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心理学论文

教育心理学在学生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3-12-07 08:06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摘要】本文针对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教师师德培育中不够重视教师的主体性、忽视教师的自主性、忽略教师的内在养成性等问题,提出高校教师师德培育的策略:以积极的视角看待教师,激发教师师德培育的主体性;增强积极情绪体验,促进教师师德内化;挖掘积极的人格特质,为师德培育提供坚实支撑;创建积极的组织关系,为师德培育提供支持场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教师师德培育反思实践策略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5C-0004-03


  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明确了教师的职业规范,划定基本的师德底线,为新时代师德建设指明了方向。师德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综合体现,是新时代社会、学生和教师自身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时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保障。本文从积极心理学视角探讨如何回归教师主体,激发教师作为道德主体的积极性,以促进高校教师崇高师德的养成与完善。


  一、积极心理学的主张


  人类对积极心理学的探索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30年代Teman关于天才和婚姻幸福感的研究以及荣格关于生活意义的研究。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Seligman)发表《构建人类优势:心理学遗忘的使命》,认为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弱点和损伤,还应研究优势和美德,同时也解释了开创这一新领域的必要性。积极心理学及其实践致力于识别和理解人类优势及美德,是对过去应用心理学侧重于人类弱点取向的平衡,它注重探索人类的优势和积极机能,挖掘人的潜能并使其充分发挥,认为人具有自我生成、自我管理、自我向导和自我适应的潜能,并提倡对问题作出积极的解释。


  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关系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积极的情绪体验主要探讨幸福、快乐、满意、心流等积极情绪的功能意义、产生的机制及获取的途径,它分为感官上的愉悦和心理的享受。感官愉悦更多的是生理层面的,是驱力得到满足的愉悦感;而心理享受则来自个体对某种自我平衡的打破,超越了个体自身的原有状态。Lyubomirsky等人研究发现,积极情绪可以促进工作、人际关系更受欢迎、更乐于助人、更擅长应对困境、更擅长解决冲突、更具创造力、更会解决问题。积极的人格特质主要探讨自我效能、自我决定、心理韧性等价值和意义。在关注和研究人格特质有何道德价值的基础上,ChristopherPeterson和MartinSeligman在《性格优势和美德》(ChristopherStrengthsandVirtues)中确认了六种美德即智慧、勇气、仁慈、正义、克己、超然,并可以通过24种性格优势来实现。积极的人格特质不仅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知识经验的增多、智力技能的增多,还可以促进自我实现的最高成长。积极的组织关系,主要探讨在家庭、社区及工作单位等组织内部中,如何处理好爱、友谊、共情与利他、信任与背叛、感恩等问题,即构建积极的社会组织关系。临床研究证明,积极的组织关系,可以增强个人的优势,促进积极人格特质的形成,为个体产生积极情绪体验提供支持的力量。


  基于大量的实证研究和科学方法统计,积极心理学呈现了人性和我们环境中的美好与强大的一面,并提供了培育和维持这些优点及资源的方法。教师的道德养成,必须依赖于个人的认知能力、发展愿望道德、道德判断与行为发展,个体的情绪体验、心理特征也制约道德行为的表现。因此,可以从积极心理学层面入手,增加教师的情绪体验,挖掘教师个人特质,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培育提供新的突破口和途径。


  二、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教师师德培育的反思


  (一)高校师德培育不够重视教师的主体性


  目前,高校教师师德培育主要还是偏向于师德培育的客体,更多地强调师德培育的制度、法规等文本知识,没有认识到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道德品质的体验与习得,不够重视教师在认识和实践师德活动中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忽视了传承、实践等积极体验和积极组织关系的影响等所带来的,激发教师个体主体性的力量。积极的师德培育基于人本主义理论的基础,以积极的视角审视教师个体,强调挖掘教师的积极特质,充分激发教师的师德发展潜能与成长的力量。马斯洛认为,每一个人都具有一种高于一般动物的,实际上是生物基础的内部天性,这就是人的内在能力、天赋和特质,可称之为“似本能”(instinctioid)。它潜在于每个人的心灵深处,期待着个体主动发展和实现,并迫切地要求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师师德培育的过程中,应充分重视教师的主体作用,提供良好的培育关系、教育影响和心理支持,引导教师个体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在积极的体验中显现出包括道德在内的潜能的充分实现和良性成长,激发教师成为道德实践的主体。


  (二)高校师德培育忽视了教师的自主性


  “立德树人”是教师的崇高使命和职责。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身为人师,不仅需要传道授业解惑,更需要行为世范。因此,在这一神圣的使命和职责驱动下,道德需要就成了教师对道德需求的主要原动力。有了需求的动力,而又具备了满足需求的对象和条件,教师个体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的机制与作用,协调整合自己的内在需要与外在的条件,促成高尚师德实践的自主形成。而目前的教师师德培育主要还是停留在消极地、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教师在道德实践养成中的自主性。教师个体可以通过潜在道德能力的自我激励、自我引导、自我反思、自我调节等方式,整合个体内在需要、目标和期望,实现自己内在的道德要求。因此,应重视教师在师德培育中的自主性,激发教师道德内在需求的动机,通过提供满足道德需求的条件,实现教师师德养成。


  (三)高校师德培育忽略了教师的内在养成性


  积极心理学倡导从积极的视角审视教师个体,人性之中蕴藏着巨大的德性发展空间和道德发展潜能,人的本性也是趋善的,如果能提供一个充满信任、接纳和关爱的积极的环境与价值引导的氛围,以积极的方式从深层次唤醒教师个体的道德意识,教师的德性就能由内而外趨向于德性的良性生长、积极生成。现阶段的教师师德培育中更多的是传授行为规范的内容、理论知识,或划定底线唤醒教师的师德意识,忽略建立和完善师德认知建构、积极的情绪体验、价值观认同的引导、积极环境的创建等师德内在养成的基础及场域,进而难以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实现师德实践的审视、反思、加工和吸收,继而无法实现外界的道德准则与内在生成的融合,教师个体没能通过师德实践养成合乎德性的行为,从而导致为实现其功利性的目标而无视学术道德底线、弄虚作假、威逼利诱等种种有损师德行为的发生。


