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审美态度对于音乐欣赏教学的意义

2015-10-06 15:14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内容摘要:审美态度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面对审美对象时所持有的一种非功利的,同时有别于实践的、理智的、道德的心理态度。英国现代美学家爱德华·布洛提出的“心理距离说”理论认为,审美态度形成的原因,在于主体对客体保持了一定的心理距离。只有主客体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心理距离,人们才能形成真正的审美态度。布洛的“心理距离说”对于音乐欣赏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积极通过各个方面来避免学生与音乐作品心理距离过远或过近的情况,努力促成学生形成适当的心理距离,从而在音乐审美的初始阶段形成审美的态度,为之后的审美体验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审美态度 心理距离 音乐欣赏教学
  
  音乐鉴赏的最初阶段,鉴赏主体的整个心理机制进入一种特殊的音乐审美注意和审美期待状态,从日常生活的意识状态进入到音乐鉴赏的审美心理状态之中,使主体从实用功利态度转变为审美态度。1907年,英国现代美学家爱德华·布洛曾经提出了著名的“心理距离说” 理论。他认为审美态度形成的原因,在于主体对客体保持了一定的心理距离,这种心理距离使主客体之间保持着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既不会因距离太近对审美对象采取实用功利态度,也不会因为距离太远对审美对象漠然视之。这两种态度都不是审美态度,都无法使主体产生审美快感,只有主客体之间保持一种适当的心理距离,既与实际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又不离开对象本身作过多的联想时,人们才能形成真正的审美态度。布洛的“心理距离说” 对于音乐教师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初始阶段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音乐欣赏教学实践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wWw.133229.coM
  “心理距离说”理论提醒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进入审美状态时,必须注意避免以下两种情况。
  
  一、教师仅仅以详细的故事情节或完整的情感内容来诠释音乐作品,或者完全以功利的、批判的态度来审视音乐作品,导致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太近
  所谓心理距离太近,是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在感情上达到了高度的一致性,审美主体将审美情境与现实情境混为一谈,或审美主体以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态度来对待审美客体的现象。它说明在审美过程中,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保持适当的距离,如保持一定的时间、空间、心理距离等,是审美经验出现的必要前提。据现代心理学分析,距离会使人产生朦胧感,而朦胧又为想象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想象则最终产生美感。朱光潜在《文艺心理学》一书中曾举例说明,当一位英国老太太看到《哈姆雷特》剧中最后决斗一幕时,大声警告台上饰演王子的演员当心那把上过毒药的剑,这就是艺术欣赏的心理距离太近的表现。①这实际上已不是一种审美的态度,审美主体混淆了审美情境和现实情境。在音乐欣赏课上,一些教师在欣赏开始前,往往先设置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听赏音乐。如这首乐曲描述的是什么情景呢?它是否让你们想起了什么往事?你们能讲出与这段音乐相宜的故事吗?此举无形中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以现实场景去猜测音乐的具体内容与形象上去,抹杀了学生与音乐作品的心理距离。雷默对此做法是持否定态度的。他在《音乐教育的哲学》一书中论及“对音乐的思辨反应”时就提到,音乐教师不断向学生提出音乐作品中形形色色的非音乐性问题,无形中鼓励了学生的非审美体验。他认为,“所有这类问题所起的效果,都使注意力不在音乐本身,而是在音乐提到的事。因而它们迫使对音乐的体验成为非音乐性的,而更重要的是,教给人们对音乐的非音乐反应是理所当然的。在这里,这样的‘教授’确实有教化作用,如果一个人不是思辨主义者,而是绝对主义者,他就只能说,这样的‘教授’只会误人子弟。”②的确,这样做将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即我们欣赏音乐的最终目的仅仅是为了获得某种情感体验,或是获得某种故事情节,而这与音乐本身无关。于是在音乐欣赏中,学生将注意力完全投入到音乐作品的故事性和情感性内容中,在自身与音乐作品之间没有留下充足的心理距离。因此,在欣赏的前阶段我们应避免向学生提出过多的非音乐性的问题,避免将学生引向这种非审美的态度。
  此外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单纯从创作技巧或表演技术、音响效果等角度,以一种审美批判的眼光来审视音乐作品,造成心理距离过近。有一类欣赏者,他们具备“音乐的耳朵”,甚至具有较高的音乐欣赏水平,他们完全有能力从音乐作品中获得共鸣,但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却把注意力完全投向音乐作品中有关创作和表演的技巧因素方面。这对于一些音乐评论家、专业音乐工作者来说可能是工作上的需要,对于指导一些专业程度较高、已经具备相当音乐欣赏能力的音乐专业的学生也是可行的。但是对于普通学校的音乐教学来说却不是必需的,因为教师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在普通学校的音乐欣赏课堂上,一些教师习惯于不断地向学生指出音响资料中有关音乐技术的、机械的因素,如:“这一段小提琴的华彩写得非常好。”“这张唱片的录音效果不是很好。”“这个乐队的音准有问题。”“这个女高音要比刚才那个棒。”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注意力无形中被引向了音乐作品的创作技巧、表演技术与音响效果等方面,学生与音乐作品的心理距离无形中被教师断送,这时学生形成的仍不是审美的态度,而是功利的态度。雷默曾说过:“专业音乐家、音乐教师或音乐专业学生的主要职业病之一,就是太容易过于关心音乐活动的技巧与工具,而很少有足够的‘心理距离’来对音乐进行音乐体验。这太糟糕了,但专业人员至少由于自己的专长是有报酬(或将有报酬)而可以得到安慰的,如果他有时太忙于当专家而顾不上欣赏音乐,那也是他工作的一个部分。然而,着重强调技术——批评层次的体验,使学生无法超越它达到对音乐的审美体验,就没有这样的理由了。”③


