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心理学论文

女性犯罪心理学因素及预防作用论文(共2篇)

2023-12-07 02: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第1篇未成年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外因素及预防


  作者简介:曹艳军,仙桃市人民检察院侦监科科长;张兆,仙桃市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干警。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增无减,这其中,未成年女性犯罪问题更是日益凸显。本文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分析、研究了未成年女性的犯罪心理、未成年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外因素,并且提出要从改善未成年女性成长的外部环境来对未成年女性犯罪进行预防。


  【关键词】未成年女性;犯罪;心理


  一、未成年女性犯罪的主要特点


  与普通成年女性犯罪以及男性犯罪相比,未成年女性由于自身身体、心理等各方面原因,其犯罪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犯罪主体呈“三低”态势


  犯罪主体呈现年龄低、受教育程度低、就业率低现象。未成年女性犯罪人都处于本该接受教育的年龄,但是大多早早地走上了社会。由于年龄小,受教育少,在寻求工作中处处受挫,因此就业率也很低。


  (二)犯罪类型多样化且犯罪手段成人化


  未成年女性犯罪类型日益呈现多样化趋势,这些案件类型主要集中于与性有关的犯罪以及侵犯财产类案件,比如抢劫、诈骗、盗窃等。另外,近年来,敲诈勒索、贩卖毒品、协助组织卖淫、故意伤害等犯罪也逐渐增多。大多数案件都经过了精心的组织、策划,犯罪过程中也有明确的分工。


  (三)犯罪呈团伙性且女性多为从犯


  未成年女性由于身体上体力有限、心理上具有依赖性、胆怯恐惧等原因,在犯罪时多为团伙作案,个人单独实施作案的情况比较少见。但近年来也出现了一些由纯女性组成的犯罪集团。二、未成年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


  未成年女性犯罪形成的原因分为个体原因与外部原因,其中主体外因素起重要作用。未成年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主体外因素有:


  (一)家庭不良因素


  家庭不良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家庭结构不完整。青春期的少女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都会遇到困惑,而由于亲人的缺位导致她们不能寻求家庭的帮助,于是就容易结交不良朋友,从而增加沾染恶习的几率,被坏人利用走上犯罪道路;第二,家庭教育方式不当。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子女的成长影响大不相同。不当的教育方式可能使未成年女性沾染不良品行,日后实施盗窃、卖淫等违法犯罪活动;第三,家庭氛围不和谐。父母行为失范的子女,容易成为孩子模仿的榜样。经济困难的家庭的子女,长期遭受金钱方面的压力,尤其是少女进入青春期后,对着装打扮有了强烈的追求,一旦这种追求超过家庭经济能力范围,就可能通过其他非法途径来满足需求。(二)学校不良因素


  学校环境的好坏对未成年人犯罪心理产生有着重要的影响。第一,一些学校存在教学管理体制不健全的缺陷,教学评价方式单一,把学习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主要标志,损害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育内容上忽视情感、法制、心理教育,学生的困惑得不到解决,心理健康水平低,缺乏是非观念,为犯罪心理埋下隐患;第二,同学的不良影响。很多未成年女性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最初都是受同学的影响;第三,师生关系的影响。未成年女性依赖性较强,感情丰富细腻。如果老师对问题女孩态度粗暴简单,就容易使这些孩子感情受挫,产生逆反、怨恨,甚至滑向犯罪的深渊。


  (三)社会的负面影响


  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人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环境对女性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不良社会环境影响。社会转型期,尤其是高消费的社会现象对于缺乏经济能力的未成年人形成了巨大的刺激,不少未成年女性为了尽情享受,于是便向同龄或者低龄的女孩子抢劫或者盗窃;第二,负面文化影响。近年来,女性美德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未成年女性摒弃,而宣扬女性暴力和色情的文艺作品却在广泛传播,这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女性的价值观、是非观;第三,虚拟网络世界影响。在网络上,很多未成年女性的心理随意性被无限放大,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得不到正确引导,这就导致未成年人为了满足自我需要而不择手段侵犯他人的利益。三、未成年女性犯罪心理预防


  未成年女性作为一类极特殊的群体,其犯罪的社会危害性也是特别巨大,本文主要针对未成年女性犯罪心理形成的外部原因,从改善未成年女性成长的外部环境来预防未成年女性犯罪心理的发生。


  (一)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预防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明确家长在家庭预防中的责任,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态度,引导未成年女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和价值观,使未成年女性从小就开始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健康、温馨的家庭氛围中成长,从而预防和减少犯罪心理、行为的产生。


