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必要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有讲座、心理活动课、团体辅导、个体咨询等。在实践中发现,虽然这些模式在不同的场合各有其优势,但是在组织一个大型群体(如某一年级全体学生)同时参与某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时,在活动人数的容纳能力、参与者的参与度调动等方面,以上这些教育模式存在诸多不足,针对大型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有待丰富和完善。
在中学,对一个大型群体同一时间共同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这种教育形式的需求客观存在,因此,为了探索一种更有效的教育模式,我校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创意、构思并实践了“自我探索乐园”这一主题教育活动。
二、“自我探索乐园”的创意构思
1.乐园作为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的创意来源
乐园活动最初创意来自于香港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通过一些趣味的迪斯尼主题游乐活动,不知不觉中将迪斯尼的文化传递给游园的人,这给了我们启发:也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也可以通过这样一种趣味乐园的形式来开展,既能保证人数承载能力,又能保证教育效果,“润物细无声”。
2.教育内容确定为“自我探索”的原因及自我探索乐园活动架构
要实践这一新模式,首先需要确定乐园的主题,我们将主题聚焦于“自我探索”。所谓自我探索,核心就是认识自我。学生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中,认识外部世界(环境、社会)的教育内容居多,而认识内部世界(自我)的教育内容相对较少,而对于开始摆脱自我中心、理性思考人生、思考自我发展方向的高中学生而言,自我探索的主题教育显得更为迫切。
为了培养学生自我探索的意识,使他们具备一定的自我探索的能力,我们构想了以下乐园活动(见第35页表格)。
设计这些活动的内在教育逻辑:自我探索,首先要了解生理的自我、了解脑科学知识,为此活动设计了主题为“Unbelievable”的脑科学知识讲坛;其次,要了解现实的自我,了解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及能力,高中阶段学生的发展对能力的要求是全方面的,我们主要选择了对高中学习和生活适应起关键作用的信任力、团队合作以及毅力三方面心理能力进行自我探索教育,设计了“迈尔斯—布里格斯”迷宫、“不倒”圆环活动、“荆棘岛”任务、毅力大擂台拓展训练;最后,澄清自我的价值观及人生的发展方向,设计了题为“未来”和“特质”的拍卖会、“Psychology”讲坛、“探索之旅”影院、梦想树展板以及梦幻之旅的催眠游戏。
另外,除了采用以上行为分析、自我陈述分析技术这类非正式的自我评估工具促进学生自我探索外,还同时引入心理测验这类正式评估工具引导学生自我探索,以丰富自我探索的活动形式。
三、自我探索乐园实践中的审美化改造技法
所谓审美化改造,就是将德育活动进行美的改造,使德育变成一道美丽的风景,让德育的受众在“赏析”这道风景的过程中自主、自然地建构自己的德育品质。研究发现,审美化改造是提升德育效果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效果,探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这种模式进行审美化改造就成为必然。
自我探索乐园,首先要体现“乐”,要让学生有兴趣来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保持兴趣,这是审美化改造的关键点,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活动形式、内容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乐园中的12个活动,每一个我们都进行了精心的构思和打磨,以保证其以最好的姿态呈现在学生眼前。
“迈尔斯—布里格斯”迷宫:其实质是迈尔斯—布里格斯心理类型学测验MBTI,通常使用这个测验进行自我探索时,仅仅停留在纸质测验的活动形式上,科学性虽足,美感不够。因此,我们将其进行审美化改造,采用迷宫的呈现形式,让学生亲自去走一走,体验一番,每个路口就是一种测验维度的方向选择,走到出口,自己的心理类型就自然呈现。
“毅力大擂台”活动:将操场的主席台改造成擂台,打擂的方式是学生双手平举,看谁坚持的时间最长。擂台这一形式非常具有挑战性,学生们跃跃欲试。我们在活动过程中将打擂成绩前十名学生的班级和姓名张榜公示,成绩随时更新,这更激发了学生挑战毅力极限的决心。最后,孙迪同学以42分钟的时间荣居榜首,在坚持的过程中,她采用了唱歌转移注意力、自我加油等多种形式鼓励自己,这也为台下观战的学生提供了直接学习的榜样。这一活动形式将如何提升毅力这一教育活动直观化,提升了教育的趣味性。
“未来”和“特质”拍卖会是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式,拍卖的方式能够直观呈现学生的价值观。但是,教育过程中发现,因为这是一种对未来可能性方面的探索,其效果往往受学生想象能力的限制,因此,为了增加趣味性和真实感,我们模拟拍卖会现场,设置了拍卖师、拍品、筹码和拍卖号牌,并对拍品进行绘画等精心设计,力图能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每一样拍品的吸引力。
“探索之旅”影院:活动前预先采访学生,录制了“我是谁”“我的墓志铭”等主题的电影小片,在活动过程中放映,为观影学生提供他人如何认识自我的参照。
梦幻之旅催眠游戏活动:我们对场地进行了精心选择,最后选定校园中最具有神秘色彩、学生平时不能随意进入的天文馆作为活动场地。最初的构想是在渺渺星空的天文投影中,学生进入未来的梦幻之旅,增强活动的玄幻效果。
除此之外,讲坛内容设计的趣味性、梦想树活动中树的形象设计以及书写梦想的纸张选择等无一不经过精心的构思、挑选、美化,以促使以美育德的目标达成。
2.创设活动组织过程中的美感
传统德育活动中,为了确保德育主体的参与度,一般都采用硬性要求参加的组织形式。为了充分呈现乐园这种教育模式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程度,本次活动对学生是否参与不作硬性要求,而是试图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来提升学生的参与度。
活动前,精心拟定每个乐园项目的题目,题目紧扣活动内容,同时直观呈现活动的趣味性(如擂台、影院等),但又不显得过于直白而
无趣,定语加名词的题目拟定格式,使得整个活动内容呈现系列感;精心编写每个项目的说明,采用排比、比喻等多种写作手法凸显活动的吸引力;利用PS工具制作漂亮的成长小报,学生人手一份,提高影响力;制作精美的乐园地图,活动前在校园内张贴,激发学生的期待心理。
活动过程中,每个活动场地内都有精美的活动宣传海报,说明参与方式;对活动的外在形式也加以美化,如擂台、拍卖品设计得更为逼真和形象;设计制作了精美的纪念徽章,作为纪念品奖励给参与项目达到一定数量的学生,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3.专业性保证
开展此次自我探索教育需要组织者具有心理学专业知识背景,只有保证专业性才能确保实效性,而不同的教育内容对专业性的需求不同,因此活动中我们组建了心理专、兼职教师,资深年级组长,班主任,学生会骨干,北师大心理专业本科、研究生的活动实施团队,将专业和经验充分融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四、研究结论
本次活动针对高一新生开展,全年级380人,实际领取纪念品的学生有200人左右,据学生活动组织志愿者观察,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非常高,活动结束后一段时间里,还会有学生谈起这项活动,分享在活动中自我探索的成果,说明启发自我探索意识、提升自我探索能力的德育教育目标通过润物无声的方式传递给了学生。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北京,10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