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艺术理论论文

试论“长效”性思考引导下的现代服装设计

2015-09-29 08:48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 要:本文对“以人为本”的服装设计思想进行了反思,展望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服装设计。本文主要从服装风格的新呈现、服装面料的再选择、服装功能的新构想等方面进行阐述,提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预示着以自然为本的服装设计将成为未来服装设计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长效持续;以人为本;服装设计
一、 对“以人为本”服装设计思想的反思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特别强调“以人为尊”,把人放在了与“天”同等的位置上,但是这又与现代工业文明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有所不同。老子的道家思想中蕴含着解决当代能源短缺与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危机的杰出智慧,体现了他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知足”、“不贪”、“节欲”、“慈俭”等道家的思想,给人们以“去甚”、“去奢”、“去泰”,“不贪难得之货”的忠告,做事要注意节制,把握其必要的尺度,“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他的思想与当代可持续发展观有着很深的关联。通过对老子道家思想的解读,设计师可以更深刻地理解可持续设计的重大意义,从而探讨出“长效”可持续设计的方法与未来设计的走向。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巨大进步,极大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但同时也加剧了人类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因而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在此背景下,现代社会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考方式,通常“是以人为中心和尺度,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营造舒适、高雅的物质世界,使人们享受物质的使用趣味和快感,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为前提的。很显然,在当代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性的紧迫议题。
  现代社会中所倡导的“以人为本”的思考方式,通常“是以人为中心和尺度,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物质和精神需要。营造舒适、高雅的物质世界,使人们享受物质的使用趣味和快感,从而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为前提的。由于所有的“设计”是服务于人并为人设计的,所以围绕人的需求来进行周到的考虑和筹划应是设计最终的出发点和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核心进行外延,有什么样的需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设计。追溯人类最初的造物活动,其正是基于人们当时最基本的生存与生活需要而展开的。
  正在盛行和广受推崇的“以人为本”造物意识,应该说是为现阶段的人类带来了诸多便利、享受和满足,但是也不乏反面例子,特别是对环境造成了负面影响。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资源、环境和人口,环境问题尤为突出。人类社会现代科学技术及文化高速的发展,付出的代价却是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在上个世纪之初发明的塑料,以其质轻、防水、经济、色彩鲜艳等诸多优点迅速渗透至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今,这个曾经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发明却不得不让人为处理这些给环境带来极大威胁的东西而煞费苦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关键问题之一是社会可持续发展问题,而“长效”可持续的设计正是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就服装设计而言,“长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主导下的“以人为本”设计原则已被业界和顾客广为认可,而在这里的“以人为本”中的“人”并不特指个别人和少数人,而是泛指社会的人、环境的人以及宏观的人类,因而所谓“以人为本”的服装设计即是基于社会责任和道德前提下的充分考虑,根据“人”的具体需求因素来开展多样化的设计。目前,服装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如何通过设计创新来促进服装设计的可持续性,装设计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充分考虑其设计风格、面料选择、功能设计以及生产、营销等各方面的特性,考虑产品使用结束后的回收处理和再生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在保护环境的基础上使生态系统趋于平衡,最终通过设计活动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使人类与环境能够和谐共存。
二、 新的服装设计表现思路探讨
  (一)服装风格的新呈现
  “长效”可持续设计通常被理解为各种策略的集合,它包括:便于拆卸和循环使用的产品设计;用恰当的材料来保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尽量有效地利用能源和考虑选择可替代能源;考虑从物质的耐久力和情感角度来延长产品寿命。
