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心理学论文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心理学探究

2023-12-07 20:23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解决深度贫困地区人口的脱贫问题不能单单靠政府经济的扶持,还应该利用心理学的方法来提高深度贫困人群脱贫的内生脱贫动力,增强他们对于“我要脱贫”的信心和信念,善用心理学的策略来帮助他们实现长期稳定的脱贫,吹响决胜全面小康的号角。


  关键词:深度贫困;心理学策略;脱贫内生动力


  一、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


  2019年,我国已经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精准脱贫”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现在已经发展到了最为关键的阶段,能否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也是能否在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人口,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的关键一战。而目前,还存在着一些深度贫困地区的脱贫问题尚未很好地解决。


  深度贫困不同于一般的贫困,其一般表现是“贫困程度深且长期陷于贫困状态”。深度贫困的地区和人群一般存在着社会资源、教育条件、文化水平、能力素质、竞争能力等方面都落后于社会平均水准的问题,无法摆脱自身的贫困现状,就算能暂时脱离贫困,其返贫率一般比较高,并且表现出代际传递的特征,即其家庭多代一直贫困,此地区长久以来一直是贫困地区的状态。


  傅安国等人(2020)认为世代贫困个体难以脱贫最核心的问题是“脱贫内生动力”不足,而现在国家各项政策也直指“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正如习总书记所言:“治人先治愚”;“扶贫先扶志”;“没有内在动力,仅靠外部帮扶,帮扶再多,你不愿意‘飞’,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此,我认为要治疗深度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对这些人群不能仅仅靠物质上的帮扶,对其进行“心理扶贫”还是非常重要的。


  二、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深度贫困的问题


  富兰克林曾经说过:“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以为命中注定贫穷或一定老死于贫穷的思想”。因此,要从源头上解决深度贫困地区群体的脱贫问题,还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去理解好深度贫困人群的贫困问题,再更好地进行对症下药。


  (一)“贫困心理陷阱”


  长期贫困的心理机制导致深度贫困的群众养成了“贫困心理”,也导致了“贫困心理陷阱”。贫困心理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贫困人群对待贫困问题的认知,另一个是扶贫小组人员对于贫困治理的心态。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扶贫的重视以及一系列“精准扶贫”的政策措施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贫困人群得已脱离贫困,生活质量也在缓步提升。但由于这一切生活质量的改进主要靠的是国家政府的扶持,贫困人群“等、靠、要”的思想逐渐根深蒂固。国家的各种经济支持慢慢变成了贫困户对于国家政府的合理要求,贫困户原先想要自力更生改变自身贫困的想法在这样的经济补助之下也慢慢变成了“等着国家的补助”、“我们是先天原因导致的贫困,政府就是应该给我们补贴”等不健康的社会心态,原先对于政府补助的感激之情会慢慢转变成认为这些就是他们自身应该得的,这就是心理学里面的“过度理由效应”,一旦附加的外部理由被强化了,原先內部的理由便被削弱了,行为由原先的内部控制转向了外部控制。在政府持续补助这样的大环境下面,贫困人群越来越坚定“政府补助”才是解决贫困最重要的举措,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成为了不切实际的想法,对政府扶持依赖的心理越来越严重,就不想行动改变自身的状况而等着政府的帮助。


  同时,长期深度贫困的人群也出现了一系列因为贫困而导致的心理特征,贫困导致了他们的心理压力以及负面的情感,这些压力和情感影响了他们的一些行为方式。比如会使得他们更加不愿意承担风险,不愿意放弃眼前的一些小利来获得长远的汇报,不愿意对回报时间太长的事情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愿意投资自己、不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不愿意投资健康等等(洪名勇,吴昭洋,龚丽娟,2018)。而这些行为都导致他们更难进行脱贫,将来也容易陷入更大的贫困,导致贫困的心理陷阱,陷入贫困循环,越来越难走出贫困,使得世代长久陷于深度贫困之中。


  (二)贫困思维固化


  深度贫困地区的人们普遍受到思维固化的影响,他们的思维特征偏向于保守老旧。


  贫困地区的人们因为长期居住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也较少地接触到新鲜事物,使得他们的思维都偏向于保守老旧,不愿意接受新鲜的事物,也不愿意去追求新鲜的事物,不接受新潮的思想,执着于老一辈的传统保守的观念。


