一、作业的布置是在传统作业的基础之上,不仅仅是对学生当天所学知识掌握程度的一种检测或者是对当天所学知识的一个巩固方式,更重要的是作业的批改是对学生掌握知识情况的一种评判,是一种检验,从作业中我们除了发现学生的知识情况外,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根据学生的作业书写、作业质量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以及学生对相应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第二、通过作业老师可以用无声的方式给学生鼓励,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在批改作业时,作业后给上适当的评语,做的好的,好在什么地方,有什么值得大家借鉴的。错误和需要改进的地方在哪里,也可以通过简短的几句话,给予指出,这个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方式,并且学生对这种方式还很容易接受,比在课堂上当众批评要好的多。有时候这种教育要比说服教育效果好得多,俗话说"细雨无声润万物"嘛。
  第三、作业要成为学生与教师知识与情感交流的"信箱"。教师通过作业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来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学懂;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评价指导确定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是否合理;让作业成为老师和学生交流的一个无言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让老师了解学生,让学生理解老师,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有很大的帮助。
  总之,作业在教学环节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过程,老师要特别注意精心设计作业,对学生的作业细心批改。做到每一个学生的作业都能给予帮助和指导,这样才有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作业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我们老师应该很好的把握和运用。如果作业这一环节把握和运用不好,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课堂教学效果。
十一、【教学设计反思】或【教学设计的说明】
  教学反思可视为教后总结,"反思"要结合课程标准改革的基本理念进行,可就具体的教学细节,要点中穴位。"说明"用简洁的文字叙述你是如何完成本课的教学设计的,为什么这样设计,以及如何实现重点、难点的突破,可简单介绍一下解决这些重点难点的方法。
  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教学设计的方式方法是多元化的,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采用最切实际的方法来进行,才有利于发挥自己的特长,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