  三、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高校教师师德培育的实践策略


  (一)以积极的视角看待教师,激发教师师德培育的主体性


  教师是完整意义上“人”的存在,而不是“问题”的存在,是既具有外显的积极道德品质,更具有内在的道德发展愿望和道德发展潜力的自主发展个体。积极的师德培育倡导从教师积极的道德品质、道德发展愿望与潜在的道德品质出发,采用肯定的、鼓励的、欣赏的等正面为主的道德培育方法,營造充满尊重、真诚、理解、关爱、信任、公正的培育关系,以增进教师的积极情绪体验为培育契机与途径,激发教师道德发展的愿望,深入挖掘教师的道德潜能,促进教师道德品质的形成,并在积极的师德品质形成过程中,消除不良的道德品质,抵制恶习的萌芽发展。例如,在优秀教师的表彰大会上,教师在充满肯定、欣赏的场域中,就会特别认同关怀感和尊重感的重要性,这些荣誉可以给教师个体带来愉悦的快感和道德实践的价值,这时,教师个体就能自主地认同师德,进而提升道德实践能力,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师德水平。


  (二)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促进教师师德内化


  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有效地促进教师掌握道德知识、内化道德动机、发挥道德意志、推进道德行为。在教师的师德培育过程中,如果教师个体没有产生对道德知识、道德原则与规范的认同、相信、赞赏等积极的情绪体验,那这些知识只能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当教师个体产生了积极的情绪体验,感受到道德准则与规范对自己的积极意义,或通过切身情绪体验享受到道德所带来的价值,他才能真正理解和感受到这些道德知识的内涵、意义与价值,认同道德的原则和道德规范,从而内化为自己的意识,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积极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森(B.L.Fredrick-son)提出“积极情绪扩建理论”(TheBroaden-and-BuildTheoryofPositiveEmotions),对积极情绪体验的作用机制做了充分的研究与理论解释。许多消极的情绪如焦虑、愤怒,会收拢即时思维—行动范畴,让个体进入防御状态。积极的情绪体验会扩展即时思维—行动范畴,就有更多机会创造持久资源;建造了更多持久的资源,个体就有可能通过产生积极的或者适应性的“情绪—认知—行为”,激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潜能,如此下去就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例如,一个老师在传播优秀文化知识中,不仅会感觉到这些文化知识的价值与美好,而且在将这些文化知识传播给学生过程中体验到了快乐,他会强烈地渴望通过教学活动、智慧活动或艺术活动进行游戏和创造;这样在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中获得快乐,教师可以强化身边支持的网络,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成果,或者更能创造性地解决遇到的问题。这样做的结果是,教师个人就能更积极地看待自己和学生,看待文化知识的传播过程,形成更积极的教育教学生活。激发相应的情绪体验是道德培育获得实效的心理基础,而且在通常情况下,只有先“动之以情”,才能更好地“晓之以理”。


  (三)挖掘积极的人格特质,为师德培育提供坚实支撑


  人格特质指的是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中保持相对一致的行为倾向。在奉行价值观—性格优势和美德分类体系(ValuesinActionClassificationofCharacterStrengthsandVirtues)中,认为性格优势(比如创造力、感恩)是不抽象的人格特质,可以用来实现美德。实验证明,这些优势和美德在人际关系、工作压力、理性行为和决策制定等方面,都能带来积极体验结果。积极的人格特质可以让教师在面对科研、教学、人际关系等压力的情况下,不会因为强烈情绪做不恰当甚至错误的反应,从而可以控制自己的想法、感受、欲望和冲动,做出恰当的行为。例如,在实践道德原则与规范的过程中,如果教师遇到某种“困难”是参与积极情绪体验的活动中产生的,那么他能以积极的态度将其作为一种有益的挑战来看待,从而促使自己不断发展、不断提高,形成积极道德品质。因此,首先,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职业价值观,将教育工作视为自我发展的事业追求,了解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社会责任感;其次,要引导教师树立自信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智慧和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气,着重培养教师创造力、正义感,养成一颗感恩、宽容、善良的心,最后,要采用正面的、强化的、积极的方式,通过优化教师管理制度、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加强教师人文关怀等,促进教师自我效能感、职业认同感和幸福感的提高。


  (四)创建积极的组织关系,为师德培育提供支持场域


  积极的社会组织关系包括很多方面,对教师而言,主要是社会机构、学校和家庭的关系。那什么样的组织关系可以激发教师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释放积极的人格特质潜力?显然充满尊重、真诚、理解、关怀、信任、公正等积极的组织关系,即教师在家庭、社会和学校中被道德地对待,才有可能激发教师道德的积极体验,从而也强化教师的人格特质。正如著名教育家诺尔特(D.Nolte)所说:如果一个人生活在嘲讽里,他将学会害羞;如果生活在鼓励里,他将学会自信;如果生活在公平里,他将学会处事公正;如果生活在肯定里,他将学会喜爱这个世界。因此,学校应通过创建文明的校园文化,丰富教师生活、教育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同事关系,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创建一个充满尊重、真诚、关怀、信任、公正的环境中,为教师师德培育提供积极的场域。


  【作者简介】王海燕(1986—),女,广西南宁人,广西财经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教育心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李海宁(1972—),通讯作者,男,广西贵港人,广西财经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建设。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