  深度贫困地区长期生活条件的限制也容易导致他们倾向于采取快生命史策略,他们会更加倾向于即时的满足,具有较少的耐心,对于需要经过长期的努力才能达成的目标会较少地投入时间与精力,也因此这样他们很难达成一定的成果。王利刚学者在贫困地区开展了经典的棉花糖的实验,该研究发现长期贫困地区的孩子在进行这个实验的时候会更加倾向于选择吃掉棉花糖而不会进行5分钟的等待而换取更为丰厚的奖赏,贫困地区的儿童相比于富裕地区的儿童中途放弃的概率更加高,也就是说他们在中途等待中控制自己抵御诱惑的能力会减弱。可见进行选择和决策的偏好以及这些贫困思维导致的行为在孩童时期已经养成了,说明了这种贫困思维会产生代际传递,而儿童的这些贫困思维对于未来这一整个地区脱贫的发展也将会有很大的作用。如果在孩童时期不进行一些改变思维方式的措施的话,深度贫困人群将会代际传递将会越来越严重,之后再想要进行改变、脱贫致富也将会更加的困难。


  (三)深度贫困人群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


  帮助深度贫困人群脱贫最核心的是增加他们脱贫内生动力,让他们拥有“脱贫必胜”的信念。


  傅安国(2019)等人在比较分析对照案例的基础上,认为个体脱贫内生动力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上,分别是价值观念、自我观念和脱贫行为倾向。该研究认为贫困人群的价值观念支配着他们的核心行为表现,很多贫困人群的价值观就是安于现状、因循守旧、不求上进、得过且过,这些阻碍着他们,没能拥有脱贫的动力。而贫困人群对待自己的自我观念往往是悲观消极的,变现为:自暴自弃、自卑且好面子、知错不改、不敢担当。在脱贫行为倾向上面贫困人群们往往处于“被动脱贫”的状态,认为我不想改变,是国家要我脱贫,我没那么想脱贫。他们没有规划、盲从他人、随波逐流、盲目投机、意志薄弱、关注眼前小利。贫困人群大部分具有这三个因素的消极方面,导致了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不足,长期缺乏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这也成为了深度贫困地区人群世代贫困的根源。


  而傅国安(2019)等人认为,这些贫困人群只有具备了内生动力三个要素中的积极方面,增加他们脱贫的内生动力,他们才有可能成为积极的进取者,才有可能脱贫致富。要使深度贫困地区人群观念都能积极转变为“我要脱贫,脱贫必胜”,拥有脱贫必胜的信念,使得深度贫困地区的人们“人人想脱贫”,“人人要脱贫”,具备了这些脱贫的内生动力,才能使得最后“人人都脱贫”。


  综上,我认为我们要给深度贫困地区的人们培育出“脱贫必胜”的信念,让他们坚信所作的一切努力都会帮助自己甚至是后代更好地脱贫,生活会过的越来越好,让日子更加有奔头。


  三、针对深度贫困群体脱贫的心理学应对策略


  (一)对于深度贫困地区学龄前儿童进行早期的教育干预。


  贫困思维、贫困心理容易出现代际遗传,如果不在早期的时候对小孩子的贫困思维和贫困心理加以干预治疗,那么这些地区即使在短时间内实现了脱贫,以后也很有可能在未来重新返贫。


  对于学龄期儿童的教育干预可以从家长们入手,教会家长如何对小孩子进行教育。首先要让家长们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以及陪伴。家长们要明确养育孩子不仅仅是让孩子吃饱穿暖,精神的富足也十分重要。家长们对于孩子们的教育将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们的思维方式,进而影响经济行为,导致持续性的贫困,要让家长们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才能更好地配合进行教育干预。同时,也要让家长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刺激儿童大脑的发育,要让学龄前的儿童培养阅读的习惯。相关地区的扶贫工作小组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经济扶持,对于儿童的教育也应该重视,比如说将一部分资金用于购买一些儿童读物,让儿童从小就有书可读,培养出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儿童们能从书中汲取精神营养,让书中的知识对孩子地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内心自发地有未来到更大的世界看看,脱贫致富的想法。最后,扶贫小组可以组建一个教育宣讲团,邀请一批有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知识的人员到各大深度贫困地区进行育儿知识方面的教育,给这些家长培养正确的育儿观念,让他们清楚地知道孩子在几岁的时候能够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适合培养哪些方面的能力,未来每个阶段还要怎样培养孩子。国家政府也可以出版简明易懂的插图书籍进行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让每个贫困家庭都能了解掌握相关的培养孩子的知识。


  在贫困治理中,心理决定认知,认知决定思维,思维决定行动,行动决定出路,贫困治理的思维环境、思维心理、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都将直接影响着治理的效果(谢治菊,李小勇,2017),因此从儿童早期的教育干预出发,培养他们健康的思维方式,将会使未来的治理效果更加好。


