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赵云以其忠肝义胆的形象一直以来备受人们亲睐,从史书到小说再到今天的影视作品以赵云为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文本中对这一形象的刻画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新的诠释,本文试从《三国志》、《三国演义》和《见龙卸甲》几部作品来探讨其形象流变的过程、意义与原因。
关键词:赵云;形象流变;原因和意义;探究
赵云,一直以来都是以忠贞义烈、智勇双全的光辉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引来多少仁人志士的爱慕与赞叹。这样一个英雄,不仅十分受普通百姓的喜爱,同时也倍受文化领域的亲睐。从史书到戏曲、小说,再到当今的影视文学作品,赵云这个人物形象得到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发掘。正如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所提出的"文变染乎世情,兴废乎时序",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学的发展,让赵云这个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在文学上获得了另一种生命的表达方式,并随着这种变化的延续在文学发展的不同阶段,表现出更加丰富、更加不同的人物内涵。本文试以《三国志》、《三国演义》、影视文学《三国志--见龙卸甲》这几部作品为蓝本,展现赵云这一人物形象在史书、小说、影视文学中的流变过程,同时结合传播学理论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
一、赵云形象之流变
陈寿的《三国志》可以说是时至今日已经形成的"三国文化"的源头。三国人物故事可以这么完整的被保留下来,《三国志》的影响至深且巨。赵云的事迹被记载在《三国志》《蜀书》第六卷,与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合为一传。从文章在整个《蜀书》中的排序和与之合传的人物可以看出赵云在蜀国武将中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从排位上来看是排在了关张马黄四人之后,这也客观地反映了赵云当时在蜀国的地位。作为史传文学,顾名思义是以记录史实为主,人物形象的刻画也多用简洁、精确的语言。在《三国志》赵云传中仅仅用了四百余字,将这位蜀中名将从初入行伍到寿终正寝的戎马一生作了一个大致的交代,可见其语言是相当精炼的。在文中简述了赵云的姓名、籍贯,易主之事,同时按时间的发展交代了当阳长坂救主、平定汉中以及祁山箕谷失利三大主要战事,最后介绍了其去世时间、谥号以及子嗣的简要状况。纵观整部《三国志》,简略应该它的最大特点,对于三次重要的战斗,书中也仅仅只是简要地交代了事情的起因、主要人物、结果,事件的经过并没有详尽的记叙。
为弥补《三国志》记事过于简略的缺陷,在《三国志》成书130多年后,裴松之在受命为《三国志》做注之时则广征博引,遍查并精选各类佚书野史之史料,极大地丰富了《三国志》的内容。作为《三国志》的补注,裴松之同样是采取写史的态度来补充的,因此真实仍然是整个裴注的基调,在真实的基础上力求完整地还原历史,便是裴松之做注的最终目的。在为赵云作注的时候,裴注主要引用的是《赵云别传》中的内容。由于裴松之的丰富,赵云的事迹在史书中已经不局限于陈寿的区区四百余字,而是有了更加具体和详细的书写。裴注不仅对《三国志》中的主干事件有了拓展,同时也加入了一些原来没有的事件和情节。
真正将赵云这一人物形象发扬光大的,毫无疑问当属小说《三国演义》了。与史书《三国志》和裴注相比,《三国演义》便多了许多艺术加工的地方,不再是以"真"作为人物形象刻画的准则,而是在依据史实的前提下又不耽于史实。它毕竟是一部小说,少不了罗贯中根据小说情节和作家自己思想情感表达的需要,适当地加以创作或曰"杜撰"的成分,①。《三国演义》可以说是经过漫长历史积累,糅合了《三国志》历史的真实性以及说书人"说三国"的故事而写成的。②在一百二十回的小说中,提及赵云的篇章约有四十回之多,这样的出场频率足可看出罗贯中赵云的重视程度。在小说中赵云可以说是武将形象最完美的一个之一,与关羽的刚傲相比,他谦和;与张飞的粗豪相比,他稳健。他与刘备君臣关系的建立,既不带有关张式的结义的盲目性,也不带有马超黄忠式投降的被迫性,而是对正义事业和"明君"理想的主动追求。③所以在《演义》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具有多种优秀品质的忠臣形象。
近些年来以三国为背景的历史题材被越来越频繁地搬到银幕上,所要表现和突出的思想内容各有不同,《见龙卸甲》就是由李仁港根据三国故事为背景自编自导的一部以赵云为主人公的电影大作。在影片中赵云以更为直观的、更为真实可感的形象出现在观众的面前,从初出茅庐到最终成为五虎上将,以一种小人物在艰辛中不断成长最终取得成功的故事模式演绎出来。
