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文学论文>心理学论文

刍议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6-10-14 14:49 来源:学术参考网 作者:未知

  本文通过对儿童心理学研究成果的论述,阐述教育部决定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推广开设英语课的科学性,探讨儿童英语教学的特点、方法,以便推动儿童英语教学的开展。


  提到儿童英语教学,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有关外语学习中最佳年龄段的问题。神经心理学家潘菲尔德(W. Penfield)认为最佳的年龄是青春期之前几岁。他认为语言的理解和产生涉及大脑两半球的发育。青春期前,大脑富有弹性,习得语言具有高效性;青春期后,多数人的大脑发生侧化,语言功能主要由左脑负责,学习语言就越来越困难。20世纪60年代,莱尼伯格(E. Lenneberg)在潘菲尔德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儿童与成人大脑受损对语言能力造成影响的病例,认为儿童语言和成人语言的神经学基础不一样,得出儿童学习语言比成人容易的结论。在此基础上,他提出有影响的“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理论。著名语言学家克拉申(Krashen)依据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的智力发展阶段理论,提出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在早期感觉运动阶段之后,在青春期形成操作期以前。经过大量实验克拉申进一步得出结论:“成年人和较年长儿童一般在最初习得第二语言速度方面较年幼儿童快,但就最后获得语言而言,通常还是儿童较好”。尽管也有许多不同的理论存在,但是学习外语对儿童大脑、生理和心理发育并没有危害。这一点已成为共识。面对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面对我国“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指导思想,教育部做出决定:以小学三年级为起点在全国城市和县城小学积极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这一决定具有科学性与现实性。

 

  由于儿童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了小学英语教学的特点。下面主要从记忆发展特点、认知风格以及非智力因素三方面加以探讨。

 

  一、记忆发展特点

 

  1.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发展

 

  心理学家将记忆看成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认为记忆系统由三个阶段组成:感觉记忆阶段(Sensory Storage)、短时记忆阶段(Short-term memory Storage)和长时记忆阶段(Long-term memory Storage)。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它是一种原始的感觉形式,是记忆系统在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之前的暂时登记,其编码形式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因而具有鲜明的形象性。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十分短暂,但为进一步的信息加工提供了可能;感觉记忆中只有一部分引起个体注意并被识别的信息才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存储的时间也很短暂,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它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处于短时记忆的信息是否能进入长时记忆,主要在于对信息进行深度加工,在头脑中长时间保留下来,容量没有限制。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活动课的形式,利用视觉、听觉、动作语言的刺激等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启动记忆系统,使学生较快而轻松地掌握所传授的教学内容。但是学生学得快,忘得也快,这说明学生的记忆还只是停留在短时记忆,要促使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必须进行深加工。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技巧,能巧妙地将英语教材与儿童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以呈现知识,把所学的知识生动化,不断地增强对儿童的刺激,唤起他们情感上的共鸣。尽可能地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以儿童的生活实际为载体,从视觉、听觉等多方位加强知识的输出,激发儿童参与学习的热情。以不同的方式重复出现新授知识,使学生的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转化。

 

  2.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有意识记指有预定目的,并付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目的,且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识记。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无意识记占主导地位,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知识经验贫乏,抽象逻辑思维欠缺,对学习材料不易理解,也不会进行信息加工,大多运用机械识记。中高年级学生,由于他们知识经验日益丰富,抽象逻辑思维不断发展,在学习活动中运用有意识记的比例逐渐增大。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针对低年级学生无意识记的特点,可将学生识记的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彩图、儿歌、童话故事、游戏活动等相结合,寓教于乐,在活动中达到无意识记的教学目的;针对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不同的记忆方法进行有意识记。

 

  3.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

 

  在识记的内容上,儿童在形象记忆的基础上,对词的抽象记忆也在迅速发展。小学低年级学生,由于第一信号系统活动占优势,在头脑中和第一信号系统相联系的事物的具体形象容易记住。到了中高年级,学生掌握的词语量不断增加,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逐渐占优势,所学课本的内容大多是些抽象的词、数字或符号,所以他们的抽象记忆也渐渐地占主导地位。但对儿童来说,他们在记忆抽象的材料时,主要还是以事物的具体形象为基础,即形象记忆仍起着重要的作用。形象记忆是人脑中最能在深层次起作用的最积极的,也是最有潜力可挖的一种记忆。

 

  因此,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尽量采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如使用肢体语言、玩具、实物等进行教学呈现,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进行教学等,对那些抽象的知识材料设法使之形象化,便于学生高效记忆。

 

刍议心理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二、认知风格

 

  认知风格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个体在认知风格上的差异具有一定得稳定性,儿童时期所表现出来的某种认知风格可能会保持到成年。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所限,还未形成较稳定的认知结构。在英语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了解学生的认知倾向,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认知风格。认知风格主要有:场独立性和场依赖性(field independence and field dependence)、冲动和沉思(impulsivity and reflection)、同时和继时(simultaneous and successive)。

