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浅谈大学生自主学习

2015-10-10 09:3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  

关键词:
  所谓"自主学习",从狭义上说是指学生在教师科学活动的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活动实现自主性的发展。广义上则是指人们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进行有选择的学习活动从而实现自主性发展。学字
自主学习的缘起
  自自事实上,自主学习的主张可以追溯到本世纪70年代。美国等发达国家在70年代时提出自主学习,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影响;二是学科教育研究对象和方法的转变。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人本身的情感和需求。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基础的教育主张学习者与教育者分享控制权;主张以协商的形式进行学习;主张共同承担;主张学习内容要符合学习者自身的需要。这种教育哲学指导思想下的教学大纲强调采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学目标的双重性,即情感发展目标和认知发展目标。在具体实践中,人本主义教学大纲强调学习者要为他们自己的学习负责,比如自我决策、自我选择并实施学习活动、表露自己的能力、需要和偏爱等。在这种学习模式中,教师的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学习者的向导和顾问。人本主义教学大纲的远期目标是培养符合人本主义心理学标准的人才;近期目标则是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教育领域产生影响的同时,教育领域尤其是学科教育领域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也正在经历重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研究侧重研究教育者、教育方法、教育内容以及教育目标,而忽视对受教育者本身的研究。这种研究为教育实践提出了很多具体的教学方法,但一个接一个被否定或放弃。在教育方法的研究进入停滞不前的情况下,一部分人认识到,既然研究教师"如何教"不能取得进展,为什么不研究学习者"如何学"呢?于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研究迅速发展起来。研究人员和教育实践者借助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以及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来研究学习心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很多学习理论。学习理论主要是研究学习过程的共性以及影响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学习者个体因素,比如年龄、性别、智力、个性、态度、动机、学习潜能以及学习策略等。虽然这些方面的研究还远不成熟,但有一点是公认的:虽然学习过程有共性而且总体学习目标可以是一致的,但是学习者个别差异较大,尤其是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策略的差异使得每个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存在较大差异。另外,不同的学习者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同一个学习者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有不同的需要,因此,一刀切的教学显然不符合学习的客观规律。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之一就是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的必要性
  (一)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摆脱了高中以高考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时期。大学时期已经没有了硬性的目标,学生往往把大学作为是自己的自由发展时期。如果还用高中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势必会导致学生的不满和反学情绪。大学时期,学习从学生生活的全部转为主要,学生的个体发展既是学生内心的渴望,也是社会人才多元化的需求,甚至是一个民族活力源泉。大学的自主学习有助于学生个体发展。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制定任务,并不要求具体如何完成,因此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兴趣选择完成任务的方式。在此过程中,少了教师的干涉,学生成为了主体,有别于以往教师为中心的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也可以避免一些学生被动学习的疲劳和厌倦,让学生更有兴趣。
  (二)自主学习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上的自主性学习并非独行其事,而是指学生不盲从老师,在课堂前做好预习,课堂上热情参与,课后及时查漏补缺。在课外完成节省了课堂时间,上课的积极参与也可以流畅上课的节奏。同时教师的教学一方面在于课前准备,另一方面是课堂上的临场发挥,学生越积极热情参与,教师就越有激情和活力,思路更加的开阔流畅,讲课会更加的生动,学生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这些都有助于提高课堂学习教学效率。
  (三)自主学习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面对新世纪的挑战,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形势,适应职业转换和知识更新频率加快的要求,一个人仅仅靠在学校学的知识已远远不够,每个人都必须终身学习。终身学习能力成为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未来发展中,我们的学生是否具有竞争力,是否具有巨大潜力,是否具有在信息时代轻车熟路地驾驭知识的本领,从根本上讲,都取决于学生是否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的一个问题。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所讲的:"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而终身学习一般不在学校里进行,也没有教师陪伴在身边,全靠一个人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作为教育者,我们更清醒地知道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时代,任何教育都不可能将所有人类知识传授给学习者,教育的任务必然要由使学生学到知识转成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习的本质。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由于很多的学生习惯老师教什么就学什么,总是等待老师给出答案或信息,所以教师从大学生一开始就应当帮学生改掉这种懒惰被动的学习习惯。在教学的过程中,课前可以给出问题让学生准备,上课时让学生回答,并给出点评。上课讲解的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给出自己的答案,应多设置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或自己课后去搜寻资料,共同探究答案,通过对学生的答案分析可以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课堂中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教师在课堂上不但要有亲和力、感染力,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才能使学生解除思想包袱,尽情地表现自己。在此过程中,教师就是在教学生如何发现和分析问题,有助于他们掌握有效自主学习的方法。
  (二)任务型教学
  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如果实施任务型教学,在完成同一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和爱好来完成任务。最终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同时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减少对学习任务的反感的可能性。也就有可能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激起学生的兴趣,任务完成的效率和效果都会更好。任务多选,由于学生的知识体系和水平的差异,教师还可以在布置任务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难易程度等方面提供不同的选择,可以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以及自身的水平从中选择相应的题目完成,这样的话可以避免只有一个题目有些学生不知如何下手的问题。
  (三)融洽师生关系
  教育名著《学记》中指出"亲其师而信其道"。学生对于教师的喜爱也会使学生很好的接受该教师所教授的课程。同时由于对教师的喜爱,对于课程就没有了开始的抵触心理,会愿意和教师交流的更多,教师从而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和学习上的引导,有利于学生更好的了解和学习自己所学的知识,学生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就不会因为跟不上而丧失学习主动性了。也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才能开展有效的自主学习。
  (四)团队学习
  不仅有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学生之间也会相互影响。班风好的班级,基本各个争上游。学习刻苦的寝室,想懒也不好意思,这就是周边的影响和压力。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把学习好差的进行组合,既可以有一定的鞭策的作用,同时以优帮差,大家共同提高,相互学习。根据不同的情况,教师也可以对学习小组进行重新分组。
  大学不应只是教会学生多少知识,因为知识是永远学不完的。而是要帮学生奠定基础,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不断学习。
参考文献:
《学习风格与大学生自主学习》 作者:陆根书 于德弘 著  出版社: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大学外语自主学习理论与实践》作者:徐锦芬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教程》作者:严明     出版社:黑龙江大学出版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