比起史书乃至于小说,影片最为成功的就是将赵云这一人物的情感突出地表现了出来,在影片中,他不仅仅是一个勇冠三军的英雄,更是一个有情有义的凡人。无论是与罗平安之间的友情,在家乡邂逅的短暂爱情,还是对蜀国的赤胆忠情,各种美的品质都在赵云的身上得到集中的了体现。
二、形成流变之原因简析
文学形象的变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之所以会产生变化都是有一定原因的,而且在这种变化的背后原因肯定不止一种,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这里我们简要地分析以下造成赵云这一形象流变的原因。
(一)传播者及媒介的变化
传播者角色,就是指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传播者依据社会对他的要求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角色反映了客观要求与主观努力的统一,对其潜在的能力具有激励作用,对其奋斗目标具有导向作用。④传播者的不同,对其文本塑造最终目的有着不同的影响,因此传播者的不同对笔下文学形象的变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不同传播者所期望的传播效果和传播目的是不同的,为了更好地达到这种目的就势必会采取一种适合的媒介来承载,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1、史料精准的需要
史书作为历史人物传记的载体,要求所记人物史料在符合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做到语言精炼、结构简单。陈寿在西晋担任著作郎一职,专门负责编撰史书,在所记人物材料的取舍上十分严谨,所以在《三国志》中很少能看见夸张离奇的故事情节,更多是一种看似质朴的描绘。清人李慈铭说:"承祚故称良史,然其意务简洁,故裁制有余,文采不足"。由于史书求真的特点,真实性成为陈寿笔下赵云的最大特点,因此赵云形象在陈寿笔下是简单明了的粗线条的,但又是真实的。由于陈寿《三国志》过于简练,裴松之奉刘裕之命为《三国志》做注
。裴松之作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三国志》过于简略的缺点,于是它在求真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整个历史事件的全面性。所以许多陈寿没有提到的细节、轶事是其补充的重点。他通过大量的史料,考证出了人物的许多细节和轶事,既扩展了《三国志》的内容,又保存了不同的说法。⑤裴氏在《上三国志注表》中说:"窃维绘事以众色成文,蜜蜂以兼采为味,故能使绚素有章,敢于本质" ⑥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裴注引书必然偏爱那些有文采的史料。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裴松之除了丰富陈寿的几大事件外,还加入汉水以寡胜多、截江勇夺少主等精彩的史实情节。在这些故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可以看到赵云有勇的一面,其有谋的一面也十分突出的体现了出来。
2、落魄文人的选择
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大致生活于元末明初之时。作为那个时代落魄文人的代表,入士这条路对于他们来说是肯定行不通的,因此他不可能像陈寿与裴松之一样,能够纯粹地为了作书立言而进行文学创作。地位低下,生活窘迫的文人身份,加上当时市民阶层兴起对娱乐生活的追求,写小说便成为了罗贯中写作的一个最好选择。
元末明初--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在这样一个群雄奋起、逐鹿中原的时代,作为一个知识分子,罗贯中"有志图王"是很自然的事情;作为一个有修养的书会才人,罗贯中大写以"乱世"为题材作品,除这一题材受到当时许多民众的喜爱外,其主要原因他身处乱世之中对治世的向往。罗贯中心中,有自己的审美理想,他渴望明君贤臣、国家统一,推崇"忠义",歌颂智慧、尊重人才,赞美武艺高强、勇敢善战的名将。赵云便是作者在文中着力歌颂的一个对象。作为作者理想君臣关系典范的刘备集团的代表人物之一,在文本中作者极力地对其忠义的品质进行反复渲染,作为体现自己心中的大"义"的一种手段。