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他摒弃了一切墨守陈规的理念,漠视学院派珍视的教条,甚至忘记他自己的理性。 在他的眼中,只有生机盎然的自然景物,他沉醉其中,达到忘我的境界。他视世间万物为浑然的整体,他用全部身心,拥抱一切。本文对文生·凡高作品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色彩;麦田;凡高
他的画是现今世上价值连城的真贵宝物,然而在他的生命中,却尝尽落寞和贫穷的滋味;他会讲四国语言,博览群书,却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平民世界摸爬滚打,像个农民一样生活和工作着;他在癫狂状态下割去自己的右耳;他的绘画中充满令人迷醉的色彩和线条,一种无以名状的美;最后,在自己精神错乱的状态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就是文生·凡高。一个让人无法忘记的激情四溢的画家!
凡高 (Vincent van Gogh,1853—1890)生于荷兰乡村的一个新教牧师家庭,他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青年时期当过传教士。他充满幻想、爱走极端,在生活中屡遭挫折和失败,最后他投身于绘画,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1880~1886年先后在荷兰、比利时学画。1886年,他来到巴黎,在弟弟提奥的帮助下,从事绘画创作,画风受印象主义和新印象主义影。凡高对中国和日本的版画颇感兴趣并吸收了日本浮世绘绘画的精华,追求单纯感和表现力。视野的扩展使其画风巨变,他的画开始变得简洁、明亮和色彩强烈。而当他1888年来到法国南部小镇阿尔的时候,则已经摆脱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的影响,试图另辟蹊径,探讨艺术表现的本质。在阿尔,凡高试图与高更建立一个社团。这二人都主张大胆地采用平面的鲜明的色调,反对分割色彩,注重线的作用。但由于二人性格的冲突和某些观念的分歧,合作很快便告失败。此后,凡高的精神病便时常发作,但神志清醒时他仍然坚持作画。1890年7月,他在精神错乱中开枪自杀,年仅37岁。
凡高全部杰出的、富有独创性的作品,都是在他生命最后的六年中完成的。他大量的作品响亮和明朗,好象要用欢快的歌声来慰藉人世的苦难,以表达他强烈的理想和希望。在他的画中,浓重响亮的色彩对比往往达到极限,强烈的情感完全溶化在色彩与笔触的交响乐中。一位英国评论家说:“他用全部精力追求了一件世界上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这就是太阳。”他感到大自然生命中具有一种神秘的升华,他希望将它捕捉。这一切对他意味着是一个充满狂热和甜蜜的谜,他希望他的艺术能将其吞没一切的热情传达给人类。
最著名的《瓶中的十四朵向日葵》,堪称凡高的化身,已经成为了人们心中一种迷信式的膜拜,如同笼罩在某种神秘光晕下的圣物,光彩盎然,以至于不敢正视和细细端详,却不知道究竟震撼的力量来自何处,只知道灵魂深处,有着那种莫名的感动。整幅画面给人一种无穷的视觉张力,如火的黄色和如火焰般跳动的向日葵的花瓣,灼烧着欣赏者的视觉感官。创作这幅画时正是他艺术生命的巅峰时期,此时他非常喜欢使用黄色。对于追求鲜明色彩表现力的凡高来说,黄色代表太阳的颜色,具有生命般的特殊意义;同时,阳光又象征爱情,他以此来表达自己的愿望,我们从中不难看出他坚持使用黄色的用意。对于凡高而言,向日葵这种花是代表他思想的最佳反映。夏季短暂,向日葵的花期更是不长,凡高亦如向日葵般结束自己短暂的一生,称他为向日葵画家,应该是恰如其分。
凡高生性善良,同情穷人,早年为了“抚慰世上一切不幸的人”,他曾自费到一个矿区里去当过教士,跟矿工一样吃最差的伙食,一起睡在地板上。这段接触社会下层的经历,使他对劳动者的贫寒生活深有感触。《吃土豆的人》便是他该时期的代表作。这幅画,充分反映了凡高的社会道德感。他选择画那些农民,主要是因为他发现这些贫穷劳动者给他带来了某种精神上和感情上的震鸣。
在这幅画上,朴实憨厚的农民一家人,他们有着骨节粗大的手,有着宜于在沉重的劳动中喘息的鼻。围坐在狭小的餐桌边,面对土豆做成的简单食物,眼睛里流露出渴望的光芒,以及感恩般的仁慈。桌上悬挂的一盏灯,成为画面的焦点。昏黄的灯光洒在农民憔悴的面容上,使他们显得突出。低矮的房顶,使屋内的空间更加显得拥挤。灰暗的色调,给人以沉闷、压抑的感觉。画面构图简洁,形象纯仆。强调了这些在灯下吃土豆的人,就是用他们这双伸向盘子的手挖掘土地的。因此,这幅作品述说的是体力劳动者,以及他们怎样老老实实地挣的自己的食物。他在这幅作品中所注重的不是色彩的相互关系,而是画面中所表达出来的情感。这种无视都市化的现代趣味,有意制造出的偏差,更能塑造和改变现实,用真挚的感情绘制出朴拙的农民的美与力,以达到实实在在的真实。
此后凡高的绘画已完全地趋于表现主义,在他的画上,那些像海浪及火焰一样翻腾起伏的图像,充满了忧郁的精神和悲剧性的幻觉。油画《星夜》便是他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在这幅画中,天地间的景象化作了浓厚、有力的颜料, 顺着画笔舞动的轨迹,而涌起阵阵旋涡。在短短的37年人生中,凡高把生命的最重要时期贡献给了艺术,留给世人无限的艺术享受。他的油画中似乎总让人向往着什么,期待着什么... ...也许他本人在向往着一些未及的记忆?我们不知。但在他的画中我们能感受到温暖,仿佛午后缓缓残留下的的流光。他把摄取的欲念漫向无际的四周,波及延绵的后代。这饱满不会谢落。即便谢落,也是另一个生命的复活一种精神,一个艺术家的永生。
参考文献:
梵高·梵高自传.陶文江,施袁喜,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5.
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4: 26·.
吴冠中.谈梵高.中国书画, 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