  (二)提高贫困地区儿童的自我效能感。


  增强儿童的自我效能感能很好地提高他们完成事情的自信程度,有利于他们从小自信心的培养。因此,扶贫小组可以组织相关的活动,比如可以開展城市孩子与贫困地区孩子交流的活动,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给城市里面的孩子们讲解爬树、抓蟋蟀、养家畜、如何种庄稼、抓虫子等活动的知识,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感受到自己也会很多其他人不会的东西,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拥有更高的自我效能感,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也能做的更好,告别自卑的心态,未来在学习、工作、脱贫等各个方面都能够变得更加的自信,行为的结果也会变得越来越好。


  同时,心理学中也有许多关于教师期望效应的研究,研究发现教师对于学生的期望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之后在学习等方面的成功。因此教师和父母都应该更加支持鼓励孩子,适当的肯定支持与鼓励会产生期望效应,让他们能够拥有足够的自信。


  (三)对贫困地区的人们进行“劳作干预”


  一些现场调查研究发现贫困地区人们的家庭环境以及户外的环境都相对比较脏乱,而长期处于这样一个脏乱差的环境之下的人们容易下意识地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根据认知失调理论,外界的环境一旦显得脏乱差,那么他也应该做出相应的行为来与此环境进行匹配,比如说减弱对于自己的控制,得过且过,生活更为慵懒随意,不求上进等等,不然就会容易导致个体的认知失调。


  自身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也显示了他们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比较薄弱,进一步地导致他们难以脱离贫困。对于这种情况,当地的扶贫小组可以采取心理学中行为强化的方法,比如说将家庭中的一些行为表现进行量化,每周给每一户家庭进行评分,一旦有达到某些标准的家庭便可以在当地的爱心超市获得一定的奖励,并可以获得一定的积分,每月每半年和每一年都会再评出“文明之家”等等荣誉,通过这些正向激励的奖励式的方式能让居民们养成干净整洁的好习惯。同时榜样的评选也有助于他们进行一个“参照学习”,向优秀的榜样看齐,调动每个人积极管理自我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动力。同时,干净整洁的环境也是一个正向的环境线索,促使他们在其他方面也会努力表现的更好,这些习惯一旦加强起来便很有可能提高居民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这些能力一旦迁移到脱贫的行为努力上面,他们也将可能更加努力,更加自觉主动地进行脱贫行为,更具有脱贫的内生动力,对他们的脱贫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脱贫有望早日实现。


  (四)提升深度贫困地区人们的社会支持,增强他们的信心


  由于深度贫困地区人们处于相对封闭的环境,地理位置偏远,经济活动发展较为落后,社会资源短缺,社会活动参与机会有限,社会交往范围小,获得的社会支持也比较有限(王雨柔,东波,2019)。由于接触到的社会环境较少,封闭的环境中会有一种被社会抛弃的感觉,社会支持相对匮乏,会导致脱贫的信心不足,动力也会不足。因此,政府可以多多发动社会力量对深度贫困地区的人们进行关注支持与帮助,让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深入贫困地区给他们社会支持,通过和其他非贫困地区“结对子”一对一帮扶的行为,加强社会互动,让贫困地区的人们感受到外面世界对于他们的社会支持力量,一旦他们拥有了社会支持,感受到了社会上的温暖与帮助,深度贫困地区的人群也将会更具有脱贫的动力,也将会树立起对未来的希望,增强自身的自信(王益彬,张静,2017)。


  (五)缩小与贫困地区人群与普通群众的心理距离


  陈祎和成媛(2019)研究发现心理距离是影响宁夏生态移民交往意愿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心理距离与社会融入呈现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生态移民没有融入当地的群体的话也是目前脱贫攻坚战存在的一个很大阻碍,很难成功地脱贫致富。因此,对于存在着难以融入社会交往的深度贫困人群们,应该通过举办相关的集体交往活动鼓励他们融入社会交往,缩小他们与普通群众的心理距离,加强他们的社会互动,比如一些组建一些非正式的社会组织,像是广场舞交流活动、组建秧歌队、鼓乐队,增加贫困地区的人们与普通民众的接触和交流,缩小心理距离,加快社会融入,从而更好地实现“脱贫致富”。


  當前,解决好深度贫困地区人群的脱贫问题已经成为了脱贫攻坚战中的一大战役,能否打赢这场战役关系着未来能否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总目标。要突破目前贫困治理中的现实困境,还需要实现“心理转向”(辛自强,2018)。当前贫困治理中的思路应由传统的“经济扶持”转变为“心理扶持”,深刻认识到深度贫困地区人群面临的心理学问题,提升他们“我要脱贫”的信念,提升脱贫内生动力,善用心理学的策略来解决脱贫难题,让政府国家真正地实现“由心而治”(辛自强,2018)。


  作者简介:李雅静,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与心理学院。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