正因为这种目的,《三国演义》中第一次将赵云这一人物"忠义"形象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罗贯中在人们熟知喜爱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加入紧张动人的情节冲突、设置悬念,更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整部小说是在《三国志》和裴注等史料的基础上继承发展而来,《三国志》及注中的大量史料情节都被运用在小说之中,且很多事件都被单独作为回目标题在文中详细叙述。如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 赵子龙单骑救主》、第五十二回 《诸葛亮智辞鲁肃 赵子龙计取桂阳》、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等章节都是在史书文本中有过记载的内容上拓展而来的。在这些章节中对近乎直白、质朴的史实有了合理的虚构和想象,使情节更加扣人心弦,可读性变得更强。
3、电影人的追求
香港导演李仁港是一位集国画、油画、武术、电影于一身的导演,他的动作美学更是技高一筹。
当代电影是一项与其他传统艺术极不相同的艺术,它同科技,经济以及政治都有着空前密切的关系,它是艺术与技术发生关系后的最大成果。电影的特性要求它需要即时消费、即时收回成本和创造利润,需要一个巨大的稳定的消费市场。正因为电影这样的特性,市场成为电影创作所要考虑的最大因素。⑦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其娱乐大众的社会本性便得到了突出。市场需要成为李仁港拍摄《见龙卸甲》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用自己的艺术理念赢得较高的票房和较好的口碑,成为他追求的目标。
对视觉效果一向很有心得的李仁港,十分注重影片的形式美,在内容之外,那种凄美迷离的艺术风格也十分容易引起观众的共鸣。"重彩"是影片《见龙卸甲》在视觉上的最大特点,古欧洲油画一般的画面,怀旧的色彩,使由刘德华扮演的赵云在视觉上有一种唯美的感觉,整部影片也笼罩在浓郁的历史沧桑感之中。为了更加吸引观众,影片在情节上只是借鉴了一部分的史实,更多的是导演根据自己的想法和追求进行的艺术虚构和加工。还是以长坂坡单骑救主为例,影片一开始将保护刘备家属的使命落在了罗平安的身上,由于途中遇到大股的魏兵围攻,没有完成使命,情急之下一人逃回刘备处,夫人和阿斗都身陷敌军的包围之中。性子急躁的张飞举刀就来取罗平安的性命,此时赵云挺身而出,"我愿代替罗平安,救回少主"。于是,赵云单枪匹马的深入重围,经过生死搏斗后最终救回了少主。这个细节的安排,使一个义薄云天的硬汉形象出现在观众面前,救回少主不仅是对刘备的"忠",也是对朋友的"义",再加上赵云的扮演者刘德华帅气英俊的外表,那种呼之欲出英雄本色,更是能给人们产生强烈视觉冲击的美的化身。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所以爱情戏往往是电影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满足观众的这一心理需求,导演在这部电影加入了这一元素。青年时期的赵云在家乡邂逅了一段短暂的爱情,结局虽然是无疾而终,但是却给观众却留下一丝清新、美好的感觉。扮演妻子的姜鸿波其温柔可人的外形气质,也成为吸引观众眼球的亮点。这段短暂爱情的加入除了满足观众的观赏需求之外,还有一个作用就是让这个人们熟知的无欲无求的英雄有一种向人性回归的趋势。他不再只是一个单纯只会为国征战的勇将,而是也有着自己的情感、自己的爱人,这样的赵云更加贴近于一个凡人,将其在《三国演义》中表现出的大善的英雄形象推向顶峰之后,再次显现出一种人性的复归。
(二)、传播环境和接受者
1、传播环境的变化
钱惟演曾自称"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词,盖未尝顷刻释卷也。"史书被当时的文人士大夫尊为正统文学,所以它传播的主要环境就是书斋,在这种环境下一般阅读的都是带有雅正之风内容,所以史书的作者在创作之时就会充分考虑到自己的用词和文章的结构,力图给人一种典雅的感觉。因此在史书中描写的赵云给人一种质朴、尚实的感觉,而没有什么华丽夸张的描述。
小说是人们在工作学习之余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所以它的阅读环境就没有读经史这样正式,娱乐性成为小说传播的主要目的。作为纸质媒体,阅读中的乐趣作者只能通过文字符号传达给读者,所以在创作中作者理所当然地更加重视情节的矛盾和冲突以此来吸引读者的兴趣。在小说中有许多地方作者都做了虚构和夸张,让这些矛盾冲突更加激烈,使一些正面人物的形象更为光辉,成为在现实中不可能遇上的一种理想。赵云便是在作者这样目的之下,在小说中发展成为一个"大善"形象。
电影的传播有了自己固定的场所即电影院。电影院
里黑暗环境,超大的荧幕,对于影片的视觉效果就有着较高的要求,同时音乐和人物的语言也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向我们传达着整个故事的情感。电影对于导演的要求是更加全方位的,所以"大善"这个词对于影片中的赵云已经不能完全涵盖了,性格的真实完美和视觉形象的英俊豪气,再加上整部影片的取景、音乐、色调已经让这一形象过渡到"美"的境地了。