  (二)发挥学校的教育功能


  学校在预防犯罪中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也是决不能低估的。学校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加大对问题女孩的关注,对问题女孩进行心理辅导。及时对其进行生理教育,使她们认识自己的身体,消除好奇心。另外,学校还要加强师德教育,提高教师的素质,使教师在预防犯罪上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打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社会预防是社会对犯罪现象得以控制的基本保证。通过净化社会环境,来关心和保护未成年女性的健康社会化。坚决打击危害未成年女性健康成长的违法犯罪行为,为未成人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健康的娱乐活动场所。另外,充分利用社区或村组织宣传生男生女一样好的理念,设立专门机构对未成年接受教育情况进行监控,尤其是要防止未成年女性过早的离开校园,为未成年女性健康成长打造健康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刘邦惠主编.犯罪心理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7:4.


  [2]梅传强主编.犯罪心理学[M].1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8:177.


  第2篇:论犯罪心理学研究在治理犯罪时的重要作用


  犯罪心理学研究就是为了从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社会中的犯罪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与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犯罪心理学科学研究具备三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研究对象复杂、异质性大;二是研究更受个人因素的影响;三是研究对象的不确定性,偶然性和独特性更大。具体说来,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大致包括犯罪人、一般违法人、虞犯、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劳动教养人员、揭露与惩治犯罪的有关人员以及监管矫治罪犯的人员等几种人的心理和行为。近些年来,我国对犯罪心理学基础理论以及司法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对我国的法治建设以及司法实践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作用。为犯罪心理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价值理论基础,但是我国犯罪心理学研究在发展中仍存在的一些不足。犯罪心理学研究必须从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规律这一目的出发,通过观察、调查和实验而得到的系统的知识。


  大量的犯罪与对策心理问题存在于治理犯罪过程或者刑事活动中,譬如犯罪心理产生与形成原因及其心理发展变化过程,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点等,犯罪心理学能够将与犯罪有关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心理科学的理论、方法以及成果,全方位的协助和支持治理犯罪及其刑事科学、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在犯罪的治理及其刑事一体化中作用甚大。


  一是犯罪心理学研究能够为实现刑事一体化奠定心理科学基础。犯罪活动与犯罪的治理与社会多方面因素有关,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相互影响,错综复杂,因此,对犯罪活动进行科学有效地治理,从刑法的内部与外部关系入手,实现刑法运行的内外协调,实现刑事一体化,就必须综合分析与研究与犯罪活动相应的各类心理因素以及问题,认真探究因与罪、罪与罚、罚与效的因果关联,使刑法运作具备客观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达到全方位协调的最佳状态、刑事一体化最佳效应的目的。同时,犯罪心理学研究注重犯罪及其治理具体心理因素和问题以及相关因素的交互作用,对犯罪活动心理因素和问题能够进行综合、动态以及系统地分析,为有效治理犯罪,实现刑事一体化奠定了心理科学基础。


  二是犯罪心理学研究能够提升治理犯罪以及刑事立法、司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犯罪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产物,犯罪本源当然是指犯罪产生的根本来源,是指不同历史条件下犯罪产生的共同原因、根本原因或本质原因。对犯罪本源问题的研究和解释有助于探讨犯罪的原始性、本质性、普遍性、偶发性以及随机性,对建立科学的犯罪学基础理论意义十分重大。而犯罪心理学研究以犯罪现象与犯罪行为本源为基础,对犯罪心理的产生与形成原因进行分析,同时依据不同类别的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特点进行科学深刻地揭示与掌握,对犯罪活动现象与犯罪行为能够正确区别与认识,为犯罪人处置以及教育改造措施提供心理科学依据。刑事一体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刑事法学界发展的基本思路,犯罪心理学的研究通过科学的对刑事立法、刑事司法以及犯罪预防提供心理标准,有利于它们自身研究的提升,从而提升了治理犯罪以及刑事科学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合理性和有效性。


  三是为打击犯罪与改造罪犯提供了理论与措施选择。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的课题主要有犯罪心理结构、犯罪心理结构成因、犯罪心理的发展变化、不同类型犯罪人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犯罪对策的心理学问题等,通过对这些课题的分析研究为犯罪的侦查与起诉,为打击犯罪与改造罪犯提供了理论与措施选择,对提升与增强犯罪治理与犯罪刑事司法的科学与有效性有重大意义。


  作者:李艳萍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