 

  1.场独立性和场依赖性

 

  场独立性的人在信息加工中对内在的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高,在加工信息时,主要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在学习中场独立性的人善于抓住问题的关键性成分,能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场依赖性的人在加工信息时,对外在参照有较大的依赖倾向,他们的心理分化水平较低,处理问题时往往依赖于“场”,与别人交往时能考虑对方的感受。儿童对英语知识缺乏认识,认知风格一般是从场依赖型开始发展,渐渐具有场独立性。场独立型的人长于有意识地学习语言,但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不高,而场依赖型的人却长于在自然环境中潜意识地习得语言,他们乐于表达,喜欢集体活动。这一区别要求儿童英语学习应重“习得”。由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针对场依赖型的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的自然环境(如英语角,英语故事比赛,英语小广播等),设计生动有趣的集体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灵活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针对场独立型学生的特点,教师需经常与他们沟通,充分肯定他们独立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多与同学交流,多用英语进行表达。

 

  2.冲动和沉思

 

  卡根等人区分了两种不同的认知风格:冲动和沉思。他们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对问题的思考速度上。冲动型的学生反应快,但精确性差,解决问题时总是急于求成,不能全面细致地分析问题的各种可能性,不管正确与否就急于表达出来,有时甚至没有弄清楚问题的要求,就开始解答问题。沉思型的学生反应慢,但精确性高,他们看重解决问题的质量,而不是速度,但当他们回答熟悉的,比较简单的问题时,反应也比较快。在语言学习中,这两种认知风格的学生各有利弊。冲动型的学生口语较好,易给教师留下较好的印象,但学习成绩不佳。沉思型的学生语言习得中开口较少,但学习成绩较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针对这两种不同认知风格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3.同时和继时

 

  同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采取宽视野的方式,同时考虑多种假设,并兼顾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其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发散式的。继时性认知风格的特点是:在解决问题时,能一步一步地分析问题,每一个步骤只考虑一种假设或一种属性,提出的假设在时间上有明显的前后顺序,第一个假设成立后再检验第二个假设,解决问题的过程像链条一样,一环扣一环,直到找到问题的答案。

 

  三、非智力因素

 

  儿童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自信和意志等影响学习过程和效果的相关因素。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是由先天决定,非智力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后天的养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会促进智力水平的提高;反之,会阻碍智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儿童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应成为教师不可忽略的职责。

 

  1.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

 

  学习动机(Learning Motivation)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以达到掌握知识的心理内驱力,即推动学习的主观动力。它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两种。内在的动机是指内在的心理因素(如需要、求知欲、兴趣爱好等)转化而来的动机。内部动机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指向学习目标。外在动机是在客观素因的影响和作用下产生的学习动机。外在学习动机在小学生复杂的学习动机中起主导作用,他们常常是在外界环境的刺激下,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去学习。因而,教师需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激发儿童的英语学习动机,采取适当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适当提高奖励,多肯定儿童的英语学习能力,培养儿童学英语的兴趣和成就感。

 

  2.学习兴趣(Learning Interest)

 

  学习兴趣(Learning Interest)是指喜好了解知识、热爱学习活动的心理倾向。它可分为直接学习兴趣与间接学习兴趣。前者是对英语学习处于感性层面上的理解,是学习过程中知识内容、教授方法和环境直接引起而产生的,具有不稳定性;后者是对英语学习产生了理性的认识,对学习目的的产生兴趣,深切理解学好英语的重要性,具有稳定性。儿童初次接触英语,对英语学习多半处于直接兴趣阶段,若对这种兴趣不加以保持、巩固,并使之转化成间接兴趣,由于学习中遇到困难等原因,很快就会失去新鲜感,参加学习的人数会越来越少。教师应从教材、教学技巧、学习动机等各个方面进行努力,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浓厚兴趣。

 

  3.意志(Will)

 

  意志(Will)是为达目的表现出克服困难的一系列心理过程,其突出特点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和为实现目的克服困难”。据统计,有35%的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意志力薄弱,缺乏学习的持久性。对于一些探究性的问题,常常放弃,不善于活跃自己的智力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坚强意志力的培养。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能力的条件下,应积极地通过任务激励、物质激励、荣誉激励、信任激励和情感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充分肯定并分享学生的劳动成果,用成就感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问题情境,利用学生提出的问题启发他们学会寻找问题、发现问题的意识,引导他们带着问题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之中,通过讨论、交流,运用集体的智慧,分析和解决问题,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体验到主动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心情。对学生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并把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精神、努力程度、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纳入评价范围。通过这些方式,有目的地激励、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总之,英语教师应积极探索并掌握儿童学习语言的身心发展规律,并将其科学地运用到教学中去,因材施教,创造性地作用于每一位儿童,为每一位儿童的语言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陶金萱 来源: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6年24期

相关文章
学术参考网 · 手机版
https://m.lw881.com/
首页