2、受众对文本的反作用
传播者在传播时一定会考虑受众的变化,所以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者要针对不同的受众采用不同的话语形式。同时,受众的变化也会反过来对传播者的创作产生影响,只有这样传播者表达的内容才能够更好的为受众所接受。
在陈寿的那个年代,文化事业还没有得到普及,只有上层社会的士族阶层才能拥有舞文弄墨的机会,庶族寒士是很少能够涉及文化领域的。修史可以说是一个王朝的一项很重要的事情,主要是由朝廷中文化知识相当渊博的学者型人物来进行。尤其陈寿所著的《三国志》作为国之正史,在当时应该说是贵族文学的一种代表,其所针对的受众主要是贵族知识分子。站在贵族知识分子的角度,陈寿用语典雅、谨慎是在情理之中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史书的本身的要求,将历史真实地呈现在后人的面前,因此"真"就成为了《三国志》的最大追求,也成为其中赵云形象最大的特点。与陈寿一样,裴松之作为宫廷史官奉命修史,其二人作书的阶级立场可谓基本一致,所以最终针对的受众也差异不大。所不同的是最终的目的有所差别,陈寿是记史,而裴松之是要在前者已完成的史书的基础上继续作注来解释补充原著。这就要求裴要广泛搜罗与之相关的书籍资料,让历史事件尽可能完整、全面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所以在裴松之笔下的赵云是一个性格特征更为丰富的勇将形象。
小说《三国演义》作为一种适应市民阶层审美需要的通俗文学样式,它所针对的受众已从开始的士大夫阶层转换成为了市民阶层。受众身份的变化使作者必须采取新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的迎合他们的审美期待和娱乐性的要求。娱乐是市民阶层阅读小说最主要的目的,小说文本的故事性和可读性是他们最在乎的地方。所以罗贯中在小说中巧妙安排情节,加上一些合理的虚构和大量的人物对话和打斗场景,使整部小说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在这种艺术加工之下,赵云的忠义勇猛得到更直观的展现,使得赵云的一些优秀品质放大,使整个形象显得更加完整丰满。
当代,电影艺术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电影和小说一样都需要考虑到消费市场,甚至可以说在这一点上电影要更胜一筹,所以观众的喜好对电影的发展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要得到好的票房就必须要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影片为了达到这一点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不仅在视觉、听觉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而且在情节的编排上也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影片《三国志--见龙卸甲》中导演为了使情节更加精彩,不惜改编历史,让赵云在凤鸣山一役中悲壮的牺牲了。这种为了心中的梦想、为了理想中的正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情节安排,比历史真实中的寿终正寝能给人更大的感染和震撼。
三、意义
三国的故事依然在流传,赵云这一英雄形象依然在人们心中长存甚至会发生一定变化。但上千年来,在不同时代和作品中赵云忠肝义胆、护主爱民的形象已深入人心。其流变的意义在于,他的忠君爱国受到宣扬封建伦理纲常的统治阶层所支持和倡导;他的骁勇善战受到敬仰英雄人物的市民阶层的崇拜和向往;他的义薄云天受到古往今来绿林豪杰的追慕和崇尚;他的廉政爱民则受到历代官民的尊敬和赞美,同时对今天和谐社会以及勤政爱民思想道德建设亦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① 徐宗文 论《三国演义》与《三国志》裴注之关系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5月
② 李芳瑜.《三国志到《三国演义》--历史到小说的真实加工.贵州文史丛刊,2008年3月
③ 黄丽.简论赵云形象,益阳师专学报,2002年7月
④ 吕杰 等《传播学导论》.科学出版社,2007年
⑤ 高凯.略论《三国志》裴松之注的史料价值.郑州大学学报,2007年7月
⑥ 宋书·裴松之传卷六十四列传第二十四
⑦ 蒲震元、杜寒风主编 李胜利副主编 电影理论:迈向21世纪.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