  服装风格的设计更强调自然因素的重要性,要求简单化、自然化、生态化,节约能源,提高设计产品的使用率,延展设计产品的生命周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此外,根据服装设计的风格和设计的要求,对服装的搭配设计要注重整体效果,不仅要考虑到上下装、内外装的搭配,还要综合考虑到帽子、鞋子及其他服饰配件的搭配。有些服装单件虽然好看,但可搭配性较差,消费者购买之后,会发现很难找到能与之相搭配的服饰,导致穿着率和利用率较低,造成资源浪费。这就要求服装设计师在进行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准确定位服装风格,综合考虑各种问题,提高所设计服装的可搭配性,从而提高服装资源的利用率。
  (二)服装面料的再选择
  可持续思想指导下的服装设计,要求尽量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使用,多使用可再生资源,并充分利用可回收面料。选用这种面料进行服装设计,具有实用与适用功能,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和“为人设计”的根本宗旨,展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的设计理念。
  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生态环保面料层出不穷,为服装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也为服装设计师进行创新设计提供了多种新素材,这些新素材在原料生产、加工使用、回收利用等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对人体无害或有益于人体健康。如大豆纤维、牛奶纤维、竹纤维、天丝、菠萝纤维、有机棉等具有可降解性,不会带来环境上的问题,而且吸湿透气、强力好、抗静电,有利于人体健康。
  在可持续思想指导下,被淘汰的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也越来越受到服装设计师们的关注。设计师可以利用废弃物作为主要素材进行各种创新设计。如通过巧妙构思把旧货市场中的过时材料或旧衣物重新加以利用,既可表达人们对过去时光和旧物的眷恋,又可倡导节约理念,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三)服装功能的新构想
  服装功能的设计主要表现在如何使单件服装的功能趋于多元化。以节省原材料,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如同机械产品可以通过配件组装而成一样,服装也可以通过部件化设计而实现一 种新的功能构成。如采用反面有毛圈黏合物的毡块,可以自由组合做出上衣、裤子、婚礼服和其他个性化服装;口袋可以设计成不同色彩、面料、造型的替换件,消费者可根据流行趋势和季节变换自行增减或替换。部件化设计不仅可以有效提高产品的利用率,使产品功能趋于多元化,延长生命周期,而且可以让消费者自己成为设计师,将穿着与设计过程结合起来,由消费者自己决定、自己体悟,以展现作品设计的指导思想与设计理念。当然,不同种类的服装具有不同的设计要求,服装的功能设计可以在一些功能倾向性较强的服装设计中率先开展起来,如进行运动服、户外活动服等的多功能设计。
  具有“一衣多穿”功能的服装设计也是一种“长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比如一件拖地半截裙,外加两根带子就可以作为一件吊带连衣裙。“一衣多穿”的服装设计,等于是用一件服装的用材创造了多件服装,满足了消费者的多种需要,既为消费者节省了开支,也体现出了节约资源、“长效”可持续思想的设计理念。
三、结语
  总之,随着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人们节俭意识的增强,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始终贯穿“长效”可持续思想的设计理念,并不意味着粗制滥造,设计师运用形式美的法则,使设计作品美观而恰当,适合全球经济气候的资源合理利用,并且有利于提高我国服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积极贡献。可持续思想指导下的设计将成为未来设计市场发展的主流,作为服装设计人员必须具备这方面的知识与意识,要将自己的创意和生产的集约化结合,实现“精打细算、精耕细作、精益求精”,把创意和生产结合,使得设计创新、创意与品牌资源、市场资源的最优化组合,为消费者提供性价比突出的创新服饰,并为之努力,方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参见:老子.道德经.第59章.
   李慧明.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M]. 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9.
   李国生.服装的人性化设计..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04.
   维克多·巴巴纳克.为真实世界而设计.芝加哥学院出版社,1984.
   刘志蜂,刘光复.绿色产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机械设计,1997(1).
  作者简介:
  祖园园(1984.2—),女,民族汉,山东泰安人,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
     邓跃青 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服装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承担服装设计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授课任务。发表论文20余篇,个人专著《现代服装设计》、合编教材《新编服装设计学》,分别由青岛出版社和中国轻工出版社出版,其中章节也被专业出版社出版的国家级专业教材选编采用。完成青岛市重点课题“青岛时尚文化产业定位与发展研究”报告。多次参加与企业公司合作的专业设计活动。多幅作品参加国内外美术展览并获奖。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