  
  二、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年龄阶段选择与他们文化修养、生活阅历相符合的音乐欣赏材料,盲目选择名气大却深奥的音乐作品,导致学生与音乐作品之间的心理距离太远
  所谓心理距离太远,是指欣赏者与欣赏对象在感情上根本没有共鸣,双方距离太大,不可能产生美感,也谈不上美的享受。如有些人去欣赏一场音乐会,却对演奏的音乐一点都不理解,只能沉浸于自己没有根据的胡思乱想之中,这显然就是心理距离太远了,还未能进入音乐欣赏的审美心理状态。形成这种心理距离太远的现象的原因,与欣赏者尚不具备“音乐的耳朵”有关,这就需要欣赏者要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交给学生一些基本的音乐知识,是学生形成“音乐的耳朵”,产生情感共鸣的必要条件。教师可以有选择性地教给学生一些必要的基本乐理方面的知识,如音阶和调式、主题和旋律、节奏和节拍以及乐谱读法等。学生哪怕只是粗略地知道一点,也会有助于他们更好地欣赏音乐,拉近和音乐作品的心理距离。
  此外,产生与音乐作品心理距离过远的现象也与欣赏者的文化修养程度以及生活阅历有关。音乐由于自身非语义性和非具象性的特点,它与文学、历史以及其他艺术种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读过王勃《滕王阁序》的人,能更敏锐地感受到古筝曲《渔舟唱晚》的意境;了解波兰民族解放斗争历史和肖邦生平的人,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肖邦的音乐那“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的意义;经历过抗日战争的中国人,在倾听歌曲《黄河怨》时更容易激发出强烈的情感共鸣和民族自尊感;欣赏过维克多·哈尔德曼绘画作品的人,可能会对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有更为直观的印象。对于学生们来说,由于他们年龄层次不同,文化修养和社会阅历有差别,因此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选择欣赏用曲相当重要。在选择用于欣赏的音乐作品时,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选择与他们的文化修养相符、生活经历相关的一些作品。如指导中小学生欣赏交响乐,刚开始可以从《青少年管弦乐队指南》《彼得和狼》或者《动物狂欢节》这类比较生动和具象的作品听起。有些教师不顾学生的年龄层次和学习阶段,根据自己的喜好为欣赏课选择音乐作品,一开始就盲目地选择一些名气大、太过高深的交响乐作品,学生完全不能从中获得共鸣,严重挫伤了他们欣赏交响乐的学习热情。教师这样做使得一些学生从一开始就对交响乐产生了敬畏感和厌恶感,不愿意再次涉足交响乐的欣赏,这不能不说是音乐欣赏教学的一大悲哀。
  总的来说,在音乐欣赏初始阶段,只有当学生与音乐作品保持一种不即不离的适当距离时,他们才能形成真正的审美态度,从而顺利进入到后面的审美高潮阶段乃至审美升华和审美评价阶段,这对于学生是否能较高质量地完成一次完整的音乐审美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和促使学生形成与音乐作品适当的心理距离,避免心理距离过近或过远的情况发生,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态度,为之后的审美体验阶段奠定良好的基础。
  
  注释:
  
  ①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91.
  ②③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