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黑龙江省达斡尔族民间歌曲从体裁上可以分为扎恩达勒哈库麦勒、乌钦、雅德根依若等形式。由于达斡尔族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民歌的传承也只是口传心授,没有专门机构和教授人员。如何保护、传承和发展民间文化,尤为重要。
关键词:达斡尔族 民间音乐 表演形式
达斡尔族主要聚居在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族区,他们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传统,民间歌曲尤为丰富。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现在普遍使用汉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丰富多彩的音乐文化。达斡尔族民歌融思想性与艺术性为一体,内容丰富,风格独特,达斡尔族人民自古以来“能歌善舞”,民间曲丰富多彩,有类似于汉族山歌、小调类的山野之歌,其内容非常广泛,有宗教歌曲、劳动生产、爱情生活等歌曲、还有咏唱神话、历史传说的叙事歌曲。其音调热情奔放、委婉多变、节奏鲜明、节拍方整。
达斡尔族民间音乐,按传统的表演形式可分为“扎恩达勒”、“哈库麦”、“乌春”、“萨满”四类。
1、山歌小曲类 达斡尔族称“扎恩达勒”。这种歌曲主要是在田野生产劳动、放牧或赶车时唱的歌,曲调高亢悠扬,感情奔放、多颤音,见景生情,可即兴填词。扎恩达勒分有词与无词的两种。无词的扎恩达勒多是歌唱者触景生情的即兴吟咏,全曲只用衬词。如:无词的扎恩达勒在曲调上和有词的扎恩达勒基本相同,内容比较广泛,有歌颂猎手及英雄的,有表现思念情人、反抗封建婚姻的等。扎恩达勒的演唱也有达斡尔族民歌演唱所共有的特点:如歌曲演唱上的风格与达斡尔族的语言特点相关,达斡尔族语重音在第一音节的元音上,语法上有粘连成分,听觉上造成了元音模糊的现象;音乐的演唱普遍带有颤音,颤音一般不用在半终止或全终止处,用在乐句间。
2、“乌春”一种吟诵性的民间说唱 齐齐哈尔地区叫“乌钦” 所演唱的内容有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以及改编为唱词的《水浒》、《红楼梦》等。乌春的曲调质朴、流畅,叙事性强,同语言结合密切。要求演唱者用类似讲故事的语气,流畅平稳地叙述。
3、宗教歌曲称作“萨满”,达斡尔人曾信奉萨满教,“雅德根”是萨满教的巫师,“伊若”是他在祭祀活动中所唱的歌。在宗教仪式活动中,雅德根领唱祷词,众人帮唱衬词,在音乐上别具一格。 达斡尔族人民居处分散,各地的音乐风格不尽相同。如莫力达瓦地处山区,交通不便,民歌音调淳朴憨厚,保存着古老的达斡尔族音乐风格的特点。而位于松嫩平原的齐齐哈尔周围地区的达斡尔族民歌,则受汉族音乐影响较多,曲调细腻委婉,歌唱性强。
达斡尔民间歌曲旋律结构的特点:多由音阶式的级进进行,大跳较少。乐句结束时,前方小节的强拍音大都有二、三度装饰,使其形成四度音程到收束音,其旋律大都按音级上行,既保持了五度为主的特点,又出现了音乐大跳后又趋于平稳的规律,形成了跳进而来,级进而去的现象;达斡尔民歌的曲式结构是方正对称的单乐段体居多,两个乐句组成的民歌大多数用于舞蹈歌曲中,多次反复。这些歌曲主要是在人们尽情歌舞时演唱,主要靠曲调的不断重复才能表达的淋漓尽致,其乐意也在曲调的多次重复中完成。
达斡尔族民歌音乐特点基本上使用五声调式,常用调式依次为宫、羽、商、 徵、角。音乐大都短小精悍,两句构成的民歌常重复下句,重复句中多用衬词。演唱时普遍习用慢颤音。达斡尔族常用的民间乐器有口弦、抓鼓、腰铃、四胡、三弦等,颇具特色。
达斡尔族歌曲顽强的生存并延续着,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达斡尔族音乐已经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革。虽然受到各种现代音乐的冲击和影响,但其独特魅力仍为广大人民喜爱,它将永远是祖国音乐宝库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 。
参考文献:
王洪志:萨满教与达斡尔族传统文化.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11).
陈述:试论达斡尔的族源问题.民族研究,1959,(8).
张萍: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曲也不在大 音乐创作2010
张萍: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与中国文化的整合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2009.
张萍:读乐之乐乐无穷 大家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